第三百節:兵敗(二)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1-02-04 22:31      字數:3119
  聆聽陽跟著王獻一起混過一段時間,嘴巴變得也很毒:“你就是劉良臣吧,兄弟倆都給韃子做狗,還不如庶出良能,真是喪盡天良啊。”

  這時,李然也帶著五千兵馬趕來,和劉良臣兵合一處,他也看到明軍軍營防守嚴密,不太好掠陣,更不適宜衝鋒,於是問著臉色鐵青的劉良臣,也隻有他敢問:“劉將軍,咱們怎麽辦?這明賊防守嚴密,冒然殺入,恐怕會損兵折將,總督恐怕會責怪我等?”

  劉良臣抽出大刀:“什麽怎麽辦?殺過去,我就不信明賊能擋得住?”

  “三思啊,我看著明賊張弛有度,軍營前一片空地,我軍騎兵恐怕衝不過去,更不要提這數千步軍,還是回營從長計議。”

  秦楚的演技太好了,那發自內心肺腑大笑讓劉良臣更加心虛,突然和李然說道:“你說這姓秦的,不會是說真的吧?”

  李然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安慰他:“我看不像是真的,昨晚王得仁看起來不像是忠臣良將,死了就死了吧,不過是一隻叛軍而已,再說了,當時可是你堅決要殺死王得仁等人,現在咋就改變主意?”

  劉良臣隻是把死馬當活馬醫,殺都殺了,不管王得仁是不是真的叛變,已經死無對證,就姑且他是叛徒,隻是這樣會不會真的逼反金聲恒?

  這個問題沒有困擾他很久,李棲鳳在山上敲鑼,下令從黃山北側撤兵,大軍直接去往叢山關,和劉良佐匯合,清軍所過之處,再一次把路過青苗等農作物踩踏而亡。

  徽州府軍主力部隊已經撤回黟縣,秦楚也沒有能力追擊清軍,僅依靠李長刀部和聆聽陽部,完全沒有能力追擊清軍,隻能是坐看清軍撤退,但是秦楚也不是什麽事情都沒有做,他帶領斷後部隊隨後也撤退到黟縣,又命令情報部繼續向涇縣郭淵等人傳遞撤退情報,要求他們伺機撤回青陽,從青陽往南撤退,途徑石埭縣後,將石埭縣百姓一並帶入徽州府,同時,讓徐仁才親自去銅陵城,勸說金聲等軍民撤退到徽州府,郭淵等部在組織石埭縣軍民撤回後,留在石埭縣接應金聲等人。

  秦楚估計銅陵城應該還有五萬左右軍民,這些都是寶貴人口資源,他要和清軍搶時間和人口,有著五萬人左右軍民加入徽州府軍,可以極大充實徽州府軍防禦力量。

  牛光天不在秦楚身邊,聆聽陽充當謀士角色,向秦楚獻言獻策:“大人,咱們要不要向金聲恒通報王得仁敗亡消息?”

  “你提醒的好,差點忘了這個重要事情,你趕緊讓徐仁才安排人去,讓金聲恒早做準備,不要被韃子搶占先機。”

  聆聽陽立即通知情報部人,讓徐仁才安排得力部下迅速轉告金聲恒,王得仁全軍覆沒,讓他盡早搶占戰略要地,在和葉臣交手中取得先機。

  秦楚要和時間賽跑,清軍即將對徽州府和江西中北部進行猛烈進攻,在回到黟縣後,秦楚立即在議會大廳召集會議,在黟縣官員都參加到這次會議中。

  會上,秦楚發布第一條命令,命令在外地駐軍都撤回黟縣和叢山關兩地,特別是在祁門的馬錫軍,以及在婺源的譚功軒軍,立即向黟縣靠攏。

  工部和後勤部加強對黟縣城防的加固,城防軍進入一級戒備狀態,沒有特別通行證,黟縣軍民不得離開城區。

  在短短三天時間內,黟縣和叢山關集結徽州府百分之九十人口和物資,用來對抗清軍攻城,王獻和劉良能兩軍被調往叢山關,加強山關防守力量,為此炮營千總嚴威陽請示秦楚,要不要將炮營調回黟縣,用來充實黟縣火力。

  秦楚和兵部以及參謀部官員認真討論,一致認為炮營在叢山關更能夠發揮作用,甚至牛光天建議秦楚率領主力撤往叢山關,從防守角度上來說,叢山關比黟縣更適合防守大兵團進攻,秦楚也有些舉棋不定,黟縣作為新興城池,很多設施並不完善,站在防守角度上來看,黟縣不僅不利與防守,還容易被清軍逐一擊破,秦楚還在觀望,看看金聲恒能否力挽狂瀾,利用時間差擊敗葉臣。

  秦楚在觀望的同時,在涇縣郭淵接到消息後,立即和關培傳以及吳阿楠決定退兵,三人帶領殘軍在撤退前,驚訝發現又有一隻清軍運糧隊從太平府而來。

  許漢鼎作為投降將領,自然想立功表現,好在未來主子麵前留個好印象,他極力勸說郭淵等人,在撤退前幹一票大的。

  這一次清軍運糧隊仍舊是費憲帶領,隻不過這些他把太平府地方守備力量也帶過來,拚湊一隻兩千人雜牌軍,以及三千民夫,用獨輪車和騾車,驢車運送四十萬斤糧草到前線,

  他接到最新快馬傳遞李棲鳳最新指令,命令他將糧食運往在叢山關對麵劉良佐軍中,以免長途跋涉被明軍偷襲,李棲鳳對許漢鼎情況也不確定,他命令親兵去涇縣,調動許漢鼎和劉良佐會師,結果一去無回,李棲鳳立即判斷許漢鼎投敵,金聲恒有可能投敵,他命令劉良佐在接到糧草後,立即揮軍攻占涇縣,不管許漢鼎持什麽態度,先攻下涇縣再說。

  劉良佐接到命令後,大喜,他也不管許漢鼎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都要揮師北上,把許漢鼎滅在涇縣,滅掉許漢鼎,就像滅掉餘永綬,在滿人那裏一家獨大,豈不美哉?

  劉良佐立即騎兵殺向涇縣,從叢山關敢趕往涇縣,最快需要一天一夜時間,清軍運糧隊距離涇縣隻有半天距離,郭淵幾人商量後,覺得可以試一試。

  吳阿楠幾乎失去所有兵馬,隻有十六個部下跟著他,被郭淵安排去往銅陵,勸說金侍郎發動全城軍民立即撤到徽州府,吳阿楠對這個任務,隻能無條件接受,誰讓他失去直屬兵馬,在明軍中已經說不上話。

  吳阿楠帶著十六個士兵前往銅陵,郭淵和關培傳各帶一千兵馬,也不再涇縣等候,以許漢鼎殘部為先鋒,直接殺向清軍運糧隊。

  費憲在運糧隊中間,這裏距離涇縣已經很近了,在隊伍前麵前鋒都可以看到涇縣縣城,突然有部下騎馬向他跑來,說道:“報,將軍,前方有大量不明軍隊出現。”

  運糧隊出現不同程度騷動,費憲命令全軍做好防備,軍隊在車隊外圍保護,民夫護在車隊周圍,命令是下達了,可是執行情況不容樂觀,這隻軍隊是他從太平府各地東拚西湊來的,麵對如狼似虎明軍,嚇得麵無人色,費憲騎著高頭大馬,看見明軍陣前,一員虎將騎著戰馬飛快殺來,一看竟然是許漢鼎他,驚訝的喊道:“許總兵.”

  沒來得及把話說完,被許漢鼎一刀砍掉腦袋,關培傳領兵右側殺入,郭淵領兵從左側殺入衝進運糧隊,大開殺戒,殺得清軍運糧隊東倒西歪,費憲腦袋被踢來踢去,清軍士兵抵擋不住明軍瘋狂進攻,被迫扔掉保護的糧食,往後方逃跑。

  明軍沒有費多大功夫,就將清軍運糧隊擊潰,輕輕鬆鬆繳獲四十萬斤糧食,這些糧食都是清軍搜刮的民脂民膏,郭淵來到一兩驢車麵前,將車上糧食袋子打開,都是些小麥等幹糧,立即命令全軍將士帶上五十斤糧食撤往青陽城。

  關培傳在地上找到費憲腦袋,拎著腦袋走過來說道:“郭淵,這些人怎麽辦?”

  郭淵看著地上蹲著五六百民夫,都是跑得慢的民夫,被強迫蹲在地上,郭淵嘴角一笑,和關培傳說道:“每人背上一百斤糧食,跟著我軍往青陽城撤退。”

  “那這些驢車,騾車呢?”

  “一起趕到青陽,趕不走的就殺掉,把肉帶走,總之不能給韃子留下可以用的東西。”

  兩人很快就帶著部下往銅陵撤退,因為要長途行軍,盡量帶上更多糧草,四十萬斤糧草全部被明軍帶走,隻有一些散落在地上,難以收集的雜糧被拋棄在此。

  許漢鼎今天表現很出色,郭淵在路上和他說道:“許將軍,不愧是沙場名宿,等到達黟縣,他會向秦大人隆重推薦。”

  其實許漢鼎對投降秦楚有絲絲後悔,他認為清軍實力仍然高於明軍,投降明軍隻能榮耀一時,等清軍主力殺來,等待他的還不是一個字,死,可是到如今,也沒有後退可言,他親手殺了李棲鳳心腹運糧官費憲,依照李棲鳳性格,絕對不會放過他,隻有一條道跟著秦楚走到底。

  明軍帶著四十萬斤糧草揚長而去,離開涇縣前一把大火將涇縣燒毀,涇縣好不容易被重建,被朱盛濃統治時重建,被李棲鳳攻占後,毀壞一半,被明軍占領後全城隻剩下四分之一,這一次徹底被夷為平地。

  劉良佐前鋒發現涇縣火光衝天,立馬趕回來,向劉良佐匯報此事,劉良佐聞後,立即調動主力殺向涇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