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征戰中成長 第七十節:血戰池州府:(八)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0-05-29 06:15      字數:3333
  潰兵人數本來就不多,又被打了一個偷襲,死傷殆盡。

  大胡子帶著剩下潰兵躲在民房中,挾持譚得望做人質,急得譚功軒在門外直跺腳。

  “放老子走,老子就放了這個老匹夫。”大胡子用刀架在譚得望脖子上,誰敢進來就殺了譚得望。

  譚得望是一家之主,大家生怕傷了他的身子,都不敢上前。

  譚功軒作為長子,譚家請來的護院被潰兵殺得一幹二淨,要不是秦楚及時趕到,今日譚家人和躲避在此百姓會被殺的一幹二淨。

  “放火,燒死他們”

  秦楚命令士兵搬來大量枯木樹枝,擺在房間外麵。

  王獻作勢點火,嚇得裏麵潰兵膽顫心驚。

  “不要放火,誰放火我就殺了他。”譚功軒生怕秦楚一聲令下,把他父親和潰兵一起燒死,苦苦哀求秦楚就他父親一名。

  “我和爾等素不相識,死了也就死了,有什麽可惜的,放火燒。”

  秦楚扛著鬼頭刀站在房間外麵,挺拔的身影在夕陽下英氣逼人。

  大胡子嚇得向看著秦楚求饒,為了活下去和秦楚拉近乎。

  “老子也是大明官軍?敢問外麵的弟兄是哪裏的?”

  “你管我是哪裏的,狼爪營聽說過嗎?”秦楚絲毫不在意房間裏人的死活。

  “我數三聲,還不出來,一把火送你們上西天。”

  大胡子哪知道狼爪營,腦海裏把知道明軍各大軍營過濾一遍,對狼爪營沒有任何印象。

  他負隅頑抗,但是其他人沒有跟著他等死,屋子裏還有七八個潰兵,突然一擁而上,把大胡子摁在地上。

  秦楚沒有貿然衝進去,等潰兵把大胡子拖了出來後,才提刀上前問被摁在地上大胡子。

  “你就是領頭的?”

  “呸,老子生不改名,死不改..”

  “讓你改?”

  秦楚沒等他說完,極速一刀,把他的腦袋砍了下來。

  “濫殺百姓,斬首。”秦楚突然散發出一股殺氣,讓所有人不寒而顫。“王獻,沒聽到命令嗎?濫殺百姓者,斬。”

  王獻回過神來,帶著部下把餘下潰兵殺死,秦楚陰沉著臉對在場所有將士說道。

  “我不管你們怎麽對待韃子,也不管你們去搶韃子,但是老子的人,不能對百姓無禮,這群潰兵雖然是我大明官軍,但濫殺百姓,死有餘辜。”

  秦楚殺伐果斷,在狼爪營中逐漸樹立起親民,愛民,護民的意識。

  “老夫謝謝諸位壯士出手相助,如不是諸位出手相助,今日我譚家必遭滅門。老夫譚德望跪謝諸位了。”譚德望從失魂中緩了過來,跪在地上秦楚千恩萬謝。

  秦楚卻大方的擺了擺手,將他扶起來。

  “還是來遲了,害死這麽多人。”他確實有些後悔,沒有早點入駐譚家灣,倘若早一些進駐譚家灣,這群潰兵哪還會有膽子殺進來。

  譚家管家在打鬥中被一刀削掉半個腦袋,譚功軒承擔起管家的責任,他向譚德望說道。“父親

  ,咱家還有十七人,在這裏避難的父老還有二十三人,其他人都..都死了。”

  譚德望臉上充滿悲傷,死者中大部分是譚家人,有長輩,有子侄等。譚家元氣大傷,至少要經過一到兩代人,才可以恢複生機。

  秦楚看著村民都站在譚德望身後,猜想此人就是一家之主。“你就是這村子的主人吧?”

  “正是,正是,老夫是譚家灣族長譚德望,還請各位壯士進村歇息,老朽家略有餘財,今日全部給諸位壯士,報答今日救命之恩”

  秦楚當然會接受譚德望的禮物,但是他需要還是糧食。

  “譚老爺,我大軍路過此地,今日出手相助不過是舉手之勞,譚老爺莫要客氣,隻是我軍中近日缺糧,我這有白銀千兩,還想在貴地買些糧草,不知譚老爺可有餘糧?”秦楚一番話說的譚德望無話可說,沒等他醞釀說辭。譚功軒跳了出來大聲向秦楚表示家裏有很多糧食。

  “將軍,我家還有十萬斤糧食,你要多少有多少。”

  譚德望作為一個商人,長子的快嘴,讓他幾乎要昏厥過去。這個長子沉不住氣,他確實想賣一點糧食給秦楚,卻被譚功軒把老底說了出來,他尷尬的向著秦楚作揖。

  “是是,是,我這有些餘糧,敢問將軍需要購買多少?”

  王獻看著秦楚,他心裏急得不得了,十萬斤糧食啊,要不是秦楚在這,他早就大刀一揮,帶著士兵衝進去,直接把糧食搬出來。

  秦楚思來想去,決定購買三萬斤糧食,亂世中糧食遠遠比銀子重要。

  “我要買三萬斤,這裏是三千兩白銀,你收好。”

  譚德望叫苦不迭,三千兩買三萬斤糧食,這完了他的老命,亂世中糧食有價無市,可他又不敢反駁,生怕惹怒秦楚,把譚家灣給屠了。

  “這。。。這有些。”譚功軒也有些驚訝,這群士兵怎麽會這樣豪取強奪?

  “你誤會了,這三千兩你先拿著,我隨後還會給你們送來七千兩銀子。一共一萬兩銀子,買三萬斤糧食應該不虧吧?”

  聽說還有七千兩銀子,譚德望喜上眉梢,秦楚讓王獻收拾戰場,他親自去向金聲匯報。

  秦楚說有三萬斤糧食,但是需要用銀子購買,金聲二話不說,讓秦楚帶著軍中青壯去買糧。

  四百青壯年扛著幾大箱銀子來到了譚家灣,把銀子給了譚德望後。譚功軒帶著王獻來到地窖中,這裏藏了十萬斤糧食,有大米,小麥,高粱,還有少量鹹魚臘肉。

  他指揮還活著族人,把銀子放到另外一個地窖中。

  同時三萬斤糧食被搬了出來,金聲的侍衛隊也加入搬運糧食隊伍中,每人用一根碗口粗的竹子挑五六十斤糧食。

  秦楚在心裏默默算了一下,全軍大概九百多人,每人大概可以分到三十多斤,可以維持全軍一個月糧草。

  他也想到了先鋒營幾百人,會師後也需要糧食,加上前鋒三四百人,糧食可以維持二十來天。

  這個時間內足夠打下幾座縣城,他正想著攻打縣城,譚功軒一臉崇拜的走到了秦楚跟前。

  “這位將軍,小生願意投軍,報效朝廷。還請大人收留我。”譚功軒在科舉上屢試不第,今日家中突遭變故,幸虧有秦楚拔刀相助。

  他不禁想到,可以選擇另外一條路取得功名,投身行伍軍,以此為跳板成為大明文武官員,也不失為一條妙計。

  他的想法得到了譚德望支持,父子兩在秦楚忙著搬運糧食時,做出了決策。

  譚德望富可敵國,卻苦無官宦背景,常年被官府敲詐勒索,受夠了窩囊氣,今日被潰兵屠了一半族人,心心想家族要有軍隊做後盾,心裏一橫,就同意譚功軒投軍。

  反正還有幾個兒子尚在,家業不愁沒人繼承,為了照顧譚功軒軍旅生活,他安排一個下人隨軍照顧譚功軒。

  秦楚買到了三萬斤糧食,想著怎麽報答譚家,譚家長子想加入他的軍隊,正好以此為契機答謝。

  爽快的同意譚功軒加入狼爪營,為了表示感激之情,特意把譚功軒帶在身邊,這個大少爺被譚德望寄以厚望,但身上有一股紈絝氣,在軍隊中紈絝氣是很容易引起公憤,秦楚把他帶在身邊,讓左昌多多照顧。

  池州府府治貴池縣,清軍副將趙晃,作為池州府實際控製人,整天躲在城裏,雖然有縣城裏有三千兵馬駐守,卻不敢出城收複被義軍占領城市。

  他接到的命令是死守池州府,等清軍主力回援,一舉消滅各城的反賊。

  他對城市防守很上心,每天必須要在城牆上轉三圈,看見有士兵偷懶或者是鬆懈,上去就是一鞭子,在他的督促下,三千士兵把貴池縣防守的滴水不漏,這也是吳應箕數次興兵攻打,卻無功而返,反倒是損失了大量士兵的原因。

  在他身邊有秦楚的老熟人,給他出謀劃策,葉臣為了穩定後方,讓白裏翁和蘇熊等部分本地漢軍,騎著快馬百裏馳援趙晃。

  白裏翁走的是官道,速度比秦楚和馬錫快幾倍,先於七天趕到貴池縣。

  他帶著葉臣任命狀,作為趙晃搭檔,成為清軍外池州府代理人,和他一起還有蘇熊等一百名披甲人,作為他的後援力量。

  而尼堪也不斷催促劉廣雄進軍池州府,和趙晃通力協作,穩固大後方。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劉廣雄依舊是不緊不慢,五千人慢悠悠在路上走,走到哪裏搶到那裏。

  每一次搶劫士兵滿載而歸,運送軍糧的牛車堆滿搶來的東西,所過之處,寸草不生,遇到青壯年,暴力拉壯丁衝入軍中壯大實力。附近百姓看見這支軍隊遠遠跑開,等到池州府地界,劉廣雄軍隊膨脹至兩萬餘人,大量青壯年被迫加入軍隊。為了表明清軍身份,劉廣熊安排剃發工匠分批次給青壯剃發,一路上隨處可見被丟棄的毛發。這隻軍隊消息很快被吳應箕和朱盛濃所知,為了保存實力,吳應箕和朱盛濃采取防守戰略,兵力和糧草集中銅陵縣城,和清軍對峙。

  進入池州府銅陵縣境內銅,馬錫和聆聽陽連續三日沒有前進一步,反而被困在山中。因為夜間暴雨引發山洪,等洪水,泥石流退去才繼續前進。這三天的時間,而池州府軍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