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征戰中成長 第六十九節:血戰池州府(七)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0-05-28 05:58      字數:3387
  他命令漁夫,明天開始領著工兵營在前麵開路。

  工兵營從城裏突出來後還剩下三四十人,從一直戰鬥部隊蛻變為純粹工兵部隊,主要任務是給大軍搭橋,修路等事情。

  為了提高工兵營士氣,秦楚向金聲建議暫時擴充工兵營,將劉良能部下暫時編入到工兵營中,分發工具和工兵營一起作業,給大軍開路。

  另外秦楚也照顧工兵營高強度勞作辛苦,又向金聲請求給工兵營士兵發軍餉。

  金聲對秦楚是有求必應,秦楚提出的意見他從未反駁,大膽的讓秦楚去鍛煉,培養他獨當一麵能力。

  經過深思熟慮後,秦楚給擴充後工兵營將士,每人每天發一兩銀子作為開路獎勵。

  劉良能的士兵被編入到工兵營,一肚子怨氣,不久前他們還是實打實戰兵,可不是拿農具的老農。

  分到了工兵營後,在漁夫的授意下,人人都分到了鋤頭,柴刀,木棍等工具,劉良能看著曾經好戰部下,放下了大刀長槍,拿起可農具,很是別扭,心裏頭也低人一等。

  劉良能也沒得辦法,他也被分到工兵營,還擔任副把總,誰讓他是降將呢?

  當晚漁夫把白花花的銀子,發分給全體工兵營將士後,他的部下簡直不敢相信。不用打仗,每天隻需要在前麵用柴刀開路就有一兩銀子。

  接過銀子後把工具緊緊地摟在懷裏,生怕這麽好的差事被別人搶去。

  秦楚這一招瓦解了劉良能部下凝聚力,打那以後沒人把劉良能當回事,都巴結漁夫去。

  部下的反複,使得劉良能鬱悶的愣是一夜沒有睡著。

  第二天天亮後,悶著腦袋扛起鋤頭和漁夫一起開路,遇見茅草樹根等用鋤頭挖掉,有坑坑窪窪的山路就用木板鋪上,有了工兵營在牽頭開路,大軍速度加快了很多。

  在山林間走了三天三夜,快斷糧時終於找到了一處村莊,村莊很小,沒有被戰火波及,但村裏頭十室九空,隻剩下幾個老人雙眼無神的坐在村頭。

  秦楚拿著一小包銀子放到老人的手上。“老人家,我們是大明義軍,專門打韃子的,路過這裏還請老人家見諒,如有碰壞村裏東西,這些銀子就當做是給你們的補償。”

  秦楚知道村裏的年輕人肯定躲到附近的山上,擔心害怕路過的軍隊會搶劫。

  老人家說的話秦楚一句話都沒有聽懂,讓本地將士過來翻譯,也沒有人聽得懂,

  大山裏幾乎與外隔絕,山裏方言千千萬萬種,聽不懂也正常。

  交流沒有效果後,秦楚把銀子放下就離去了,等大軍離開村子後,一個中年人從村裏的地窖中爬了出來。他是池州府銅陵縣最大首富譚德望。

  早在應天府失陷前一個月,他未雨綢繆,帶著家人,仆人和護院在這座杳無人煙大山深處躲避戰亂。

  村裏還有部分逃難的百姓,加起來七八十人,都躲在村莊中,這個村莊也是屬於譚家的一個遠方分支。

  村莊裏有他藏下十萬斤糧食,白天所有人藏在地窖中,除了每十天半個月,從外麵打探消息回來長子外,其餘人不得外出。

  今天路過的這隻軍隊,是他近一個多月

  第一次見到外人。

  看裝扮應該是大明義軍,他看見老人家手中的銀子,好奇的問道這是怎麽回事?

  老人家告訴他,是一個將軍補償給他們的,說是怕將士們弄壞了東西,讓他收好。

  譚德望有些不理解,這年頭哪有這麽好的軍隊,應該是做做樣子吧?

  大軍離開譚家村莊後,秦楚將村莊中所見所聞,事無巨細都和金聲說起,並沒有因為他是這隻軍隊實際掌權者,而忽視金聲。

  相反他做出軍事決策前,都要征求金聲的意見。覺得村子有些不正常,想回村莊裏再看一看,征得金聲同意後,帶著王獻的人馬順著原路回來。

  這個村莊有些古怪,秦楚生性多疑,帶著人馬在村莊外圍觀望。

  果不其然,他看見男男女女從村裏裏麵冒了出來。

  看來村裏有人,有人就一定有糧食。“去侍郎大人領一些銀子來,就說是我說的去買糧。”秦楚讓王獻去金聲那兒領一千兩銀子。

  對秦楚的這個命令,王獻很不解,他可不是什麽善人。

  雖然佩服秦楚但還是有些不滿說道“千總,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秦楚聽得進他人意見,是大量之人,這也是王獻佩服他的一個原因。

  “要我說,咱們殺進去,把刀子一亮,他娘的還敢不納糧?這多省事啊。”王獻這種做法是這年代大部分軍隊的通病。秦楚很厭惡這種做法,到也沒有責怪他。

  王朝末年的軍隊,不缺糧還好,一旦缺糧大部分將軍管不住饑餓的士兵。

  王獻跟著卜從善的時候沒少幹這些壞事,雖然沒有直接殺死無辜的百姓,但是搶走了百姓賴以生存的口糧,和謀殺百姓沒有多大區別。

  “你今天搶了這家,以後這一家方圓百裏就再也沒有人支持我們,韃子是外來者,這裏的百姓不屬於他們,所以他們可以搶劫,可以殺人放火,但是我們不能搶,沒有百姓支持,我們這點人遲早會被滿人滅掉。”

  秦楚說的通俗易懂,王獻聽得有些迷糊,他是一個粗人,哪懂得這些大道理,既然千總不同意搶糧,他也無話可說,乖乖的去金聲那兒申請銀子。

  金聲聽他說秦楚需要銀子購買軍糧,欣慰的用手捋了捋胡子。“好一個仁義之將。”讓侍衛長金鷹把拿出來銀子給王獻。

  譚家家人在地窖裏躲避一段時間,等秦楚等人離去後,覺得沒有危險,一個個從地窖中走出來。

  此時譚德望長子,譚功軒也正在往回走,他身後跟著一群狼,這群狼是被清軍擊敗明軍,淪為散兵遊勇,找不到大部隊落草為寇。

  譚功軒哪知道身後一群狼,一路上歡快哼著小曲。

  這半個月他在外麵打探消息,聽人說清軍攻下太平府後,全軍進攻徽州府。

  清軍主力去了更遠徽州府,池州府受到戰亂影響會小很多,譚家安全也多一份保障。

  譚德望對長子很重視,也一直培養他,讓長子獨自去山外各個州縣打探消息,對此夫人很有意見。

  但是他堅持己見,長子沒有點本事那還得了?在亂世中還怎麽守

  住這一份家業。

  譚功軒作為長子,從小熟讀聖賢書,卻始終考不上功名,家裏給他請了遠近聞名大儒教學,勉強考取秀才。空有一腔愛國盛情,卻無報國之門。

  他從潭家灣南麵出去,為了保護好譚家灣,他特意從譚家灣東側進入山林,他哪知道後麵跟了一群人。

  還以為山林間杳無人煙,走走停停,餓了就吃點幹糧和野果子,渴了就找山泉水飲用,累了更是隨便大樹下陰涼地小憩。

  潰兵中一些性子急的人,好幾次都想把譚功軒給搶了,都被一個大胡子軍官製止。

  “王二狗,給老子悠著點,這小子一路上走走停停,附近肯定有落腳點,隻需要跟上,找到落腳點還愁沒吃的。”大胡子在潰兵中官職最高,是應天府諸多衛所中的基層軍官。

  他們跟了譚功軒三天三夜,愣是沒有讓他發現,在他的信威下潰兵啞口無言,王二狗更是低著腦袋看著地麵表示臣服。

  果然,譚功軒順著山路回到了譚家灣,潰兵看見譚家灣有幾十口人,肯定有糧食,還有女人。

  沒有半點猶豫,舉著破破爛爛的武器殺進了譚家灣。

  譚得望全家搬遷到山裏,也把家中的護院一並帶來。看見有亂兵殺來,護院們勇敢的迎了上去。

  拚死把潰兵擋在村子外,十幾個護院也有幾分本事,衝在最前麵的潰兵被他們殺死。

  雖然潰兵戰鬥力底下,但是護院架不住潰兵人多,一百多潰兵源源不斷往裏麵殺。

  護院逐漸抵擋不住,被打的節節後退,被迫往村裏撤退。

  秦楚正準備拜訪譚家灣,被突如其來的潰兵打亂節奏。

  看著潰兵殺進了譚家灣,他心想,不能讓無辜百姓慘遭毒手,救譚家灣百姓一命,還可以培養狼爪營士兵愛民意識。

  “快去救百姓,都跟我上。”秦楚的長槍給了左昌後,一直使用黃穎送給他的鬼頭刀,拔出鬼頭刀,衝在最前頭。

  狼爪營從後麵殺上來,還沒有殺進譚家灣潰兵,後背突然遭受到襲擊,被殺的鬼哭狼嚎,的四散。

  “莫要跑了一個,滅了這群傷天害理的匪兵”。

  鬼頭刀和之前雁翎刀一樣,非常鋒利。秦楚用刀子招數很簡單,各種劈砍,從上往下劈砍,對方擋住秦楚三板斧進攻後,他就會考慮用格鬥近身放倒對方。

  隨著戰場經驗豐富,秦楚也越來越減少使用格鬥技巧,在千軍萬馬中,唯有手中武器才是保命唯一依靠。

  在狼爪營攻擊下,潰兵被殺死大半,秦楚一個豎砍,一個試圖阻攔的潰兵被他砍成兩截。

  秦楚之狠,潰兵觸目驚心,這是哪裏來的魔頭,紛紛往譚家灣裏跑。

  譚家灣裏早就是一片人間地獄,潰兵在村裏大開殺戒,手無寸鐵的譚家人,和逃難躲在這裏百姓被無情屠殺。

  秦楚殺進村莊後,讓士兵堵住村莊出口,不把潰兵消滅,誓不為人。

  王獻拿著銀子回來,發現村裏打成一片火海,趕緊讓人告訴金聲,他帶著其他人支援秦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