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接詩自救
作者:畫骨遺香      更新:2020-04-22 20:19      字數:3244
  “哦,皇弟,你來了?來來來,坐朕這邊,你我兄弟,好久都不曾開懷暢飲了,今日陪為兄多飲幾杯,來他個一醉方休。”梁羽生見梁少陽還是忍不住繼續觀望下去了,心中早已了然,想必是情根深種尚不自知。

  “皇兄,莫要取笑少陽,少陽這酒量你也是知道的。況且如此盛大的宴會,我若酒後失態,豈不貽笑大方?況且,酒醒之後,酒醉之時的事情都會遺忘。丟失記憶的感覺可不好。”梁少陽看了一眼梁羽生旁邊的葉刕,怎麽麵對別人時一個樣子,看到自己就另一副樣子?不由人覺得鬱悶。

  葉刕不知梁少陽在想什麽,她也無暇顧及他的想法。皇兄?皇弟?難道這就是剛剛才見過的安定王朝的皇?難怪眼熟呢,隻是初見之時,礙於身份葉刕沒有仔細看過皇上龍顏,隻記得那一抹明黃的衣衫。此時,顯然是換了衣服。

  葉刕心中突突的跳動,待到思緒清明,趕緊雙膝跪下:“吾皇萬歲,葉刕有眼無珠,不識龍顏,望吾皇念在不知者不罪,寬宏大量。”

  “好一張伶俐的小嘴,朕還尚未說話,倒被你將了一軍。發落你吧,你口口聲聲不知者不罪,不發落你吧,你又確實犯了一個大錯,非詔闖亭。”梁羽生覺得這個丫頭不簡單,難怪讓安定王朝的一字並肩王也魂牽夢縈,醋意橫生而不自知。

  思索了片刻,梁羽生開口笑道:“籠中之鳥欲展翅,釜底遊魚應如是。給你一盞茶功夫,你來接下麵幾句。成詩就赦免了你,否則,朕的天牢也不怕多你一碗飯吃。”

  梁羽生話語剛落,便有太監準備下了香燭,用來計時。香分長短,分別有一盞茶,一頓飯,一壺酒之分,其中一盞茶為半柱香十五分鍾,一頓飯為一柱香半小時,溫一壺酒則為四柱香兩個小時。

  自古以來女子無才便是德,詩詞歌賦乃是文人雅士的專利。此刻卻讓葉刕一婦人作詩,離得近的,聽到了事情原委。有人覺得皇上就是嘲弄葉刕罷了,有人卻也在念叨半首詩,想下半部分如何接才好。

  葉刕也為難了,這兩句詩句句都是衝破束縛,飛鳥是,遊魚也是。她該如何應對?應對的不好就是狗尾續貂,應對上了就是無德之女,定要遭人恥笑。

  “籠中之鳥欲展翅,釜底遊魚應如是。。。。。。”一時之間,這半首詩口口相傳,許多文人都試圖接下半句,一博帝王盛讚。

  時間如流水,半點不由人。戲台上依舊忙而不亂,慢而不斷。戲台之下有人搖頭晃腦,有人低頭深思,有人扶額長歎,有人笑語晏晏,有人大快朵頤,有人細嚼慢咽。可謂眾生百態,竟比戲台上還熱鬧。

  一盞茶的時間不過區區一會兒的功夫,葉刕有點兒焦頭爛額,梁少陽倒是依舊雲淡風輕,思琴郡主取過手邊吃食,一小口一小口的完美演繹淑女風範。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可謂真人不露相,看不出他在想什麽,明明是他出的難題,此時好似事不關己,超然物外,不擔心她接不下去,也不擔心她對的上來。

  “時辰已然過半,你想的如何了?”梁少陽走到她身邊詢問。

  葉刕搖了搖頭,不發一語。有人卻忍不住了:“表哥,你是心疼了?還是要幫她作弊?大表哥可看著呢,你還不快來坐下?”馮思琴酸溜溜的說道。

  “此言有理,皇弟,你可不要又開始護內且不講道理,朕今日要一睹才女風采。你莫要敗了興致啊。”梁羽生品了一口茶,點頭指了指馮思琴,擲地有聲的附和她的話。

  看著越燒越短的香,葉刕覺得哪裏是香,簡直就是黑白無常,勾魂索命的物件。時間所剩無幾,還差一句,最後一句,一定要想出來,即使不能讓人稱讚也無所謂,相對於保住小命,一切都是浮雲。

  香滅了,時間到了。葉刕尚未看見,時刻關注著燃香的思琴輕輕拉了拉梁羽生的袖子,向那燃盡的香燭努了努嘴,示意時辰到了。

  “咳。。。。。。”梁羽生假咳了一聲,待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他時,他招手叫來貼身太監,耳語了一句。旁人沒聽到,坐在梁羽生身邊的梁少陽不知是因為內力深厚還是有意去聽,倒聽了個真切。“告訴戲班的人,暫時停下。”看來,又是要與民同樂了。梁少陽默默無語的也端了一杯茶抿了一口。

  果不其然,一會兒的功夫,戲台上便安靜了下來。戲停了,看戲人茫然了片刻,自然而然的將目光投向亭子。再聽身邊人說了事情根源,便也不做聲了。一霎時,萬籟俱寂,落針可聞。

  “時辰已到,王妃待如何?”梁羽生聲音雖不大,卻也沒有刻意壓低。許多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需要有人為你做個示例嗎?”

  “葉刕謝主隆恩。”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還差半句就可以了,葉刕沒有推辭梁羽生這個聽起來不錯的主意。

  “。。。。。。”梁羽生沒想到本是開玩笑提了一句,本以為玩笑無傷大雅,這丫頭竟臉皮厚的順杆爬,本沒有讓所有人都想如何接詩,給她找示例,那必然也需要給人家時間思考如何應對,即使是才子也不是張口就來的。但,金口已開,木已成舟。

  是了,想蹭時間?別說沒門,窗戶也沒有。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殿前大學生何在?”梁羽生粗略看了看亭前眾人。

  “臣在。”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從人群中站了出來,葉刕看了一下,想到:如此高齡,早該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吧?怎的如此難棄官場喧囂?

  “朕看你剛才躍躍欲試,想必成竹在胸。且試上一試。”梁羽生說道。葉刕聽得此言,心中暗叫:不好,竟然找了一個已經和她一樣思慮過的,這樣她蹭時間的計劃豈不是要落空?這個皇帝果然老奸巨猾。

  “籠中之鳥欲展翅,釜底遊魚應如是。

  稚子不知愁苦事,家有餘慶福雙至。

  老朽年邁,獻醜了。”那殿前大學士跪在了亭前。

  “看來愛卿是想回歸故裏,兒孫繞膝,福壽雙全啊!朕特施天恩,準你榮歸故裏。”梁羽生看著顫顫巍巍的殿前大學士說道。

  “謝主隆恩。”梁羽生說罷,便見到一群婦孺攜兒帶孫跪下謝恩。

  “王妃,示例已出,該你做出佳對了。”不耽擱片刻功夫,梁羽生提出讓葉刕吟出自己的詩句,大有看好戲的做派。

  “她若能做詩,除非日出西山。”一男子對另一男子咬耳朵,聽者也點頭稱是。

  “女子作詩,聞所未聞。”另一人和旁邊的人竊竊細語,他旁邊的人也表示同意。

  。。。。。。

  不理會亭前眾說紛紜,葉刕開口大聲問道:“吾皇金口玉言,說赦免了妾身,定然是前事不追,過往不提了?”既然丟人已是定局,勢必要多為自己爭取利益。

  “朕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梁羽生對葉刕有點兒生氣,膽敢置疑九五之尊的權威。

  葉刕在亭中來回走了一趟,高聲吟誦道:

  “籠中之鳥欲展翅,釜底遊魚應如是。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萬望吾皇開金口,飛鳥入林魚入池。”

  聽到此詩之人,嘴巴張的可以塞下一整個雞蛋那麽大。女子作詩了?還口氣如此狂妄?竟自比大鵬展翅,金鱗化龍?此番勢必要觸怒龍顏了。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隻聽說皇上是真龍天子,哪有人敢隨便說化龍?

  “皇弟,你覺得此詩如何?”梁羽生沒有評論,先問了身邊的梁少陽意見。

  “此詩豪言壯語,大有一番說辭,但不知皇兄意下如何?”梁少陽將皮球踢回了梁羽生。

  梁羽生莫測高深的看了梁少陽一眼:“話可兩麵說,此詩可生可死,還是要聽聽作詩人本意的,不可妄動殺念。”話說完,就看到梁少陽稍稍鬆了一口氣。

  “王妃,詳述其義吧?”梁羽生看向一臉期盼的葉刕開口說道。

  “前兩句妾身就不必多費口舌了,大鵬鳥體型碩大無朋,區區鳥籠自是關它不住,金鱗魚也不願成盤中餐任人宰割。隻希望吾皇萬歲開金口,放它們一條生路,也放妾身一條生路。”葉刕跪下來,誠摯的請求。

  “在有些人眼中,你就是犯上,以龍自比。你卻說隻是不願任人宰割。”梁羽生喝了一口茶水,氣定神閑的說道。

  “謝吾皇萬歲不殺之恩。”不等梁羽生再說什麽,葉刕直接磕頭謝恩。

  “朕何時說過不殺你?又曾幾何時說過要殺你?”梁羽生倒被她的動作弄懵了,一時不明就裏。

  “吾皇金口說成詩就放了妾身,今日太後寢宮,陛下想必也是知道了一些原本要誅我九族的事情,葉刕已討了恩旨:前事不追,過往不提。如今詩葉刕做出來了,無論是狗尾續貂,或是令人咋舌,陛下金口已開,勢必不會再為難葉刕了。”葉刕不慌不忙的解釋,聲音脆亮,為了有更多見證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