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馬上就好
作者:莫問莫憂      更新:2020-04-22 03:42      字數:3869
  帶著係統稱霸武林最新章節

  “身體好了?”蕭琴一把抓住高韶誠胳膊,脈象無礙,後退一步,“你們與那齊薄昌……”。“不是齊薄昌,我們歸順了井將軍。”阿誠坦白說道,“我們和那齊薄昌可不是一路人。”

  高韶誠主動上前兩步,“我兩天前就醒了,你現在身體感覺如何?”

  “什麽,我睡了幾天啊?”蕭琴拍拍腦袋,肚子發出咕嚕聲響。

  高華榮從外麵進來,還是那麽溫潤,眼裏卻多了幾絲嫣紅,不注意很難發現。“曉鸝,你昏迷了四天,醒來想吃點什麽嗎?”

  “哦,餃子吧。”蕭琴摸摸肚子,聽到高家歸順叛將,心底總是多了一分害怕。可當看到身旁的阿誠,她選擇忽視這恐懼,選擇相信這家人。

  這份信任在日後相處之中,不斷生長,成為參天大樹。

  直到某天一不留神,從洞裏看到已經腐爛的根部,不知什麽種子代替了它,瘋狂生長。

  路人隻道眼前青蔥翠綠,筆直挺拔,隻有自己的心,隨著腐爛的根一同爛掉,再無生機。

  叢林地勢高低起伏,密密麻麻的灌草,為僅剩的幾百人提供隱藏地。一個身影穿過集市,溜入叢林,輕車熟路,不斷向深處前進。

  “報燕已吞並象洲,”此人筆直跪在帳篷裏,聲音雄渾。“繼續打探。”“是。”待到來人退出,帳篷內很快便又多了二人,一王興,一徳考。

  冀永安坐在東方,右手支撐在右腿之上,一頭黑發整齊地紮在頭頂,氣勢淩厲。他左手緊握劍柄,目光盯著桌上地形圖,一言不發。另二人一前一後站在桌旁。

  高星津繞過王興,提起旗子將象洲占據,默默退回原地,靜待冀永安與王興交流計策,偶爾附和一句。他深知自己的地位,遠不如王興,他在等待一個時機,真正展示自己的機會。

  “眼下隻剩下收伏高華榮。”王興也是眉頭一鎖,轉而回頭盯著高星津。“聽說,你和那二稚子相識?”

  “一麵之緣。”高星津回答,“不過,臣願盡力一試。”他拱手抱拳,文弱之軀顯得硬朗不少。

  另一個帳篷內,但見一張小嘴塞滿餃子,含糊不清地說著,“餃子當是天下一絕,”看到高華榮離開,便對著阿誠抱怨,“暴殄天物啊,美味怎麽可以冷掉。”

  “不知足。”高韶誠低下頭看著桌子,暗暗咽了口水。

  蕭琴自顧自的吃著,直到晚上才知道這裏的食物標配。看著周圍清一色的黑疙瘩,自己打趣兒道,“哎,難得的營養豐富的大地美食啊。”

  回到帳篷,她長歎一口氣,“這東西味道不錯,隻可惜硬了些。”高韶誠插話,“放了兩天,後天會發新鮮的。”“還是餃子好吃。”

  當夜,高星津與高華榮徹夜長談,阿誠隻能來蕭琴帳篷歇息一晚。

  “男女有別,你不能進來。”蕭琴一副小大人嘴臉。“劉先生和父親今晚有要事。”高韶誠拿著被子鋪床上,在中間打了個大大的褶子。

  “你父母會投靠朝廷吧!”蕭琴試探地調侃,“做大官,書裏說的,山珍海味應有盡有的吧。”“君子風骨……嗯”阿誠停頓了一下,“父母不會背棄大義的。”

  蕭琴緊緊身上的被子不再說什麽,“我睡著了。”之後她聽到阿誠翻來覆去睡不著,便開口道,“你以後也是密探?”

  “嗯,密探靠家族世代延續。”“哇,那一定會很厲害,我就跟著你了。”一陣沉默,蕭琴緩和氣氛,“雖說,我是個孤兒,但我上知天命,下懂岐黃,帶上我一定有利無害。且說那空手套白狼……”

  近幾天發生的事,一幕幕出現在眼前。蕭琴的眼角不知不覺淌下眼淚,她累了,不再說話。許久之後,她隱隱聽到一聲,“嗯”,又好似沒有。

  之後幾天,夥食分量越來越少。忽然一天,人人群情激昂,“叛軍之名已除,可以光明正大地離開這片林子了。”

  那天,蕭琴二人從不少士兵那裏蹭來熟肉,吃得肚子圓滾滾,大飽口福。大軍當晚移紮在林外空地,偶爾過路之人多不好事,匆匆離去。

  幾天後,高華榮受命先回商安,蕭琴決心緊隨冀永安打聽消息,便留在高華榮身邊。三人離開大軍,一路遊遊走走、吃吃停停,回到商安舊家,重新打掃一番,住了進去。

  商安城內繁華並沒有隨著戰事的緊張而逐漸落低,反而空前熱鬧。常王政策不同別國,減輕工商賦稅,因商人增加而獲得更多稅收;流亡人口增加,他招撫流亡,勸墾荒地,發展農業,同時增加戰備人口。

  國家大事風雲變,日常瑣碎柴米添。

  三人在舊宅隱姓埋名,高華榮平常教導二人讀書習武。萬丹秋在一周之後才返回故居,神色戚戚。到她麵對孩子們時,又是天真歡樂之態。

  高星津時常書信往來,蕭琴不放過任何夾帶,往往隻探得冀永安攻敵之計,難以發現父母蹤跡。

  高家夫婦本就待人和善,又感念蕭琴孤苦無依,認其為義女。

  蕭琴擔心高家夫婦發現自己的不同,故意將住處選在距離夫婦最遠的房間,一牆之隔,紅塵隱世。

  蕭琴極力複原住處的原貌,卻因為風土人情不同,許多家具玩意大不相同,慶幸院子裏栽種了玉蘭,是萬丹秋特意為她栽植的。

  時間久了,蕭琴懸著的心逐漸放下,父母若是被捉,怎麽會如此風平浪靜。

  五年之後,常王自立,沿用原國號“周”。同年,冀永安大勝燕國,周楚形成對峙局麵,被封“護國公”,重回商安。

  那天晚上,四人端坐在桌子前,互相問候之後,各自進食。蕭琴將餃子給高韶誠夾了幾個,看他不喜歡吃依舊本分地吃光的窘迫,自己便更開心了。

  席上出奇安靜,蕭琴察覺到盯著自己的目光,自顧自地埋頭吃米。

  “曉鸝,你現在雖然小,但你已經是高家人,無論以後發生什麽,記住大義不可棄,你可知道?”萬姨忽然開口,“過幾天,你與阿誠將會拜高星津先生為師……”

  “好啊好啊,劉叔叔是個好人,”嘴上雖然這樣說,蕭琴心裏卻懷疑起來,高星津雖然才華非凡,為人正直,不過始終是一個軍師,城府頗深。

  “你們討厭他?”萬姨看到蕭琴不自然的笑容,溫柔地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是不是,我在想,書上說密探可都是遺世獨立的,那若是你們當了官,會怎樣呢?”蕭琴不解,“難道無礙?”

  “曉鸝,天地陰陽相伴,正邪相生,萬物循環有理。有時會失調,故有天災,更有。大義不是拘泥小節,而是能明理,能正道。”萬丹秋戛然而止,“簡單點就是能使人人相敬,事事有理,不畏天災,更無小人作祟,禍害眾生。”

  “哦,意思就是你們恪守天道,聯合朝廷拯救天下!”蕭琴喜滋滋地回答,“那我不能掉鏈子,我跟隨阿誠,保護拯救天下的幼苗。”

  晚飯過後,蕭琴回到臥房,心裏不是滋味。聽聞密探歸順朝廷便會散盡功力,成為普通人,究竟為什麽他們非要如此。

  門外玉蘭開了,散發著令人愉悅的香氣。蕭琴換個角度想,高星津是冀永安的幕僚,吃穿用度皆在護國公府,這是好機會。

  不過幾天,二人先去拜見冀永安,皆驚訝於冀永安的白發滿頭。初見時指點江山的神氣,現今更多的是滄桑。半日家常談話,戰場上詭譎的計策與他聯係在一起何等不搭。

  之後他們進入西苑,拜望高星津。西廂房門口栽種著奇花異草,吸引了高韶誠和蕭琴。高星津的過分殷勤,蕭琴更加確信冀永安與高家已經達成某種協議。

  日落月升,蕭琴隨高韶誠一同識書習武,高華榮分別教授二人不同武學。

  “你能不能別睡了,招式會了嗎?”高韶誠看著在樹下睡著的蕭琴不滿地說。

  “我這個天才,武功招式早記住了,比那枯燥的書還無聊。”蕭琴閉著眼仰麵朝天在樹蔭下乘涼。

  “你一看書就打瞌睡……你要相信勤能補拙啊……”

  “你是說我差勁嘍,明明是你家裏都是和密探有關的書籍和絕學,不適合我。”

  “明明有……隨你……”高韶誠麵對蕭琴,像是一個母親般嘮叨,卻又無可奈何。蕭琴時不時瞟一眼他,最終強撐笑意去藏書室看書。

  高韶誠晚飯前特意去喊她吃飯,想看看她用功的樣子,藏書室一片狼藉,蕭琴在角落裏呼呼大睡……

  此後,高韶誠借口“監督蕭琴”,順理成章地將住處搬到蕭琴隔壁,同樣一牆之隔。

  朝陽初升,菜市場熙熙攘攘,告示麵前更是擠滿形形的人。不知何人發問,“這護國公是五年前的井大將軍?”

  “沒錯啊,叛將一夕搖身一變,哼。”“許是誤會罷了,不是他,我們如何能安心過日子。”“聽說當年的滅門之禍,是呂相背後捅刀子。”“所以人家高高在上,你隻是個殺豬的……”

  人群嬉笑聲充斥著集市,蕭琴二人相視一笑離開,徐徐走進一家包子小鋪。

  “劉叔,老樣子來一份。”二人熟門熟路,自顧自地坐下,盯著後廚熟悉的身影毫無形象地喊道。

  “馬上好。”踏實的聲音從裏傳出。五年前隨手贈與兩個孩子包子,卻得了福報,自己的兒子劉鵬在井將軍手下得了份好差事,劉老端著籠屜穩穩過來。

  隨後略顯臃腫的身形從別處出現,尖細的聲音刺撓人心,老板娘出來了。“淵澄,蕭琴,你們來了。聽說了嗎?井公盡心盡力,誰想那時一夕橫禍,現在又是一人之下,這人啊,都是命。”

  “劉嬸,井將軍今兒個可是堂堂護國公,”蕭琴打趣,一邊還做著噤聲的手勢,“不敢隨意議論的。”

  可旁邊的食客停不了了,“那井公可是忠心耿耿,加上一身好本領,鐵馬金戈建功立業,豈不是朝夕之間。”

  “切,不是還有密探的參與,誰知道他是不是無骨之人……”醉醺醺的聲音從角落傳來。“當心脖子上的腦袋。”蕭琴淺吸一口茶水,聲音剛好讓鋪子裏的人聽到。

  “哈,又是手下的狗啊,對主人很忠心呀。”男子繼續借酒勁兒說道,“密探本是天下藥,如今朝廷各方勢力據為己有,單是冀永安手下就有三名,他不贏都不行。”

  蕭琴看去,隻見男子衣衫不整,半張臉上布滿青斑,那是鼠疫治好之後的病症。男子眼睛用力睜開,卻因酒力緊緊粘著,一個人路過那出,男子眨眼間不見蹤跡。

  議論還在繼續,蕭琴已然聽不進去,“……叫塗欽什麽的,他夫人天賦異秉,起死回生。凡不是仇殺之傷,上門即救,從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