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袁紹與袁術的淵源
作者:蒼山淺陌      更新:2020-04-24 12:12      字數:2835
  三國之九原虓虎最新章節

  與此同時,四世三公袁氏的嫡子袁術在汝南招兵買馬,同樣獲得了一些賢才的投效。

  閻象、楊弘、韓胤等謀士;

  張勳、陳紀、雷薄等武將,俱是選擇了投效袁術。

  雖然袁術的名聲沒有他哥袁紹的大,但畢竟是袁氏的嫡子,在身份這一塊,袁術可以說是拿捏的死死的。

  袁紹與袁術出生於著名的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所謂四世三公,要是追溯起源的話,得追溯到袁安身上。

  袁安在漢章帝時官至司徒,袁安之子袁京、袁敞,袁京之子袁湯,袁湯有四子:袁平、袁成、袁逢、袁隗。

  所謂的四世三公便是指袁安(司徒)、袁敞(司空)、袁湯(太尉)、袁逢(司空)、袁隗(司徒)這四代人共有五人得封三公。

  袁紹乃是袁逢小妾所生的庶子,袁術是袁逢的嫡子。

  因袁紹的伯父袁成早逝,因此袁逢把袁紹過繼給袁成為嗣,說白了袁紹和袁術便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兩人長大後,袁紹儀表堂堂,喜歡與名士結交,能折節下士,因此在士大夫圈裏很有名望。

  對於袁紹的評價如下: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

  但袁術在年少的時候卻喜好遊俠仗義,多與浪蕩公子聲色犬馬,長大些才開始注重於名士結交。

  對於袁術的評價如下: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後頗折節。

  因此,少年袁術的名望是遠遠比不上袁紹的。

  這樣一來袁術就肯定是心存不滿了,你一個庶子憑什麽能壓老子一頭?

  因此袁術多在人前毀袁紹,說袁紹是“奴隸之子”。

  在儒學興盛的年代,出身和嫡庶可不算什麽小事,要不然曹老板聽到有人說他是“贅閹遺醜”怎會那麽生氣?

  雖然這件事並沒對袁紹造成太大的名譽損失,但此事也間接的促成了袁紹的一些性格,比如說表麵自負、實則內心自卑。

  大門袁紹確實是頗有見識,黨錮之禍時袁紹死活不肯出仕,誰勸也不管用。

  在黨錮之禍解除後,袁紹這才出山,直接一躍成為西園八校尉中的中軍校尉,後升為司隸校尉。

  袁術也不差,先後做上了河南尹、虎賁中郎將的位置。

  至於袁紹與袁術的第一次分歧,發生在董卓挾持劉協逃往長安之時。

  那時袁紹打算擁立一位皇帝,來取代劉協的正統地位。

  袁紹選中的是年高德劭、頗有民望劉虞,多位關東諸侯參與此事,但曹老板卻是看出了其中利害,明確表示不參與其中。

  袁紹尋思二人好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那就把老二也拉上吧!反正成了好處是我的,不成還有人跟著一起分擔!

  於是袁紹便與袁術商議共立劉虞為帝,但袁術卻不同意,還以國家大義之名反勸袁紹。

  袁紹一看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所以他再次寫信給袁術,言辭懇切的請袁術加入進來。

  袁紹這封信呢,主要從三個方麵勸的袁術:

  其一,無血統之屬,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複信?;

  其二,但當使兵往屯關要,皆自蹙死於西;

  其三,又室家見戮,不念子胥,可複北麵?

  但袁術卻是那什麽吃秤砣,鐵了心的不跟袁紹穿一條褲子。

  袁術回信表明:天子聰睿,血統一事更是無稽之談,袁氏滿門都是董卓殺的,跟劉協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袁紹輔立新君,自然是想要憑借他的身份地位將新君握在手中,算是個弱化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袁術之所以不同意,主要原因倒也不是他看不上袁紹,而是他覺得漢家天下已是搖搖欲墜,他這個四世三公的嫡子,或許可以再進一步。

  消息傳開,不少諸侯都覺得袁術氣量狹小、不識抬舉。

  但實際上,袁紹此舉成功率極低,失敗後風險又很高。

  至於例子,看看直接一口回絕袁紹的曹老板就知道了。

  果不其然,此事的核心人物的劉虞堅決不同意被擁立。

  袁紹等人隻得退而求其次,請領錄尚書事,但卻依然被劉虞嚴詞拒絕。

  議立新君一事在袁氏兄弟的心中種下了不和的種子。

  而接下來發生的這件事,則是將兄弟二人徹底推向了對立麵,陷入了不死不休當中。

  袁術在當初的時候並不是過的很好,袁紹不僅沒有雪中送炭,反而是選擇了落井下石。

  袁紹派遣周昂奇襲陽城,從而進一步欲向南陽動兵,徹底覆滅袁術的根基,瓦解袁術勢力。

  袁術見招拆招,迅速派兵奪回了陽城。

  奪回陽城,此事並未就此罷休。

  陽城一役,袁術使公孫越為將。

  陽城奪回,公孫越卻戰死陽城。

  公孫越是何人?他是什麽人不太清楚,反正他哥挺出名,叫公孫瓚!

  隨後,袁術立馬給公孫瓚修書一封,信中所言竟是公孫越死的如何淒慘以及袁紹的囂張姿態。

  公孫瓚聽後就炸了,打狗還得看主人,你袁紹屁都沒放,直接就給我老弟幹死了?

  公孫瓚的脾氣本來就不怎麽好,外加他與劉虞不合,二人早在袁紹擁立劉虞為新君的時候便結下了梁子。

  於是公孫瓚就說了一句話:“餘弟死,禍起於紹。”

  說完之後,公孫瓚直接點齊兵馬,朝著袁紹的hb富庶之地便殺了過去。

  公孫瓚是個狠人,一路打來,hb多郡縣直接叛離袁紹。

  得知消息後袁紹大驚,為了集中精力對付公孫瓚和防止兩麵受敵,袁紹便聯合荊州的劉表,以達到防止袁術出兵的目的。

  就這樣,袁紹與劉表聯合,扶持曹操;袁術與公孫瓚聯合,暗地裏扶持孫堅。

  由此可見,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hb之爭,荊州劉表和江東孫氏的世仇,背後都是袁紹和袁術相爭的產物。

  早年的曹老板可以算作袁紹的半個小弟,或者說是袁紹手裏的一把槍。

  這雙攪屎棍將整個天下都攪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來講,直到曹操迎漢獻帝之前,各路諸侯的很多軍事行動,都是在為袁紹和袁術之間的明爭暗鬥買單。

  當時袁術坐擁南陽、大半豫州,袁紹占據冀州、並州以及部分幽州,若是他們哥倆齊心協力,無論是董卓、公孫瓚,亦或是劉表劉焉,都不會是他們倆的對手。

  這些人都不是袁氏兄弟的對手,就更別說曹操、劉備和孫策等人了。

  隻可惜事與願違,這哥倆打了個頭破血流,不可開交。

  在袁氏兄弟明爭暗鬥之時,曹操趁機以兗州為根基強勢崛起,後將劉協握在手中,走上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道路,其實力日益強大;

  孫策看到了袁術的外強中幹,便將玉璽奉上,趁機脫離袁術占據江東,開創了江東基業;

  而其他諸侯,如劉表、劉焉、張魯、張繡等人,他們雖然沒曹老板那麽聰明,但多少也有點腦子。

  眾人見各地割據之勢已逐漸明朗,便都開始擁兵自重,潛心發展實力。

  就這樣,因為袁氏相爭,袁紹和袁術親手葬送了袁氏問鼎的大好時機,反而是因為兄弟相爭,給了其他諸侯可乘之機,導致曹操等人應勢崛起,造成了“尾大甩不掉”的結局。

  袁紹和袁術的行為,在東北這邊就叫作“大山炮”,形容他倆呢,那就是“一對大山炮”!

  ……

  握著錦衣衛送來的各地情報,呂布不禁莞爾一笑。

  這一世,不知道袁紹跟袁術這哥倆還會不會打的頭破血流。

  但袁術肯定是沒法挑撥公孫瓚了,因為公孫瓚早已經離開了幽州,現在在擔任中山國相。

  袁紹若是想一統冀州,直接就得跟公孫瓚兵戎相見。

  對於此事,呂布一點感覺都沒有,願意怎麽打就怎麽打,打死一個少一個,就一條:莫挨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