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滎陽之戰
作者:蒼山淺陌      更新:2020-04-24 12:12      字數:2367
  三國之九原虓虎最新章節

  夏侯惇麵無懼色,抬手一槍便將曹寧的攻勢化解。

  隨即曹寧與夏侯惇二將便戰在了一起,“乒乒乓乓”的兵刃撞擊聲不斷發出,不遠處觀戰的曹操等人都是為夏侯惇捏了一把冷汗。

  但曹操等人的擔心屬實有些多餘,夏侯惇的武力不弱,就算是不敵曹寧,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落敗。

  就在這時,左側喊殺聲喧天,雄闊海領兵猛然殺出,曹操急令荊嗣引兵迎戰雄闊海。

  喊聲未落,右側喊殺聲又起,鄧元覺領兵悍然殺至,曹操急令曹仁引兵迎戰鄧元覺。

  與此同時,斜裏又殺出兩軍,李傕、郭汜二將殺至,曹操手忙腳亂的派兵上前廝殺。

  五軍齊至,曹操被殺的大敗,損兵折將後倉促逃離,曹操帶著殘兵敗將逃至一荒山。

  夜半時分,夜色籠罩大地,但皎潔的月光驅散了所有黑暗,將天地照的如白晝一般。

  曹操下令埋鍋造飯,畢竟追趕了許久,又逃了許久嗎,將士們府中早已是空空如也。

  但鍋還沒埋下多久,四麵俱是出現了喊殺聲,徐榮引西涼兵殺出,直奔曹操而去。

  曹操慌忙策馬,奪路奔逃,但正撞見了徐榮,此時荊嗣等將都不在曹操身邊,不知被亂軍殺散到了何處,曹操隻得調轉馬頭逃竄。

  徐榮也沒追趕曹操,而是從背後取下了弓箭,彎弓搭箭一箭便射向了曹操的後心。

  奪路奔逃的曹操隻覺得身後一陣惡風襲來,他下意識的側了下身子,這才免去了被一箭穿心。

  但曹操依舊沒有躲過這一箭,徐榮這一箭正中曹操的胳膊,曹操痛呼一聲,額頭上頓時汗如雨下。

  可曹操哪裏敢停下,隻得帶傷逃命。

  兩個西涼悍卒伏在曹操馬前不遠處的草中,見曹操催馬趕製,他二人齊齊揮刀砍向了曹操的馬腿。

  曹操的戰馬應聲而倒,曹操被摔的眼冒金星,灰頭土臉。

  兩個西涼悍卒急忙上前欲擒住曹操請功,但還沒等他倆來到曹操身邊,一將飛馬趕至,兩刀砍翻了他倆。

  隨即這將趕緊下馬扶起了曹操,曹操看後眼含熱淚的說到:“子廉,愚兄險些喪命於此!你速速離去,為兄跑不掉了!”

  曹洪聽後沒有說話,而是直接將曹操托到了他的戰馬上。

  隨即曹洪灑脫一笑:“大兄,你騎著我的戰馬,小弟步行便是!”

  曹操皺眉道:“若是西涼兵追來,你該如何脫身?”

  曹洪拱手道:“天下可以沒有曹洪,但不能沒有了大兄您!閑話少敘,大兄您快走!”

  曹操紅著眼眶說到:“今日愚兄若是能逃出生天,定不忘子廉救命之恩!”

  曹洪沒有說話,直接將衣甲脫去,提著長刀緊緊的跟在曹操的馬後。

  但沒等曹操走了多久,前方便有一條大河攔住了去路,而身後喊殺聲愈發逼近。

  曹操苦笑著說到:“今日曹某喪命於此,乃是天意注定,罷了罷了!”

  曹洪依舊沒有說話,而是將曹操扶下馬,將曹操背在身上,負曹操渡水過河。

  過了河之後,曹洪依舊沒有放下曹操,因為後麵的追兵已經抵達河邊了。

  西涼兵隔水放箭,曹洪哪敢停下腳步,連衣服上的水也來不及擰幹,繼續背著曹操逃命。

  又逃了十餘裏路,此時天色已經放明,曹洪有些力竭,便找了個土坡藏身,將曹操放下暫且歇息片刻。

  沒等一刻鍾的功夫,喊殺聲又至,一彪人馬趕來,為首的大將身後一杆“徐”字將旗迎風招展。

  徐榮喝道:“曹操!你逃不了了!束手就擒吧!”

  此時的曹操可謂是狼狽至極,麵色蒼白毫無血色,頭盔不知丟到了何處,披頭散發,嘴唇開裂。

  正當曹操和曹洪焦急萬分之際,夏侯惇、夏侯淵引兵殺至,夏侯惇怒喝道:“賊將休傷吾主!”

  徐榮皺眉望向了夏侯惇,能和曹寧戰的不分勝敗,他斷然不會是其對手。

  就在這時,荊嗣、楊大眼等將也是引兵殺至,徐榮毫不猶豫,直接帶兵撤走。

  夏侯惇、荊嗣等將擔心曹操,便也沒有引兵追殺徐榮,所以徐榮才得以全身而退。

  曹操與夏侯惇等將匯合後,先是處置了一番箭傷,而後收攏殘兵敗將,朝著洛陽城方向退去。

  ……

  時間往前移,未等至曹操中箭之時,洛陽城中的火便已被各路諸侯齊心協力撲滅。

  各路諸侯有的駐紮在洛陽城內,有的駐紮在洛陽城外,更有甚者直接以“城中無處紮營”為由,直接進入了皇宮中結營。

  呂布並沒有做出這種沒腦袋的事,那皇宮也不是沒去過,湊這個熱鬧幹什麽?

  於是呂布選擇在城外結營,他派人找了處靠近水源之地,救了一天的火,將士們都成了大黑臉不說,嗓子也是火辣辣的疼,當然得找個靠近水源的地方了。

  孫堅同樣在城外結營,並沒有去皇宮中湊那個熱鬧。

  是夜,星月交輝,孫堅拄著佩劍坐在地上發呆。

  良久,孫堅緩緩抬起頭來仰望星空。

  見紫微垣中白氣漫漫,孫堅歎息道:“帝星不明,賊臣亂國,萬民塗炭,京城一空!”

  言罷,孫堅潸然淚下!

  次日一清早,曹操帶著殘兵敗將抵達了洛陽城。

  由於曹操向別的諸侯借了不少騎兵,所以在歸還兵馬之時,除去孫堅以外,其餘各路諸侯都對曹操戰敗一事頗有微詞,言語中充滿了奚落之意。

  荊嗣和夏侯惇等將都是對這些諸侯怒目而視,但曹操卻是攔住了即將爆發的夏侯惇等將,畢竟此事是他理虧,就算各路諸侯指著他的鼻子罵,曹操也沒法說什麽。

  袁紹由於沒有借兵給曹操,所以並未損失兵馬,因此便出麵當了個和事佬,將此事揭過。

  隨後,袁紹命人擺酒設宴,一來為趕走董卓請功,二來為曹操解悶。

  酒過三巡,曹操端著酒杯起身道:“吾等十九路諸侯齊聚酸棗,始興大義,為國除賊。列位既然為了大義而來,那便該堅持到底,但昨日我等本可乘勝追擊,一舉將董賊擒下,迎回天子,可列位皆是按兵不動,洛陽城已成一片廢墟,救與不救,有何區別?曹某借兵之時,列位借給曹某的俱是老弱殘兵,曹某不敵戰敗,汝等卻對曹某一番奚落,若是汝等隨曹某一同追擊,曹某何以淪落到此等境地?”

  說罷曹操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而後放聲狂笑:“哈哈哈!言以至此,曹某不勝酒力,告辭!”

  帳中的諸侯麵麵相覷,但卻都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