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蠻橫的董卓(祝老哥們新年快樂)
作者:蒼山淺陌      更新:2020-04-24 12:11      字數:2298
  三國之九原虓虎最新章節

  聽了劉辯的話以後,董卓頓時便是心花怒放,笑出了一臉褶子來。

  董卓大言不慚的說到:“陛下不必如此,此乃臣的分內之事,隻要大漢江山穩固,臣就是瘦脫相了又能如何!”

  一眾大臣聽後好懸沒讓董卓惡心吐了,這人怎麽能如此的不要臉?你多大體格子心裏沒點數麽?

  還想瘦脫相了?想的美!

  這時,龍椅旁不遠處侍候著的魏忠賢衝著董卓問到:“相國,您可有何要事啟奏,若是無事,天子龍體欠安,便欲退朝了。”

  從魏忠賢的話可以看出,少帝這個大漢天子可謂是名存實亡,連退朝一事都得看董卓的眼色行事,傀儡皇帝名副其實。

  董卓還沉浸在自己瘦了的喜悅中,魏忠賢開口後,董卓才回過神來。

  董卓想了想,剛才自己要說啥來的?怎麽這麽一會兒工夫就給忘了?

  見董卓陷入了沉思,劉辯和一眾臣子也不敢打擾,敢跟董卓對著幹的,不是全家搬家了,就是腦袋搬家了,不管哪個搬家都不好受,所以大夥什麽也不敢說,更不敢動,安靜的等著董卓的下文。

  劉辯心裏也有β數,自己這個傀儡皇帝當的可謂是如履薄冰,董卓一個不高興就可以廢掉自己。

  所以此時劉辯的行事原則很簡單,那就是董卓開心就好!

  畢竟先前董卓還有過改立劉協為帝的念頭,身處這龍椅上,多少還能對董卓行成一定約束。

  若是董卓廢了自己,別說劉辯,就連何皇後也會遭到董卓的毒手,畢竟董卓對何皇後有意思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所以說若是劉辯被廢掉,不但他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就連他的母後也會跟著遭殃。

  近日劉辯一直沉浸在董卓不在朝和各路諸侯結盟討伐董卓的喜悅當中,其中劉辯最看重的,就是他那便宜姐夫呂布。

  前幾日呂布派人就走蔡邕和王允二人,劉辯多麽希望被救走的是自己啊!

  這皇帝當到這份上也是夠倒黴的了,如果能夠脫離董卓的魔爪,劉辯情願自己不當這個皇帝,誰願意當誰當吧,這玩意當著有什麽勁?

  董卓想了半天後一拍腦袋,可算是想起來了!

  董卓想到自己要說遷都的事,結果讓小皇帝一打岔給整忘了!

  於是董卓瞪了劉辯一眼,然後清了清嗓子準備說話。

  劉辯:“???”

  你這死胖子瞪朕幹什麽?朕怎麽你了?你這就瞪朕?

  劉辯雖是一頭霧水,但也不敢出言詢問,隻能是繼續老老實實的裝孫子。

  董卓朗聲道:“陛下,反賊袁紹的數十萬大軍被臣擋在了虎牢關外,寸步難行!但賊軍勢大、人數眾多,部分參與亂軍可能會進犯京師,驚擾聖駕,為了陛下的安危考慮,臣提議遷都長安,這樣方可保我大漢江山穩固。”

  董卓話音落下,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般,本還針落有聲的金殿頓時變得聲音嘈雜,一眾大臣們三五成群,都在低聲議論著此事。

  劉辯也被董卓的提議驚呆了,張大了嘴一時間不知所措。

  董卓倒也沒說話,而是靜靜的看著這一幕。

  在董卓看來,小皇帝和這群大臣們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來,喜歡商量就叫他們商量唄!反正他又不急!

  片刻後,一個手持芴板的老臣壯著膽子說到:“相國,此事是否需要從長計議?遷都一事可不是小事啊!”

  董卓一瞪眼睛,隨即怒喝道:“怎麽?你在質疑本相?”

  董卓身後的曹寧猛的向前一踏步,手握在了佩劍上,神色不善的盯著這位老臣。

  那老臣聽後一縮脖子,把腦袋搖的跟個撥浪鼓是的:“相國英明!老臣並無異議。”

  聞言董卓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說到:“近日一首童謠傳遍了洛陽城的大街小巷,想必諸位也都聽過了,這童謠說的是,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遷都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故此遷都長安乃是順應天意,東都洛陽經曆了二百餘年,氣數已盡。本相夜觀天象,見帝氣旺於長安,因此才欲護駕西幸,遷都長安,以此來延續大漢的氣數!陛下,你怎麽看?”

  說罷董卓把目光投向了少帝劉辯,劉辯聽後本能的便欲拒絕,在洛陽都待的都是生不如死,一旦到了長安,那更是羊入虎口啊!

  可劉辯又不敢拒絕,天知道惹惱了董卓會發生什麽事,劉辯哪裏敢?

  見劉辯沒有說話,董卓朗聲道:“既然陛下沒有異議,那百官公卿們便收拾行囊,促裝起行吧!”

  禦史大夫丁管持著芴板出列道:“相國容稟,自打黃巾賊起事之後,這天下便是兵戈不斷,長安城早已成為了一片廢墟,相國欲西遷長安,猶如棄宮室而就瓦礫啊!若是到了長安,我等倒是無妨,可天子又將置於何地?總不能叫天子在一片廢墟中處置政務吧?”

  董卓聽後絲毫沒慣著丁管,而是衝著丁管啐了一口。

  董卓怒喝道:“老匹夫!你焉敢質疑本相?遷都長安,那是中興大漢王朝的必經之路,誰給你的膽子阻撓?”

  丁管本想發怒,但為了自己和全家的小命考慮,丁管苦言勸慰道:“相國,請您三思啊!”

  這時司空黃琬出列道:“相國,洛陽乃是朝廷命脈,宗廟皇陵皆列於此,無故遷都,將使得朝廷打亂,百姓淪難啊!還望相國慎重考慮啊!”

  董卓聽後怒道:“本相有何不慎重了?宗廟皇陵無需擔心,本相麾下的西涼悍卒可以將其都遷至長安!而且長安有函關之險,隴山之佑,建造宮殿所用的木材磚瓦本相也遣人看過了,那是唾手可得啊!半月之內,本相便能造出一座嶄新的皇宮來,宮殿群一定比現在的洛陽還要宏偉,你看如何?”

  董卓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黃琬還能說什麽?他隻能歎息一聲,緩緩回到了原位。

  董卓剛欲將此事拍板,一個大臣又出列道:“相國,您驟然遷都,車馬如何聚集,百官如何安置,洛陽城中的百姓又當何去何從啊?”

  董卓聽後不以為意的說到:“本相有戰車兵馬無數,百官們乘坐戰車前往長安即可,至於那些賤如草芥的百姓,理會他們作甚?願意去長安的便叫他們步行前往,不願意去的,那便留在此處等死吧!本相倒要看看,待叛軍攻進了洛陽,會如何處置這群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