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酸棗會盟
作者:蒼山淺陌      更新:2020-04-24 12:11      字數:2384
  三國之九原虓虎最新章節

  次日,呂布點齊兵馬,帶著曹少欽和撓頭三兄弟離開了薊縣,朝著酸棗行進。

  為何朝著酸棗前進?因為會盟的地方就定在酸棗。

  陳琳的討賊繳文一出,各路諸侯紛紛響應,俱是起兵前來討伐董卓。

  呂布雖然先發了討賊檄文,但這聯盟卻是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天子詔書。

  不管你怎麽說,哪怕是說出花來,沒有天子詔書,私自集結兵馬進犯京師那還得了?

  而且這回董卓也沒有廢立天子,其罪行雖然罄竹難書,但遠不及原著中的。

  這樣一來,各路諸侯私自集會就更成了“名不正言不順”之事。

  在這個時候,曹操站出來發聲了:“曹某奉天子詔討賊!”

  曹操發表了一道檄文:

  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欺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有了曹操的檄文,各路諸侯才算是放了心,這下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了!

  可呂布又怎麽會不清楚,曹操哪有什麽天子詔書,他那分明是一道矯詔!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東西罷了!

  但別管真詔書假詔書,有個詔書就不錯了,好歹曹操是從洛陽逃出來的,可信度還算比較高。

  呂布對於這事也不怎麽上心,諸侯討董,看似浩浩蕩蕩,實則一群烏合之眾,外加小人從中作梗,使得賢者不能顯其賢,智者不能顯其智,大家互相猜疑,到頭來隻能離心離德、作鳥獸散。

  對此呂布表示:你們開心就好,不用管我,我就一打醬油的!

  前往酸棗參加會盟的諸侯共有十八鎮,連同呂布在內就是十九鎮。

  第一鎮,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中山相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渤海太守袁紹。

  第十八鎮,驍騎校尉曹操。

  第十九鎮,驃騎將軍呂布。

  一眾聯軍陸續抵達酸棗,各自找了營盤駐紮,埋鍋造飯。

  曹操與袁紹雖然有隙,但這倆人也都明白,現在可不是鬧情緒的時候,有什麽事以後再說!

  於是曹操和袁紹則是開始安排各路諸侯駐紮的營盤,並吩咐下去殺豬宰羊,擺酒設宴。

  畢竟人家都是大老遠來的,怎麽也得稍微表示一下!

  見了呂布後,曹操很熱情的迎了上來,呂布也是笑著跳下赤兔,在曹老板的胸前狠狠擂了一拳。

  “奉先此行辛苦了!”曹操拱手道。

  “孟德兄的酒可曾備好?”呂布笑問道。

  “早已溫好多時,就等你了,隨吾來!”曹操笑道。

  隨後,曹操便帶著呂布徑直來到了各路諸侯集會的中軍大帳。

  進帳後,曹操朗聲道:“列位,這位,便是爾等念叨的驃騎將軍!”

  曹操話音落下,中軍大帳中頓時就開了鍋,這裏麵不少人對呂布都是神交已久,但未得償一見。

  “君侯,在下濟北相鮑信,久仰君侯威名!”

  “拜見君侯!在下河內太守王匡!”

  “君侯,在下……”

  呂布一一回禮對答,搞的呂布一個頭兩個大。

  袁紹見呂布如此受歡迎,心中便有些不喜,但並未發作。

  就在這時,一道通傳聲響起:“中山國相公孫瓚到!”

  呂布好奇的把目光投過去,發現劉備三兄弟如同原著中的那樣,亦步亦趨的跟在公孫瓚的身後。

  準確的說是四兄弟,因為除了魏文通和尚師徒,來護兒也在劉備身後跟著呢。

  公孫瓚的到來並沒引起太多的注意,隨他一同前來的劉備更是無人問津。

  各路諸侯各忙各的,都在找能對自己有所幫助的諸侯拉關係,這樣一來,呂布自然是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但讓呂布有些失望的是,這些前來的諸侯都是曇花一現的醬油黨,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淹沒在曆史長河中。

  唯一讓呂布感興趣的馬騰,數據也很是平常:“馬騰:武力82,統帥85,智力63,政治58。”

  當天晚上,十九路諸侯並未議事,隻顧飲酒作樂。

  次日一早,十九路諸侯齊聚一堂,共同參加議事。

  河內太守王匡率先開口道:“如今我等奉大義討賊,必先立盟主,否則各自為戰,是斷然無法戰勝董卓的!無論如何,都得有個盟主發號施令才行!”

  曹操聽後說到:“在曹某看來,本初兄來做這個盟主,那可是再合適不過了!”

  冀州刺史韓馥附和道:“正是!袁家四世三公,名揚天下,門生故吏更是遍布四海,吾附議由本初兄擔任盟主!”

  袁紹聽後雖然心中很受用,但嘴上還是說到:“不可!奉先兄是最先發布討賊檄文的,孟德兄則是孤身刺董後,將天子詔護送出京師的壯士,他兩位,哪個做盟主都比在下要強得多!”

  呂布一看眾人要推舉自己做盟主,趕緊開口道:“這盟主還是本初兄來做要好!本初兄便別推辭了。”

  曹操也緊跟著呂布說到:“正是,盟主一位,非你袁本初不可!”

  袁紹再度推辭了一番,最後隻得“不情不願”的接下了盟主之位。

  次日,士兵們連夜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袁紹整衣佩劍登上高台。

  焚香祭拜後,袁紹朗聲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回到中軍大帳後,眾人開始商議動兵的相關事宜。

  曹操開口到:“諸位兄弟,既然已經立下盟主,那就務必要聽從盟主調遣,萬不可意氣用事,此刻為國除賊才是當務之急啊!”

  袁紹聽後點頭道“今後行事,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國有國法,軍有軍規,我等均應遵守軍紀,勿要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