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袍鬼將
作者:蒼山淺陌      更新:2020-04-24 12:11      字數:2629
  三國之九原虓虎最新章節

  但董卓裝的跟個人一樣,那呂布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回幽州了。

  這董卓跟丁原二人十餘萬大軍在洛陽周邊駐守,幽州異族叩關,老子回去駐防不過分吧?

  據說叩關的異族人數眾多,老子將這四萬並州狼騎帶回去一同駐守沒什麽毛病吧?

  又等了幾日,呂布再度發揮影帝的演技,火急火燎的來到了宮中麵見天子,直言異族犯邊,十萬火急。

  呂布對天子說了兵力不足的問題,請求天子將屯騎、越騎兩營借給自己“暫用”。

  天子劉辯也沒多想什麽,他這皇位還沒捂熱乎,哪裏有空管這麽多?

  天子與何後商議了一番後,便將此事應了下來,呂布終於如願以償的得以返回幽州。

  北軍校尉王彬、薛盛,城門校尉羅文跟千麟,外加四萬並州狼騎,便是呂布此番進京最大的收獲。

  奧,對了,還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嬌妻蔡琰。

  臨行前,呂布去了蔡邕府上拜訪蔡邕,將欲返回幽州之事與蔡邕說明。

  蔡邕不是個古板不懂變通之人,能分出孰輕孰重。

  於是蔡邕直接便把蔡琰交給了呂布,告訴呂布善待蔡琰,並叫他二人回到幽州後再舉辦親事。

  但呂布卻是不太想答應此事,本來做妾就已經夠委屈蔡琰的了,親事嗎,怎麽也得弄的隆重一些,有儀式感一些。

  可呂布這一走,董卓什麽時候恢複魔王本性可就是個未知數了,呂布哪敢把蔡琰留在洛陽城中?

  經過了一番商議,呂布最終還是決定將蔡琰帶走,但成親的時候,蔡邕一定得到場。

  蔡邕爽快的將此事應了下來,答應呂布他二人成親的時候他定會過去。

  呂布留下了百餘精銳保護蔡邕,而後便帶著蔡琰返回了薊縣。

  待呂布一行人抵達薊縣的時候,已經是190年11月了。

  裝模作樣的領兵平叛了一番後,也就快過年了。

  過完年後,呂布派人將蔡邕接來了薊縣。

  完婚之後,呂布又派人將蔡邕送回了洛陽。

  在這段時間裏,董卓和丁原二人都裝的跟個人一樣,雖然時不時的有些小摩擦,但總體來說還算和諧。

  東漢朝廷也是一副欣欣向榮之景,一切都是那麽的平靜。

  隻有呂布清楚,這一切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安寧,大的風暴,即將抵達!

  抵達時間的早晚,不過是看董卓什麽時候暴起發難罷了!

  此時已經是191年4月,不知不覺好像能進行三次召喚了啊!

  於是呂布與係統溝通道:“開啟本次召喚程序。”

  “叮!召喚程序啟動中,即將為宿主提供本次候選名單,宿主可優先挑選一人。”

  “候選第一人:南北朝南梁名將陳慶之:武力x,統帥108,智力102,政治77。”

  “候選第二人:南北朝北齊名將斛律光:武力98,統帥98,智力78,政治62。”

  “候選第三人:南北朝北齊名將高長恭:武力98,統帥97,智力75,政治65。”

  “請宿主自行選擇一人。”

  呂布看過候選名單後已經有點石化了,這是什麽神仙候選?

  白袍鬼將陳慶之,北齊戰神斛律光,外加一個北齊戰神蘭陵王?

  陳慶之,身體文弱,不會射箭,騎馬也費勁,但下圍棋很有一手,據說他跟梁武帝這來人下圍棋下的不亦樂乎,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

  到了陳慶之領兵作戰之時,這老哥已經到了不惑之年。

  這也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不死終會出頭!

  陳慶之麾下七千白袍軍,多次取得以少勝多的大捷。

  按照《梁書》的說法,陳慶之就是個無敵的存在,所向披靡,他打到哪,哪就投降,無人敢與其一戰。

  像什麽兩千破兩萬、摧枯拉朽般連破北魏十三道防線、七千破七萬以及最牛β的——七千破三十萬。

  兩千破兩萬、連破十三道防線尚且符合情理,畢竟劉裕能帶著幾十人追著一千多人跑,兩千破兩萬也沒什麽離奇的。

  七千破七萬也行,以一敵十,這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可七千破三十萬,兵力比一比四十二,這是哪個神仙的操作?

  更離譜的是,這是攻堅戰,不是野戰!

  呂布估摸著這事要是真的,那陳慶之就算不會撒豆成兵,多半也得會六丁六甲,要不這仗絕β打不贏!

  這要是真事呂布可就樂了,也不用擴軍了,直接給陳慶之七萬兵馬,按照比例來算,陳慶之能打敗三百萬兵馬!

  陳慶之的數據擺在那,白袍鬼將並不會什麽仙術,眼看著沒有特殊屬性。

  但108的統帥值,也不算什麽低值了,隻比李靖低了一點,與嶽飛持平,算得上個絕世統帥。

  108的統帥值擺在那,就算陳慶之的輝煌戰績有水分,人家也有真才實學在,數據不會騙人。

  可這x的武力值就有點離譜了,截止到目前,呂布隻在女人身上見過這個x,陳慶之也算開了先河,他是呂布召喚出的第一個武力為x的男人。

  按照這個數據來看,別說男的了,就是個膀大腰圓的女子,陳慶之也未必打的過。

  但若是選擇了陳慶之,如何提拔他上位呢?

  像李靖那樣直接提肯定是不行了,李靖管咋地還是個仗劍的遊俠,也能騎馬拉弓。

  陳慶之,emmm……

  不多說了,還是談談下一位吧。

  斛律光,北齊三傑之一,驍勇善戰,治軍嚴明,深受北齊統治者和其部下敬重。

  斛律光出身貴族,其父斛律金,曾任北魏武衛大將軍。

  斛律光少精於騎射,以武藝知名。

  十七歲時隨父西征,以功擢都督,後遷征虜將軍。

  北齊建立後,斛律光曆仕高洋、高演、高湛、高緯四帝,參與和組織了數次與北周的大戰。

  自北齊立國後,斛律光與北周交戰二十餘年,大小戰役共計數百場,大多都取得了勝利。

  說起來斛律光還和韋孝寬有點淵源,斛律光這個北齊名將也是間接的死在了韋孝寬手中。

  公元571年,斛律光和北周驃騎大將軍韋孝寬兩人迎戰於汾水。

  二人之間的戰鬥,可謂是當時最耀眼的兩大名將值巔峰對決。

  幾番激戰之後,北齊大勝,殺敵千餘人並俘虜數千敵軍。

  韋孝寬不敵,斛律光乘勝追擊,為北齊拓地數百裏。

  但韋孝寬可不是什麽認死理的人,正麵剛不過你,那迂回出擊不就行了麽!

  於是乎,“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豎”這兩句詩歌便誕生了。

  而這兩句小兒傳唱的詩歌,正是出自韋孝寬之手,這也是斛律光喪命的直接原因。

  要是沒有韋孝寬,斛律光也不至於涼的那麽快,怎麽也能再活個幾年。

  當然了,這也和北齊後主高緯的昏庸脫不了關係。

  這個昏庸之主聽信了讒言,自毀長城殺了斛律光。

  聽聞了斛律光的死因,宇文邕極為高興,竟下令赦免其境內的罪犯,估計是在感謝高緯替他除去這個心腹之患吧。

  在攻破鄴城之後,宇文邕感慨著說到:“此人若在,朕豈能至鄴!”

  此人,說的正是斛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