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往中山,尋找趙雲
作者:蒼山淺陌      更新:2020-04-21 18:28      字數:2268
  冀州,中山國。

  公孫瓚得知呂布前來拜訪的消息後,趕緊在太守府外擺開陣勢迎接呂布。

  嚴綱等將和劉備等人站在公孫瓚的身後,同樣是一臉的恭敬。

  盡管魏文通等人對呂布這個走了狗屎運的泥腿子有些看不起,但在劉備的告誡下,他們還是擺出了一副謙卑的態度來。

  “中山國相公孫瓚,攜中山國大小官吏,拜見君侯!”公孫瓚行禮道。

  “拜見君侯!”一眾官吏齊齊行禮道。

  “伯圭兄不必多禮,呂某不請自來,還望伯圭兄不要見怪才是!”呂布笑著說到。

  “嗨,君侯您這是說的哪裏話,於公,您是堂堂的九原侯,大漢朝的駙馬;於私,您是瓚的救命恩人,無論從哪論瓚都理應相迎君侯!”公孫瓚一臉恭敬的說到。

  “伯圭兄盛情,那呂某便也不推脫了!”呂布笑著說到。

  “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公孫瓚也是笑著說到。

  “玄德兄也在此處?”呂布“一臉驚訝”的看著劉備,出言詢問道。

  “啟稟君侯,草民與伯圭兄是同窗,草民無處可去,便隻好來此處向伯圭兄討口飯吃!”劉備拱手道。

  “哦?玄德兄竟與伯圭兄是同窗,那玄德兄豈不也是盧師的學生?”呂布一臉毫不知情的樣子,那表情要多真便有多真。

  “說來慚愧,草民正是盧師不成器的學生!草民拜入盧師門下較晚,現在同門的師兄師弟們都是聲名日盛,唯有草民寸功未立,碌碌無為,還是一屆白身。”劉備低著腦袋說到。

  “玄德兄不必沮喪,有道是大器晚成,吾觀玄德兄相貌忠厚,眉宇之間隱隱有貴氣縈繞,今後必有所作為!”呂布笑著勸慰道。

  “即是如此,那便多謝君侯吉言了!”劉備恭敬的說到。

  “哈哈,原來玄德你與君侯也是舊相識,此事吾倒是不曾了解。君侯,請入府說話!”公孫瓚開口道。

  “伯圭兄、玄德兄請!”呂布拱手道。

  “君侯請!”公孫瓚與劉備躬身道。

  趁著走路的功夫,呂布查詢了一番劉備與公孫瓚等人的數據

  “劉備武力77,統帥87,智力86,政治94。”

  “公孫瓚武力85,統帥88,智力68,政治62。”

  “嚴綱武力81,統帥86,智力70,政治60。”

  “田楷武力73,統帥70,智力66,政治62。”

  “關靖武力53,統帥62,智力78,政治83。”

  查詢過後,呂布暗道大耳兄有長進啊!此時的數據貌似比上次查詢高了些。

  至於公孫瓚的數據,呂布隻能道一句可惜了。

  武力和統帥都不算低,但這智力跟政治卻是硬傷,怪不得讓袁紹打的那麽慘……

  公孫瓚的敗亡不怨他,這智力是硬傷啊!

  除去智力這個硬傷,公孫瓚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太剛了!

  要知道太剛易折,不懂得變通的硬剛,並不是什麽好事。

  公孫瓚的字典裏麵從來沒有“懷柔”兩個字,莽就完了!

  不服?不服老子八千白馬義從打死你們這群龜孫!

  公孫瓚的外交之術頗有些像theshy的防gank之法一打二!

  腦子本來就不是那麽好使,還非要跟人死剛到底,除了敗亡哪還有第二條出路?

  公孫瓚幾個手下的數據也都是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麽太出彩的人才。

  武將扛把子嚴綱,八千白馬義從的統領,曾率領八千白馬義從大破三萬鮮卑騎兵,斬首萬餘,俘獲戰馬兵刃無數;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關於嚴綱的趣事。

  群雄討董之際,因匈奴兵犯,嚴綱前往防禦,未能隨公孫瓚瓚出征。

  故汜水、虎牢關前,公孫瓚常歎曰“若嚴大將在此,何懼華雄、呂布?”

  但以嚴綱這三流武將的水準,拿什麽跟華雄還有呂布打?

  81的武力值,都不夠華雄一刀砍的,就更別說呂布了!

  文官的扛把子則是關靖,這個扛把子關靖當的實至名歸,因為公孫瓚手下就有關靖一個文官,他不抗誰抗?

  突然,呂布注意到了劉備身後的一個年輕人。

  查詢過後,呂布方才知道了此人的身份“查詢結果田豫武力60,統帥86,智力82,政治88。”

  原來是為曹老板鎮守北疆的田豫!這數據,還算是個不錯的數據。

  但這人怎麽跑到了劉備手下?呂布隱隱約約的記得田豫跟劉備有些淵源,但具體是什麽淵源,呂布也記不太清了。

  到了公孫瓚的官邸中後,呂布並沒有直入正題,而是先與公孫瓚等人寒暄了一陣。

  不多時,下人前來稟報,說是酒宴已經備好。

  公孫瓚聽後拱手道“君侯,瓚備下薄酒幾杯,還望君侯能夠賞光!”

  呂布笑著說到“伯圭兄說的這是什麽話,呂某此番前來,自是要向伯圭兄討幾杯水酒喝!”

  公孫瓚聽後笑道“哈哈,君侯請!”

  呂布拱手道“伯圭兄請!”

  酒過三巡,呂布對公孫瓚說到“伯圭兄,你可知呂某因何前來叨擾?”

  公孫瓚聽後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對著呂布說到“瓚並不知曉,願聞其詳!”

  呂布笑了笑,隨即說到“昨日,吾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仙人對吾講,說不久之後吾便會有一場血光之災,吾聽後自是驚恐不已,連忙問仙人如何化解。”

  公孫瓚略帶緊張的說到“仙人如何回答?”

  一旁的劉備也是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呂布,等待著呂布的下文。

  眾人的表現也不難理解,畢竟在這個年代,人們還是很信奉鬼神之說的!

  呂布接著說到“仙人告訴吾,說要化解此難,需得找到一個常山人,此人姓趙名雲,字子龍,找到此人後,吾的血光之災自會化解。吾急忙向仙人詢問此人在何地,仙人神秘的笑了笑,對吾說了三個字中山國。”

  眾人聽後一片嘩然,顯然對呂布所說的深信不疑。

  這個年頭,隻有那麽一小撮人膽敢質疑仙人的話。

  很顯然,在場的這些人並不屬於這一小撮人的範疇。

  呂布見此繼續說到“因此吾醒來之後,便打馬直奔中山國而來,這便是吾前來叨擾伯圭兄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