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遼東砂糖
作者:蒼山淺陌      更新:2020-04-21 18:28      字數:2277
  這日,呂布帶著典韋和狄仁傑來到了糖坊。

  釀酒是需要時間的,呂布已經著手安排心腹開始釀酒了,所以呂布選擇了先熬製白糖。

  幾天的時間內,狄仁傑已將周遭郡縣的紅糖購置一空,庫房中滿滿登登的堆放了數不盡的紅糖。

  別看這破紅糖質量不好,但售價還不低,買了這些紅糖,花了呂布不少錢。

  心疼歸心疼,但呂布還是偷偷安慰自己,白糖製出來了,所獲得的收益將會是十倍百倍。

  製糖的大屋內,所需的器具都已準備完畢,工匠們也都是雙眼放光,等待著呂布下一步的指示。

  呂布命公輸印打造製糖的用具不是別的,正是瓦溜!

  瓦溜乃是製砂糖用的一種陶器,利用糖膏自身重力來分離糖蜜,取得砂糖。

  《天工開物·造白糖》:“﹝蔗汁﹞尚黃黑色,將桶盛貯,凝成黑沙,然後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寬下尖,底有一小孔,將草塞住,傾桶中黑沙於內,然後去孔中塞草,用黃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內,溜內盡成白霜。”

  呂布穿越前學校的圖書館,他可是沒少去,一次呂布碰巧看到了《天工開物》這本書,看後對此書很感興趣,呂布便將其閱讀了一遍,製糖的方法,也正是呂布在其中學得的。

  言歸正傳,隨著呂布的命令,工匠們開始點火熬糖。

  由於呂布沒熬過糖,工匠們更是對此一無所知,所以火候便定在了慢火,因此第一次熬製所用的時間便長了一些。

  近一個時辰後,提純出的糖水已經開始凝結,顏色雖然大體是白色的,但還是有一些雜質,部分呈黃褐色。

  即便如此,狄仁傑、典韋以及熬糖的工匠們都是目瞪口呆,他們不曾想到,就這麽個簡單的器具,竟然真的能成功熬製出白糖來!

  這時典韋撓著腦袋對呂布說到:“主公,俺能不能嚐嚐?”

  呂布笑道:“隨便嚐,都吃了也沒關係!”

  典韋嘿嘿一笑:“嘿嘿,那屬下可就不客氣了!”

  狄仁傑雖然沒開口,但他眼中的希冀之色已經暴露了他的心理活動。

  呂布知道他們文人的矜持,莞爾一笑對著狄仁傑說到:“仁傑,你也嚐嚐,看看味道如何!”

  狄仁傑衝著呂布道謝後,挽著袖子與典韋一道加入了吃糖的隊伍中。

  呂布並沒有上前去品嚐,在呂布看來,這不過是個半成品,成品糖在前世也不是什麽稀罕物,就算呂布窮,但也吃過不少。

  前世食堂中的白糖拌柿子,呂布可是沒少吃!

  這眼前的半成品,呂布怎麽看它怎麽像冬天在雪地上撒的一泡……

  不說了不說了,這說出來典韋他倆還怎麽吃?

  典韋塞了滿滿一嘴的白糖,口中直呼道:“好吃,好吃!真甜!”

  狄仁傑倒是沒和典韋一樣吃了滿口白糖,而是僅品嚐了一點。

  但狄仁傑也是驚呼道:“如此美味,當真罕見!”

  呂布暗笑道:“這才哪到哪,等會再提純個一遍兩遍,才算是真正的成品!”

  隨後,在呂布的指示下,工匠們再次生火將半成品熬製提純,過濾其中的雜質。

  再度提純了三遍後,終是得到了通體雪白,幾乎看不到雜質的成品白糖。

  呂布品嚐之後滿意的點點頭:“這才像話,這批紅糖,統一提純五遍另外,此糖,命名為遼東砂糖!”

  “諾!”工匠們齊齊答道。

  呂布笑著說到:“爾等也都嚐嚐吧!”

  話音落下,工匠們極其感動的衝著呂布行禮,隨後食指大動,開始品嚐成品白糖。

  “能吃到如此的糖,此生無憾矣!”

  一個白發蒼蒼的製糖工匠,眼含熱淚的說到。

  呂布見此,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必如此,好好為吾製糖,以後想吃多少便有多少!”

  隨後呂布便帶著狄仁傑和典韋離開了糖坊,離開的路上,呂布衝著狄仁傑交待道:“此事你親自經手,切莫讓製糖的工藝泄露,另外這些工匠們家眷住址都已登記造冊,讓元芳帶人多注意著點,一旦有何異動,滿門誅殺,先斬後奏!在暴利麵前,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狄仁傑自然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衝著呂布拱手道:“諾!屬下明白。”

  三日後,呂布召李元芳至書房議事。

  呂布將張讓的令牌交給了李元芳,並給李元芳開具了一份公幹的文書,隨即命他帶著一批成品白糖、一些金銀珠寶和呂布的一封書信前往洛陽,送至常侍張讓府上。

  李元芳雖然不明白自家主公為何與宦官有聯係,但李元芳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

  李元芳沒有多問半字,在呂布交待完畢後,李元芳拱手領命離開。

  看著李元芳離去的背影,呂布微笑著點了點頭,元芳是個聰明人啊!

  回去後,李元芳將錦衣衛的工作交接了一下,然後便收拾行裝趕赴洛陽。

  說是交接,但此時錦衣衛剛建立沒多久,甚至連雛形都不算,也沒有太多工作需要交接,要不然呂布也不會讓李元芳親自前去洛陽了。

  沒辦法,手底下的人才,還是不夠用啊!

  手下的人除了一個狄仁傑能辦好這件事外,其餘的人,呂布也就放心能讓張遼前去拜訪。

  但張遼負責襄平城的防務,沒法脫身,所以呂布也隻能派李元芳這個錦衣衛統領親自前去了。

  且說李元芳去狄仁傑那支了一筆路上所需的開銷,然後便帶著幾個錦衣衛弟兄,快馬加鞭趕往洛陽。

  一路上李元芳一行人換馬不換人,日夜兼程趕路,有呂布的文書在,途徑的郡縣關卡都沒有為難李元芳。

  偶爾有幾個不開眼的小毛賊,也都被李元芳的鏈子刀給解決了。

  抵達洛陽後,李元芳順利的來到了張讓的府前,在出示了令牌後,守門之人很是恭敬的將李元芳請了進去。

  張讓府上的下人行禮道:“這位大人您在此稍歇,君侯一會便來見您。”

  為何叫張讓君侯?因為張讓被靈帝封了列侯,張讓很喜歡君侯這個稱謂,所以府上的下人們為了討張讓歡心,大多都稱呼張讓為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