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驚聖
作者:秋風攬明月      更新:2020-10-30 00:02      字數:4890
  蘇毅微微皺著眉頭看著詩賦卷的標題,縣試,府試,院試的時候,擬寫什麽類型的詩詞,其實是比較直白的。

  但是到了鄉試,竟然變得這般複雜起來。

  主考官直接丟下一句諺語,讓大家品讀諺語,擬寫詩詞,那麽,這句諺語背後到底又牽扯了多少內容呢?

  主考官又想要讓大家擬寫什麽樣的諺語呢?

  難難難!

  若是猜錯了,詩詞寫的哪怕再好,估計也很難得到最優成績。

  所以科舉考試,猜主考官心思,也是一門大學問的。

  有人心思細膩,很會猜人心思,科舉考試的時候,投其所好,說不定就能夠取得極其優異的成績。

  ……

  此時此刻,蘇毅分析著詩賦卷所寫的這段諺語的意思。

  這個世界隻有農曆,是沒有陽曆的,所以月份都是按照農曆來算的。

  節日與地球是差不多的。

  農曆十月初,俗稱:“十月朝”,是繼“清明”、“中元”以後的又一“鬼節”。亦稱“十月朔”。

  在天象文化裏,“朔、望”,是指月象:朔望月,又稱“太陰月”。

  先民們把月亮圓缺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個“朔望月”,把完全見不到月亮的一天稱“朔日”,定為陰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望日”,為陰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從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從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後半月;從朔到望再到朔為陰曆的一個月。一個朔望月為二十九天半。

  而“朝、暮”是指日象,太陽初升為朝,即天地之氣開始轉變,根據古文化,“朝三暮四”,一個月的“朝”為初一至初十二,暮為太陽隕落為暮,則天地及地府的大門將關閉。

  農曆十月的月小則遞減。則我們“十月朝”祭祀祖先應當從十月初二至初十二來進行。

  因為十月初一為天地初開之日,諸天地鬼神未就位,民間俗人不宜祭祀。

  十月朝是從十月初一日開始。

  本《詩經豳風七月》:“九月授衣”之義,朝廷在此日有賜衣之製,士民祭掃祖先墳塋,多燒紙剪冥衣,故明清時又稱“燒衣節”。北方天寒,以此日始用爐火,稱“開爐”。《周禮·春官·世婦》:“大喪,比外內命婦之朝暮哭,不敬者而苛罰之。”

  人們在這一天舉行這樣的祭奠,不僅有著“追思”的意味,還有著“感恩”的成份在。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天幹,故天地開運天幹行轉一周需要十天。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我們取就天幹的後兩天順位即“初八、初九”來祭祀。取就地支的後兩天順位即“十一、十二”來祭祀。

  故根據曆史及天地氣數變化,真正的“十月朝”節日那天是指“十月初十”。

  所以詩賦卷裏所指明的具體日期其實是“十月十日”。

  又牽扯到了鬼節,莫非是要寫十月十日祭祀先祖的事情嗎?

  但蘇毅感覺,應該不會如此吧?

  鄉試這麽重要的考試,單純些祭祀先祖,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蘇毅在草稿上寫下了十月十號幾個字。

  接著又寫下了鬼節,祭祀,先祖,亡靈等字。

  “聖人到底想要表達些什麽?”,蘇毅反反複複在思考這個問題。

  忽然,蘇毅的腦海之中,靈光乍現。

  他想到了前段時間在史書之中看到的一段曆史。

  八十年前,東海五國,遭海族襲擊,死傷慘重,無數人流離失所,東海五國,至此成為妖族地盤,直到現在,人族都未曾收複東海五國。

  這是東海世界的小國,本身是依附大武王朝的,隻是現在大武王朝哪裏有精力對付海外妖族啊?

  東海五國失陷對於人族帶來的恥辱不亞於幽雲十六州落在蠻族的手中帶來的恥辱小。

  現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對東海五國失陷,耿耿於懷,想要收服東海五國。

  但據說,東海五國背後的妖族後麵站的可是海外龍族。

  文廟的聖人,輕易之間也不敢與龍族撕破臉皮。

  蘇毅在草稿紙上寫下了海聖二字。

  接著又寫下了東海出身。

  雖然海聖所在的國家不是東海五國,但據說當年他所在的東海小國,也遭到了波及,差點陷落,但最終海中妖族不知道為何撤兵了,這才保全下來。

  身為東海出身的海聖,鐵定有收服東海五國的想法。

  “原來如此,現在看來,一切都能夠解釋通了!”。蘇毅不由自語道。

  海聖出這道題比較隱晦。

  這是為什麽?

  蘇毅猜測,這是因為海聖也有所顧及。

  畢竟海聖是新聖,在人族諸聖之中,是排名最靠後的一位聖人,成聖時間也最短,在文廟之中的根基遠沒有辦法與那些老聖相提並論。

  老聖之中保守派比較多,海聖則是屬於激進派,雙方不是一個陣營,海聖實力又沒有保守派的老聖那麽強大,做一些事情的時候,隱晦一些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當然了,海聖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年輕,海聖二十年前成聖,今年年紀也不過剛剛過一甲子,他壽元千載以上,但現在才過去人生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壽命,未來有無限可能。

  麵對著這樣一名年輕的聖人,就算那些保守派的老聖,輕易之間也不會徹底的得罪死海聖的。

  蘇毅想了想,在草稿紙上寫道: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麽不腰帶武器,收取關山五十州呢?

  這裏的五十州,有暗指東海五國的意思。因為東海五國,就是五十州之地。

  蘇毅此詩寫到這裏,頓時引發了諸聖共鳴。

  省文院,供奉諸聖的聖廟之中,所有的金屬玉器,都發出了共振,這是金聲玉振之聲,諸聖齊開口,“大善!”。

  諸聖聲音落下,貢院方向,聖光衝天,與聖廟內的異象,形成了共鳴。

  “有傳世詩詞出現了……”。

  負責監考的文官,省文院的文官,甚至衙門的文官,巡察殿的文官,紛紛驚呼出聲,全部朝著貢院的方向飛來。

  曲阜文廟。

  作為儒道聖地,能夠感應天下之變化。

  江浙省文院發生異動,自然被曲阜文院感應到了。

  “大善!”。

  曲阜文院深處的聖廟內,傳出聖言。

  “發生了何事?”。

  諸聖被驚動。

  曲阜文廟,很少出現異動,除非有大事發生,或者有傳世詩詞文章出現的時候,才有一定的概率,引起曲阜文廟異動。

  如今發生這樣的變化,諸聖自然震驚。

  諸聖齊聚聖廟之外。

  “金聲玉振,聖人開口,定然是因為鄉試,有傳世詩詞出世了!”,有聖人開口說道。

  其實,就算傳世詩詞,引起曲阜文廟異動的概率也很小。

  但這一次似乎不太一樣。

  蘇毅所寫的“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氣勢磅礴。

  收服人族失地,解救五國五十州可憐的人族老百姓,不讓他們再受海族奴役。

  這關乎於人族的命運,這關乎於人族的國運。

  這才引起了曲阜文廟的共鳴。

  “快請大祭司來!”。

  文聖開口。

  沒有多久,大祭司到來。

  文廟大祭司本身是大儒文位,擅長祭祀推演之術。

  在文廟地位極高,僅次於諸聖。

  大祭祀到來之後,向諸聖行禮。

  文聖說道,“大祭司不必多禮,還請大祭司推演一下到底是怎麽回事!”。

  “是!”。

  大祭司應道,隻見大祭司念動了一段口訣,袖袍隨之一揮。

  一副模糊的畫麵顯現出來。

  這模糊的畫麵之中,有一名書生,看不清楚他長什麽樣子。

  但很顯然,可以看得出來,他正在貢院的考房之中參加鄉試。

  那書生在草稿紙上寫下了一句詩,頓時引起了金聲玉振,聖人開口。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好詩!真是好詩!”。

  看到這句詩,海聖不由有些激動。

  這句詩所寫的內容,與他的主題思想簡直就是天作之合,看到這樣的詩句問世,他豈能不驚喜?

  而且,最讓他感覺到高興的是,聖人開口,也就是說,連孔孟等聖人,都讚同收取東海五國五十州啊。

  聖人都開口了,若是日後將收取五國五十州的事情拿到台上來講。

  保守派的半聖,亞聖,還可以反對嗎?

  他們真若是反對,海聖也可以拿出孔孟諸聖都認同這件事情來反駁。

  一些聖人並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但也有一些聖人,與海聖一樣,對這句詩讚不絕口。

  單純從這首詩所表達的內容,意境,氣勢,情懷上來講,這句話寫的確實太好了。

  得到諸聖稱讚實屬正常。

  沒有發表意見的聖人,有人單純就是因為不怎麽愛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內心之中,還是十分欣賞這句詩的,有人則是因為立場不同,並未發表任何的看法。

  但是,總體上欣賞這句詩的,顯然是占據了絕大多數人的。

  可是這個時候,金聲玉振的聲音消失了,聖人之言也消失了。

  海聖疑惑,“發生了什麽?”。

  其餘的聖人同樣十分的疑惑這件事情,不知道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按理說,這首詩,隻寫了一句,異象不應該消失才對。

  可實際情況卻消失了,這確實是讓人疑惑不解的一件事情。

  大祭司說道,“他停筆了,沒有繼續寫下去!”。

  諸聖皺眉,不知道這位考生,為什麽會突然停筆,這樣的傳世詩句,隻有一句,實在是太可惜了啊。

  文聖問道,“可曾知道此人是誰嗎?”。

  大祭祀說道,“隻知道他是江浙省的考生,具體身份難以辨別!”。

  一位聖人說道,“江浙省乃是科舉大省啊,一直都是前三的省份,極其的穩定,每一次科舉,總是會出一些厲害的人物,看來這一次鄉試亦是如此!”。

  另外一位聖人說道,“有聖人世家在那裏,傳承萬載,自然是人傑地靈的地方!”。

  “這樣的詩詞不能埋沒了,還是要想辦法找出此人!”。又一位聖人開口說道。

  一些聖人起了異樣的心思,雖說海聖是這一屆考生的主考官,這些考生都是海聖的弟子,但是,沒有說不能轉投他人,在確定師生關係之前,提前搞定對方就可以了,到時候也不怕海聖提意見,寫出剛剛那句詩的考生,絕對不是簡單的人物,若是能夠將他收入麾下的話,未來說不定能夠起到比較大的幫助。

  當然,這種事情,這些聖人並不會說出來,隻會在心裏麵盤算,真若是說出來的話,反而就不太好了。

  蘇毅自然不清楚外界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他的思緒都在此次詩賦卷的詩詞上麵,蘇毅寫了上句之後,確實沒有再繼續寫下一句,這是因為,蘇毅覺得後麵這句詩有比較大的歧義。

  後麵一句詩如此寫道: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請你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淩煙閣去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原意並不是想要貶低書生。

  而是想要投筆從戎,建功立業。

  可是。

  這句詩畢竟是有一些歧義的,若是被人抓住這一點不放,到時候,蘇毅有口難辯。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麻煩。

  蘇毅決定,放棄這首詩。

  雖然有些可惜,但若是能夠擺脫各種麻煩的話,也算是一件好事。

  蘇毅微微沉吟著新詩。

  隨即他落筆寫道: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首句“寸寸河山寸寸金”飽含深情的讚美作國的大好河山,蘊涵著對大好河山的珍愛之情。

  聯想到現在人族領地被妖魔大麵積侵占,無數人族同胞成為妖魔的奴隸,此種局麵又怎不讓人扼腕歎息,痛恨。

  次句“侉離分裂力誰任”侉離,這裏是分割的意思,意指人族領地被妖魔瓜分,麵對著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受災受難的人族,蘇毅不禁仰天長問:什麽人才能擔當起救國於危難之中的重任。內心憂慮,溢於言表。

  第三句“杜鵑再拜憂天淚”,杜鵑,傳說中古代蜀國的國王望帝所化。望帝把帝位傳給叢帝,叢帝後來有點腐化墮落,望帝便和民眾一起前去勸說叢帝,叢帝以為望帝回來奪取皇位,就緊閉城門,望帝沒有辦法,但他誓死也要勸叢帝回頭,最後化成一隻杜鵑進入城裏,對著叢帝苦苦哀哀的叫,直到啼出血來死去為止。叢帝也因此受到感動,變成了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據傳說望帝始終在叫著這樣的話“民為貴,民為貴”。這裏是作者自比,表達了深切的憂國之情,表達了作者願意為國家像杜鵑一樣啼叫哀求,呼喚著國家棟梁之材,共同為國家出力。

  最後一句“精衛無窮填海心”,精衛,古代傳說中的神鳥,本是炎帝的女兒,因遊東海淹死在那裏,靈魂便化為精衛鳥,不停的銜來西山之木石,誓把東海填平。

  後來用精衛填海這個典故作為力量雖然微弱,鬥誌卻極堅強的象征。這句詩歌借精衛填海典故表達了自己,──同時也勉勵天下讀書人──要像精衛那樣,為挽救人族的危亡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