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莫名的敵意
作者:秋風攬明月      更新:2020-10-30 00:01      字數:2213
  張興國說道,“據說後世許多人為了寫一手好字,也紛紛模仿王羲之,有人養鵝,有人養雞,有人養鴨,有人養狗,有人養貓,也是想要觀察他們的各種姿態,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字”。

  蘇毅說道,“真是一人原創,萬人模仿!”。

  陳兗說道,“誰說不是呢,不過這些模仿者之中,倒也有一些人在書法上的造詣極高,隻是這種人畢竟隻是少數而已!”。

  蘇毅等人一邊交流著,一邊欣賞著蘭亭內的美景,沒有多長時間,他們便來到了曲水流觴這個地方。

  這可是十分出名著名的景點。流觴亭前,一條“之”字形的曲水,中間有一塊木化石,上麵刻著“曲水流觴”四個字。

  顯現了王羲之《蘭亭集序》所描繪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據說曲水流觴這個四個字,還有一段特殊的故事。

  永和九年,農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請了共四十二位當時名流在蘭亭修禊,他們在酒杯裏倒上酒讓它從曲水上遊緩緩漂下來,如果漂到誰麵前停住了,誰就要飲酒作詩,作不出的則要罰酒三觥。

  活動**有十一個人各作詩兩首,十五個人各作詩一首,十六個人因沒有作出詩而罰了酒,總共成詩三十七首,匯集成冊稱之為《蘭亭集》,大家推薦主人王羲之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應,趁著酒興,用鼠須筆和蠶繭紙一氣嗬成《蘭亭集序》。

  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羲之的名聲越來越大,隨著聲望不斷積累,隨著蘭亭集序被無數人模仿。

  蘭亭集序最終完成蛻變,化為聖文。

  王羲之這才一舉突破聖人。

  曲水流觴這個地方的人比較多,許多人都很有雅興,談著典故,做著詩詞。

  曲水流觴這裏還有一座流觴亭。

  “流觴亭”為紀念“曲水流觴”活動而修建。

  旁邊對聯“此地似曾遊,想當年列坐流觴未嚐無我;仙緣難逆料,問異日重來修禊能否逢君”。

  許多人都在搖頭晃腦的品味著這幅對聯。

  蘇毅等人在此徘徊些許,接著又去了另外的幾個地方,禦碑亭,王右軍祠,臨池十八缸等地方,各有特點。

  這些景點之中,臨池十八缸,則是最為特別,有典故流傳下來。

  相傳王獻之練了三缸水後就不想練了,認為已經寫得很不錯,人也變得有些驕傲自滿起來。

  有一次他寫了一些字拿去給父親看,王羲之看後覺得寫得還不好,特別是其中的一個“大”字,上緊下鬆,一撇一捺結構太鬆,於是隨手點了一點,變成了“太”字,說“拿給你母親去看吧”。

  王羲之夫人看了後,說:“吾兒練了三缸水,唯有一點像羲之。”

  王獻之聽後非常慚愧,知道自己的差距,於是刻苦練習書法,練完了十八缸水,長大後也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再到後來,王獻之成聖,成就了一門雙聖人的千古美談。

  這裏還有王羲之與王獻之的留字。

  父子二人的字雖然不一樣,但卻各有千秋,許多人都在觀察,甚至臨摹著雙聖留下的字。

  蘇毅等人接著去了鵝池。

  鵝翅周圍,綠意盎然,環境優雅,鵝池麵積有一畝地大小,裏麵還種著荷花,蓮花。

  在鵝池之中,還圈養著許多白鵝,那些白鵝之中,據說還有異常罕見的天鵝,十分的漂亮。

  鵝池亭為一三角亭,內有一石碑,上刻“鵝池”二字,“鵝”字鐵劃銀鉤,傳為王羲之親書;“池”字則是其子王獻之補寫。“鵝”字略瘦,“池”字略胖。一碑二字,父子合璧,同樣是一樁美談。

  鵝池周圍,人來人往,有人在遊覽鵝池的美景,有人在揣摩昔年兩位聖人在這裏生活的場景,有人在觀看鵝池石碑上麵的題字。

  “這不是燕山兄,易天兄與凱之兄嗎?三位這麽好的雅興,竟然也來到了蘭亭之中觀景?”。這個時候,遠處走來了一群讀書人,十幾個人左右的樣子,其中一名二十多歲,身材高瘦,麵容陰鷙的讀書人笑著說道。

  看到這些人之後,張興國三人的臉色微微有些不太好看。

  “原來是井丞兄!我們帶著友人一起過來看看蘭亭!”。張興國語氣淡漠的說道。

  蘇毅心中不由微微一動,看來張興澤幾人與這些人不是太對付。

  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家族矛盾,階級矛盾,立場問題等等原因,許多的家族都是對立的,家族之中的小輩自然也是對立的。

  “這位兄台是何人?竟然勞駕燕山兄等人作陪?燕山兄何不引薦一下?”。被稱為井丞兄的讀書人笑著說道。

  張興國說道,“這位乃是餘杭府蘇毅蘇子恒!”。

  “什麽?此人便是蘇毅蘇子恒?”。當即便有人驚呼起來。

  正所謂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些人聽說過蘇毅的名聲實在是太正常了。

  連周圍許多遊客,聽到了蘇毅蘇子恒這五個字之後,也紛紛圍攏而來。

  “原來你就是蘇毅蘇子恒!”,被稱為井丞兄的讀書人冷冷的看了蘇毅一眼。

  蘇毅微微皺眉,他第一次來省城,可沒有得罪過這邊的什麽人。

  此人對他有敵意。

  不過蘇毅轉念一想,許多貴勳世家,對自己應該挺仇恨的。

  因此此人對自己有敵意,倒也不是什麽不能理解的事情。

  “兄台如何稱呼?”。蘇毅看向這名被稱為井丞兄的讀書人問道。

  “鄙人姓唐,單名一個遵字,表字井丞!”。這名讀書人自我介紹道。

  蘇毅點了點頭,便沒有再多說什麽。

  他又不認識這些人,與這些人也沒有什麽交集,對方對他還有敵意,蘇毅自然懶得與這些人多說什麽。

  張興國等人同樣沒有與唐遵等人多談的心思。

  幾人正欲離開。

  這個時候,唐遵說道,“聽聞子恒你素有詩才,此番來到了蘭亭故居,不知道有沒有大作問事?想必在場的所有人都極其的好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