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二更!求收藏!)
作者:漢魂子徹      更新:2020-04-21 12:00      字數:2392
  “我們的要求很簡單,隻要貴國向我們稱臣,並且在邊境上後撤十裏,可以讓兩國的商人自由貿易就可以。”

  偌大的廳堂裏,楚國的使者和北齊的使者相對而坐,周圍則是圍著兩國負責記錄的官員,會談一開始,互相寒暄過後孫遇賢就提出了自己的訴求。

  “稱臣?這怎麽可能?!”北齊的副使是一個長著絡腮胡帶著毛氈帽的中年人,一聽這要求頓時就不幹了,“我們齊國也是幅員千裏的大國,怎麽可能向貴國稱臣?”

  “阿古碌,不要急躁。”北齊的主使庫讚拍了拍阿古碌的肩膀,隨即看向孫遇賢,“孫大人,在討論這個事情之前,不妨先讓老夫說一下我國的要求。”

  庫讚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他的臉上已經浮現了少許的老年斑,即使戴著帽子也無法掩飾他已經禿頭的事實。

  “這當然可以,庫讚大人請說。”孫遇賢淡淡的說道。

  “我們齊國的要求也很簡單,第一,貴國在三十年內不能挑起戰事,第二,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希望貴國可以伸出援手,再者,如果想讓我們後撤十裏,那貴國也要後撤十裏。”

  庫讚像是一個溫和的長輩般臉上縱使帶著溫暖的笑意,這和對麵一副死人臉的孫遇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隻不過,稱臣是不可能稱臣的,貴國可以換一個條件。”

  稱臣那就代表著齊國成了楚國的藩屬,在庫讚看來這就是對齊國的侮辱,這樣的條件不能答應。

  “如果這點條件都不能答應的話,那我想我們就沒得談了。”

  孫遇賢說罷,便起身離場,副使們也緊跟著離開,剩下陳奕還有點迷茫。

  這就結束了?我屁股才剛剛坐熱,杯子裏的水還沒喝完呢?

  看著孫遇安走遠,陳奕連忙起身追了上去。

  “這位大哥,這就算是談判結束了?”陳奕跟在孫遇賢的後麵,朝著一名看起來較為和善的副使問道。

  “這才哪到哪兒呀,這才是第一天,自然不能鬆口。”副使朝著陳奕笑了笑。

  “可是,看北齊人那樣子,似乎是不可能鬆口的呀。”陳奕接著問道,那庫讚的神色剛才多落在了他的眼裏,雖然說話很溫和,但帶著一股不可置疑味道。

  “咱們這次會談的最低目標,就是要讓齊國向我們稱臣,他若是不同意,那就打仗,但他們肯定不願意打。”副使擺了擺手,眼裏充滿了對北齊人的不屑。

  陳奕算是有點明白了,楚國就是想借著北齊不想打仗這一點,盡可能的撈點好處,而讓北齊稱臣,無疑是提升楚國民眾凝聚力與自豪感的最佳做法。

  “大哥,看起來那個北齊主使好像和咱們孫大人認識呀,他們是什麽關係呀?”指了指前麵的孫遇安,陳奕壓低了聲音說道。

  “這些年裏,北齊和咱們談判的次數那是數都數不過來,北齊每次來的人都是那個庫讚,而咱們就是孫大人,這一來二去,自然也就熟絡了嘛。”這位副使很是熱情,聽到這個問題也是壓低了聲音在回答。

  “那...大哥,咱們的能給出的最大程度的條件是什麽?”陳奕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回想著孫遇賢那副冷冰冰的樣子,他甚至都有些懷疑楚國是不是沒有這方麵的人才了,這孫遇賢怎麽看都不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主,他覺得都不如北齊的庫讚。

  “這個呀...”

  “宋皖,你最近是不是太閑了?”走在前麵的孫遇賢一開口,周圍的氣溫仿佛都下降的好幾度。

  “沒有沒有,大人,我知道錯了!”被叫做宋皖的副使仿佛是想到了什麽可怕的事情,連連擺手,惹得其他兩位副使奮力憋笑。

  怎麽?這是不打算告訴自己唄?把自己當外人看?陳奕一怔,隨即快步追了上去。

  “大人,現在咱們是一個整體,下官也是外交人員的一份子,也是個副使,為什麽不能告訴我?”

  孫遇賢連看都沒有看他一眼,自顧自的坐上了馬車,準備回鴻臚寺。

  陳奕四處看了一眼,把心一橫,在其他副使驚訝的目光中上了孫遇賢的馬車。

  “你這是幹什麽?”

  孫遇賢眉頭皺了起來,這還是陳奕第一次在他臉上看到除了死人臉外的其他表情。

  “大人,如果您連這些東不願意告訴我的話,要是到時候上麵聞起來,那我到時候可就要如實的說了,我想,如果讓上麵知道您這麽做,可能不會太高興吧?”陳奕看著孫遇賢的眼睛問道。

  “你這是在威脅本官?”

  “並沒有,下官有什麽權力威脅大人呢?隻是就可能發生的事情說出來罷了。”陳奕也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敢說出這樣的話。

  孫遇賢盯著陳奕看了一會,就在陳奕兩股戰戰忍不住的時候,孫遇賢朝著車夫開口了:“走吧。”

  陳奕聞言心中一喜,這是同意告訴自己了?

  “你說的對,你現在是本官的副使,理應知道這些事情,不過你要保證,這事情你不能告訴其他人,一旦泄露出去導致談判失敗的話,可不是你我能承擔的起的。”

  說道公務的時候,孫遇賢的話明顯的多了起來。

  “這個下官自然知道,下官的心中還是有分寸的。”陳奕連忙點了點頭,這已經算是機密的東西了,要是讓對方知道了自己的底線,那是百害而無一利。

  “我們的底線就是,北齊向我們稱臣,最好十年內不得交兵,並後撤五裏,而我們要每年給北齊白銀五萬兩,絹五萬匹,稱之為歲幣,這就是我們最大程度的讓步。”

  在孫遇賢說完之後,陳奕頓時就愣住了,這怎麽聽起來這麽熟悉?好像這是趙家人經常幹的事情吧?你們有錢的國家都是這樣的麽?

  這讓陳奕想到了記憶中宋朝,那個富得流油的國度,打輸了別人向自己稱臣,自己給歲幣,打贏了...差不多也是一樣,澶淵之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怎麽?你有什麽問題?”見陳奕一副驚訝的樣子,孫遇賢問道。

  “啊...我就是想說,那個庫讚看起來很強硬呀,不願意在稱臣的事情上讓步。”陳奕回過神來說道。

  “那就耗著,他們國內形勢不好,不會願意耗太久的,總有鬆口的那天。”孫遇賢淡淡的說道。

  陳奕點了點頭,形勢這個事情王義才給他說過,北齊國內的皇子們在爭奪地位,政治很不穩定。

  “隻是不知道又要耗多久,要是能早點結束就好了。”孫遇賢歎了口氣。

  聞言,陳奕眼中精光一閃。

  “大人!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讓他們就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