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山下鏖戰
作者:風吹過的沙      更新:2020-04-21 10:45      字數:4425
  三國求生手冊最新章節

  見敵騎已經衝進了步陣,身處步陣後方的建義中郎將陶升心頭大急,連連揮動旗幟並且大聲呼喝著讓步陣穩住陣腳。

  可是任陶升如何呼喊都已經無濟於事,缺乏戰陣經驗的屯兵們遇到危險時下意識地躲開敵騎衝陣的方向,把自身的步陣擠得東倒西歪。

  而處於步陣中央的晏薑已經有些後悔先前所作的決定,他是吃了哪門子的閑飯才要逞這個能,像汲陌一般猥瑣地待在後方不是挺好。

  不過晏薑也沒空多想,敵騎已經殺到了他的麵前,一杆騎槍直直往他的麵門刺來。

  他連忙側開半步,避免腦袋被捅成爛瓜,然後手中的大戟也乘勢伸出。

  晏薑慣用大戟,所以並未和其他步卒一般用戟去勾刺馬背上的敵騎,那樣敵騎容易格擋招架。

  他十分雞賊地把大戟橫在了敵騎麵前,戟刃尖銳的小枝正對準了敵騎前進的方向。

  他前方的敵騎正在往前衝,雖然看到橫在麵前的戟刃,但急切間哪裏勒得住馬,隻來得及用騎槍去格擋。

  晏薑乘勢握緊戟柄一個橫掃,生生把那名賊騎給勾下了馬來。

  晏薑剛想抬起長戟往下一啄送那名賊騎去見幽都王,但麵前又衝來了數騎,還未近身,便已經把手中的兵器對準了晏薑。

  若是在正常的槍矛步陣,麵對敵人的進攻,自然有身旁的袍澤幫忙掩護。

  但晏薑往左右一看,臥槽,他身旁的同伴都已經退開了好幾步,就餘下他一個人站在中間,顯得格外刺眼。

  這當口他哪裏還顧得上殺敵,連忙往後急退,一邊退一邊還防備著麵前的賊騎衝過來。

  而這世上之事偏偏是你怕什麽就來什麽,衝來的數騎中有一人護在倒地的同伴身前,另兩騎卻直奔晏薑而來,顯然是要解決了這個落單的步卒。

  由於晏薑在後撤步之中,並不能站穩腳步,所以麵對兩名賊騎的衝刺幾乎沒多少防備能力。

  正當晏薑心頭大呼“我命休矣”的時候,從步陣中央射出一箭,直奔衝在最前的那一騎麵門而去。

  那一騎沒想到衝得如此近距離上還受到敵人弓弩射擊,根本沒有防備,被一箭射中了麵門摔落馬下。

  晏薑用眼角餘光看到了這幕場景,心裏暗叫了聲好。

  不過他仍沒有脫離危險,第二騎並沒有管麵前的倒地同伴,而是繼續打馬向前,一槍刺向後退中的晏薑。

  晏薑倉促之下抬起長戟一格,由於發力不當,長戟被敵騎的騎槍給一下子挑飛。

  但晏薑借著這股衝力,借勢倒地一個翻滾,險之又險地滾到了同伴麵前,讓對方的衝鋒無功而返。

  這時候,這名賊騎已經單槍匹馬突得較前,讓出一大片位置的屯兵們雖然膽戰心驚,但仍是在軍官們的呼喝之下抬起槍矛,勉強擺出了陣勢,讓賊騎不敢再前。

  這時候,屯兵後陣響起了清脆的銅鉦之聲。

  這一下,不止是普通屯兵,便是軍官們也長出了一口氣,連忙指揮著屯兵緩緩後撤,徹底讓開道路。

  驚魂未定的晏薑跟著人群撤下來之後,卻看到好基友汲陌拿著一張角弓嘲諷道:“嘿!傻大個你是真傻還是假傻,別人都退了你還不退,若不是乃公那一箭,你就便死大個了。”

  雖然知道是好基友救了自己一命,但麵對他的嘲諷晏薑依舊是惱羞成怒地回道:“那是他們無令而退,把我一個人拋在了前邊。”

  汲陌道:“你是不是傻啊!咱這是屯兵,可不是討逆將軍麾下精銳,遇到敵騎衝過來能不慌嗎?”

  晏薑被懟得心中鬱悶,卻也無力反駁,他轉過頭一看賊兵衝過去的方向後卻道:“那趙國典農不也是屯兵麽?為何他們可以攔住賊兵衝陣?”

  汲陌歎了口氣搖搖頭道:“莫要說了,人家那是一般的屯兵麽?人比人氣死人啊!”

  對,汲陌說得沒錯,仇升率領的趙國典農兵絕不是什麽一般的屯兵。

  自從去年十月起,仇升被借調到趙國主持募兵訓練事宜。

  他以顏良調派給他的五百老卒為骨幹,大肆沙汰了郡兵中老弱不堪者,以良家子與流民中精強者補充,共得兵五千。

  經過仇升的反複操練,這五千兵馬的訓練程度提升得很快。

  又因為趙國也實行鹽鐵酒專賣製度,府庫十分充盈,郡兵們的兵甲犀利,糧秣充足。

  在麵對孫輕入寇的時候,仇升率領的趙國郡兵便大顯身手,先是當道阻擊擊敗孫輕,又會同高邑營抄了讚皇山與逢山上的賊寨,積累了不少戰陣經驗。

  這一次仇升雖然隻帶了兩千人協助作戰,但都是五千人優中選優的結果,故而人人能戰,人人敢戰。

  故而當張臨帶著部眾好不容易衝散了常山典農的步陣之後,迎麵卻又遇到趙國郡兵剛剛結下的步陣攔截。

  由於常山典農的屯兵們退散得太快,沒有留給仇升充分的準備時間,不過仇升仍然一邊前進一邊整隊,在賊兵們衝過屯兵的陣地時將將把上山的道路攔住。

  仇升眯著眼看了看即將衝到眼前的賊人,又看了看自己身前的還在小範圍調整的步陣,心中不無遺憾地想道:“若是能再給我多一刻鍾,不,再多半刻鍾時間,不說能組成像那日毛嶺攔截楊恪時那麽嚴密的防線,至少也能有個七八分樣子。”

  雖然事起倉促,但仇升也是隨機應變,將上山的道路攔住了一大半,隻餘下最右側的一小半道路。

  這倒不是仇升沒能力全部攔住,而是他故意為之,與攻城的時候圍三闕一的策略相同,讓賊人們至少看到有一條沒有被阻攔住的道路,這樣他們就不會下死力衝陣,防守方的壓力也會響應減輕一些。

  而且,這右側的一小半道路靠近山坡,有不少高低不平的石頭,會影響賊人快速通行。

  若是在平時,人們自然不會選擇從那邊走,而會走平坦的正中央,但眼下中央道路被阻斷,賊人們想要通過,要麽擊潰麵前的步陣,要麽從邊上磕磕絆絆地前進。

  衝在最前方的騎兵最為彪悍,多是張臨從本寨帶出來的人馬以及各山寨少數精銳。

  他們挾著衝散屯兵們的威勢,看到麵前又有人結陣防禦也並未在意,以為再如法炮製衝上一陣後便能解決麵前的敵人。

  當賊騎們隔空朝槍矛陣中投擲短兵時,那些遭到拋擲攻擊的步卒雖然也有中招負傷,但整體的陣型並未鬆散,前方有人負傷倒地,身後便有人補上位置,那一致對外的槍矛陣依然嚴整。

  見到麵前的步陣並不動搖,很多賊騎便心中動搖,不敢催馬上前,就連他們胯下的坐騎麵對閃耀著寒芒的槍刃也是連連嘶鳴不敢向前。

  極少數殺紅了眼的賊騎不顧坐騎的反抗,拚命打馬上前,欲要撞破槍矛陣,然而等待他們的命運便是連人帶馬一起被刺成篩子。

  也有一批機靈的賊騎見步陣邊上留出了一條空檔,便打馬從空檔方向而去。

  但他們的前進也並不順利,地上嶙峋的山石和高低不平的地麵讓他們很難提起馬速。

  而趙國郡兵更在這一側道路邊上布滿了弓弩手,隨著軍官的一聲令下,朝正在通行中的賊人展開齊射。

  一大波箭雨落下,立刻便射翻了幾十騎,這些賊人或是人中箭或是馬中箭,在道路上翻滾成一片,將本就不太好走的半邊道路堵得更加難行。

  第一批往這條道路上通過的兩三百騎,竟然隻有半數跑到出了趙國郡兵的射程範圍,另一半都被留在了路上。

  前進中的張臨也看到了麵前的狀況,他下意識地分辨出這空出的半條道路絕對是常山人設下的陷阱,便立刻搖動旗幟讓身邊的部眾重新整隊,不要再輕易向前。

  能夠跟隨張臨來到虎頭山下的賊人多是膽氣豪烈之輩,因為膽小的早就在上艾縣境內時就已經偷偷溜走。

  而到了眼前這個地步,這些賊人也都已經意識到了隻能前進不能後退,退便是死路一條,在生死存亡之際,都被逼出了心中的那股子狠勁。

  張臨高聲呼喝道:“二三子,飛燕寨中出來呼應的兵馬就在眼前,隻消衝散麵前的步陣便能會合,且與我並力向前。”

  這些時日來張臨多次帶著人親自衝殺在前線,很是博得了這些賊人的認可,故而大家也不以為他年輕而輕視,聞言都是呼應道:“並力向前!並力向前!”

  張臨以一名親信頭目為先驅,率著一夥臂力強大的賊人走在最前。

  賊人們借著戰馬的衝勢,在步陣前拋擲出一批短兵,讓步陣產生稍許混亂。

  然後這批賊兵們更是不顧惜坐騎,直接強驅著戰馬便硬衝上高舉的槍矛。

  趙國郡兵的槍矛紮在戰馬的身軀上,將戰馬紮得高聲悲鳴。

  也有一些步卒被巨力一衝拿捏不住槍矛,好在他們身後的袍澤會用肩膀抵住他們的後背,給他們以強勁的倚靠。

  在戰馬撞上槍矛陣之前,馬背上的賊人紛紛滾落下馬,手持著短刀便揉身而上。

  他們趁著戰馬衝撞出的空檔,成功欺入了步陣中間,砍向了來不及收回槍矛的趙國郡兵。

  有數名趙國郡兵被劈砍負傷,使得最前排的槍矛陣又出現一些破綻。

  不過這個破綻稍縱即逝,後兩排的槍矛兵察覺有異,立刻從後排往前刺擊,刺向了欲要繼續逼近的賊兵。

  有賊兵躲閃不及便被刺翻在步陣之前,有賊兵則身手機敏及時後撤躲過一劫。

  不過在賊兵後撤的時候,後排的槍矛兵便踏步上前,替換下受傷的袍澤,繼續保持槍矛陣的嚴整。

  而張臨率領的賊兵大部隊也迎了上來,這一次上前的都是步卒,他們與趙國郡兵的兵器相類,都是槍矛長戟。

  在裝備相近,戰法類似的情況之下,比拚的便是訓練程度,是個人戰技,是團隊配合,更是士氣,是意誌,是決心。

  趙國郡兵這一邊訓練程度更好,團隊配合也更佳。

  而張臨率領的賊兵們都是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卒,個人戰技方麵稍稍占優。

  而在士氣、意誌、決心方麵,趙國郡兵也不弱,可他們終究是客兵,與討逆營本營將士略有不同,對上人人拚死而戰的賊兵們便略顯下風。

  在賊兵們不惜死傷的衝擊之下,趙國郡兵的步陣被衝得頻頻後退,雙方的傷亡率都在迅速攀升。

  當兩邊纏戰得難解難分時,一波賊騎越過前方步卒,衝向了趙國郡兵們留出的空檔位置。

  隻不過,這一次他們不是在弓弩的洗禮下倉惶奔逃,而是直接衝向了引弓待發的弓弩手們。

  賊人們不按常理出牌的攻擊稍稍造成了趙國郡兵的慌亂,他們在施放了手中的箭矢,射倒了一批賊騎後便匆忙後撤,將身後的刀盾兵們讓了出來。

  而這股賊騎專門盯著趙國郡兵的槍矛陣與刀盾兵的間隙位置衝擊,殺得拐角位置的趙國郡兵應接不暇傷亡大增。

  處於步陣中央的仇升見狀連連搖動旗幟,命令拐角處的槍矛陣收縮防線往後退避,以減少己方承受的壓力。

  不得已之下,趙國郡兵隻能再度讓出一些通道,不再強行阻攔在道路中央。

  張臨也是見好就收,率著賊兵大部從這衝擊出的空檔裏擠了過去,成功登上了上山的坡道。

  在山下討逆營本陣中央,顏良看著麵前的戰事,感慨道:“黑山賊中也不乏能手啊!這一波一波的進攻流暢之極。”

  他身旁的牛大嘟囔道:“這明明就是趙國郡兵不堪用,若是換了我短兵曲或者元氏本營的人馬,定能把張臨盡數堵截下來。”

  顏良聞言把臉一板道:“趙國郡兵哪裏不堪用了?仇德升不過帶了一千八百人,便能抵敵住三四千賊人,在造成敵人大殺傷的同時又維持自身不至於損傷太過,已經是收放自如。若是換了你,擋或許能擋下來,怕是殺敵一千自損也要八百吧?”

  牛大被訓了一通也是不敢回嘴,隻是略顯委屈,顯然對自己沒能爭到出戰的任務抱有意見。

  顏良也猜得到他想什麽,便說道:“既然張臨已經衝上了山,伯舉那邊怕也攔不下來,你帶著騎兵去衝上一陣,在這夥賊人身上狠狠咬上一口。”

  “讓他們即便衝進了飛燕寨,也要少幾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