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
作者:風吹過的沙      更新:2020-04-21 10:45      字數:4334
  三國求生手冊最新章節

  馬嶽與仇福二人坐著車,穿過一片片新墾出的農田,就來到了石邑縣城。

  他們方穿過縣城中間的大道,來到縣城的南邊,就看到麵前聚集了大量的民眾。

  若是在往日,大量民眾聚集無非是來參加趕集,或者是遇上了什麽事情湊在一塊兒看熱鬧。

  不過今天的情況卻好似有些不同,因為大量民眾們聚集在一起卻並沒有吵吵嚷嚷的情況發生,偶爾有人說話,也多是低聲耳語。

  饒是馬嶽貴為石邑縣長,也並沒有使人在前方開道,而是吩咐車夫在街角停下車,攜著仇福步行向前。

  仇福倒也罷了,新上任的縣長馬嶽還是引得眾人注意,有人便主動向馬嶽行禮,馬嶽也一一點頭示意,但卻並不多話。

  待到靜靜地穿過人群,來到人群前方後,麵前有著一幢建築,正門前掛著一幅牌匾,上書“石邑縣校”四個大字。

  在最靠前的人群中間,大都站著本縣的頭麵人物,縣中幾家大族中人見到縣長前來,俱都靠了過來問候,其中不乏有在縣中為吏者。

  馬嶽對他的一個屬下掾吏輕聲問道:“吳倉曹,你也在此等候考試結果?”

  吳倉曹一臉討好地笑道:“回縣長話,下吏之子亦參加了本次入學考試,故而告了半天假前來等候,還望縣長多多海涵。”

  馬嶽揮了揮手道:“無妨無妨,都是為了孩子,一片父母心嘛!這是要考到幾時結束?”

  吳倉曹望了望天色後答道:“據說是到未時半才結束,眼下已經未時了,大約快了吧!”

  馬嶽也望了望天色,說道:“確是快了,那我等便一起在此處等候。”

  吳倉曹疑惑地問道:“縣君也有子弟參加了此次入學考試?”

  馬嶽笑笑道:“並無,我此番是陪同仇翁前來,順便也關心下考試的情形。”

  吳倉曹與其餘掾吏、冠族沒料到馬嶽竟然是陪著身邊那個不起眼的老叟,他們可不似陳正與馬嶽一般得知仇福的真正身份,不免有些詫異。

  而馬嶽也沒有與他們解釋的意思,又問道:“吳倉曹飽學多聞,家中子弟要通過這入學考試想必不難吧?”

  吳倉曹誠惶誠恐地答道:“當不得縣君謬讚,在下不過粗通一經罷了,與縣君不能比,我家那孩子更是粗疏得很,不思上進,著實令人頭疼?”

  馬嶽道:“倉曹君過謙了,我聽說這次入學考試的題目除了《孝經》之外,還有一些引自《周髀》與《九章》中的算學題目?”

  吳倉曹答道:“是啊!據說這次明府君親自過問各縣校的入學考試,除了原本的《孝經》之外,還要考算術、常識與時事。這算術也就罷了,下吏忝為倉曹,正可指點一下吾兒算術,可常識、時事會考些什麽,卻著實讓人捉摸不透啊!”

  馬嶽朝南邊拱了拱手,說道:“明府如此設計,定有深意,待看到考題之後你我不妨多多參詳。”

  眾人俱都點頭稱是,而一直旁聽不言的仇福卻說道:“府君這是不希望各地學校教授出來的學生都是死讀聖賢書,不知天下事的書蠡啊!”

  馬嶽聞言亦讚同道:“定是這般,如今各地百廢待興,光通曉聖賢道理學問,不知社會民情,亦不足為用也!”

  這一點上,馬嶽本身便是最好的例子,從學問上言,他並不算突出,所以當不了主簿、功曹,甚至都當不了文學掾。

  但馬嶽擅長實務,通曉治水,這卻是那些自命清貴的官吏所不及。

  他也是因此入了顏良的法眼,升任石邑縣長,所以馬嶽對於顏良對於縣校入學考試的變革極為支持讚同。

  眾人小聲閑聊著,又等候了小半個時辰,隻聽縣校院落中敲響了一聲清亮的鍾聲,正是考試結束的時間到了。

  又過了一會兒,縣校緊閉的大門徐徐打開,然後參加入學考試的學子們紛紛排好有序的隊伍走出門外。

  隻不過,有些學子一臉興奮,顯然考得不錯,但有些學子卻一臉沮喪,似乎是考砸了。

  而原本縣校門外寂靜無聲的場麵一下子沸騰了起來,各位等候考試結束的家長們紛紛招呼自家的子弟,過問考試情況。

  各地縣校並大都沒有專任的學官,而是由縣中五官掾兼任,石邑縣五官掾此時也得知了縣長駕到,連忙出來迎候。

  “不知縣君駕到,竟讓縣君在外頭等候,罪過罪過!”

  馬嶽卻渾不在意道:“無妨,學子考試要緊,倒是我太過忙碌,忘了關心過問一下縣校之事,是本縣疏忽了!”

  五官掾忙拍馬道:“那是縣君有更重要的事務要操心,能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已經殊為不易。”

  馬嶽道:“不說這些旁的,五官掾且快些與我等說說本次考試的考題是什麽?”

  吳倉曹也附和道:“對,快與我等說說,尤其是那常識與時事,考的什麽內容?”

  五官掾道:“那常識倒也不怎麽特殊,無非是五穀六畜是哪些,五經是哪五經,諸子百家都有哪些,大漢一共有多少個州,冀州有哪些郡國,烹飪的方法有哪些,粟麥在何時播種何時收割等等。”

  “那時事一共三道題,第一道是試論常山境內實施鹽鐵酒專賣後的變化,第二道是試論福利彩票的作用與意義,第三道是試論賊患對於民生社稷的危害,學子們至少需要擇其一作答即可。”

  聽聞五官掾對於考題的介紹,眾人都若有所思,那吳倉曹一臉愁苦道:“這……這時事也太難了吧?小兒輩怕是答不出個子醜寅卯來。”

  五官掾笑笑道:“我等先前去郡府中會商的時候,聽聞考題的內容,也如吳君所想,不過聽郡中張文學所言,這縣校入學考試主要還是前三項,最後的時事隻是參考項,若是答得出色,自然能增色不少,若是答得尋常普通,也無傷大雅。”

  吳倉曹長籲一口氣道:“那就好,那就好。”

  縣長馬嶽聽了這考題若有所思,而仇福則微微一笑,心道自家孫兒對於常識肯定毫無問題,對於時事也應當言之有物,這都源自於自己帶著孫兒經常遊曆各地,與他講解社會時政的原因。

  果不其然,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走出了縣校大門,看到站在人群前方的仇福就蹦蹦跳跳地跑了過來,一邊跑一邊喊道:“大父,大父!”

  仇福上前兩步,拉著少年的手問道:“阿樂,考得如何?”

  喚作阿樂的少年笑嘻嘻地答道:“回稟大父,孩兒考得都好,所有題都答完了。”

  仇福道:“噢?那三道時事都答完了?”

  阿樂昂起臉道:“都答完了,一題都沒落下。”那驕傲的表情好似在說快誇我快誇我。

  仇福拍拍少年的肩膀道:“阿樂有出息,比你阿父小時候可強多了。”

  阿樂卻不樂意道:“阿父精通的是戰場搏殺的本領,孩兒學的是施政理民的本領,不一樣的!”

  聽著少年的話語仇福哈哈一笑,而旁邊馬嶽則恭維道:“虎父無犬子,看來仇小郎君他日的誌向是入朝為官呐!”

  仇福道:“小小娃娃,口出大氣,卻讓縣君見笑了。阿樂還快來見過縣君和諸位長輩。”

  阿樂倒是精乖,一一上前與馬嶽和諸掾吏、冠族行禮。

  而諸掾吏、冠族們見自家上司對這對爺孫十分禮敬,而言語裏好似這戶人家來頭不小,也不敢怠慢,紛紛回了半禮。

  這時候諸位應考學子都已經被前來送考的家長們接到,紛紛各回各家,而五官掾則邀請縣長馬嶽與一眾掾屬、冠族到縣校中稍坐。

  馬嶽正好來到縣校,更有一事要再仔細過問一下,便答應了下來,還邀請仇福一起入內,仇福推拒不過便答應了下來。

  進入縣校學堂內坐定後,馬嶽問道:“五官掾,還有半個月便是六山學院的入學考試,這可事關我石邑縣的顏麵,如今可準備得如何了?”

  五官掾忙答道:“此事下吏自然不敢怠慢,但凡所有報名參考的學子盡皆備案在冊,共有各在下這便取來請縣君過目。”

  過不多時,從人拿來一卷名冊,五官掾親自持著來到馬嶽麵前展開道:“好叫縣君知曉,我石邑縣民人雖然不多,然本次報名參加六山學院考試者卻不少,其中大多數都是本縣居民,然也有少數僑居本縣的屯民子弟。”

  馬嶽這些時間一直忙著幫助屯田堡寨興修水利,所以清楚顏良對於屯堡屯民的重視程度,當下立刻表態道:“無論是本縣子弟,還是屯民子弟,我等都當一視同仁,萬萬不可區別對待,你可知曉。”

  五官掾聞言一凜道:“下吏自是曉得,下吏已經有所計劃,由於本次縣校入學考試,原本學子都放了春假,縣校的校舍空了出來,下吏準備在六山學院入學考試前五天,把本縣參考學子全都集中到縣校中居住,又下吏與眾教習最後指點,考試前一天,由縣中派車馬護送去三公山待考。”

  馬嶽點點頭道:“既然你安排周全了,那邊放手去做,但凡有何所求,盡皆可提出來讓縣中解決,爭取讓本縣學子多一些人入學,我等也好麵上有光。”

  五官掾道:“下吏知曉,定不負縣君冀望。”

  卻說如今的常山境內學校分為三級,即是六山學院,各縣縣校與各鄉鄉庠,便好似後世大學、中學、小學一般。

  鄉庠是適齡孩童都可免費免試入學,在鄉庠中主要學習孝經、算術,也輔之以體鍛、常識、時事。

  受過鄉庠學習的學子,可以參加如今天石邑縣校內進行的入學考試,通過者可以進入縣校學習五經與更深奧的算術。

  而六山學院這樣的高等學府,則需要至少獲得縣校的考核之後,方才可以報名參考,通過者進入學習。

  若比之於後世,鄉庠考縣校大約等同與中考,縣校考六山學院,大約等同於高考。

  不過由於各地鄉庠、縣校都剛剛恢複,六山學院也剛剛興建完畢,並沒有那麽多符合要求的考生。

  所以最初對於考生的要求就放寬了不少,隻要獲得鄉庠、縣校教習的初步考核,就可以參加下一級的學校入學考試。

  按說這樣一個新的升學途徑本應該頗多爭議,尤其是那些本身有家學傳承的大族,其子弟本不用到外邊求學,自家家就有族學,也未必看得上鄉庠縣校。

  然而顏良大力推行免束脩(學費)、免費餐食(學雜費)的免費教育,影響力實在太過巨大,那些愛惜名聲的士族絕對不會在這個原則問題上與顏良唱反調,不然還不得被那些想家中子弟上學而不得的老百姓們給罵死。

  顏良更是拋出了殺手鐧,他宣稱一年之後,常山國上自國相府,下至縣、鄉,所有現有官吏和新募官吏,均至少需要通過縣校的畢業考試,也就是沒中學畢業,你都當不了官吏。

  當然,顏良也不會一棒子打死,畢竟在郡縣之中,許多人都一把年紀,為吏數載、十數載、數十載,絕對不可能讓他們再回到學校裏去讀書考試。

  所以他設置了一個年齡界限,但凡二十五歲以下的官吏,不管是現在在職的,亦或是新辟的,都需要有縣校文憑,而二十五歲以上的在職官吏,以及在野有德高人,則不在此限製之內。

  就為了這個殺手鐧,常山境內的大家大族們也隻得捏著鼻子忍了,畢竟各家子弟日後還是要出仕郡縣的嘛,若是真個不參加考試你必須等到二十五歲之後,才有機會出仕。

  這年頭也講究一個“出名要趁早”,很多年輕人十六七歲就在郡縣中任事,二十五歲都已經舉孝廉了,各地大族也不願意自家子弟起步比別人晚。

  更何況,通過縣校的畢業考試不代表你必須入學,隻要你學識達到要求,報名參考通過即可,這更讓那些不願與寒門黔首混雜在一起的大族們沒了顧慮。

  就這樣,顏良初步實現了常山境內的學製改革,也潛移默化地改易了官吏選任製度,走出了從辟除製度到考試製度的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