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官渡迷局
作者:風吹過的沙      更新:2020-04-21 10:37      字數:4124
  最快更新三國求生手冊最新章節。

  高覽的說法很有誘惑力,若是他們直接撤軍回去,多半這鍋要讓他倆背上,而若是采取他的方法,確保自己始終可以站在勝利者的一方,袁強則助袁,曹強則助曹。

  高覽反複分析厲害,終於說通張郃與他共同進退,一起躲入澤地中暫避鋒芒,以觀形勢。

  當然,表麵上是如此,但高覽既然打定了主意要背袁投曹,哪裏還會首鼠兩端,早就做好了暗中的打算。

  在撤下了攻城的士卒後,高覽指揮著手下將攻城器具盡數棄在道旁,引軍後撤入了圃田澤中。

  暗中則修書一封,命自家親信綁在箭上射入官渡土城之中。

  信中自然是撇清了關係,稱自己並無意於與曹操為敵,奈何寄人籬下身不由己,如今找著機會願意陣前反戈讓開道路任憑曹軍出入。

  城中的曹軍守卒見正在攻城的河北軍一言不合就撤了下去,雖然不明就裏,但也紛紛喘出一口長氣。

  打到現在,無論是曹軍還是河北軍,都已經相當疲憊,誰都不願意再操持著兵器去做那令人麻木的搏殺。

  但城頭剛剛放鬆下來的曹軍守卒突然又緊張起來,因為他們看到有一個河北兵折返了回來,然後引箭開弓朝城頭連射了三箭。

  城頭守卒剛想還以顏色時,那河北兵卻又跑了。

  那羽箭落在城頭上,守卒們才發現羽箭上綁著絹帛連忙把三支羽箭全部搜尋起來交了上去。

  曹洪看到三封一模一樣的書信時十分不屑,認為這肯定是高覽的詐降之計,剛想把他當作垃圾一般拋走,荀公達卻聞訊跑了過來。

  “子廉,可是城外河北軍射來的書信?”

  “哈!公達來了,正是城外射來的書信,欲要誘我出城。”

  荀攸結果帛書一目三行地看了,大笑道:“非是誘敵之計,高子奐乃誠心投獻也!”

  曹洪卻是不信,隻問道:“公達為何如此確信?”

  荀攸卻不立刻答他,隻遙遙指著東邊方向道:“子廉且看?”

  曹洪順著荀攸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東邊數裏外,鴻溝水畔的沙堆上,原本嚴嚴整整的河北軍營地正顯現出一股亂象。

  河北軍的旗幟被砍倒,帳幕被點燃,士卒則在倉惶走避。

  與之相對的是,隱隱看見曹軍的大旗在那裏飄揚進退。

  曹洪大喜過望,說道:“兄長回來了?好啊!看來烏巢真的得手了!”

  荀攸望著遠處天邊仍舊在飄揚的黑煙,點點頭道:“當是如此,天佑曹公。”

  荀攸又道:“高子奐與我在潁川就已相識,其人非是冥頑不靈之輩,如今烏巢付之一炬,攻守之勢已然互易,此時前來投效不足為奇。”

  曹洪聽了荀攸的話,再想一想突兀撤走的河北軍,問道:“那依公達之意,當如何處之?”

  “曹公驟破烏巢便立刻返歸官渡,必欲一戰抵定大局。然其兵員不多,若無我等呼應,恐難獲大勝。我等當盡起勝兵,北攻袁營,與曹公兩相呼應,則袁氏轉瞬可破矣!”曹洪非是不知兵之人,知道荀攸說的都是最好的打算,但仍舊擔心若傾官渡之兵往攻曹營,若是戰事不利,則被反攻過來怕是連官渡土城也未必能守住曹洪猶疑道:“若是那高覽乃是使詐,待我揮軍北上時,他卻中途阻截,或是順勢取我官渡台城,豈不危矣?”

  一直胸有成竹的荀攸此時也流露出了無奈的神情,兩手一攤道:“子廉,我軍之糧已支不足月,而各地供輸亦十分艱難。此番雖燔袁氏之糧,孰知其不能再行調撥?若長此以往,比拚積儲財力,又怎是河北之敵?”

  “若不趁明公襲取烏巢盡燒其糧的勝勢,大敗麵前之敵,恐他日再無如此良機矣!”

  曹軍的軍糧多寡曹洪自然一清二楚先前曹操對許攸所言可支一月都已經是克扣了三成口糧後的結果,每個士卒隻能日食四升五鬥,各營之中不無怨言,若一直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若是再度恢複僵持的局勢,說不得就真如荀攸所言,會被生生拖垮可曹洪又想到曹操在臨行之前,反複囑咐曹洪要力保烏巢不失。若是出城去戰,雖說戰果可期,但風險也是巨大的曹洪猶自不能定奪,荀攸急切地勸道:“子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曹洪考慮再三終於下定決心道:“便依君言,發兵北進!”

  荀攸和曹洪雖然決定了要出兵呼應曹操,但也沒有完全放鬆戒備,留了三千老弱傷患在官渡台城內守備,其他精銳傾巢出動往河北軍大營而去為了再次確認高覽的心意,荀攸回書一封給他,大大吹噓了一番曹軍已經盡數焚毀烏巢糧倉的戰績,並命他遣人指引道路,餘部則要退離官渡台城五裏之外高覽既然決定背袁投曹,也就十分配合地努力做好一個帶路黨,遣了自己的親信數人給曹軍帶路,自己依言後撤,退至了讓曹軍感覺安全的距離同時,高覽還不忘提醒荀攸。。說另外一邊退入萑苻澤的張郃雖說是和自己共同退兵,但其心意猶自不決,讓他小心戒備此刻河北軍大營之中已然亂了套,從他們發兵官渡開始,兩個多月以來一直都是壓著曹軍在打,對麵隻有招架之力,偶爾才能出點奇兵偷襲一下側翼糧道但這一回遠處滾滾的濃煙,東麵突然出現的曹軍,以及軍中正在自發散播的消息,無不讓士卒驚疑不定東邊的曹軍如狼似虎,而最邊緣的營壘本就駐紮著河北軍中戰力最弱的新卒和輔兵,完全不是對手曹軍連破數營,更驅趕著敗兵去衝擊更多的營壘一時間河北軍東邊沸反盈天,竟讓人不知有多少人馬殺來而正麵官渡台城裏的曹軍大舉殺出後,才是真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令不知底細的河北軍士卒全都以為正麵主力已然潰敗,頓時人心浮動不能抑製。袁大將軍雖然自孝靈皇帝駕崩至今多曆戎馬,但自從八年前界橋之戰後已經極少親臨戰場,名位越來越高,這膽魄卻並未見長,已經沒了當年“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反逃垣牆間邪?”的氣勢此刻曹軍自東南兩麵夾攻,兩邊俱是聲勢浩蕩,讓身處中軍大營的袁紹十分驚惶袁紹手下眾將大都被分派了出去,眼下跟隨在身邊的多是文臣,一群人圍在袁紹身邊議論紛紛郭圖此刻已經沒了一擊定乾坤的氣焰,勸說道:“眼下曹軍兩路襲來,不知來敵是何情形,明公不若退至後營督戰。”

  曹軍的襲擊十分突然,帳內眾人大都還沒搞明白具體是何狀況,本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原則大多都讚成郭圖的提議唯有沮授道:“明公若退,則恐軍心搖動,殊為不利。此際曹軍雖然兩麵來襲,然我中軍附近尚有數萬雄兵,當能固守本營,不必驟退。”

  兩邊的說法都有一定道理,袁紹既擔心曹軍打到麵前,又擔心自己離去會影響軍心士氣,猶豫不能決這時候袁大將軍的長子袁譚站了出來道:“大人身份貴重,不當居於險地,不若由兒郎代替大人居中坐鎮,大人前往後營為兒郎掠陣。”

  袁紹這時候才發覺帶著長子前來還是相當明智不由頷首道:“大郎所言甚至,也該當讓你多曆練曆練了。”

  就在袁紹打算留下袁譚坐鎮,自己撤去後營時,帳外突然闖進來一人來人尚未進帳就大喊道:“明公!末將請率屬下為明公禦敵!”

  待到一員頂盔摜甲的將領單膝跪地向袁紹行禮時,大家才看清是文醜來了文醜自從延津一役為曹操所敗後,在袁紹的心目中地位直線降低,而把持將領選用的郭圖又因為文醜與顏良走得近而刻意排擠,所以幾乎從河北軍一線將領淪為了一個打醬油的就如此刻,軍情如此緊急,也沒人想著去通知文醜前來參議。。反倒是文醜聞聽了消息後,主動跑來袁紹帳中請戰沮授本就不讚同袁紹後撤,此刻見文醜主動前來,也出言道:“曹軍來勢洶洶,若我軍坐地死守,不免陷於被動,還請明公分遣將校,禦敵於外。”

  袁紹亦覺得沮授、文醜之言有一定道理,便問道:“除伯屈之外,還有誰人可率兵禦敵?”

  眼下帳中文多武少,少數的武將也都是名位較低之輩,如今情勢不妙,便無人願意站出來應命等了片刻後,站在隊列末尾處有二人出列道:“啟稟明公,吾二人願率兵出戰。”

  袁紹抬眼看去,卻發現是兩名二十出頭的小將,看其麵目好似與留守鄴城的審配有幾分相似,便想起審配二子此番亦隨軍南下,問道:“汝二人可是正南家的兒郎?”

  其中較年長一人道:“明公明鑒,在下審旻,此是舍弟審觀,吾兄弟願為明公分憂。”“好,不愧為正南之後,汝二人現在出任何職?”

  審旻答道:“回稟明公,末將現為別部司馬,舍弟現為軍候。”

  袁紹聽了後略顯猶豫,畢竟二人年輕,並無多少統兵經驗,讓他二人率兵禦敵或許並不太牢靠沮授看出了袁紹的猶豫,上前道:“啟稟明公,末將願率二位審郎君抵禦曹軍。”

  沮授雖然擅長出謀劃策,但身上亦掛著奮威將軍的名號,由他來統帥一部人馬倒也合適袁紹便命沮授與審旻、審觀率五千人東向禦敵,文醜率五千人南向禦敵,留袁譚將萬人居中坐鎮,自己率了數千人馬往北稍退至後營壓陣決斷既下,各人分頭行動,此刻河北軍營中已經彌漫著一股悲觀的情緒被點到後撤的暗叫一聲僥幸,被點到坐鎮中營和分頭出戰的則大呼倒黴隻有文醜本部三千餘人和審旻、審觀的千餘部屬士氣尚可,沮授亦看出了端倪,便在出戰前親自激勵士卒沮授在河北軍中的威望素著,得他激勵,士卒稍稍得安,隨東向去援幾個正在被攻打的營壘至於文醜,早就心急火燎地帶上分派給他的部屬往南去了且說沮授帶著審氏兄弟東進後,發現沿途有些營壘還有人駐守,但有些營壘卻已經發生了士卒逃逸的現象河北軍從年初打到現在士卒也已經疲敝不堪,尤其是眼看一座小小的官渡土城,居然連番攻打兩個月都未能打下,對於士氣的影響十分巨大如今變故叢生,連高覽這等深受袁紹信重的統兵大將都想要改換門楣,也由不得士卒們生出了別樣心思沮授暗暗歎了口氣,繼續令麾下部屬緩緩而進,眼前敵情不明,他雖然心急,但也不得不壓著前進的速度但沮授帶著人饒過三四個營壘後,突然麵前衝來了大股的潰卒,把沮授的陣腳衝得有些紊亂士卒們麵對敗兵有些手足無措,雖然心知被敗兵正麵衝來多有不妥。。但也生不出舉兵向自己同袍逼去的念頭沮公與心道不妙,立刻策馬上前,大聲疾呼道:“吾乃奮威將軍沮授,奉大將軍之命前往拒敵,爾等皆從兩邊退卻,於我陣後集結,莫要慌亂!”

  那審氏兄弟亦如他們父親一般有些膽魄,不然也不會在形勢嚴峻之時請命出戰,此刻也護持在沮授身邊大聲招呼潰卒們雖然士氣沮喪,但畢竟都是受過多日訓練的正規兵,因著受了曹軍的突襲,又無得力幹將坐鎮才潰散逃逸此刻見了軍中人人景仰的沮授前來,不少人便稍稍安定了情緒,依照指揮往兩邊退開,跑到了步陣後集結在一起當然,也不乏有士卒的確是往兩邊退開了,但好似被打怕了,越跑越遠不再回頭但沮授此刻卻已經沒有了心情去管顧那些逃散的士卒,因為在他眼前不遠之處,正有一支氣勢如虹的部隊鋪天蓋地而來

  最快更新三國求生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