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武威張繡
作者:風吹過的沙      更新:2020-04-21 10:37      字數:4490
  最快更新三國求生手冊最新章節。

  張繡現在的心情很舒暢,自他從陳國駐地北上之後就如此,而今天聽聞夏侯淵大敗於河北軍之後更覺暢快。→???八+++八**^^≥

  這倒不是因為他與夏侯淵有仇,而是張繡認為自己終於能夠脫離桎梏大顯身手。

  從中平年間,張繡從涼州武威拉起一批少年投奔叔父張濟以來,這十幾年間轉戰各地的生涯,就要數前幾個月那段日子最為憋屈。

  雖說在董太師剛剛死後的時日也曾人心惶惶,但不久之後就隨著叔父與李傕、郭汜等人打下長安,把持了朝政。

  雖說建安初年,叔父因關中缺糧,引兵入荊州攻劉表之穰城,叔父不幸中流矢而死,那時的張繡也如喪家之犬般無所依靠。

  但好在劉表釋放善意欲要招攬自己駐守宛城抵禦曹操,讓自己有了個立足之地。

  而那之後,涼州有名的智者賈詡竟然聯絡自己,欲要投附到自己軍中,可讓張繡高興壞了。

  雖說那年曹操大兵壓境,自己兵微將寡難以抵敵,隻得順勢降了,但沒想到曹孟德竟有謀自己之心,使得張繡不得不奮起反擊,可惜沒能殺了曹操,隻得再度退去穰城,背靠劉表抵禦曹操。

  無論是在武威時、在長安時、在宛城時、在穰城時張繡的日子都過得十分隨心所欲,收了稅全部吃進自己嘴裏,如果收稅不夠那就去搶,總之得滿足了自己和手下兒郎的私欲才行。

  但在去年時,袁本初與曹孟德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自己本待坐看好戲,賈文和卻勸自己再度投附曹操。

  張繡當時也是被曹操連番打得身心俱疲,蝸居穰城一地,連軍食都不征收不夠,隻能仰賴劉表供輸,而劉表也不是個好鳥,總是給個六七成,餓不死飽不了的樣子。

  為了能結束顛沛流離局促不安的日子,張繡便答應了賈詡的提議,遣使向曹操歸附。

  曹操見自己欲要歸附倒是十分爽快。。許了自己揚武將軍,好好款待了自己一陣子,又讓兒子曹均娶了自己的女兒為妻,讓原本提心吊膽的張繡徹底安了心。

  曹操後來安排自己駐守陳國,自己一看是豫州豐沃之地,便興衝衝答應了下來。

  那時曹操又說陳國地小,用不到許多軍士,要讓自己精簡一下人馬,自己雖然不太樂意,但知道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便配合著精簡人馬,好在曹操也沒做得太過,自己那三千跟隨自己多年的西涼兒郎都給自己留了下來。

  可等張繡到了陳國後,卻多次受到地方官吏的刁難,非但限製自己士卒隻能待在專門的營中,對於糧秣的補給更是嚴苛,每次補給最多隻有半個月的量,絕不會多上分毫。

  隨心所欲慣了的西涼兒郎被束手束腳,總有人會在城中鄉裏惹上點事,而地方上的官吏對自己手下犯法士卒總是鐵麵無私,而自己也不好過多求情,畢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而這些都還罷了,最讓張繡不能忍的是他投曹之後幾乎是被投閑置散再也沒有用武之地,手下的部屬被收編了大半,在地方上至多也就是打打蟊賊,連搜刮戰利品的機會都無。】⑨】⑨,.2≧3.o↗

  本以為,袁曹大戰開打後,肯定有用得上自己的地方,雖說未必有美差分派,但好歹也能讓自己去到前線,屆時能不能建功立業就要看自己和手下的西涼兒郎們的表現了。

  但雙方年初就開了戰,一直打了半年,聽說被河北軍從東郡直接打到了河南,可自己就一直被留在了陳國吃閑飯,可不讓人給鬱悶到死。

  原來在宛城,在穰城的時候,還有賈詡可以說說話出出主意,可如今給自己獻策投附曹操的賈文和倒是顯達了被曹操召入許都,封都亭侯,任了執金吾,沒過多久就遷了冀州牧,時刻帶在身邊參讚軍事,豈不比自己這個被束縛於一郡之地的揚武將軍要美得多。

  張繡甚至心懷怨尤地想,賈詡讓自己投附曹操是不是為了他自己好升官發財。

  當收到曹操的命令,讓自己與隔壁梁國的朱靈一起北上增援時,可把張繡給樂壞了,這下總算不用看地方官吏的臉色,可以重回沙場,憑手上的長qiāng說話了。

  這一回地方官吏倒是怕張繡拖時間不走,特意送來了一個月的糧草,還說若有不足,可到陳留找夏侯太守支取。

  張繡這才想起來為何去支援的地方不是河南而是陳留,仔細一打聽方才知道,河北大軍雖然徑自從河南往許都去,可也遣了一支偏師,約莫數千人襲擾陳留。

  張繡當時還鄙夷了夏侯淵半天,心道不過數千人的偏師都處置不了,居然還一本正經地求援,不過也得虧是夏侯淵這個慫包,自己才能立刻發兵北上。

  張繡卻不知道,在原本的時間線上,曹操在官渡打得異常艱苦,最終還是把張繡調去增援,隻不過這一回增援的時間早了些,方向也從官渡換成了陳留。

  張繡當時就想著自己雖然急於建功。。倒也不急著趕路,最好讓夏侯淵與河北軍先打上一陣,耗盡了河北軍偏師的精力,自己好去摘個果子。

  但他又擔心隔壁梁國的朱靈到的早,自己反而落得一場空,便遣了遊騎密切注意了朱靈所部的動向,當得知朱靈的速度比自己還慢上三分時,心頭大定,便一步三搖地往陳留趕。

  張繡和他的西涼兵這一路上雖然沒有完全放飛自我,但也沒放過沿途縣鄉,不是訛幾頭豬就是索幾隻羊,一言不合還偷幾隻雞。

  對此張繡倒是心安理得,誰讓手下的子弟們多日不放風,也總得見點葷腥才打得動仗不是麽,自己能約束手下不隨便搶掠那已經是嚴格執行了軍法,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當張繡得知夏侯淵沒等自己前去就出兵追擊河北軍,結果是大敗虧輸而歸,對夏侯淵的鄙夷又增了三分,也讓他聯想起了穰城往事。當時曹操圍攻穰城多時,卻突然引兵退去,自己帶兵去追,賈詡卻說:“不可追也,追必敗。”自己沒當回事,執意要追,結果大敗而還。

  回到穰城後,自己有些羞愧沒聽賈詡的建議,但賈詡卻道:“促更追之,更戰必勝。”

  自己答道:“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敗,奈何複追?”

  賈詡卻堅持道:“兵勢有變,亟往必利。”

  張繡就信了他一回,收攏士卒再追,果然大勝而還。

  自己沒明白其中道理,便問賈詡:“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退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驗也?”

  賈詡答道:“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後;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故知必敗。曹公攻將軍無失策,力未盡而退,必國內有故;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縱留諸將斷後,諸將雖勇,亦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

  這老甲魚人品雖然不咋地,但說的話忒有道理,論用兵嘛,我張子服也就略遜曹孟德,至於曹孟德手下那些人,可就不夠看了。

  既然夏侯淵已經敗了,張繡便不再磨蹭,心想得趕在朱靈之前把河北軍偏師拿下也好讓世人看看自己的能耐。

  當張繡緊趕慢趕來到封丘東南的小黃縣歇腳時,卻從當地縣令口中得了最新的消息,說是夏侯淵不但在平丘大敗,更是折了中郎將文稷和他長子夏侯衡,為此夏侯淵還專門下發文書曉諭縣鄉。

  張繡拿過那道文書看了看,上邊的內容不多,其中卻有一條十分耐人尋味。

  “文稷、夏侯衡等將力戰身死,若有人偽冒戰死將士,郡中士民一應不得理會,如能捕拿送交郡縣,必有獎賞。”

  那縣令更是故作神秘地道:“好叫將軍知曉,我聽說夏侯府君之子並未戰死。。有被河北軍放歸鄉裏的子弟曾言,小君子是降了那河北顏良,卻不知府君為何作此文書。”

  張繡雖然不擅長陰謀詭計,但也是一眼就看出了其中關竅,笑道:“哈哈哈哈!夏侯妙才豈非欲蓋而彌彰乎?吾嚐聞其人乃是曹公妻妹之夫,果是靠裙帶關係方才得居高位。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有此敗局,不為無因。”

  張繡難得掉了幾句書文,吐槽了夏侯淵一番,但那縣令卻不敢接口,聊些小道消息也就罷了,明晃晃非議夏侯淵,張繡有這個膽子,縣令卻不敢妄議上官。

  張繡又道:“曹公還命我來陳留後聽任夏侯妙才統轄,我看他大敗之下已是無力為之了,本將便自行前去,為他收拾殘局吧!”

  說幹就幹,張繡遣了人去到封丘送信,就說自己偵知河北逆賊在平丘,便不入封丘徑直去了,送完信也不等回複直接折道往北。這回陳國北上增援的兵馬,除開張繡的三千本部,國中還遣了千餘弩手同行,負責統帶弩手的是陳國長史。

  陳國長史聞聽張繡改變了主意不去封丘會合,便前來勸阻,張繡名位高過他,又是名義上陳國方麵派去援軍的主將,卻哪裏肯聽勸,執意要去。

  陳國長史勸阻不及,隻得跟著他走,以免張繡太過莽撞吃了虧。

  誰知張繡此行竟然十分順利,除了在渡口尋找船隻費了點勁,渡過濟水後才發現河北軍已然撤出了平丘,留了一座空城給他。

  張繡大是得意,對陳國長史言道:“前時汝還勸我莫要冒進,如今河北逆賊見我大軍開至便望風而逃,汝還有何話說?”

  陳國長史也沒想到竟如此輕鬆克複了平丘,便也隻得表麵上恭維張繡幾句。

  張繡卻得了便宜還賣乖,大喇喇道:“遊騎偵知那顏良已然撤去了長垣我等在平丘休歇一日,明日便拔營去會一會他。”

  陳國長史聞聽之下大驚,連忙勸道:“將軍還請三思,夏侯太守亦是追擊河北軍時中了埋伏,乃至於損兵折將,將軍可千萬不要步了夏侯太守的後塵呐!”

  張繡怫然不悅道:“夏侯妙才豈能與我相提並論耶?曹公命我等北上,正是來阻擊河北逆賊,豈能畏敵不前。”

  陳國長史說不過張繡,隻得明著唯唯諾諾應付了事,暗中遣親信快馬去了封丘向夏侯淵報信。

  卻說夏侯淵得知張繡不來封丘與自己會合,擅自折道北上的消息後,心中自是恚怒不已。

  他知張繡這西涼匹夫素來狷狂,名位也不亞於自己本就難以統轄,加上自己新近大敗,以至於顏麵盡失,必然會被張繡輕視。

  但曹操任命自己統轄張繡、朱靈二人,自己必須盡到這份責任,不管張繡如何輕視自己,也要提醒他遵從曹操最新的命令,嚴守濟水以南,暫且不要管濟水北邊之事。

  夏侯淵剛剛把將令寫完,欲要遣人送去張繡處時,手下遊騎卻來報張繡行速甚快,已然在平丘南邊準備渡河。

  夏侯淵大驚失色,若張繡不識好歹,貿然出擊為河北軍所敗,雖說責任主要在張繡,但自己難免要再背上個統轄不當的惡評。

  他連忙再寫一道將令命人快馬追回張繡,但張繡的動作顯然比他更快上三分,渡河之後不但未受河北軍阻攔,反而一路北上,重新奪回了平丘城。

  得了消息後,夏侯淵這回倒也並不急著下令。。他深知如今哪怕傳下十八道令牌亦是召不回張繡來,更何況他又能如何下令?要張繡棄了重新奪回的平丘回到濟水南岸?若他敢這麽下令豈不是會被所有人恥笑?

  但夏侯淵還是有些疑惑,為何河北軍輕易就棄了平丘城,難不成其中仍是有詐。

  當他晚間再得了陳國長史的來信後,這才明白顏良意欲何為,這分明是看準了張繡此人自大狂妄,故意棄城以驕張繡之誌,想要故技重施,把前幾日的事情再來一回啊!

  夏侯淵這時候再也顧不得顏麵不顏麵的事情,連忙親自作書把前些時日自己遭逢河北軍伏擊的前因後果備悉寫下,並懇切奉勸張繡莫要擅自輕動,等朱靈帶著梁國援兵到來之後再統一行事。

  他把書信匆匆寫就,命一親信親自送去張繡手中,但想了一下,對張繡是否會聽從自己的建議仍舊沒有把握,便親自去營中檢視人馬,時刻準備帶人再次渡河去接應張繡。

  安排完了事情後,夏侯淵麵向西方,長歎道:“孟德啊孟德,西涼兒驕縱難製,冀州兒遲遲未到,你吩咐我的事情,怕是要令你再度失望了

  最快更新三國求生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