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話 壞事的永遠是臨時工
作者:陳年老貓      更新:2020-07-17 12:06      字數:3038
  v22座艙內的唐頌緣,“哎”了一聲。

  不是為別的,隻是想到了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進入後工業化21世紀之前的智人社會,真的真的,太脆弱了!

  隨便一場天災瘟疫、地震洪水、馬爾薩斯、領袖作死…就能讓無數的人,失去作為生命的尊嚴。

  不管是人,還是魚,還是鳥獸細菌…

  隻要種群滅絕,個體消亡,這就是最大的“恥辱”。與之相比,某國人的麵子什麽的,那種所謂的屈辱,真的算不上什麽。

  在大規模天災麵前,人類想挽救生命的成本,那是巨高的!

  別的不說,單說應對地震…

  嗬嗬,鬼都知道,最好的辦法,就是搬遷…

  可問題是,錢,誰出?

  又能搬遷到哪裏去?

  明知是地震帶,為何,還有人願意居住在這裏?

  就算搬遷了。那,新的地方,整個社會人群,如何與搬遷戶相融合?搬遷戶又如何謀生?

  當然了,隻要有錢,這些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真沒錢!

  錢,歸根到底,就是時間、效率、資源分配和人群喜惡。

  不信,你問問韓國人,願不願意支付“統一成本”!?

  …

  感覺太悲涼?

  也不是,唐頌緣又在腦子裏,數了數,那些有一定自救能力的範圍。粗略算下來,應該,也能保留近八十萬的人口。

  就比如遼西諸地;

  就比如烏桓諸部…

  再比如高句麗和三韓南部。

  不過,具體還剩多少人,等4、5月後,再統計,也來得及。須知~春夏交際,是北方傳染病高發期…

  嗬嗬~

  麵對傳染病,唐頌緣不會像麵對“雪災”那樣,手足無措…

  可畢竟還是要麵對的。

  沒有有效組織能力的土著,能不能配合著,把傳染病這關給扛過去,還真不好說。

  呃~

  想到這裏,唐頌緣隻有苦笑了。

  說好的“穿越後,成為球長很快樂”呢?為啥到他自己的時候,就如此“多愁善感”呢!?

  大概率下的小概率,為何,偏偏鍾愛唐頌緣呢!

  …

  照舊是巡回鳥瞰。

  而後,才是v22在標識信號點降落。

  降落時,已經是夕陽西山了。

  也沒人接機…

  唐頌緣表示正常。

  因為,一來沒有通知;二來,還是沒有人手。

  按照一號分配站的慣例,每次,有飛機盤旋降落,那就意味著,有補給或者有通告。需要降落的飛機機組,隻需自行卸貨即可。

  等過段時間…

  可能是當天…也可能是過兩天…

  自然會有人來搬運存放,統計歸檔。如果確實有急事,那麽,一般情況下,也是機組人員直接找上門。

  是的!

  還是人力資源匱乏的問題。

  一號站有工作人員1900人。

  高句麗人負責管理、翻譯、運營和文案;前遼東邊軍,負責具體執行,承擔大多數的體力活。

  但,這1900人,畢竟都是土著。

  他們就算按照“仙人”的指令,有能力完成基本的工作,可思維轉變的效率,依舊是很低。

  而且說句實在的,土著,對於陌生族群、陌生環境,要比現代人,更加沒有安全感。讓他們孤零零的,跑到陌生地帶照顧陌生人,他們確實需要適應很久!

  於是~

  原本隻需一人上崗的工作,土著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2、3人一起幹活。做事要求靜默,可他們,還是會時不時的聊聊天。

  抱團取暖,始終在左右著他們的行為。

  …

  唐頌緣下機後,首先,便是看到遠處,三四層的鐵絲網和鐵絲障礙圈。再看看與“一號站”的距離…

  欲哭無淚罷~

  而後,讓一個小隊留下來,與機組人員留守2架v22。並告知留守的10人: “親,你們有塑封火鍋材料、碳鍋,就在隨行行李中。

  充氣軟床和棉被、電熱毯、暖水袋,都有!

  酒也有…

  什麽都有,大家隨意就好。

  權且當給各位的加班補助…

  之一!”

  臨別前,唐頌緣指著他的“行李”,如是說。

  …

  借著暗淡的霞光,唐頌緣與無麵、傭兵們一起,緩步走向一號站的“側門”。這段距離,目測約1㎞多點。

  但,路很不好走。

  一路上,除了雪坑和被雪覆蓋的冰洞…之外,還有各種大小碎石和爛木根子。如果不是無麵們拉著唐頌緣,那麽,他將一路撲街。

  這也說明,一號站的具體選址,並不是十分的理想。隻要粗略一看,便知道一號站的建立,也十分的粗狂、粗糙!

  唐頌緣邊走邊看,他隻在大範圍上,發現過鐵絲網“圍牆”,卻從來沒看見任何“崗哨”,更沒看見過防禦形質的建築物…

  似乎,一號站除了鐵絲網,便隻剩板房。

  …

  三個小隊的傭兵,倒“品”字形前2後1。行進過程,全程把唐頌緣和無麵們,套在最內層。

  眼看距離商站“外牆”不遠了。

  突然,前隊傭兵排頭人,高高的舉起了左手,還是成握拳狀。隨即,無麵一號快速拉著唐頌緣,順勢滾入一處雪坑。

  其他無麵,也各自直接在雪地臥倒。她們都是雪白的大披風,入雪即刻“消失”。

  而後麵的那隊傭兵,也立刻在唐頌緣身後廿多米,展開警戒。

  這時,前麵的兩隊精英,一隊就地準備攻擊,而另一隊,則保持警戒行進。直到為首的傭兵小隊長,喊道:爾等何人?

  …

  被無麵一號的大披風蓋住,翻出望遠鏡。

  唐頌緣順著聲音的方向看去。

  果然,莫約三四十人,個個都是瘦不拉幾髒兮兮的穿著灰白皮襖,還有幾個人牽著幾匹挽馬,而馬則拉著平板車。

  也難怪傭兵警覺。

  因為一號站內的土著,理論上,都應該穿著“製服”。就算有例外,那也應該穿著羽絨或者軍大衣。

  可眼前這些土著,明顯還穿著扶餘人的“特色冬裝”;再看看這前後左右,沒樹林沒建築,隻有遠方的鐵絲網…

  很難說,這些土著是從哪“來”的!

  不過顯然,傭兵小隊長的那句“漢話”,對方沒聽懂。可沒聽懂,正常情況下,一般人,也該反問一句不是。

  可這些土著並沒有開口,而是選擇了拔出兵刃,直接不管不顧的朝著前方的小隊,發起了集體衝鋒…

  等他們跑起來了,才聽他們喊了幾句“幹掉…領賞”、“他們偷了東西”之類的扶餘土話。

  唐頌緣沒聽清,但,貌似感覺哪裏不對?!

  “他們難道不怕天兵?”

  …

  說時遲,幹架快。

  原本端著步槍、散彈槍的傭兵6人,見對方“玩自殺”,便快速拔出腿上的大口徑手槍,等了幾秒後,開始“集火”。

  6人的射擊頻率不高,也沒展開較大的攻擊範圍,隻是原地在雪地半臥或跪姿。而稍稍靠後的那隊傭兵,則集體“消失”在雪地裏。

  之後,兩個小隊的傭兵,在兩個射擊角度的夾擊下,隻用了不到一分半鍾,便果斷的“解決”土著們的衝鋒。

  ell~

  換手槍,是因為手槍彈都是凝膠彈頭,隻能起到滯停對方行動、打疼對方的效果。除非打臉~否則,一般情況下,傷不到人。

  而第二小隊隱蔽在雪地裏,為的是直接架起“bb彈加特林”。

  作用差不多,就是比手槍凝膠彈,打人要疼許多!有幾個土著,就是被bb彈崩到臉,才倒地不起的…

  一片哀嚎!

  以為這就完了?

  傭兵們按照慣例,一隊掩護,2隊上前,拔出電擊器,踢開兵刃,又給倒地哼哼的土著們,每人輸送了10毫安~30萬伏的電流!

  最後,才把幾個臉部流血、嚇得瑟瑟發抖的土著,從雪地裏拉起來,押好、驗傷…

  帖創可貼…

  …

  嗯~

  是的~

  手槍的停滯彈,一經開火,還是會產生“清脆”的爆炸噪音。而且這空曠的平原,槍聲可以傳播很遠。

  所以,唐頌緣這邊還趴在雪地上,看熱鬧呢;那邊,三輛雪橇摩托,也急乎乎的,朝著“戰場”趕來。分把鍾後,三輛雪橇摩托在十米開外急停。

  下來的幾位,那是二話不說,便遠遠下跪…

  之後就開始哭腔亂喊~外加不停的磕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