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分蛋糕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1-01-02 08:01      字數:4460
  公司上市,簡單來說,就是公開募股,募集資金,基本上絕大部分公司的目的就是上市,上市之後市值大增,更有利於募集資金,投資方也可以套現走人,管理層也得利,公司股東也可以圈錢。

  同時,上市之後很多東西就公開了,需要收到證監會的監管。

  未來影業的上市就在半年後了,反正程序該走的都走了。

  也到了分蛋糕的時候,李謙也在公司的大會議室裏,確定了給公司高管和旗下的演員、導演的股份。

  杜洋、鍾莉芳,還有幾位總監,以及鄧朝、王保牆這公司兩個男演員,女演員也就一個趙麗影,主要是藝人經紀這塊,李謙並不是太上心,就三個一線演員,還有其他幾個一出道差不多就在公司的二線演員,也算是和公司一起成長的。

  導演方麵,人就多了,除了郭凡、文幕野、齊玉昆、蘇侖他們四個一直跟著李謙的之外,還有吳經、寧昊、徐征。

  雖然沒簽導演約,不過未來影業入股了他們的工作室,而且他們導演的電影全都是未來影業來做的。

  至於周星池、徐客,隻是合作的關係,還沒到這個地步。

  超過20人,來分這一塊蛋糕。

  20多人齊聚一堂,公司的幾位高管不用說,從加入公司以來,等的就是這一天,已經盼了很久了。

  哪怕是對金錢再淡薄的人,此時眼裏也是掩蓋不住的激動。

  尤其是看到李謙手裏拿著一遝文件走進來,目光都匯聚到了那上麵。

  “大家都到了,那我也就不囉嗦了。”

  李謙笑著讓幾個秘書把一份份認購合同發給在場的每一個人,具體多少股份,之前都已經確認好了。

  杜洋作為公司總裁,認購了300萬股。

  鍾莉芳260萬股,幾個總監各100萬股,資曆老的中層管理,和當初被並購的早的幾家小公司老總也拿了十來二十萬股。

  鄧朝和王保牆兩人都是260萬股,趙麗影100萬股,李清那幾個二線演員,都是二十萬左右。

  郭凡、蘇侖、齊玉昆、文幕野每人260萬股,吳經、寧昊和徐征200萬股。

  認購價每股4塊錢,一共認購了差不多3000萬股。

  半年後的上市發行價應該是60多塊,就算以發行價算,分的最多的杜洋也能拿到1.8億。

  創業期開始就是杜洋一直在管理公司,這兩個億對李謙來說也不算什麽。

  幾個導演和鄧朝、王保牆,也差不多等於是分到了兩個億。

  其實,按照華陽傳媒當年的分配,導演和一線演員才是獲利最多的,不過當初華陽傳媒就隻有一個馬小剛,幾個一線明星加起來還沒有馬小剛拿的多,更別說其他高管了。

  李謙給管理層的相比華陽傳媒還有光羨等幾家影視公司的多的多,畢竟成立初到現在,公司就是他們在管理。

  寧昊和徐征、吳經,雖然他們的工作室都掛在公司旗下,公司也入股了,不過和郭凡他們還是有區別的。

  3000萬股送出去,以總股本5.3億來算,也送出去了5.66%的股份了。

  60多塊錢的發行價,也意味著公司的市值在上市初是320億多點,和上次融資的估值差不多。

  不過,這是在剝離了一部分產業之後的情況,更何況一上市這320億變成460億是穩穩的,最多兩分鍾的事。

  首日最高漲幅隻能是44%,接下來再來幾個漲停,最高六七百億簡簡單單,就算稍微回落,也起碼能超過現在華陽傳媒的500億市值。

  上市之前,《戰狼2》就要上映,也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關於公司上市的預測,在財經頻道已經屢見不鮮了,眾人幾乎本能地就在心裏預估起自己得到的數額了。

  望著眼前價值兩三億的股份,很快眾人就在認購書上簽上了大名,緊接著很是滿足地長舒一口氣。

  不過,一直在拍文藝片的齊玉昆,還是有些疑慮。

  “老大...”

  李謙笑道,“快把字簽了吧,寫個名字那麽麻煩,完了還得談談《我和我的祖國》、《最可愛的人》這兩部片子,我估計上麵也快有結果。”

  雖然齊玉昆沒有賣座電影,《心迷宮》、《暴裂無聲》這些不怎麽賺錢,不過他也是公司的藝術總監,基本上參與了所有電影的籌備,功勞不小。

  都這麽說,齊玉昆也不再矯情,唰唰唰地簽上了自己的大名。

  一大塊蛋糕分完了,簽完了字,杜洋他們就滿臉笑容地離開了會議室,工作去了。

  ......

  把合同收了一下,李謙開始和他們談正事。

  “那兩部電影的幾個單元,有些地方還是要注意一點的。”

  “李導盡管吩咐。”拿了錢的徐征連連點頭,光頭大圓臉的,笑起來看著就讓人發笑。

  “首要的,《我和我的祖國》每一個單元不能超過20分鍾,《最可愛的人》雖然少了一個單元,但是最好也控製在20分鍾,那些多餘的想法全部丟掉,盡可能地由小見大,以局部刻畫表現整體。”

  之前他們那些方案,那基本上都是照著微電影,五六十分鍾的長度來寫的,好是好,可一個單元五六十分鍾,一部片子得三四百分鍾。

  五個多小時,廁所都上了幾趟了,眼睛都酸了。

  “那豈不是要全部推翻了?”

  這麽一說,徐征才反應過來,之前隻是交了個方案,沒有劇本,所以也沒有估計大概的時長,這麽一想,自己方案確實不是二十分鍾能搞定的。

  “這段時間我也反複看了一下你們的方案,做出了一些優化,你們聽聽看。”

  李謙說著拿出了一個文件夾,翻開第一頁,“首先寧導的的,你這個方案是我說的圍繞著國旗來的,從國旗的設計開始,太麻煩了,直接簡化掉,圍繞著升國旗來,20分鍾內拍出升國旗的種種困難,最後以一分鍾左右的開國大典結束。”

  寧昊想了想到,“我查過曆史,當時按照要求,旗杆的高度與**城樓應該同等高,經實地測量,得出的數據為35米高。

  但在當時,剛剛解放的京城,一切都處於百廢待興之時,要找出適合用於做旗杆的材料絕非易事,最後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就是選用4根直徑不同的自來水管,一節一節地套起來焊接。

  但是,焊完之後,長度為22.5米,達不到35米高的要求,最終征求指揮部的意見,還是確定了旗杆的長度為22.5米。”

  李謙搖搖頭,“旗杆不是主要,主要是國旗,升國旗的時期,以及精準把握過程和國歌的配合,我建議從這方麵入手。”

  “技術困難?”寧昊了然了,升國旗的時間是和國歌同步的,國旗到達頂端的時候,國歌也正好唱完。

  “然後說下征哥,你之前那個方案挺好,平行蒙太奇,奧運會籌備組的視角,和一個從外地來看奧運會的普通人的視角同步進行,同步推進。

  籌備組忙碌、緊張,進京看奧運會的人興奮、喜悅,過程還帶點搞笑,最終兩條時間線匯聚到奧運會開幕式現場,合二為一。

  但是同樣的問題,太長了,20分鍾根本搞不定,我建議砍掉籌備組的戲份,以一個遊客的視角來講,或者再加一個京城本地人,單線敘事。”

  “行,我再琢磨一下。”徐征點點頭,真拍下來,20分鍾肯定是不夠的。

  他們之前的方案,基本上都是內容太多了,因為這種曆史事件,想表達的太多了,巴不得什麽都往裏塞。

  之前李謙也沒有著重叮囑時長的問題,本以為一部電影六七個單元,就該想到時長有限。

  “然後《最可愛的人》也盡量簡化劇情,其他的還好,黃繼廣和***這兩個單元有些雷同,你們還是盡可能拍點不同的東西出來。”

  “可是,這兩位的事跡實在是太多共同點了,都是年少貧苦,從軍,直到英勇就義。”郭凡也在苦惱。

  李謙從文件夾裏抽出一張紙,說道,“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邱邵雲49年參軍,北棒戰爭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成熟的軍人了,是一個老兵。

  而黃繼廣51年報名參軍,而且被分配當通訊員,沒有上前線,嚴格來說是一名新兵,新兵和老兵雖然麵對米軍都是同樣的仇恨,可是在戰場上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

  大部分軍旅電視劇,都是從主角剛參軍,或者參軍之前開始演的,成為一名真正的士兵,都需要一個過程。

  李謙查過黃繼廣的資料,入伍他本想上前沿陣地去多殺敵人,可是,根據需要,黃繼廣這個通信員被留在後勤。

  他心裏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尤其是看到見一起入伍的老鄉打死了不少的敵人,很是羨慕。

  於是,他向副指導員想請假三天,副指導員得知他是想跟老鄉一去前沿殺敵時,嚴肅地對他說:“你看我這隻手表,時針、分針、秒針不停地在轉,它為什麽在轉?是什麽在推動它?”

  副指導員用小刀把手表背麵打開,露出許多零件,繼續對他說,“這是發條、齒輪、小螺絲,如果缺一樣,或者它們其中的一件停止運作,那另一麵的針還會轉嗎?我們的戰場就像這塊手表,每個戰士就是其中的小零件,雖然分工不同,但他們的作用是一樣的。”

  其實類似的情節,很多影視劇都有,一個殺敵心切的士兵,在無法上戰場的那股子熱切。

  “黃繼廣,我建議從新兵到成熟這個階段去刻畫,最後堵搶眼犧牲那裏,不要悶頭往前衝,需要勇氣,需要毅力,同樣也需要智慧,畢竟血肉之軀麵對的是機槍掃射,一同執行任務的其他戰士距離火力點幾十米時,犧牲的犧牲,重傷的重傷,為什麽他做到了,總不能是因為幸運被打在要害上。”李謙說道。

  “智慧?”郭凡微微有些發愣,這個詞好像很少用在這種壯烈犧牲的戰士身上。

  除了戰爭劇的男主角有智慧這個設定,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靠著勇氣和堅韌。

  李謙點點頭,“沒錯,智慧,哪怕是普通士兵,也不要把他們刻畫成莽夫這種角色,至於邱邵雲的話,是一個老兵,就要突出他的強大了,可以向兵王這個方向靠攏,偏寫實一點就行了。”

  兩個差不多的英雄人物,以單元劇的方式湊在同一部電影裏,真的不太好弄,隻能盡量拍點不同的東西。

  “可兵王的話,已經有了一個張桃芳啊?”剛拍完一個兵王的吳經開口道。

  “那個我和張一謀商量下,不過他主要拍的是一個狙擊手,連單元的名字都想好了,叫《最冷的槍》,應該不會有太多雷同的地方。”李謙道。

  ......

  他們負責的這幾個單元,李謙一一說了下問題所在。

  其實主要就是三個問題,《我和我的祖國》各單元時長問題,要精剪,另外就是以歡樂向、感動為主。

  畢竟建國七十周年獻禮,是高興的日子,肯定是不能忘悲慘那個方向拍的。

  另一個就是剛說的,《最可愛的人》六名軍人,身份相同,容易劇情雷同,讓觀眾審美疲勞。

  反正問題指出了,剩下就他們自己去琢磨,到時候再討論,而且劇情還要上麵把關。

  正事談完了,也閑聊了起來,吳經就說起了前幾天新聞報道的,華陽傳媒要將四行倉庫保衛戰搬上大銀幕的事。

  “管琥也拍戰爭片,現在拍戰爭片的人感覺還不少,聽說還有幾個項目在拉投資,還有空軍的片子。”

  作為戰爭片導演,吳經當然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戰爭片。

  “聽說是蘇洲那的地產商有一塊地,答應用來建設實景,才湊夠了成本,一塊地啊,還是在蘇洲!”徐征關心的點就不一樣了,在這個房地產飛速發展的時代,竟然有地產商不蓋房子,拿地去給電影搭景。

  “電影現在這麽賺錢,估計那地產商也是在堵吧,況且拍完了還能拆掉繼續蓋房子。”李謙笑笑道。

  “太瘋狂了。”徐征還是無法想象。

  “說不定以後還有更瘋狂的呢。”寧浩笑道。

  “是啊,今年就有三十億票房的電影了,明年說不定四十億,過個五六年,鬧不好百億票房的電影都有了,那時候一塊地算什麽,才值多少錢。”李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