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
作者:伊人睽睽      更新:2020-04-19 09:57      字數:3960
  為了正版

  張助理苦笑, 悶頭不敢應。喬微之前在上學,管她的經紀人一直采取溫和放養方式。喬微懶洋洋的,張助理跟著喬微比跟別的藝人輕鬆。沒想到胡瑩剛上任,就拔快鬧鍾、加大工作強度,讓他頗不適應。

  張助理連跟喬微通風報信的機會都沒找到,電梯門打開, 胡瑩一陣風似的踩著高跟鞋出去, 哐哐哐敲門。

  十幾秒後,門打開, 紮著丸子頭、穿著睡衣的喬小姐露出小臉,將胡瑩迎接進去。胡瑩進屋後火氣不減,繼續指著喬微鼻子大罵:“你什麽毛病?!你不知道你是誰麽?怎麽能傳出跟男藝人接吻這種緋聞來?!你豬腦子啊……”

  昨夜劇院八卦一出, 火速上了熱搜。誠然謝屹已糊,但無奈喬微正天天出現在全國人民的視線中。昨天周日,今天周一,全國人民喪了兩天後開始上班, 話題一晚上在熱搜榜上蹭蹭蹭上升。人民熱愛吃瓜看戲,大娛的公關部門卻快腦溢血了。

  胡瑩破口大罵之時,忽見一張口罩遞到了她麵前。她一愣,看喬微眼窩因熬夜而發青。小美人被她罵得還不了口,卻並沒有露出憤怒色, 反而乖巧道:“胡姐, 昨天跟謝老師要的簽名, 送你的。我小心洗過了。”

  胡瑩:“……”

  她低頭, 果然看到白色口罩上的黑色簽名。字跡飛揚,氣勢磅礴,確實是某人的筆跡。胡瑩臉色一下子變得微妙,喬微將口罩塞到她手中,鬆了口氣般道:“知道胡姐喜歡謝老師,我去搶了這個簽名。還好昨天人雖然多,但我沒弄丟簽名,哈哈。”

  想到昨晚劇院自己身份被發現後衝過來的人群,喬微心有餘悸。

  胡瑩低頭看口罩,再抬頭看女孩兒漂亮的臉蛋。她一口氣梗在喉嚨間,心軟得一塌糊塗,生不下去氣了。她憋著那口氣,一手捂住心髒,一手顫顫指著喬微:“你這個、這個……”

  胡瑩身後的張助理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小喬今天還是善解人意。

  給了胡瑩口罩,喬微再噠噠噠跑回書房,出來時抱著筆電。她討好地把筆電給胡瑩看,密密麻麻的大段文字讓胡瑩眼睛一痛。喬微自豪地與旁邊兩人介紹自己的功績:“我答應胡姐要學習呀。昨晚回來後我去看謝老師的劇,做了一晚上筆記,還寫了觀後感。胡姐你眼光真好,謝老師的戲特別好。”

  胡瑩:“……”

  她喉間梗著的那口氣更沉了,她抬頭,盯著女孩兒的黑眼圈:“……你晚上沒睡?熬了一晚上看劇?”

  喬微揉著通紅眼睛,理所當然道:“謝老師演的戲太多了,我一晚上看不完。”

  最後,喬微低著頭,抱歉地看著胡瑩:“昨晚上給大家添麻煩了,對不起。”

  她眼睛湖水般,波光瀲灩明亮水潤,看著人時,心髒都要被擊碎。胡瑩抬手在她屁股上一拍,喝道:“喪眉搭眼的幹什麽?!小姑娘有點朝氣!”

  喬微被拍得一痛,再看時,胡瑩已經低頭去看喬微辛苦了一晚上的觀後感——

  謝屹,17歲出道,22歲退圈。

  他演電視劇出道,五年時間,電視劇這邊的獎,能拿的都拿了。他一直到22歲才去征戰電影圈,卻在拿到某享譽全國的獎項提名後,再沒出來演過戲。隨著他的退圈,胡瑩這個昔日的金牌經紀人越來越糊,糊到今天,不得不來帶喬微這個新人。

  往事如煙,讓人唏噓。

  胡瑩心中歎著氣,觀看喬微的觀後感,意外發現她寫得挺真情實感。喬微沒文化,文字表達能力不行,錯字還一大堆。但小姑娘寫得充滿感情,從謝屹出道後第一個角色開始寫。那是一個公子如玉的古裝角色,喬微幾乎是一幀一幀地分析。當年電視劇畫質不好,想到喬微是用什麽樣的精神在看劇,胡瑩臉部線條更軟了。

  她抬頭,與喬微充滿期待的烏黑眼眸對上。

  那雙湖光蕩漾的美麗眼睛裏寫的是“快誇我寫得好”!

  胡瑩罵她:“錯別字一堆,文盲一個,瞎自豪什麽?”

  喬微:“……”

  喬微失望地垮下肩,被一邊的張助理安慰地揉揉頭。她要拿回筆電,卻被胡瑩手臂擋住動作。胡瑩低著頭還在看她的觀後感,沉吟良久。胡瑩臉色幾度掙紮,最後下定了決心:“事已至此,這篇觀後感,就用來炒作吧。”

  喬微:“這個不好吧?!”

  胡瑩再下決心:“把謝屹拿出來炒!什麽吻戲,媒體都是胡寫的。但你熱劇在播,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

  喬微震驚:“這個真的不好吧?!”

  胡瑩罵她:“要不是為了你,你以為我想拿謝屹來炒?好歹是我帶過的藝人,跟我關係不錯。也就是他現在不混圈,不會有人出來澄清,才能放任你炒。我這是犧牲謝屹,換你清白……就說謝屹是你從小到大的偶像!從現在開始,你給我把他的履曆背得滾瓜爛熟!”

  喬微:“可我偶像不是他……”

  胡瑩:“嗯?”

  在經紀人威脅的目光下,喬微捂住嘴。心中跟自己的真正偶像道歉,等胡瑩唾沫星子濺得差不多了,喬微心中對陌生人“謝老師”道歉再道歉,弱弱地舉手問胡瑩:“我能把觀後感寄給謝老師麽?我覺得我拉著他炒不好,給他看了觀後感,謝老師應該能理解我確實喜歡他的戲。”

  胡瑩臉色緩和了下,去翻手機了。她先給喬微一個電話號碼,發現是空號後,在喬微和張助理的沉靜凝視下,胡瑩漲紅著臉給了一個郵箱,保證這個郵箱一定是謝屹私人的,哪怕謝屹不做藝人了,私人郵箱也不會跟手機號一樣變成空號……

  但謝屹不一定永不做藝人了。

  ……

  “當我們問喬微和謝屹什麽關係時,喬微一臉甜蜜地曬出了她給謝屹寫的觀影感想,說謝屹是她從小到大的偶像。”

  “小喬從小崇拜謝屹,謝屹是她進入演藝圈的動力,其他的完全是無稽之談。”

  “娛樂圈顏值最高的喬微,隔空表白謝屹。謝老師,你敢應嗎?!”

  大娛公司的藝人在幾個月內出走嚴重,喬微是他們最後的底線。胡瑩定出路線後,鋪天蓋地,喬微不斷接受采訪,表達對謝屹的敬仰,稱媒體人斷章取義,她沒有和謝屹拍拖。

  視頻中的喬小姐害羞說:“我喜歡的不是謝老師這種類型啦,哈哈。”

  然謝老師是哪種類型呢?

  市中心某複式小別墅中,青年端著一杯白開水,一邊開著手機免提,一邊站在電視前觀看娛樂八卦。電視中喬小姐美麗不可方物,時不時被人問起和“謝屹”的關係。

  電話那頭是他的母親,住在偏遠的彩雲之南。剛看到報紙新聞,謝媽媽迫不及待給兒子打電話過來。謝媽媽說:“親嘴兒,談戀愛!那個喬什麽是誰?!你有沒有腦子?你要再這樣,就別回去拍戲了,跟我回來種地!”

  電視中的喬微還在花式誇謝屹,電視機前的謝屹本尊關了電視。謝媽媽再罵了二十分鍾,期間謝屹一聲不吭。然而謝媽媽不在乎,她早接受兒子不愛說話的人設,哪怕兒子不回應,謝媽媽也能說上一個小時。

  謝媽媽:“謝屹你還在聽我電話麽?吭個聲!”

  謝屹坐到了電腦前:“嗯。”

  他開了機,點進郵箱準備接收導演發來的新劇本。耳邊謝媽媽還要再開一輪演講,謝屹淡聲:“你看六台。”

  謝媽媽疑惑地去開了電視,電視中正在對喬微進行采訪。謝媽媽咆哮:“這就是那個喬什麽?!我就知道你喜歡這種妖豔賤貨的長相!你讓我看什麽!我告訴你我不會接受這種長相的兒媳婦的!”

  謝屹:“……”

  謝屹心想:厲害了,你還知道“妖豔賤貨”。

  他正要再提醒他媽,謝媽媽看著電視先明白過來了:“哦,原來是你粉絲啊。你粉絲跑去當明星了?你現在還有粉絲啊?我以為你後援隊就剩我一個了。”

  謝屹沒再吭氣。

  謝媽媽習慣了兒子不說話,她不知道,她兒子此時正盯著一封新郵件出神,新郵件的署名是“喬微”。

  一封洋洋灑灑的觀劇感受。

  謝屹扶了扶無框眼鏡,揉著眉心,一言難盡下,他腦海中浮現“戲精”兩個大字。

  張助理還振振有詞:“謝屹那麽糊!我們小喬本來就不太有事業心,這要是再跟一個糊的湊一起,那真就兩個一起糊,糊到地心了。”

  胡瑩:“……”

  張助理這麽一說……也有道理。

  喬微忽然抬頭,好奇地問:“姐,你當年不是謝老師的經紀人麽?謝老師為什麽突然就退圈了啊?我看他資料,發現他退圈時剛進電影界,還拿到了一個大獎的提名,最後卻連頒獎禮都沒出席。為什麽呀?多可惜。”

  提到往事,胡瑩記憶不太愉快,冷冰冰道:“因為他命中帶衰,碰上了一個賤人。”

  喬微和張助理精神一振,齊齊擺好小板凳,準備聽八卦。

  然而胡瑩並不打算多說,她至今想起當年的事,都一肚子氣,替謝屹叫屈。謝屹最年輕氣盛、風頭最好時碰上那件事,完全無抵抗之力。他又不肯忍下那口氣,麵對封殺的威脅,謝屹直接就梗著一口氣,自己退得幹幹淨淨了。作為經紀人,胡瑩替謝屹可惜;然作為一個旁觀者,謝屹當年的退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既屈辱,又解恨。

  胡瑩拍拍喬微的肩,道:“以後參加活動時,你要小心周嫵這個女人。為了上位,她什麽做不出來?離她遠點,以你的智商,還是不要招惹這種人為好。”

  張助理大震:周嫵?!電影大咖周嫵?!國民女神周嫵?!

  張助理眼睛縮了一下,在圈中呆久了,經常會聽到一些小道消息。而胡瑩的提醒,似乎幫他證實了那些傳聞……

  胡瑩才懶得管張助理怎麽想,她隻盯著喬微一個人,神色肅穆,希望喬微認真聽她的警告。然喬微捧腮:“胡姐太看得起我了。我演技這麽差,隻能當個花瓶。我這輩子大概都不會有機會跟周老師同台,碰麵。倒是可能同上電視台,她被誇業務好,我就是她的反麵教材。”

  胡瑩:“……”

  她快要氣死了:“能不能有點誌氣?!”

  她鼓勵喬微:“多上表演課,你進步空間還是很大的。”

  喬微望著胡瑩激勵的眼神,往後縮了縮,小聲道:“我知道胡姐對我寄予厚望,但是胡姐可以多培養培養新人,不要把所有資源浪費在我身上。胡姐你不知道,謝老師他特別煩我。我發觀後感給他,他求我不要發了。”

  “我現在都不看謝老師的劇了。越看壓力越大,越看越傷心。”

  “我想好了。我就想還清我爸欠的債,買個房子,開個花店,存好養老金,美滋滋退圈。”

  喬微站起來,到傻了般的胡瑩身邊,拿起手機給胡瑩看,並羞澀道:“我爸讓我多相親呢,有個阿姨給我介紹了大學教授。我們正網聊著,等我去錄節目時抽空見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