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論局勢
作者:二老爺      更新:2020-04-19 09:43      字數:2536
  一談到子嬰少子,馮去疾幾人臉色微微動容。

  章邯問道:“丞相所說的,可是那個於會稽剿滅項氏一族的新晉禦從統領,我記得好像是叫青陽對吧?”

  李斯點了點頭:“正是此子,陛下巡狩沿途的消息都有回報鹹陽,沿途發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僅此子剿滅項氏的行事運籌,就不難看出定非尋常之輩。”

  章邯說道:“丞相說的不錯,前段時間看到會稽郡守宗首報上的奏書,其中剿賊過程十分詳細,這個青陽才是真正調度指揮之人,其行事老辣果斷,很快就把項氏一族盡數清剿,就算換成我,也很難做到更好。”

  馮去疾深以為然:“是啊,現在的後輩真的不容小覷啊,不過十三歲而已,就讓我這個老家夥有些心驚肉跳了,不簡單吶!”

  馮劫皺著眉頭說:“我聽聞陛下對此子深為器重,巡狩途中幾乎是日日召見,也不知道這對我們是好事還是壞事,禦從統領畢竟是趙高的下屬官,如此一來,我們對付趙高豈不是更加棘手。”

  章邯默默點頭:“這倒是個問題,趙高本就深得陛下信任,如果他得到了這青陽的幫助,我們就更難難辦了,禦從統領是郎中令下屬官職,他傾向趙高的可能性很大啊。”

  馮去疾卻說道:“你們也別太杞人憂天了,禦從統領雖然是郎中令的下屬官,但是我看這小家夥行事風格頗為桀驁,未必會甘於人下,趙高想要收服他,隻怕沒那麽容易如願。

  而且你們別忘了,李斯丞相和他還是有一層關係的,他們兩家乃姻親之好,也許這小家夥會站在我們內閣這邊也說不定。”

  章邯和馮劫眼睛一亮,倒是險些忘了這一茬。

  他們都不是蠢人,一下子就意識到其中的好處,如果說這層關係真的能夠拉攏這個禦從統領的話,那對內閣絕對有天大的好處。

  內閣和禦司監掰手腕,就吃虧在陛下哪裏說不上話,一個小小禦從統領雖然職紀不高,但是他卻深受陛下器重,內閣缺的不就是這樣一個能在陛下麵前說上話的人嗎。

  他們不由自主的看著李斯。

  李斯沒有什麽額外的表情,隻是淡淡的說:“諸位不必擔心,此子可為我等所用,說起來頗為有趣,其實陛下巡狩之前,此子就找上我了,主動提出與我等結盟對付趙高。

  不僅如此,陛下巡狩出遊這件事上,可以說也是他一手促成,就連把趙高逼著留在鹹陽,也是他的主意。”

  馮去疾幾人頓時動容。

  “陛下巡狩和逼留趙高竟然都是這小家夥的計策!看來老夫還是小看他了啊,從這件事情來看,這小家夥的確是思維縝密啊!”

  章邯深以為然:“沒錯,現在看來的話,此子走的每一步必見成效,並且自知僅憑他自己能力未逮,竟然能借助形勢,利用丞相和我們的力量去達成目的,這份心機實為驚心啊!”

  馮劫不是蠢人,自然也看出其中不凡:“不知道為什麽,看此子行事老辣縝密的風格,我用覺得不像是十幾歲的少年,反而更像是久曆朝堂的老吏,實在是怪異的緊。”

  他們幾人相視一眼,竟然都有這種怪異感,雖然他們並沒有與青陽有什麽直接接觸,但是窺一斑而知全豹。

  像他們這種老油條,很容易看出其中厲害。

  李斯不由得感歎到:“新客逐舊客,現在的年輕人實在是不容小覷啊,趙高攤上這麽個家夥,隻怕以後很難好過起來了。”

  馮去疾點頭道:“是啊,以我看來,這小家夥要比趙高厲害的多,趙高說到底隻不過是借重陛下師誼的庸庸之輩,大抵不過曲意逢迎的本事而已。

  但是這小家夥這麽短的時間就能取信陛下,十三歲就能得陛下賜官身,並且日日伴身不離左右,這種信任幾乎抵過趙高十年之功了,實在是可怕。”

  李斯說道:“隻怕趙高以後未必能在此子身上占到什麽便宜,不管怎麽說,此子都是陛下的族侄,血緣之親遠勝外人多矣。”

  章邯道:“丞相說得對,現在陛下極其看重此子,隻怕對其信任不下於趙高,內閣一直吃虧在難與陛下親近,所以趙高才會變得棘手,可是現在這青陽小統領卻能作為內閣與陛下之間的傳介,以後內閣的意見都可以通過他使陛下重視,如此,趙高不足慮也!”

  馮去疾略微思忖:“這小家夥對內閣來說的確是天大的助力,當今陛下祛先帝甚遠,信寵臣而離直諫,我等臣子縱然有心輔佐卻也無力而為,有了這個小家夥,我們也不至有力使不出了,如今帝國隱憂甚多,可遠遠不止一個趙高啊。”

  李斯也蹙起眉頭,直有同感:“馮相還是看的明白,朝廷上的爭端終是小疾,朝堂外的危機才是大患啊,僅會稽一郡,就有項氏逆賊,反秦之心昭然露骨,甚至敢行刺陛下,會稽之外又有多少此等野心之輩,我等不得而知!

  雖然項氏如今已經被青陽統領剿滅,但是此事我等卻不能不重視,大秦局勢實在不容我等放鬆啊。”

  章邯冷哼一聲:“聽那項氏乃故楚項燕後裔,想項燕一世名將不也敗死王翦將軍之手,他們這些後裔又能算得了什麽。

  帝國能給他們項氏活命的機會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不圖恩報也就罷了,竟然還敢包藏此等禍心,實在死不足惜。”

  馮去疾看了他一眼:“一個項氏自然算不了什麽,先帝掃六合統九州雖然已有十多年,但是留下來的六國遺族不知凡幾,這些人可不會甘心一直蟄伏下去,該來的遲早會來,我等須心中有數。”

  馮劫也說到:“我記得先帝還在時,就曾經有過幾次遺族複起作亂的事情,不過這些人都是烏合之眾,覆手既可平之,父親是否杞人憂天了。”

  章邯也點了點頭:“我到也覺得這些人不足為慮,六國尚在時都擋不住帝國兵鋒,何況今日乎,一些殘存遺族罷了,就算敢興風作浪,也隻不過是自取滅亡。

  想那區區項氏,不也被咱們那個小統領剿滅了,所謂將門之後,連此般少年都對付不了,我們又何須憂心。”

  “所以我說你們尚輕浮!”馮去疾沉聲說道:“六國滅亡,乃其心不合,並非其力未逮,若是他們真的能聯合抗秦,掃滅六國談何容易。

  然以後若起禍亂,各個遺族必一心覆秦,到時四地爭端狼煙遍起,就算不至於覆滅帝國,卻也足以動搖根基了,爾等竟如此看輕,以後必為其所累!”

  李斯也微微點頭:“是啊,這件事情我等不能小視,先帝若在,這些事情自然算不得什麽,但是如今先帝駕崩,新帝難為,若起禍亂以現在朝廷的局勢恐滿意應付,說到底還是要先除掉趙高,隻要內閣能掌控局勢穩住朝政,則萬事無憂。”

  章邯和馮劫都沒說話,但是兩人眼睛裏顯然是不以為然。

  他們真的不覺得所謂六國遺族能有什麽值得重視,六國滅亡十餘年了,大秦的兵鋒並沒有鈍化,昔年的六國擋不住,現在一樣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