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蒞臨高考
作者:國手丹青      更新:2020-05-06 15:25      字數:3135
  同司機師傅一起,蘇喆向著自己準考證上的考點而去。這是一所市內還不錯的高中,每年在市內的本科上線率還是比較高的。和蘇喆上的那所學校相差無幾。都差不多是在一個水平線上。隸屬於本市二流學校的範疇。

  但是就高考而言,在哪兒考無所謂。就算是在小樹林給自己設置考場,蘇喆也還是去的。高考考的是心態,考的是夢想,與其執著於考點的設置,不如奢望監考員。但這些對於蘇喆而言,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隨著車子的緩緩刹車,直至靜止。蘇喆知道,該是到站了。往車窗外看去,嗬,真熱鬧。慢慢的都是人。但差不多都是以學生為主,不用想也知道,肯定都是來看考場的,但是也有大部分的考生有家長作陪,或是三五成群,結伴而行。

  蘇喆走下車子,關上了車門。司機師傅說他就在這裏等著蘇喆,正好在這炎熱的天氣裏還能偷會兒懶,眯上一會兒。

  踽踽獨行的蘇喆在人群中顯得是那樣的格格不入。

  邁著急促的步子,徑直朝著目的地走去。蘇喆也並沒有趁機曬個日光浴和賞花的打算。他對於自己的閑情逸致有著強烈的時間觀念。

  剛進校門,門口就擺放著一個較大的考點布局圖。每一棟樓分配的是哪些考場,大可一目了然。

  從圖上看,蘇喆的考場是在逸夫樓。且從梯次看的話,自己的考場無疑應該是在二樓,衛生間位於左側樓道口。這些都是蘇喆從圖上了解到的信息。蘇喆的生活習慣或是細節真的是沒得說。就簡單的一張布局圖,他竟能用數學老師和地理老師所講的讀圖知識仔細研讀。最終得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其實優秀的人和普通人並沒有太大的差距,隻是在做每一件平常的事情的時候,優秀的人會運用自己的思維和知識去分析。而普通人隻是走走過場。

  蘇喆踱著步子向逸夫樓走去。在他看來,僅從布局圖看到的信息是完全不夠的。自己不能輕視一切會發生的突發情況。對於明天的高考而言,自己隻能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專注。才能盡量保證萬無一失。

  對於逸夫樓,蘇喆自己的高中也是有一座的。自己對於這座樓的來曆還是有意了解過的。逸夫樓的命名是按照他的捐贈者“邵逸夫”所取得。

  說起邵逸夫,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吧,但是要是說起民國時期的電影大王,那可是非他莫屬,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電影業才剛剛起步,製作電影的能力極低,隻能播放一些進口的外國電影,但是邵逸夫進入了電影節,改變了中國電影界的命運,開啟了中國電影的黃金時期。

  邵逸夫最開始以一個小弟的身份,跟隨哥哥一起進去娛樂圈,為了拓展業務能力,還曾經去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學習,終於在1934年,拍出了中國的第一部有聲

  電影,《白金龍》。後來哥哥邵醉翁退出了電影業,他則繼續留在娛樂圈,主持協助電影公司的發展。

  抗戰爆發後,他來到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有限公司,還參觀了美國好萊塢,深刻的被它震撼了,邵逸夫意識到,要想拍出真正的好電影,一定要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改良設備,但是要想弄懂這些,不得不建立一個設施齊全的攝影長廠,他花重金買了一塊地,建立起了當時亞洲最大的電影城,邵氏影城,被人們稱為:東方好萊塢。

  建好了影城,邵逸夫終於可以大顯身手,他招募了一批導演和演員,拍出了當時非常優秀的電影,比如《貂蟬》《江山美人》《梁祝》等等,他善於經營,把藝術和市場處理的井井有條,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電影大王。比現在的電影人做的好多了!

  除了經營電影,邵逸夫十分熱心公益,他熱心的對科教文衛醫療等機構獻出愛心,投入慈善事業,還建立了邵氏基金,每年都用巨款自主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1973年,開始像華人區大規模捐款,截止2000年,全國各地已經接受了邵逸夫的22億港幣捐贈,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逸夫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縱觀現在的電影節,導演、編劇、演員都是良莠不齊,浮躁的風氣讓觀眾們厭倦,新一代的電影人們是不是應該學一學邵逸夫,把電影當成自己熱愛的事業,積極的學習優秀電影人,熱心公益事業呢?這樣的人才能被人們永遠銘記!

  且在了解了邵逸夫得生平事跡之後,蘇喆對於價值觀得理解有著更深得層次了,一個人能活多久,在於他對於世界得貢獻價值。就拿邵逸夫來說,他用自由有限得資產為後人創造了無限得價值。他自己的價值也得以無限的放大和延續。

  大多數學校的逸夫樓都是圖書館,也有的直接用“逸夫圖書館”命名。當蘇喆到達逸夫樓下的時候,內心的崇拜感已經達到了頂峰。他放慢了步子,神情嚴肅且莊重的走上了樓梯。

  “蘇喆”隱約能夠聽到身後的人群中有人在呼喚著自己的名字。蘇喆轉身回頭望去。可是下一秒,他便追悔莫及,他寧願自己沒有聽到那聲呼喚。

  沒錯,是呂雅。

  已經都轉身了,再走掉有些不合適。蘇喆還是駐足等待了。直到呂雅一路小跑到蘇喆麵前時。已然是氣喘籲籲了。但她還是笑著說:嘿呀,好巧呀。

  蘇喆心想,確實好巧,這咋哪都能遇到她。“你怎麽也一個人來,你爸媽沒有陪你一起來嗎?”蘇喆表示迷惑。

  “他們都忙呢,看個考場而已,又不是什麽難事,難道我一個人就看不了了嘛?這不還有你呢麽?”呂雅倒是自來熟,上來就讓蘇喆有種無計可施的感覺了。

  無奈之下,,二人隻好相伴而行。更讓蘇喆不解的是,呂雅竟然和

  自己的考場隻有一牆之隔。蘇喆內心暗罵到:這也太巧了吧。

  就呂雅而言,在人群中第一眼看到蘇喆的時候,自己是無比欣喜的,可是轉念即來的是難過和自卑。這種過山車式的思想反複無疑是一種煎熬。

  不過蘇喆身旁並未見到那位熟悉的舍友之時,呂雅還是較為欣喜的。在這短短的幾日相處之後,呂雅也曾輕描淡寫的在王倩雯跟前打聽過她和蘇喆目前的最新關係。王倩雯也是否決了兩人的戀人關係。可見兩人並未成為情侶,那也就是說自己還是有些機會的。不過呂雅似乎發現,在蘇喆的眼中,除了王倩雯之外,蘇喆的眼裏似乎看不到別的異性。

  呂雅甚至都有種他會自動排除異性的錯覺。可是他又似乎有種莫名的吸引力。將自己的內心向他拉扯。可是道理呂雅也都懂,你百般討好的去愛一個人,以為他會感動總記得你的好,你往往會忽略掉,容易得到的都不會去珍惜。反而向蘇喆這種“目中無人”的男孩,隻要能夠走進他的心,你就會是他的半條命。

  兩人在樓道間無語的前行著,誰也不知道該先開第一句。誰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但也都知道,這樣真的會很尷尬。

  蘇喆很是迷茫,他有時候會認不清自己,自己或許熱愛紛雜與吵鬧也享受安靜和獨處。自己向來孤僻。也背負孤獨,靈魂獨自遠走,凡體享受世俗狂歡。世間萬物皆苦,他可以不去承受,但是就算他成為不了自己的英雄,也不會有人出現去替自己頂天立地。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自己隻能埋頭努力。即使自己隻有一個人,也要活得像隻隊伍。他盡量的克製自己不去搭理男女之歡。一心將精力專注於事業。這就是他對自己的承諾和對母親的回複。

  兩人看過了考場,在考場內也都走了一圈,知道了自己的座位。又從另一邊的樓梯口下去的時候知道了衛生間的具體位置,現在也應該是任務完成了。

  兩人也都沒有彼此分開,依舊是相依走過校園的樓梯,花園,操場邊的小路。直到校門口的時候,蘇喆才看著呂雅。說道:我要回去了,今天準備回去好好複習呢,這幾天都畫畫了,沒時間看看書,今天就先不嘮了哦。你路上也注意安全。明天見哦。

  呂雅點了點頭,向蘇喆甜甜的道別。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呂雅遲遲沒有離開,隻是站在原地靜靜地望著他。這個背影永遠都是那麽地自帶氛圍,給人一種拒之門外地感覺。這是自己第三次見到這個背影發呆了。也不明白為什麽自己就鍾意上他地背影了,自己也真的是很莫名其妙哎。

  傻傻地對著人家地背影發呆。不早了,蘇喆也說得有道理,自己也應該回去看看書了。平時讀不讀書都不重要,但今天起碼也得給自己人生中最重要地考試一點麵子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