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臨摹《向日葵》
作者:國手丹青      更新:2020-04-22 23:07      字數:5275
  蘇喆很喜歡梵高先生的畫,也欣賞他畫敬佩他追求藝術的精神,當然還非常的羨慕他的天賦,一個人能夠用八年時間走上人生巔峰,這其中的滋味估計隻能梵高自己能夠品味,而要畫的這張非常出名的《向日葵》,向日葵象征著陽光、蓬勃的生命力,雖然以自殺(也許是他殺)結束生命的梵高,其實是一個非常熱愛生命和追尋生命真諦的大畫家。

  剛開始,蘇喆鋪上背景色彩,我用了粉綠微量的鋅白。

  底下的背景色蘇喆選擇用土黃和少量的馬力黃。

  把大致的位置描繪一遍,並且鋪上相應的色彩,在此之前蘇喆的背景色基本上已經幹了,而且他在鋪背景色的時候加入了些許鬆節油。

  這是蘇喆第一次嚐試著畫油畫。材料的使用也是有些探索性。

  做完這步就可以鋪第二層的顏色了,可以先把暗部先描繪一下,對細節部分做少量的描繪。其實在畫任何東西的時候,我們不能太刻意地去注意這注意那的,反而那種什麽都不注意,畫什麽都有感覺。不然自己完全被束縛。絲毫找不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了。

  但對於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這是必修課。適當地探索工具新的表現技巧和使用方法也是種不錯地選擇。再者無論是色彩還是油畫,其本質取決於自身素描基礎的強弱。

  大體的描繪出各種關係,讓色彩在畫麵上體現出來,蘇喆前期畫的不是很嚴謹,相對來說比較隨意,想嚐試著體會梵高先生那種奔放的生命力。

  最後把各部分細節都描繪清楚,畫麵保持幹淨整潔,把向日葵的花瓣勾勒一下,下麵部分的花瓶也勾勒一下,讓畫麵看起來有力度,向日葵生機勃勃,這幅畫就這樣完成了。

  整個繪畫過程蘇喆都比較隨意,並沒有特別的去模仿梵高的筆觸,追求自由奔放的主題。

  最後把各部分細節都描繪清楚,畫麵保持幹淨整潔,把向日葵的花瓣勾勒一下,下麵部分的花瓶也勾勒一下,讓畫麵看起來有力度,向日葵生機勃勃,這幅畫就這樣完成了。

  這幅畫雖然沒用太多的時間去表現和描繪,可是它帶給蘇喆的感受卻是十分深刻的。向日葵給每個人的第一感覺就像是太陽,是光和熱的象征,也是內心翻騰的感情烈火般的寫照,但同時也似乎寓意著一種苦難,一種深重的苦難。甚至在畫的時候,蘇喆感覺有種飄渺的呼應。

  向日葵的花語是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它帶給蘇喆無窮正能量的勇氣和信心。當然,梵高的向日葵就如同一簇火焰,用自己的生命燃燒著。正如梵高一生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一樣。

  向日葵看似簡單,可是它完美的詮釋了梵高的生命追求和向往。他的向日葵是那樣靜靜地立在桌子上,卻又是那樣地狂舞著。渴望著太陽,蘇喆的心中仿佛也有一種感情欲噴湧而出。

  放下手中的畫筆,蘇喆再次前往意識之海,在書海之中找到了關於梵高的生平記載,他想要更加完整地了解這位大師。

  瀏覽完梵高地經曆,充滿著苦難。他生性善良,早年為了“撫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費到一個礦區裏去當過教士,跟礦工一樣吃最差的夥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礦坑爆炸時,他曾冒死救出一個重傷的礦工。

  然而在他主持的一次葬禮上,一位老人的厲聲譴責使他突然變得清醒,他開始意識到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上帝,博裏納日的礦工們再也不需要上帝,當然也不需要他了,他的一生總是充滿著悲劇主義色彩。

  他所有傑出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六年中完成的,最終開槍自殺。

  一位英國評論家說“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簡單、最普通的東西,這就是太陽。”

  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讓一群從來沒見過真花的蜜蜂“欣賞”四幅色彩絢爛的名畫複製品,看看蜜蜂的反應如何。

  結果發現,梵高的油畫《向日葵》特別受蜜蜂青睞。大師筆下惟妙惟肖的向日葵竟然讓蜜蜂誤以為真。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試圖品嚐其中的“花蜜”。

  足見其惟妙惟肖。梵高的向日葵是瘋狂的,是一種生命的叫囂,對藝術的執著,真正的偉大的藝術,都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生命。

  今日臨摹梵高的《向日葵》,並不隻是學術上的長進,而是對他全新的詮釋了什麽是藝術。

  大師之所以稱之為大師,不僅僅是因為他的作品,亦是他對於藝術的執著追求乃至堅守。

  梵高對於藝術的堅守震撼到了蘇喆。

  在和梵高這樣的人相比而下,自己在藝術之路上的旅程連起跑線都未超越。但蘇喆自此明白了,藝術源於生活,升華於生活。趁此機會,蘇喆也不想白白浪費一張閱卡。索性在書海之中遨遊,任思想肆意飛翔。

  同時,另一位畫家也引起了蘇喆的注意。----蒙

  克,他的代表作《呐喊》

  浪狀血紅的雲,回旋的海灣,擠壓變形的腦袋,將人們推入恐懼的深淵,發出震撼宇宙的尖叫和呐喊。

  蒙克完成於1893年的代表作《呐喊》舉世聞名,關於這幅作品,蒙克自己有一段記述:“我和兩個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陽快要落山時,突然間,天空變得血一樣的紅,一陣憂傷湧上心頭,我呆呆地佇立在欄杆旁。深藍色的海灣和城市,是血與火的空間,朋友相繼前行,我獨自站在那裏,突然感到不可名狀的恐怖和戰栗,我覺得大自然中仿佛傳來一聲震撼宇宙的呐喊……於是我畫了這幅畫,將雲彩畫得像真正的鮮血,讓色彩去吼叫。”

  蒙克的《呐喊》和他所有的作品一樣,都是通過自身體驗才畫出的,他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他所表達的隻是有關他自己的憂鬱和不安。這就是他的創作的原動力所在,蒙克正是通過創作才打開了自己幽閉著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覺中泄露了自己無意識的情感,使內心產生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渲泄。正如弗洛依德相信夢能使緊張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一樣,通過藝術來表達情感可以使他自己達到一種較為平和的狀態。倘若不是通過大量的創作來表達自己,那他也許早就像其妹妹一樣過早地精神崩潰了。

  1889年父親去世後,蒙克的精神更是無法寄托,性格變得憂鬱而孤僻、孤獨、絕望、死亡等感覺深深地困擾著年輕的蒙克,到了非表達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他要畫出活生生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呼吸、感覺和受苦受難。在這一時期,他畫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呐喊》。畫麵表現的是一個形似成形嬰兒的小人張著口從橋上跑來,遠景是海灣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滾動著的血紅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顫和恐怖,仿佛整個自然都在流血。

  一幅簡簡單單的畫,卻重重地敲擊著讀者的內心,那種作者欲表達的情感瞬間呼之欲出的張力,有些讓人歎為觀止。

  懷著不安的心情,蘇喆麵色癡呆的從書海中回到了現實,那種意猶未盡的美好似乎讓他流連忘返。就好像那邊有啥好吃的東西勾走了他的魂兒一樣。

  再一次審視眼前的向日葵,自己似乎又有了一些新的心得體會。搓了把臉,蘇喆邁著步子離開了畫室。剛走出教室的門,蘇喆才發現天已經黑了。肚子也有些餓了,不妨先去吃飯吧。

  蘇喆自始至終有個好習慣一直保持著,那就是按時吃飯,心情再不好也不和吃的過不去,而且不挑食,有啥吃啥,能吃飽就行。

  到了食堂之後,蘇喆草草的吃了些東西,有分飽意之後就拖著慵懶的步子向宿舍走去了。

  今晚的蘇喆也沒有太過再追求任務量啥的,任由那股懶勁上頭。散躺在床上,,靜靜地回憶著在書海中看到的那幾幅畫。

  “倩雯呐,馬上就要高考了,這幾天狀態可還好?有什麽需要老爸的地方你就說,別裝著不吱聲哦。”

  此時王局一家人正溫馨的坐於餐桌前。兩口子雖然對於女兒的學習甚是關注,但是從小也未將這種事拿到台麵上說過。女兒也從未主動張過口,他兩也就不好太刻意。但私下裏還是做了父母所該考慮到的一切。

  雖說此刻王局試探性的張口問了一句,但是之前已經在電話裏向聶老師和劉文梅老師了解過了。二人都對女兒近段時間裏的表現讚不絕口,王局雖沒有表露的很明顯,但是那嘴角的高度就未低於六十度。

  人都是有私心得,而且這種心理還會隨著年紀得增長越發得嚴重。兩口子就這麽一個女兒,當然要用心疼了。算時間也疼不了幾年了,再過幾年就要嫁人了。就已經要成別人家得寶貝了。這可叫兩半百得老人如何是好呀。可是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尊重女兒得選擇。他們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疼愛了。

  雖說兩口子也不指望以後靠女婿來生活,可俗話說的好,一個女婿半個兒。加之也就這麽一個寶貝疙瘩。以後不得把所有得家產都給他兩嘛。別的沒啥惦記得。隻是二老希望能有一個真心疼她得人,能讓他們放心得交付。

  聽著父親得問題,王倩雯搖了搖頭,低著頭繼續吃飯,低聲得說了句:“我準備報考中國美術學院。”

  聽著女兒冷冷得話語,二老竟然想不出半點兒拒絕和阻止得言辭出來。麵對女兒這樣得語氣,他們已經很清楚了。女兒肯定已經決定了,在說什麽她都不會改注意得。要是能改,就不是王倩雯了。

  於是隻能應和道:可以呀,那學校在國內也是挺好的,女兒也別太有心理壓力,放開了考就好了,你肯定行。

  他們也都知道,王倩雯幾個校考的成績相對而言就中國美術學院的有點低,但不至於考不上,隻是難度稍微有些大。如果是其它學校的話都應該穩走的。但是女兒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身為父母哪有阻止的道理。也就隻能卯足了勁兒為她鋪路造橋了。

  說罷女兒

  就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咧著嘴說道:“我吃完了,我先回房了哦。”

  看著這淘氣的女兒,二老卻是一點脾氣都沒有,卻越發的不舍。他們唯一的奢望就是女兒能夠再多陪他們幾年。他們不嫌麻煩。他們就想照顧著她,看著她快快樂樂的,這樣就夠了。

  回到房間的王倩雯躺在床上,內心卻也是七上八下。她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自己的文化課基礎,雖然這段時間裏廢寢忘食的努力,加之蘇喆的悉心教導。但是對於中國美術學院曆年來的錄取分數線的話依舊是有些差距的。說真的,她自己也是很惶恐。她也很怕,怕因為高考將自己與蘇喆分開。

  那是她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都不願接受的結果。

  有些時候,王倩雯無助的望著天,她默默的祈禱,希望自己能夠有幸和蘇喆一起邁著步子上大學。那幅場景曾經無數次的出現在她的夢裏。

  在這一刻,冰冷的房間裏,王倩雯想起了奶奶。

  那時候自己的還很小,總是傻傻的依偎在姥姥的腿邊。陪奶奶曬太陽。模糊的想起奶奶對自己說過的話。

  奶奶說:越在意的東西越容易失去。

  奶奶說:遇見是福,不遇見也是。

  奶奶說:那時候的愛情,刻意跑七八公裏隻為說一句我愛你。

  奶奶還說:你做夢夢到的那個人是在想你...

  王倩雯哭了,她不知道是因為夢到的人在想自己還是因為思念奶奶或是自己的無助感。隻是在那麽一瞬間或是一刹那,眼淚會不由自主的席卷所有的情緒。

  自從遇見蘇喆之後,再多的追求者都無所謂,王倩雯明白,除他之外,自己再沒有遇到過真正喜歡的人了。他們隻不過是認識自己,覺得自己還符合他們的標準,所以問她要不要在一起,可這和愛情一點兒都不沾邊。她隻能搖著頭拒絕。

  他不敢想自己和蘇喆不在同一所大學會怎樣,她不知道自己沒有蘇喆的生活會糟糕到什麽地步。

  其實月亮和太陽都不孤獨,因為月亮有星星,太陽有向日葵。而自己就快沒有他了。這樣看來,就最自己慘了吧。

  王倩雯有時覺得戀愛這件事太不適合自己了,總是過分期待,又愛患得患失。愛不好別人,又委屈了自己。

  拿起手機,淺淺的跟唱著那首熟悉的“安河橋”。

  書上說,不管你承不承認,人確實是經曆了一些事情之後,就悄悄換了一種性格。

  茶涼了,再續也不是曾經的味道,花枯了你再澆水也是多餘的。失而複得的東西,永遠也回不到原本的樣子。

  總之一句話,自己不能失去蘇喆。“對,就這樣,不能退讓。”

  咬牙切齒的說完這句話後,王倩雯握著拳頭。為自己打氣。即使自己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自己能做的就是在現在所能擁有的時間裏珍惜與他的一切。僅此而已。

  想著明天又能見到他了,內心就是一種說不出來的開心。在王倩雯十七歲的認知裏。喜歡的歌,靜靜的聽。喜歡的人,近近的看。

  回想著與蘇喆的第一次相遇,三年來的點點滴滴,車禍,陪伴,探望,奔波,等等的一切。蘇喆在王倩雯的心中早已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鐵打不動。而如果這個位置空缺出來的話,我想無非也是牽動要害的。

  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會很傻,喜歡把最愛的東西放在心尖兒上,掛嘴邊上。可是往往你最熟悉最疼愛的事物會傷你最深。陌生人就算是傷害你他都能接受,可是當你最親近的人傷害你的時候。你真的可能就緩不過來。

  她不想被這種負麵情緒或是占有欲所籠罩。理智的自己始終在提醒自己正常點。搖著頭,控製了一下自己的思維。努力閉上眼睛,王倩雯逼迫著自己進入夢想。隻有這樣,她才能忘記所有不好的結果,然後做一個甜甜的夢。

  當第二天到來的時候,自己就已經又和他在一塊兒了。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會消失的。

  “老趙,你說啥?你確定你沒在騙我,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我這兒真好有個學生需要深造,我正發愁呢。果然車到山前必有路,得來全不費功夫啊。”顯然,聶老師在扯著嗓門和故友聊天。但話題是關於什麽的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看的出來,聶老師很開心,不然以他的i性格是不會扯開了嗓子打電話的。

  “好好好,到時候你就給我打電話,帶你也見見什麽叫做真正的天才。此代當屬此人也。”

  說罷便意猶未盡的掛掉了電話。陷入了沉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