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次閉關
作者:國手丹青      更新:2020-04-19 09:42      字數:5219
  不同於之前的是,除了更加震耳的掌聲之外。多了一聲聲的尖叫聲。大家為聶老師掏心掏肺的講話而感慨和帶入。

  就連身為旁觀的蘇喆,都有些入戲。情不自禁的鼓掌。可見身為一個領導者、領頭人會說話是多麽的重要。他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而且對於教職工和學生都有著重要的心理推動作用。

  聶老師將蘇喆刻意的安排在自己的旁邊,也是希望在自己的耳濡目染之下,未來的他也可以處變不驚。掌握全局。那麽藝博的明天將是更加的輝煌。

  聶老師落座,主持人繼續:大會第二項,由教務處劉老師宣讀全市統考前十名。

  在大家的掌聲中,那名劉老師緩緩站了起來。拿起手中的麥克風說道:有幸能在今天為大家宣讀這次市級統考的前十名。不過隻是咱們藝博之內的學生。

  隨著劉老師的話剛說完,蘇喆能看到,會場內的學生們緊張到連眼皮都不眨一下,呆呆地等待著結果的公布。有些孩子甚至緊張的搓著手。蘇喆刻意的注意了下王倩雯,就連她都有些精神的恍惚了。

  “市級統考第一名,藝博畫室,王倩雯同學。”說完劉老師便帶頭鼓掌,王倩雯在畫室的學習情況所有老師都是有目共睹的,這孩子不但有天賦,而且畫畫也是非常的用心,這個狀元理所應當。

  但這一狀元的稱號成就的不僅僅是王倩雯個人,也是對於所有藝博默默付出的教職工努力的一種肯定與回報。這可是市級狀元呐。含金量可想而知。全場為之振奮。不少的學生振臂高呼道:“藝博出狀元,”

  隨即,更多的學生加入行列之中,大家一起呐喊:“藝博出狀元。”

  蘇喆仔細觀察著會場內的王倩雯,晶瑩的淚花就在她的眼眶閃爍。付出了這麽多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當會場內的呼喊聲漸漸淡下來的時候,王倩雯起身。她第一時間並沒有說話,而是對著主席台,場下所有的藝博教職工,九十度鞠躬。時間長達三十秒左右。

  感傷之情瞬間滿眼。不少的孩子眼眶中都有淚水打轉。在這一刻,全會場的所有人,為之驕傲。振奮。

  當王倩雯坐下的時候,劉老師繼續說道:市級美術統考第四名,藝博畫室,徐昊。

  全場又是激烈的掌聲。相比而下,明顯沒有狀元的那般雄渾了。但刻意看出來,徐昊也是很滿意了。

  隨著劉老師繼續宣布,蘇喆細細數了一下,市級藝考前十名,藝博畫室竟然足足有五人之多。這是什麽概念,市級高分段占百分之五十的比例。這種成績簡直就是好到不能再好了。看著聶老師的神情,蘇喆看出來好多不敢說出口的心得。

  在大會結束之後,王倩雯似乎披上了金甲,在所有人的眼中散發著璀璨的光芒。自此之後,蘇喆總能看到王倩雯的身後跟著好多的同齡人,每天有人為她送水,買禮物。就連本市的報紙,雜質都刊登了藝博出狀元的事跡。

  藝博的名聲一下子傳開。畫室多了許多的生麵孔。聽之前的學生們說,好像是追尋藝博的名聲而來的藝考生,大多是因為統考失利,想通過藝博的幫助,再校考中重新塑造輝煌。

  但蘇喆並沒有在意那麽多,再次找到了聶老師,說明了自己將繼續閉關的打算。聶老師當然也是答應的很爽快。

  在自己的小教室中,蘇喆想了很多。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乏鮮花和掌聲。隻不過這些都是為成功者準備的。無論你有多麽濃烈的向往。沒有實力依舊是靠邊站的。現在的王倩雯確實很矚目,但蘇喆並沒有像那些人一般,腆著臉孝敬。

  在蘇喆看來,提升自己比去迎合別人有用的多。大概是因為王倩雯的身邊人越來越多了。對於蘇喆甚至都有些淡忘。但他並沒有有丁點兒怪她的意思。那是她應得的。以她的身份,天賦來說,這樣的現狀則是太正常不過了。

  而對於自己來說,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怎敢高攀呢。也正好,他放下了一心的雜念。在別人看不到的角落,保持著自己的那一份熱愛,奔向下一場山海。

  他在畫板之上淡淡的寫了一句話: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我們來日方長。

  時間不到一個月,他必須要在熟練色彩的基礎之上,保證素描和速寫的正常練習。簡單的製作了一張時間表,但這張時間表並沒有周一周二之類。隻是七點到八點三張速寫,晚上十點到十二點一張素描。其他的時間都色彩的學習和練習。

  我不怕老去,變老是時間的饋贈。我怕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閱曆及能力跟不上自己年齡增長的速度。蘇喆看的很清楚,自己並沒有副書記的父親。自己沒有家產萬貫的背景。他除了一無所有,幹

  淨自由之外無話可說。

  唯一能做的就是埋頭努力。用自己的青春,努力,汗水去給自己和母親換來一份想要的生活。僅此而已。

  對於自己的色彩零基礎來說,蘇喆沒有第一時間急著開始。打算和速寫的起步雷同。而更令自己開心的是,現在自己的手中有五張閱卡。也就是說自己可以在書海之中擁有五天的時間。

  但必須要讓這五張閱卡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所以必須合理的安排時間。蘇喆並不打算一次性將五張閱卡全部使用,而是在起步階段耗費三張或四張來鞏固色彩部分的基礎部分。之後通過大量的練習之後。用最後的閱卡來完成最後的突破。

  計劃製定完畢之後。蘇喆立馬著手準備,他先去食堂拿了五十個饅頭,用塑料袋保持盡量的密封,減緩它們的幹硬速度。接著在超市買了大桶的礦泉水,順便買了一些零食和幹糧。

  回到教室之後,他便立刻趕往意識之海。讓饅頭安排自己的書海。這次來到書海,蘇喆再沒有表現出那種沒見過市麵的憨樣兒了。畢竟老馬識途。更何況一回生二回熟。

  用意念召喚出了自己想要的資料。蘇喆便在第一塊兒地板前盤腿而坐。拿起第一本書籍開始閱讀。書中說道:色彩是美術生必考科目之一,色彩可以主觀理解成帶顏色的素描,素描繪畫過程中該注意的要點,在色彩中一樣必不可少。

  蘇喆心想,如果說色彩的繪畫和素描是有關聯的話,對於自己的色彩學習是很有幫助的。自己的素描基礎還算紮實。這樣的話,對之後的色彩方麵的學習亦是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然界的色彩千變萬化,絢麗多彩,根據研究,我們通常把這些色彩分為無彩色和有彩色兩大類。顧名思義,無彩色指的是不含彩的色,如黑、白、灰;有彩色則指的是含彩的色,如紅、橙、黃、綠等等。

  對於這部分,蘇喆完全理解。沒有停頓,繼續便閱讀便理解。有助於自己的短時間內消化吸收。

  接下來蘇喆知道了色彩的三原色:紅、黃、藍。而其他的色彩是三原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據書中所說,色彩的三要素至關重要。即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純度。在知道了他們的概念之後。蘇喆學習了冷暖色。

  色彩本無冷暖之分。所謂的色彩冷暖,是源自於人們對生活的感受,屬於情感方麵的體現。色彩的冷暖關係是相對的。

  當蘇喆整整將第一塊兒地板上的書籍全部閱讀完之後。他自認為自己對於色彩有了較為全麵的認識與理解。

  無論畫素描也好,色彩也罷,都離不開我們對事物的觀察。物體的顏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蘇喆認為,在寫生時,應該將物體的顏色與環境之間的色彩聯係起來,相互比較,整體觀察。目的是為了控製畫麵的基本色調與色彩的大關係。

  在這個觀察的過程中,我們要對比物體之間的冷暖、明度、純度。還要對比物體的色相,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控製住畫麵的大關係,一幅好的作品離不開我們對事物的仔細深入的觀察,更離不開我們的理論基礎知識。

  而這點蘇喆目前已經掌握。當自己這一步到位之後。自己的色彩繪畫過程才能注意到問題,也能找出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裏。該怎樣改正。

  整整二十四小時。蘇喆沒有一分鍾偷懶,一本書結束之後接著第二本。當從意識之海出來的時候,自己已經是快要癱軟地狀態了。他大口吞吃著饅頭,間隔性地喝幾口水。

  一覺睡醒之後,蘇喆繼續前往意識之海,隻不過今天他召喚的是大師們的畫稿,並不是說學習大師的作品之後色彩就會百分之百的提高,而是通過大師的作品,蘇喆自己可以學習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聶老師曾對自己說過,校考不同於統考,各大美院最喜歡的應該就是那些既具有繪畫基本能力又有著很好感受力的作品,因為隻有這樣的學生今後才能在藝術的道路上有所作為,才值得被培養。

  所以,如果畫麵沒有那種感受、熱情,甚至所畫出的人物都是呆板的,那麽你的畫麵就是沒有情感的木頭人,如果已經進入了這樣的感覺裏,你的畫麵是拿不了高分的。

  而大師的作品之所以精彩,就是因為大師作品中的事物是鮮活的,充滿感受的。而我們欲達到這樣的操作水準。應有的學習和臨摹是必不可少的。要讓自己隨時隨地的畫,多畫,多總結。其次是培養感受力,對生活要有熱情和激情,要充分地去感受事物帶給你的感覺,嚐試著和事物進行靈魂地交流。這樣你畫出來的作品才會有長足的進步。

  有著這樣的認知,蘇喆堅持著自己的方法,一張張一幅幅的沉浸於大師的藝術表現力當中。

  當真正目睹了達芬奇《最後的晚餐》之後,蘇喆拿出了自己的頓悟藥水一飲而盡,他太想了解這幅畫了。

  不一會兒,一個白胡子老人的一絲靈魂碎片便出現在了他的麵前。從這位大師的講解之中,蘇喆明白了好多自己並不理解的知識點。也有些例如之前自己對於冷暖色的立即很片麵,而在達芬奇的講解之下,又有了新的理解。

  一些知識盲區也不負存在。蘇喆更是對《最後的晚餐》了解了不少。這畫取材於《新約聖經》,主體呈現的是耶穌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的畫麵。畫麵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的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自己也是從達芬奇的口中了解到。《最後的晚餐》最初創作的構思起步於卡斯塔尼奧的作品。繼承了卡氏對宗教題材的情節化的處理方式。當時,不止是達芬奇一人,很多畫家都喜歡把聖經故事展現於當時當地的現實環境中,並常常在其中畫上自己和朋友的形象,以此為榮。

  《最後的晚餐》不僅標誌著達芬奇藝術成就的最高峰,也標誌著文藝複興時期藝術創造的成熟與偉大。

  這件作品達到了藝術表現得正確性和對事物觀察大的精確性,使人們能真切得感受到麵對現實世界得一角,在構圖處理上也取得了巨大得成就,人物形象得組合構成了美麗得圖案。畫麵有著一種輕鬆自然得平衡與和諧。更為重要得是,他創造性地使聖經題材地創作向曆史源流地文化本義回歸,從而賦予了作品以創造地活力和曆史地意義。

  通過這幅畫,蘇喆才知道了原來一幅畫不僅可以是一幅藝術作品,甚至還可以決定一個時代地藝術思想走向性。

  之後地兩天,蘇喆繼續沉浸於書海之中,忘卻一切時間地紛雜。

  在四張閱卡全部使用完之後,蘇喆開始了色彩的練習工作。通過書海中的學習與理解,蘇喆將自己色彩科目的練習製定為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順序。

  剛開始的蘇喆,並沒有急著一步到位,一口是吃不了胖子的。他也對自己有著清楚的認識。所以他用黑白兩種顏色來來練習基礎。物體的構圖、比例。畫麵的起稿,筆觸的走向。而黑白的單色定稿主要練習的是色彩中的素描關係。且強化了自己心中造型的重要性。

  不得不說,單色稿的練習效果是顯著的,他控製了自己急躁求快的情緒。較大限度的發揮了自己的造型水平。為下一步自己色彩的第二階段做好了積澱。黑白色之後,他又嚐試著用赭石和白、熟褐和白以及群青和白等。

  第二階段的開始就是蘇喆開始大量的完成稿練習了。剛開始確實是有些稚嫩,調色盤上的顏料有時都會糊到衣服上,鞋上。但每一階段都有它的作用。這些失敗也讓蘇喆總結經驗。對於顏色的大量實驗。大大的擴大了蘇喆的色域。對於每一種顏色,蘇喆都有著清楚的認識與理解。

  在顏色的使用之上,他更大膽,更輕鬆。所以調出來的顏色更加豐富生動。別常人的要更加的漂亮。

  慢慢的練習不斷鞏固著之前的基礎,但又每張都有進步,認知又會有新的理解。到了後期的時候,蘇喆的色彩畫稿富含色彩衝擊力以及顏色的爆發力。每一張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在一段時間的停滯當中,蘇喆放下了手中的畫筆。

  繼續前往意識之海,使用了最後一張閱卡。在書海“泡”了美美一天。

  出來之後,畫麵又有了新的理解與進步。這可是讓每天來觀察的聶老師百思不得其解。他的進步就如同奇異現象一般。沒有任何的征兆,沒有任何的跡象就已經爐火純青了。可是自己明明十幾天之前看到的畫麵明明是一塌糊塗呢呀。

  聶老師想不到蘇喆還能帶給自己多少的驚喜與震撼。也猜不到這孩子在校考中會有多麽精彩的表現。他以老師的身份肯定是無緣了。就連他考試的試卷自己都沒有緣分一睹為快。但即使這樣,他還是從心底裏為他祈福。他成長的越快,自己就越高興。

  他更加的出色,藝博的明天才會更加的輝煌。自己也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安享晚年了。這段時間來,聶老師能明顯的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態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他也是時候將自己肩上的擔子放下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到蘇喆校考榮登八大美院之日,就是自己將藝博托付給他之時。

  聶老師相信,自己的眼光不會出錯,以蘇喆的心智和秉性來說。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的。伴隨著時間在指縫中溜走。距離校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可是蘇喆一點沒有要出關的意思。

  聶老師也是沒有打擾蘇喆,為他打印好了每門考試的準考證,為他收拾好了畫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