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三千鍾響朝宗路
作者:貧道非道      更新:2020-09-16 02:46      字數:3944
  洗靈池僅適合淬體境修士使用,用來開脈並不是十分合適,荊非每次好不容易將靈氣聚攏於體內都會被震散,如此一來前功盡棄隻能從頭再來。

  開脈是個怎樣的體驗荊非很難說的清楚,好比讓一個普通人感受自己的內髒,然後再控製腹部肌肉以一個精確的頻率配合腸胃將食物消化。開脈是聚攏體內靈氣在體內開啟一個空間,就好像伸手抓一朵雲,玄之又玄,經過無數次的嚐試直到兩天後荊非才勉強抓住一點感覺。

  城主府對於修士修行是給予鼓勵的,不論是在當地府衙還是神護府亦或是各大商會都可免費領取開脈功法,這種公開的功法雖說修煉速度不快但勝在開脈成功率高,幾乎適合所有修行資質的人修煉。

  當然還有其他效果更好的開脈功法,隻是這類功法大多都對修行資質或者修煉環境有較高的要求,通常掌握在各大勢力手中,並且兌換價格都不低。

  對於這類開脈法荊非也有所了解。比如驚濤訣,其開脈方式類似於自己所練的七重浪疊勁,這種法決對於修煉之人的體魄和靈氣濃度有很高的要求,尋常之人以此法開脈稍有不慎就會經脈受損;纏絲訣,將靈氣凝聚成絲齊頭並進最終複歸一處,修煉之人需對靈氣極其敏感;金針刺脈法,通過金針刺穴為靈氣指引以此來開脈,這種法門開脈速度快但容易在所辟靈脈留下隱患,一般很少有人選擇;還有諸如以特定練體動作相配合的的,以符籙之道或陣法之道輔助開脈的,以特殊培育的靈蟲煉化入體代為開脈的

  荊非當下所用開脈法決名為《拘靈旋脈法》,是將體內靈氣拘於一處壓縮收攏然後借助旋轉之力來開辟靈脈,是一門相對上乘的開脈功法,這門功法得自於陸海川的記憶,是陸海川初入舍身殿時以身上全部家當兌換的。

  《拘靈旋脈法》初練之時很艱難,但如果抓住了關竅便可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又是三天以後,荊非用完餐將食盒放到門外坐回蒲團繼續修煉,修行無歲月,時間如流水,荊非沉浸在周而複始的靈氣開脈中完全忘記了光陰的流逝。

  直到有一天荊非發覺屋內靈氣突然變的稀薄,體內原本勢頭正足的旋轉靈氣一時之間有些後勁不足,荊非從入定中轉醒看了眼身前不知何時彈出陣盤的啟動靈玉,心知洗靈池使用期限已到。

  人身大小靈脈三千零一十二條,其中十二條大靈脈為必開之脈,因此也被稱為主脈,剩餘三千則被稱為小靈脈。

  通常開辟一千條小靈脈便無礙後續化氣凝液去蕪存菁,若要結丹成嬰則最少需要兩千條,若要登頂達到更高境界當然需要開辟更多靈脈,隻是想要成就上境何其艱難,外加開辟靈脈耗時長久,資質差點兒終其一生也不一定達到一千之數。因此二三四品靈質者通常以開辟兩千小靈脈為基準,隻有那些一品和極品靈質者會選擇開辟更多。

  荊非要想將夢境化虛為實至少得天象境,欲達此境必須向三千靈脈靠攏,這對於隻是中等之姿的荊非無疑是重大挑戰,但有壓力才有動力,修行路上機緣機緣常在,不努力搏一搏又怎會知道最終的結果。

  伸手熟練的捏了一個法決,身前漸有水汽聚攏,當快要凝聚成水珠時水汽突然變得紊亂隨即消散在空中,又做了幾次嚐試後荊非終於凝聚出了一顆拳頭大小的水球。

  荊非控製水球繞著手掌緩慢旋轉,接著又讓水球向遠處飄飛,水球飛出三丈距離再難堅持,嘩啦一聲在地麵上濺出一朵水花。

  如同得到新玩具的孩子,荊非樂此不疲的全新的嚐試,之後又在指尖生出一朵小火苗,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法術,荊非在陸海川和那名邪修記憶中都有接觸,並在夢境中提前練習過相關過口訣和指訣,因此施展起來較為容易。

  半天以後荊非沿著台階來到大殿,石桌後的老人看到荊非上來神采奕奕周身靈韻未隱知道突破了境界,不可避免又是一番誇讚,隻是荊非能夠感覺到這次的讚賞言語中多了幾分真誠意。

  一步踏出大殿門瞬間感覺天地寬廣了不少,遠處練武場上少男少女們勃發英姿鋒芒畢露,殿內老人茶盞蓋輕蹭的脆響如在耳旁,那千仞巨像形象更加清晰,荊非甚至發現了其中一座巨像手指尖一棵勁鬆蒼翠挺立。

  荊非一路走走停停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個色彩越發豔麗的世界,等回到房舍已是月起西樓。

  荊非進屋後張景昌一眼就看出了變化,一聲道賀眼中欣慰長流,果兒繞著荊非轉了幾圈沒看出有啥變化,跳起來掛在荊非脖子上將臉湊近瞅了半晌說除了白了一點也沒啥變化。

  荊非隨手施展了剛學會的兩個小法術,果兒滿臉興奮拍手叫好,其實更加絢麗浩大的法術果兒也見過不少,但似乎都比不上荊非手中那隨風搖曳的火苗,也許這就是家人吧,一起分享開心與喜悅,一起承擔痛苦與挫折,不離棄,常相伴

  離開鐵拳會後張景昌說想好好看看這座能讓鐵拳會立宗萬年的山脈,荊非說好,兩人便結伴步行。

  由於鐵拳會的緣故一路上很平靜,別說高階妖獸,就是連尋常二三階妖獸都沒見著。

  張景昌這一路上很沉默,和果兒相依為命近十年,如今果兒不在身邊了心裏邊突然空蕩蕩的。他也考慮過加入鐵拳會,隻是半身戎馬的人很難再習慣宗門生活,好在果兒現在有了個好師傅,也不用再擔心自家孫女會吃什麽虧。

  張景昌步入元罡境後壽元大漲,又有那三式槍法作支撐,便是踏入煉神境也有幾分希望,最後決定回去後重返天哮營,對於張景昌而言軍營沙場才是真正的浪漫。

  荊非看著一路上沉默寡言的張景昌出言安慰道:

  “果兒被赤焰壇壇主收為弟子您老應該高興才對,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等到下次再見,原本那個兒小任性又調皮得小家夥突然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到時候你可別認不出自己的孫女來。”

  張景昌聽罷臉上逐漸生出一點笑意。

  “對了,你身體回複的怎麽樣了?”

  張景昌突然望著荊非問道。

  “什麽?”

  荊非一愣,他沒有聽明白張景昌是何意。

  沒等荊非開口詢問,張景昌快速向四周看了一眼捏著嗓子說道:

  “沒什麽,男人看到漂亮女子都是這副德行,你要好好記住,男人就沒一個好東西。”

  荊非聽了尷尬的笑了笑,借題發揮道:

  “所以說嘛,有李壇主在你就別再擔心果兒了,說不定用不了幾年時間就輪到果兒保護你了。”

  張景昌板著臉道:“你小子說什麽呢,哪有做爺爺的讓孫女來保護的。”隻是臉上那止不住的笑意怎麽看都不嚴肅。

  三天前,鐵拳會弟子入門儀式上突然蒞臨一位身穿火紅色長裙的絕美女子,女子到來後在場除了前來觀禮的其他幾位壇主外都趕緊低頭見禮,荊非當時好奇那女子在鐵拳會是什麽身份,不由的多打量了幾眼,未曾想那女子突然轉過頭來看了自己一眼,就是這一眼讓荊非鼻孔噴出血來。

  果兒當時大急,轉身往觀禮台跑來,那女子突然鬼魅般的出現在廣場上伸手按住果兒肩膀,果兒瞪著眼睛問那個女子為什麽要對荊非出手,那女子冷哼一聲,便有了張景昌剛才說的那番話。

  那紅裙女子帶著果兒離去後在場幾萬雙眼睛齊刷刷的盯向荊非,更有身邊與荊非相熟的執事悄悄豎起大拇指說有種,荊非臉上當時一陣青一陣紅,尷尬不已。

  什麽叫男人見到漂亮女子都是這副德行!當那女子看過來時荊非體內血液突然洶湧翻滾完全不受控製,就在荊非驚疑不定覺得要爆體而亡時體內血液又平靜了下來。

  事後荊非才打聽到那女子正是鐵拳會十二分壇之一赤焰壇的壇主李寒煙,生平最討厭男子,尤其是長得好看的男子。荊非當時怔在原地啞口無言,算是體會了什麽叫百口莫辯。

  人在陷入低沉情緒中時往往很難脫身,並不是不能脫身而是不想脫身,如果有人伸出哪怕是一根蒿草也能輕易將其拉出泥潭。

  張景昌的心情好轉了不少,孫女如此出色,自己這個當爺爺的可不能拖後腿,拿出那柄黑色短刀一邊走一邊消化和鐵拳會幾位執事交流的心得。

  荊非則一腳高一腳低的練習這騰空飛行之術。

  兩人腳下所走的是一條青石鋪就的小路,據鐵拳會的執事介紹這條路叫朝宗路。

  朝宗路上每隔一裏便設有一座丈高銅鍾,這是為前來拜入鐵拳會的弟子所設的考驗,如能挨個敲響這三千銅鍾就可直接被鐵拳會收為內門弟子,所以才有那三千鍾響朝宗路的說法。

  據說最初這些鍾隻有等人高,後來一個想拜入鐵拳會的男孩兒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一路上將這三千銅鍾挨個兒打破,男孩兒當然如願以償的被鐵拳會收為內門弟子,隻是三千朝宗鍾品相不凡每一個都品秩不低的靈器,即便是鐵拳會也心疼了好一陣子,因此處罰那位打破銅鍾的男孩兒在百年之內修複這些銅鍾。

  後來那男孩兒加入了專門鑄造神兵法器的天兵壇,他覺得鐵拳會收徒門檻太低,便用了三十年時間重新打造了三千座丈高銅鍾,自那以後通過朝宗路前來拜入鐵拳會的人就少了很多,而當初那位打破三千銅鍾的家夥便是如今天兵壇的壇主。

  丈高的銅鍾表麵各種叫不出名字的凶獸圖紋猙獰交錯,荊非在一鍾前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彎腰鑽到銅鍾裏麵。很快鍾鳴聲響起,裏麵的荊非頓時頭痛欲裂周身血液仿佛都在跳動,一炷香後鍾聲停止,荊非再也忍不住趴在地上吐了起來。

  半晌後荊非掙紮著從地上爬起來,隻覺得整個天地都在無聲的旋轉,抓著張景昌的胳膊勉強站穩後荊非仰著頭問:

  “這法子真能凝練神魂壯大識感嗎?”

  暈暈乎乎的荊非隻看到張景昌嘴皮動了動卻聽不到任何聲音,他覺得像張景昌這樣穩重的的人應該不會開這種無聊的玩笑,緩了一陣後跌跌撞撞的向著下一作銅鍾走去。

  看著荊非踉蹌的背影張景昌欲言又止,他隻不過心血來潮想逗弄一下這小子,沒想到荊非卻當真了。

  “明明很聰明的一個人”

  張景昌搖了搖頭咕噥一句快步向荊非追去。

  不遠處一座山峰上一大一小兩個身影靜靜的看著剛才的一幕,原本眼中淚花閃閃的果兒捂著嘴努力的不讓自己笑出來,良久後果兒抬頭望著身邊的美豔女子問道:

  “師傅,那樣真的能錘煉神魂嗎?”

  李寒煙笑著摸了摸果兒的頭道:

  “男人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好了,最後一麵也見了,回了宗門就好好修行吧,那個跌跌撞撞的傻子資質可不差,我想你也不願意三年後再見時被他給壓一頭吧。”

  說罷遁光一閃,兩人消失在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