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畫地封侯和秦軍首戰
作者:桐城夢      更新:2020-05-02 20:18      字數:2207
  “咦?西邊羽林軍北軍的營地那裏怎麽會有那麽大的煙塵?”一位穿著宋軍軍服的斥候看著西邊的天空不解的問道。

  “你小子才調來斥候難免不懂,這叫戰雲通常是大部隊集結和行軍時候才有的。現在你回去稟報將軍,我再去查探一下究竟是哪裏來的軍隊還有來了大致多少人。”說完這個斥候就策馬往西麵的方向而去。

  站在營門前的陸展看到旌旗飄揚的秦軍隊列,不禁感歎道果然時人稱秦軍是虎狼之師,這勁頭隻有少數的北軍士卒才可以達到。

  飄揚的秦軍大纛之下是一隊精銳重甲騎兵簇擁著撼山軍主將高拱,看到陸展站在營門口迎接,高拱開口道:“陸公子,現在可以告訴高某我秦軍該如何行動了吧。”

  “高將軍太子殿下在軍帳中等候多時,先隨陸某去拜見天子。”陸展看著騎在馬上並沒有下馬步行意思的高拱,不禁感歎這秦國人當真是傲氣。沒辦法誰讓秦國槍杆子硬,拳頭的大小才是硬道理。

  坐在軍中大帳內的太子也聽到手底下人傳話也不禁怒火中燒但還是按捺住情緒,看到高拱隨著陸展走入軍帳太子裝出一副欣喜的神色。

  “末將秦國撼山軍主將高拱見過太子殿下,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禮還望太子殿下恕罪。”高拱隻是作揖一下走個過場,絲毫沒有請罪的架勢。

  看到飛揚跋扈的高拱,太子卻也不得不假裝毫不在意高拱的舉動說道:“將軍灑脫不計小節,本宮怎麽會怪罪將軍。還望高將軍速前往京城勤王救駕。”

  “這是自然,不過陸公子先前與我商討的出兵條件能否得到太子殿下的兌現。”

  “這是自然,陸公子的意思自然就是本宮的意思。”

  “既然如此,末將這就去解救陛下。”說完頭也不回的走出軍帳。

  看到高拱出去之後太子的憤怒這才顯現出來,望著站在原地的陸展太子帶著憤怒的語氣說道:“這高拱好生無禮,我這個太子在他的眼中有和沒有根本就沒區別。”

  “太子殿下,搬來秦國的援兵實在是迫不得已,不過再過些時日西線防備秦國的駐軍就可以到達了。等到我們手裏有了部隊就不用再看高拱的臉色了。”

  聽到陸展這麽說之後太子也稍稍消了一些氣,原本憤怒的語氣轉為柔和對著陸展說道:“這裏沒有旁人,妹夫你真是王佐之才,既有才華又有謀略還通曉軍事。”

  看到太子言語之中親近的意思陸展學著電視劇上的台詞說道:“微臣願為太子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我可不想讓我的妹夫去赴湯蹈火,等到解除京城危局之後本宮上奏父皇,讓父皇賞你一塊封地,再不濟也讓妹夫去牧守一方。”太子朝陸展畫出一張巨大的餡餅。

  看來這太子是想將自己徹底拉到他這一邊,給自己封一塊地那可是天大的好處,有了自己的地盤就可以開始慢慢種田發展。

  看到陸展的反應太子繼續說道:“妹夫你是陸家陸功(陸展父親)這一支,陸家的封地再大也與你沒有關係。但是父皇給妹夫封地之後,你這一支可就算徹底獨立出去。”

  中國自古以來就很看重宗族傳承,太子開出的利益不可謂不大。不過陸展關心的是有了封地就可以開始種田,憑著自己的頭腦中的各種社會改革方案一定可以讓自己的封地成為王道樂土。

  此刻的京城北軍和宋軍的士卒就在可以互相可以看到的地方吃著早飯,此刻的戰場出奇的寧靜,而京城中的百姓都緊閉家門生怕戰火會殃及池魚。

  坐在宅院之中的唐禮懿望著眼前的與他對弈的師爺笑道:“秦國終於還是插手了。”

  “秦軍素來驍勇善戰,宋軍怕不是對手。不過看到侯爺如此的沉著冷靜想來已是有了應對之策。”

  撼山軍基本都由騎兵構成,撼山軍自然不會加入到京城的巷戰之中,他們的目標是在野外擊潰宋軍的主力步兵。以往的作戰經驗告訴秦軍,騎兵擊潰敵軍的軍陣之後追擊斬獲的人頭比正麵交鋒戰果要大得多。

  宋軍的主力基本是輕步兵所以高拱有信心憑著秦國的騎兵在平原上給這些宋軍好好的上一課,在撼山軍眼中的宋軍都是些會長腿的軍功。

  高拱的撼山軍望著平原上結陣宋軍眼中都冒著狂熱的神色,軍功是加官進爵最快的方式,隻要殺敵夠多那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就會大大改善。

  秦軍也不是憑著血勇去戰鬥,不會傻到用騎兵去強行撞破步兵結成的陣型。就算可以強行突破那秦軍得死多少人,這些個士兵都是高拱的心頭肉是高拱的立足之本。

  看著宋軍的軍陣高拱感覺到一絲怪異,步兵的陣型之中卻有著幾百輛包裹嚴實的大車。難道宋軍是想要將戰車放在陣前,然後由長槍手守護在戰車後麵再配上弓箭手,這樣的布置就可以讓宋軍像刺蝟一般。

  高拱冷笑一聲對著身旁的副將說道:“宋軍的將領還是有些本事的,今天怕是要折損不少弟兄。”

  那副將回道:“打仗本來就是要死人,咱們秦國人從來就不怕死。”

  “傳令準備進軍。”高拱對著傳令兵說道。

  等到傳令兵走後高拱自言自語道:“不過宋軍包裹嚴實的大車是戰車的話,那為什麽要包裹的這麽嚴實。”

  伴隨著戰鼓的敲響,撼山軍的輕騎兵給衝鋒陷陣的主力重騎兵讓開了道路,在火器正式普及之前重騎兵一直是戰場上的皇帝。他們的成本是最高的,他們的戰鬥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與秦軍對陣的宋軍明顯可以感受到大地的顫抖,第一排的士兵雙手發抖的握著手中的長槍。而衝鋒過來的秦軍重騎兵握緊手中的武器加速起來,軍功都是得要拿命去換。

  觀察戰場的高拱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宿將發現這些包裹嚴實的大車並沒有像預計的一般保護在步兵前麵。就算心中有疑惑但騎兵已經開始衝鋒根本回不了頭,高拱隻好欺騙自己這些都是自己嚇自己。

  突然包裹嚴實的大車上麵的布被掀開,那些大車上裝載的竟然都是冒著寒光的巨大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