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宋石安複起
作者:林朝愔      更新:2020-04-18 19:08      字數:3112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挺身而出,向皇帝進言,說他知道疫病的根源,以及如何救治,立時震動京城。

  皇帝看著下麵跪拜的人,一貫沉靜的他也忍不住流露出驚喜之色地道:“宋思文,你說,你知道疫病的根源何在?”

  “回皇上的話,微臣不知道疫病的根源在哪裏,但是,這種疫病微臣卻從家父口中聽說過。”

  宋思文跪拜在地,神色恭謹地道,“皇上,微臣的父親自小生在靖州,長在靖州,據他所說,靖州山高林密,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草野花,再加上終年不見天日,落葉腐爛之後堆積在樹底,因而產生一種有毒的瘴氣,中毒者會持續昏迷不醒,低燒,嘔吐,無法進食,嚴重的還有可能會死亡。以父親過往的經曆看來,京城流行的這種疫病,病症和瘴氣中毒十分相似,隻是……”

  “隻是什麽?”皇帝追問道。

  因為出現了疫病,他這個大壽過得十分冷清,隻是簡單的召集了一下後宮嬪妃們坐在一起吃了頓飯,再看了看個人送上來的禮單就匆匆散了。

  而最近這些時日中,京城也是人心惶惶,皇帝也很頭疼,懿和宮中,納蘭太後的病情總是時好時壞的。尤其是現在,連子初都染上了疫病,不但太上皇為此焦心,就連君玉碸自己也十分的擔心難過。再每日接到外麵遞進來的如山一般的奏折,都說是情形危急,他就更加煩心了。

  可是太醫院卻一直都查不到疫病的根源,患病的人無法治愈,這時候宋石安的話,似乎讓他看到一點希望。

  “隻是,微臣不明白,這種瘴氣隻有靖州的高山密林中才有,又怎麽會在京城流行起來的?”宋思文說著,一臉的神情迷惑,讓人看著就覺得他似乎很為時疫擔憂似的。

  如果真是瘴氣中毒的話,那就不是所謂是時疫了。瘴氣中毒可以解,那麽人心就能安定下來。

  不過,若是這樣的話,皇帝也很疑惑,不明白這種靖州的瘴氣怎麽會傳染到京城來,但現在救治疫病患者更加重要:“那麽,這種瘴氣中毒,宋愛卿是否知道救治的辦法?”

  “這……。徹底根治瘴氣中毒的方子,微臣倒是從家父那裏知道的,隻是,其中有一味藥,卻是需要剛綻放的白梅花的花蕊曬幹作為藥引,隻怕有些麻煩。”宋思文有些猶豫地道。

  “必須要剛綻放的白梅花花蕊嗎?如今是夏日裏,離白梅花綻放的時間還有幾個月之久,可是看京城疫病的情況,如果再拖延上幾個月,隻怕京城要屍橫遍野了。”

  皇帝聞言皺眉,剛剛升起的一點希望之光,似乎又在瞬間熄滅,忍不住問道,“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嗎?”

  “這個,其實也不是沒有……。”宋思文有些遲疑地道。

  皇帝大喜:“還有什麽辦法?快說!”

  “這種瘴氣中毒,跟天花病症有些像,但凡得過的人就不會再得,而且,瘴氣中毒後又治愈的人,體內的血液也有了抵抗瘴氣的療效。如果是治愈之人的血為藥引,那麽,即便不是剛綻放的白梅花花蕊,而是曬幹的也可以治療瘴氣。”

  宋思文說著,隨即又神情凜然地道,“啟稟皇上,微臣小時候曾隨父親回過老家祭祖,因而染過瘴氣,不過當時運氣好,正好是在冬季,所以能夠湊足藥方。除此之外,微臣府中之前從靖州帶來的丫鬟仆婢,以及侍從,其中也有人曾經染過瘴氣,微臣和微臣的家父,都願意以自己和微臣府內之人的血液為引,好救治染上疫病的人!”

  “哦,那你府上一共有多少人?”皇帝追問道,“而治愈一個人,又需要多少血?”

  “回皇上的話,微臣以及微臣府上的人,染過瘴氣的共有六十五人。如果要徹底治愈一個人,前前後後大概需要一茶盅的血液為引,輔以藥方,便可治愈。”宋思文安思索了下,道。

  皇帝歎了口氣,憂慮地道:“這樣說起來,也是杯水車薪,京城染病的人已經將近七萬人了……。”

  “雖是杯水車薪,但能救一人便是一人,微臣願意竭力而為,盡可能地多救些人。”宋思文安言辭懇切地道,“不過,靖州染過瘴氣的人不少,請皇上下聖旨給靖州刺史葛大人,命他帶些染過瘴氣的人上京,或許還能夠來得及多救一些人。而且,葛刺史也曾經經曆過瘴氣中毒之事,處理起來格外得心應手,若能到京城來也是助力。聽說,如果瘴氣中毒而死的人屍體處理不得當的話,很容易再度蔓延起來。”

  聽他說得嚴重,皇帝君玉碸便自然眉頭緊鎖。如今疫症好不容易控製住了,但是因為之前不知道根源所在,已經有人開始死亡,這善後事宜,隻怕還要拖延許久,既然有處理過瘴氣中毒的官員,總會得心應手些。

  “劉產,傳朕的旨意,命靖州刺史葛誌達攜曾經瘴氣中毒的人進京。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將這道聖旨傳到靖州!”

  劉產忙應聲道:“是,奴才知道了。”

  宋思文見皇帝采納了自己的意見,卻不見他有其它的安排,心中卻有些失望,皇帝似乎沒有想到那件事,也沒有讓父親馬上官複原職出來朝中繼續為國效力。

  但是,他卻不能夠親口說出,那樣目的未免太過明顯,以皇帝的精明,說不定會懷疑到什麽,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隻要這一次,他能將子初救轉過來。隻要她醒了,不管她願不願意,君玉宸和君玉碸兄弟兩都要欠下他一個莫大的人情。到時候,父親出山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隻要父親官複原職,那麽,未來,他們父子兩邊可以再朝中大展拳腳,徐徐圖之了。

  想到這裏,宋思文努力壓抑著到了嘴邊的話,退了下去。

  不過,疫病的事情,不能光憑宋思文的一番話就下定論,為了證明這種疫病的確是宋石安所說的疫症,一開始並不敢直接按照他的藥方來,而是先挑選了之前染上疫病的死囚,取了宋府中人的血,按照宋石安所說的藥方煎製,一劑藥下去後,死囚的病症就有了明顯起色,證明宋石安所言不虛。

  確定這藥方的確有用,許多人都籲了口氣,尤其是太醫院的人。

  消息傳到赫連宮,聽說宋石安知道了疫病的原因和救治辦法,而且挺身而出,顯然要立下大功,赫連舅父不覺神情有些扭曲,沒想到老天爺竟然這樣眷顧宋石安,給了他這樣好的機會!但很快的,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神色一變,匆匆遣人去問猶在昏迷當中未醒過來的子初的情況如何了。

  玉蘭宮中,守在子初床邊的君玉宸在得到消息之後,立馬就趕去了紫宸殿,要求麵聖。

  君玉碸自然知道,君玉宸這時候來見自己,肯定是為了子初的病情。果然,待人進來之後,君玉宸第一句話,就是:“皇兄,聽說已經找到了可以解救時疫的法子是嗎?快,請皇兄馬上下旨給子初救治啊!”

  君玉碸揮手讓身邊所有的人先退下,待兄弟二人單獨相處的時候,他才開口道:“你先別著急,朕已經下旨,讓宋府的人準備解藥送來宮中,隻是為了謹慎起見,必須要先讓人試藥之後,才能給子初服用。”

  君玉宸點點頭,有些心亂而又狂喜的說道:“嗯,那就太好了!皇兄,那我先回去等著了。”

  “等等。”

  君玉碸叫住了君玉宸,沉吟了一會,才道:“九弟,這個解毒的法子,是宋石安提出來的。解藥,也是要用宋府那邊的一些人的鮮血來作為藥引。朕知道子初跟她父親之間的關係一向惡劣,因此,為了她的安全起見,才格外的謹慎。”

  “宋石安?是他?”

  君玉宸聞言,也是有些愕然的呆住了。他幾夜未眠,此時更因為對子初的關心而神經緊張不已,但對於宋石安這個人,他也是同樣的沒好感兼且十分的討厭。偏偏從輩分上來說,這個人又是他的嶽父。而且,若這一回,子初還是被他救下的話,那麽以後,自己便是想刻意避開他,也是沒有可能了。

  否則,被世人傳開去,不但他聲譽受損,更重要的是,子初肯定會被誤解成為不孝之人。到時候,宋石安就是什麽都不做,也盡可占據有利位置,讓世人為自己說話,更能因此而贏得所有人的讚美。

  但是,以眼下的情況來說,若不采取宋石安的辦法,又沒有別的可能。如今疫症情況嚴重,宋府的六十五個人,光救治朝堂上染病的官員隻怕都不夠,而靖州路途遙遠,等到靖州刺葛葛誌達趕到京城,最少也需要將近兩個月……如今,能多一個人提供藥引,就能多一分希望,能多救治一些人........

  這可真是個難解的問題,稍有不慎,牽涉的就是那麽多人的性命!

  但君玉宸稍稍思慮一番之後,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先救治子初為最要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