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7      字數:3422
  第二十五章06

  “上皇!”

  眾朝臣哪裏想到李治竟會在簾後聽政,不禁露出驚訝之色。

  便是早知李治臨朝的李三郎,也在後者忽然現身之際,露出深思的表情。

  而依然跪在殿中的長孫詮則仍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

  吳詡有些疑惑地望著李治,低聲道:“九郎,你的意思是……”

  她可不認為李小九願意弄幾個輔政大臣給自家小四郎,當年的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一幹輔臣給他留下的心理陰影可是很不小呢!

  如今能為小四郎保駕護航的人,除了她這個做阿娘的,還能有誰呢?

  李治卻是微微一笑,並不答吳詡的話,他轉臉看向滿朝文武,緩緩道:“眾卿方才所言,朕已具聞。”

  “四郎入主東宮一事,卿等不必多言。”

  說著,李治又轉向長孫詮,道:“三郎、四郎俱是吾與今上親子,品性如何,吾與今上知之最深!長孫你今日為三郎張目,吾心甚慰,然,三郎生性純憨,確實不宜為人主!”

  “而四郎受東宮教養多年,雖年幼,卻天資出眾,想來政事堂諸公皆心知肚明罷……”

  長孫詮聽得這話,也再無他語,隻默默再拜,然後退回自己的位子。

  其餘眾臣見狀,隻能麵麵相覷,再也說不出反駁的話來。

  帝國三大巨頭一致決定了的事,他們這些臣下哪裏能夠螳臂擋車?

  再想想當今武皇畢竟春秋鼎盛,新太子年紀小些,倒也不是件壞事……

  否則,東宮權柄過重,難免母子相疑!

  再者,東宮年幼,就意味著皇帝要聘請朝中一些重臣為東宮導師,更要選拔不少官宦子弟為東宮侍讀。

  這些都是機會啊!

  打小培養起來的感情,那可相當不一般啊!

  如今能夠上得這大朝堂的官員,可個個是人精,一旦想通了這一點,便個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吳詡卻是眉頭微蹙,盯著李治,低聲道:“就這樣?”

  東宮侍讀啥的不過是舊例,有唐以來真正從這個位子上大放異彩的人卻沒有幾個,反而因為東宮被牽連而掛掉的個人和家族很是不少呢!

  而且……說好的保駕護航之人呢?

  別跟她說李三郎、張文瓘啥的,這些相公們教教小四郎政務疏律倒還行,要教他帝王之術,那可完全不夠格啊!

  看到吳詡疑惑不解的樣子,李治隻是微笑著拍拍她的手背,使了一個‘稍安勿躁’的眼色。

  “今吾與武皇既立四郎為儲君,還有一事卻要眾卿參詳……”

  上皇陛下掃視了殿下眾臣一眼,忽然露出一抹狡黠的微笑,看得眾人不禁背脊一寒。

  怎麽總覺又要被坑了呢?

  與此同時,已經跑路的前太子現任齊王——李賢同學,忽然感到背後一陣惡寒,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當日,他向阿娘坦白了自己的隱患,堅決推掉了身上的儲君位子,禍害了自家四弟,李賢到底還是有幾分愧意的,可想想今日大朝的情形,青年又覺得自己能如此果斷地退下來,實在是太英明了!

  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的嘴臉,他早已經受夠了!

  什麽李唐江山,什麽宗廟社稷,不過是那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罷了!

  如果,那些老頭子知道這次的東宮易主之事,他已經籌劃了好多年了,不知道會是什麽表情呢?

  李賢想著,不由嗤笑了一聲,停下腳步。

  跟在青年身後的人聽到這聲飽含嘲諷的笑聲,不禁皺起了眉頭,也隨之停了下來。

  李賢背著雙手,微微側身,睨了身後的青年一眼。

  狄仁傑此人,李賢一直看不太順眼——明明一直被她家阿娘提拔重用,卻老是為別人說話,忤逆他家阿娘,實在可惱!

  而周興就好使喚多了,那小子就是一把利刃,讓刺哪就刺模換嶙宰髦髡牛

  原本此次出鎮豫州,李賢有意帶周興去的,卻被他阿娘給否決了。

  這貨到底哪裏讓他阿娘青睞有加呢?!

  李賢眯著眼打量了對方好半晌,愣是沒看出來那小子是比李相公那老狐狸俊俏呢還是比之前的許相公腦袋靈光會討人歡心呢?

  分明就是個方腦袋的愣頭青啊……

  連掩飾情緒都不會!

  “狄懷英,你對孤似乎很不滿呐……”

  青年聞言,並未露出誠惶誠恐的神色來,反而抬頭直直對上李賢的眼,答道:“大王所言不差,微臣的確對大王十分不滿!”

  “哦?”李賢不禁挑了挑眉,“看來狄卿定是有不少諫言要對孤說……也好,這一路去豫州甚是無聊,孤就聽你慢慢道來,如何?”

  =======================李小九坑人的分割線=============================

  前往豫州撫民,對李賢來說不算什麽難事,隻不過,賢郎君兩世為人,大多數時間都是坐鎮帝都,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微服簡從,馳騁千裏的。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自由的感覺吧!

  李賢喟歎了一聲,感到十分慶幸。

  慶幸這一世阿兄的選擇,也慶幸自己能夠及時急流勇退。

  更慶幸的是……

  從此以後,他再也不需要為了那個位子殫精竭慮了!

  齊王什麽的,隻是一個幌子,一旦四郎坐穩了儲君之位,他必然要想法子隱遁的。

  到時候,伴著阿兄隱居山林也罷,暢遊天下也罷……

  隻是想想,就令人興奮!

  至於武大郎、李三郎什麽的,就讓他們為四郎鞠躬盡瘁去吧,哼哼~~

  李二郎君的願望實在美好,隻是現實素來殘酷,幾乎是兜頭潑了他一盆涼水。

  李賢帶著狄仁傑千裏奔馳趕到豫州後,夙興夜寐,隻用了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就完成了打擊豪強,整頓官場,安撫百姓的工作。二人好容易將李貞等人在豫州造成的損失和破壞給彌補了回來,卻忽然接到帝都的邸報,說是要封齊王為攝政!

  話說,這個齊王不就是他嗎?

  “立刻回神都!”李賢看完邸報,一張俊臉都扭曲了……

  等新出爐的攝政王拎著狄仁傑再次千裏奔馳趕回神都的時候,早已是物是人非了。

  一幹文武大臣仿佛是餓了很久的狼一般,眼巴巴地望著攝政王,眼都綠了……

  可算有人回來主持大局了!

  你說上皇?

  上皇身體不適,自然是回行宮休養了……

  你說武皇?

  武皇與上皇夫妻一體,自然是陪著上皇一道回行宮了!

  至於,朝政麽……

  不是已經立了新太子了麽?

  神馬?

  新太子年紀小?

  那有什麽關係,二聖臨走之前不是留了旨意,封齊王為攝政王,一應軍國大事交由攝政王處置,完全不用擔心,好麽!

  李賢保持了一路的麵癱終於裂了……

  阿爹阿娘,不帶你們這樣坑兒子的!

  ==================時間回到一個月前=========================

  “封攝政王?!”

  “二郎本無心帝位,命其輔佐四郎最合適不過。隻是他雖為兄長,於東宮來說,畢竟有著君臣之分,若加封‘攝政’,則可令其政令通達,免於掣肘……”李治一本正經地跟吳詡細說封李賢為攝政王的種種好處,並且力圖誘&拐吳詡跟他下南洋微服私巡去。

  吳詡怒道:“你明知我擔心的不是這個!”

  她家二郎連太子都不耐煩當,又怎麽肯去當神馬攝政王?!

  有的時候,吳詡真想不明白李小九的腦袋是怎麽長的。

  攝政王神馬的,也虧他想得出來!

  當然,對於已經見識過“二聖同尊”、“女皇臨世”之類不同凡響的政治事件的當代大唐子民來說,攝政王什麽的,還真不算啥稀奇玩意兒。

  但是,這玩意兒的政治意義卻是相當不同啊!

  細數前朝一眾權臣/反王,即便是以帝王為傀儡,自己大權獨攬,也沒哪個敢妄稱‘攝政’,更不敢自封‘攝政王’的。

  李小九這一出,豈不是給後世的反王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何況,他所設的攝政王還是儲君的親兄弟,這危險係數實在太大了……

  “阿武你是擔心後世子孫為帝時,會鎮不住攝政王麽?”李治笑道:“這一點,我已有對策,你完全不必擔心!”

  怎麽可能不擔心啊啊啊!

  吳詡瞪著李治,“你可要想清楚,攝政王可比輔政大臣難對付多了,權柄這麽重,難免不生異心!”二郎這個是特例,可完全不適用於後世。

  不想,李治卻道:“至少,攝政王總還是李氏子弟……若是君主無能,取而代之也無不可!”

  我擦!

  吳詡頓時被這話震精了!

  尼瑪!這是要鼓勵後代同室操戈的節奏啊?!

  李治看吳詡一臉呆滯,不禁將她樓過來,大笑道:“阿武啊……你總是這樣……真叫我不知該如何是好呢……”

  “其實,我已命政事堂草擬了‘攝政律’,待修改完善後,便可加入大唐律中,依法執行,你所擔心的事大概很難發生才是……”

  “你要把它入律?”這說法實在新鮮,吳詡隻覺自己的腦子已經轉不過彎來了。

  “沒錯。”李治淡淡地道:“所謂的千秋萬代,不過是虛妄。秦二世而亡,兩漢,兩晉,乃至前朝,又有幾家皇室是善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