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7      字數:3743
  <fonlt;<b></b></font></br>

  第二十五章歸去

  阿韋見吳詡臉色忽變,不由心下一沉。

  “娘子?可是計劃有變?”

  吳詡正要開口,忽聽屏風外傳來龍衛的稟報聲:“啟稟娘子,莊子裏傳來急報,相公把全部護院都調了出來,正往神都方向急進……”

  “什麽?!”吳詡聞言,豁然立了起來。

  龍衛口中的‘莊子’和‘相公’便是行宮和李小九的匿稱。

  “相公已經醒了?”相對李小九調兵的事,吳詡顯然更關心他的身體健康。

  “相公已經完全無礙了。”那龍衛很肯定地道,也不知小順子給他的傳信裏是怎麽寫的,竟然讓這些不苟言笑的死士透出一絲愉悅的情緒來。

  “相公沒事便好……”吳詡心裏雖然鬆了一口氣,可緊皺的眉頭還是不見一絲鬆懈。

  她大概能猜到李小九調兵的用意,隻是李小九也許想不到的是,那幫該死的宗室居然弄了一堆危險品出來……

  吳詡覺得,如果她沒猜錯的話,那隊冒牌鏢局的貨物應該是火藥之類的東西。

  早在收服遼東之前,吳詡就已經開始命人研究火藥了,如今大唐已經有了不少成熟的火藥製品,而火藥的配方卻還是科研局的機密。

  但是對於宗室來說,要想竊取火藥的配方也不是不可能辦到的事……

  即使是最初級的黑火藥,那也不是好對付的!

  真是愁人啊……

  吳詡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對屏風外的龍衛道:“那些人……”

  “想辦法拖住他們。”

  “謹遵命。”

  那龍衛正要起身離開,卻聽屏風內又道:“那些人箱籠裏的東西很危險……多備水……”

  ==================================長安分割線===========================

  “該死!”伴隨這聲冷喝的是密折被重重摔在地上的聲音。

  跪伏在榻前的青年連頭也沒抬,繼續道:“微臣已經與長安令將逆賊都監控了起來,但有異動,便可拘捕首惡,還請太子頒下諭令!”

  “聖母之前不是已經賜了一道可便宜行事的密旨給你了嗎?”太子殿下此刻的臉色跟鍋底相差不遠,更兼眼前的這個家夥還是跟他毫無合作默契的狄仁傑,令他的情緒已經在爆發的邊緣了。

  狄仁傑卻不為所動,依然堅持要李賢賜一道手諭給他。

  李賢神色陰沉想了一下,最後還是同意了對方的請求。

  “狄卿難道認為就憑這個,他們就會收手?”李賢冷冷笑著,將手中的詔書拋到狄仁傑跟前。

  “那些該死的……連驚天雷都敢私造,還有什麽不敢的?!”

  “微臣不敢妄自揣測,隻是,有了太子您的手諭,接下來的事就能事半功倍了!”狄仁傑依然不亢不卑道。

  從太子秘密授意李家大郎跟宗室接觸開始,狄仁傑就看出端倪來了。

  李大郎是太子的死忠,便是對上聖人,也不會有絲毫退縮。

  而太子正是利用了這點,讓神都的那些人認為太子也是有些小心思的……

  原本,事態的發展還算合乎太子的心意,隻要拿住了對方企圖弑君的證據,就一切都結束了。

  誰知百密一疏,李大郎的行動讓一些人產生了誤會。

  私下裏向東宮伸出橄欖枝什麽的就不說了,竟然連科研院都有人開始蠢蠢欲動了!

  那可都是他家阿娘的心腹啊!

  該死!

  雖然泄露的資料不是十分機要的東西,可該死的這裏麵居然有製造火藥的秘方!

  李賢初得到消息,整個人都不好了。

  秘方裏所需要的東西都不是稀罕東西,要仿照出來隻是時間問題!

  他隻能期望各藩現在還沒有那麽多時間了……

  事實上,越王確實沒時間研究火藥的製造,他能得到火藥的秘方也純屬偶然。

  這次要不是決定中途刺殺吳詡,他都不會想起這件殺器來。

  吳詡對火藥的管製是十分嚴密,當初利用火藥滅了吐蕃之後,她就嚴令禁止唐軍泄露火藥的秘密,連科研院也被下了禁令。

  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朝野上下都以為是天助大唐,降下雷火幫助唐軍平定的吐蕃。

  隨著火藥秘方的改良,之前最初版的黑火藥就已經不是什麽重要機密了。

  火藥怕水。

  吳詡一點也不想知道那些可疑的箱籠裏裝的是第幾代火藥,她就是吩咐龍衛們簡單粗暴地用水把對方的大殺器給澆了個透心涼!

  是夜,吳詡在阿韋等人的保護下,提前離開了驛站。

  到了三更時分,驛站中傳來了激烈的打鬥聲,之後又傳來幾聲悶響,整個驛站濃煙驟起,宛如失火一般,卻不見一絲火光……

  遠在數裏外觀察的阿韋等人看得心驚肉跳。

  “果真如娘子您所料呢!”

  吳詡的臉在夜色之中完全看不清喜怒,眾人隻能從其冷冷的語調中推測出其不豫之情。

  “傳令:一應叛逆格殺勿論。”

  龍衛正要領命,阿韋卻道:“娘子為何不生擒一二以為佐證?”

  “不需要了。”吳詡冷笑一聲,“這些人必是各藩死士,生擒無用,還是殺了幹淨。”

  那龍衛聞言,亦道:“娘子說的是。”

  正說話間,忽聽遠處傳來一陣馬蹄疾響。

  吳詡身邊的護衛立刻警戒起來,早有親衛上前盤查。

  來人竟是行宮遣來的禁衛。

  為首的青年策馬到了離吳詡等人約十數丈之地,就滾鞍下馬,單膝跪地,高聲參見道:“末將李多祚拜見娘子!”

  吳詡聞聲卻並未上前,隻是冷聲問道:“上皇因何遣爾等前來?此來有多少兵馬?係何人統籌?”

  李多祚忙答道:“上皇遣吾等前來襄助娘子,此來共有七千三百餘騎……原是末將統領的……”

  “如今既見娘子,自是由娘子統籌!”

  吳詡聞言依然巋然不動,也不叫青年起來。

  李多祚不禁有種冷汗盈背之感,跪在那裏一動都不敢亂動。

  恰在此時,留在驛站清理刺客的龍衛遣人回來了。

  卻道銷毀了全部箱籠三十餘個,殺死對方一百餘人,原本還生擒了不少人的,卻不料對方趁隙就自盡了,隻有兩個人因傷勢過重無力自盡,被綁了起來……

  稟報的龍衛頗有些惴惴。

  倒是吳詡這邊的親衛剛才都已經聽她說要格殺勿論的,便也沒露出什麽異色來。

  吳詡又問了龍衛傷亡,得知未有折損,這才開了顏。

  “直接回神都。”

  吳詡一聲令下,讓李多祚留一千人馬在原地收拾,剩餘的人跟她連夜會洛陽。

  李多祚縱然有諸多勸諫,也隻好全部咽了回去。

  卻說神都之內,李貞等人在派遣刺客之後,就立刻與裴炎取得了聯係,竊知政事堂的消息。

  李元嘉深覺張文瓘等人皆是年長文士,不足為患,倒是如今留守神都的一些青年小將要小心注意。

  不想李貞等人千防萬防,防著武將們,臨了臨卻被一員朝散大夫給壞了事,這是後話了。

  卻說李元嘉此人少年時就稱為“神童”,還能在他家二哥手下活得好好的,那可不是一般人物。

  他既然同意了李貞父子的計策,卻也不是沒有後手的。

  在他勾連長安東宮的同時,也沒放鬆對神都這邊官員的拉攏——如裴炎這樣的中樞,最後不也落入他的碗裏了麽?

  李貞等人絞盡腦汁除掉吳詡,李元嘉這邊已經在裴炎之後又搞定了鎮守昭陽宮的禁衛統領了。

  而先前李貞等人所說的東宮讚同的信號也出現了:《長安日報》評論員發刊,表示東宮年歲已長,是時候備選名門淑女了……

  眼見形勢一片大好,可就在這個時候,宮中的重要內應——裴炎,失聯了!

  而與此同時,長安那邊也斷了音訊。

  乍得消息,眾藩如淋冰水。

  上座的李元嘉和李貞雖猶自鎮定麵不改色,可也不知說什麽好。

  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了!

  神龍三年七月十日,琅琊王李衝以“匡扶東宮,以正李氏社稷”之名,在藩地起兵。

  亂命一出,舉國震驚。

  一時之間,各大報刊輿論都像是被點了啞穴一樣,直到長安發布消息,東宮表示不承認李衝的起兵理由,稱之為叛逆,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拘捕了一幹與李衝勾連之人。

  朝野評論頓時如井噴一般,一邊倒地抨擊李衝的謀逆行為。

  不到一日時間,李衝就軍心盡失,兵敗被殺了。

  在洛陽的李元嘉、李貞等人還沒能及時得到李衝兵敗的消息,就已經被困在了宮裏,動彈不得。

  依照李元嘉的計劃,李衝一起兵,他們這些留在洛陽的人就要趁著眾人的視線被李衝吸引的時機,趁機發動宮變。

  原本宮中有裴炎,如今又有昭陽宮禁衛統領,要控製政事堂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卻不想,裴炎忽然失聯,而已投誠的昭陽宮禁軍統領卻被不知哪裏冒出來的一名中年文臣給一刀砍翻了……

  眾人無不大驚失色,尤其是看到那中年文士雖然隻是身著文官服飾,卻有著萬夫不敵之勇的氣勢,手上提著血淋淋的人頭,跟個沒事人一樣。

  那些禁軍原本因失了自家統領還想鼓噪來著,見了這情形也都不禁噤了聲。

  已經到手的禁軍控製權啊!

  李元嘉等人心裏恨得幾欲吐血,可也拿對方沒辦法,雙方竟由一邊倒的地步詭異地變成了對峙之勢……

  吳詡趕到的時候,正是發生這反轉一幕的時候。

  她一眼就看到那個護在張文瓘等人身前的中年人,不由笑了。

  “想不到這洛陽城裏平定叛逆的首功竟是婁宗仁!”

  作者有話要說:年底了,各種忙= =

  新工作還在實習期,各種手忙腳亂……

  but,俺會努力碼字的,說好不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