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7      字數:3567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fonlt;<b></b></font>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br>

  第二十四章女皇

  讓李績沒想到的是,天後娘子屏退了眾人後,卻沒說什麽機密之事,僅僅是親切地問候他和許敬宗二人的退休生活。

  “老臣這身子骨是不行了,倒是老特進身體還如此硬朗,真是大唐之福啊!”許敬宗慣會察顏觀色,又心知天後娘子看重李績,當即對著李績恭維不已。

  “不知老特進是否有什麽強身密法?”

  “老臣不過是早年修習了一些養身吐納之法,當不得‘密法’二字……”李績忙道。

  前朝李二陛下晚年因為嗑藥猝死,這事雖然是機密,可怎麽瞞得過李績這隻老狐狸。

  如今聖人正當壯年,卻纏綿病榻,難保不起修仙嗑藥的心思。

  所以,李績一聽許敬宗的話,立刻就警惕起來了。

  其實,許敬宗還真沒什麽挖陷阱讓李績往下跳的心思,不過李績老爺子早年當過道士這種事舉朝皆知,他也不過是好奇罷了,見對方一副忌諱如深的模樣,不禁暗暗叫糟。

  吳詡在上麵倒是沒察覺下麵兩位老爺子之間的暗波洶湧,她也是例行問候一下兩人,見兩位退休老幹部在退休後並沒有消沉情緒,身體也還算健康,她也就放心了。

  至於今天留二人談話,其實還真有一件棘手的事要兩人幫她想法子。

  這事還不能讓李小九知道,真是傷腦筋啊!

  吳詡想著,不禁直了直身子,對下座的李績道:“想來老特進也聽說了前段時間的一些流言了吧?”

  李績聞言,不由一凜,暗道:戲肉來了……

  但他隻會裝傻。

  “老臣近來都在家安養,卻不知天後所說的是什麽流言?”

  “老特進有所不知,月前西台侍郎上官儀泄露禁中聖意,妄言……天皇有意退位……”許敬宗不愧是二聖的好忠犬,立刻就接上了話頭。

  李績聞言,當即配合地露出驚愕之色:“天皇正當壯年,太子又如此年幼,怎麽會有退位之說?”

  吳詡聽到這話,不由咳了一聲,道:“老特進沒聽錯,此事……也不算空穴來風……”

  李績和許敬宗二人誰知道確實有這麽一份詔書,可聽吳詡居然承認此事非虛時,都不禁露出驚訝之色。

  “聖人苦於病痛,無法理政,太子年幼,又是新儲……”吳詡忍不住歎道:“聖人有意傳位,這……這也頗出乎本宮預料。”

  華夏王朝千百年來,就沒有把王位傳給妻子的說法。

  當年呂後執政,那也是接著兒子的名頭,斷沒有丈夫還活著,就獨立上台的。

  吳詡頂多也就知道以前倭國的女皇是可以從丈夫的手裏繼承皇位的,可堂堂□□大國怎麽可能去學習已經被大唐滅掉的小國習俗呢?

  先前她聽說上官儀因為那份‘傳位詔書’壞事,還牽連了一串世家,還道是李小九給世家挖的坑,可後來跟她家二郎一聊才知道,李小九那貨根本就是打著推她上位的主意!

  連她家二郎也是一副‘絕對支持阿娘稱帝’的做派,可把吳詡嚇死了!

  她都快愁死了……

  當個天後已經夠累了,要是稱帝,那不是要她的命嗎?!

  李績與許敬宗二人見天後娘子一臉愁容,一時之間也弄不清楚吳詡在愁什麽。

  是擔心天皇的病情?

  擔心太子資曆太淺,壓不住朝臣?

  還是擔心如果她真的聽從天皇稱帝,會帶來什麽麻煩?

  二人都是心思深沉之輩,在沒有弄明白天後娘子的真實心意之前是絕不會開口的!

  於是,大殿上竟詭異地靜了下來。

  “罷了,此事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說明白的,二位……”吳詡也知道李績老爺子和許敬宗這兩人都是謹小慎微之輩,她要想立刻聽到二人真實心意也不容易,索性也不逼著他們馬上開口,便道:“本宮也是一團亂麻,二位回府後為本宮細細分析分析,上個條陳吧……”

  條陳不算正式表章,有點私人建議的性質,就是有什麽說得不對的地方,一般情況下上位者也不會怪罪上書者。

  “謹遵命。”李許二人見天後娘子都這樣說了,哪還敢推辭,當即避席領命。

  吳詡忙擺手讓二人安坐,又道:“今日是周國公長子滿月之喜,二位相公也不必太拘禮,且隨本宮去前麵樂一樂吧……”

  李績與許敬宗聞言,不由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鬆了一口氣的神色。

  這幾個月來,整個大唐的官場都哀鴻遍野,人心惶惶,生怕天後娘子清算到他們頭上來,弄得整個長安的娛樂場所都幾乎關門大吉。

  好容易二聖最寵幸的周國公得了長子,天後娘子的心情也好了,清算官場的運動也過去了,舉國上下的官員莫不彈冠相慶。

  就算天後娘子在大明宮給一個兵分宗室的小兒慶賀彌月,那又怎樣?

  眾人都恨不得把這救星——小武郎君給供起來呢!

  小武郎君畢竟是外臣之子,當然不可能真的到大明宮裏來亮相,他小人家還是一直待在周國公府裏的。

  說穿了,吳詡隻是想借著這件喜事,把大唐新一屆政府班子和長安上下官員都聚一下,讓他們熟識一下罷了。同時也是為了放出一個信號:沒有被追究到的官員們,天後娘子決定大度地放你們一馬了,你們要戴罪立功好好幹活啊……

  宴會現場就設在含元殿,吳詡和兩位老臣出去的時候,有資格進宮領宴的文武官員已經差不多都已經到場了。

  吳詡讓李績和許敬宗坐在禦座之下的首席後,就問阿韋:“大郎在哪裏?”

  武敏之好歹是小武郎君的親爹,今天這場宴會既然小屁孩到不了,他就是主角了。

  阿韋忙回道:“武郎君方才招呼了一下薛郎他們,就去尋太子了……”

  吳詡聞言默了一下,又問道:“後殿是誰在招呼?”

  阿韋道:“是賢妃在招待,韋尚宮和小玉都在呢……”

  今天設宴,小武郎君的親娘楊氏沒有進宮,所以後殿的那些官員女眷隻能交給徐小妹招呼。

  吳詡素知徐小妹仔細,又聽說有韋尚宮和小玉從旁協助,便點點頭不語。

  論理,今天這宴會既然打著給小武郎君慶賀彌月,就該把楊氏和小武郎君都接進宮來的。

  可吳詡知道武敏之定是不會高興的,索性也沒有多次一舉,派車去接人。

  再說,剛滿月的小孩子身體弱得很,接來接去,萬一受了驚嚇可怎麽辦?

  吳詡不禁想到武敏之給他家大郎取名‘承嗣’的用意,不由暗暗歎了一口氣,對阿韋道:“你去後麵幫賢妃吧,我這裏不礙的……”

  “謹遵命。”阿韋躬身退下了,卻留了兩個宮人跟著吳詡。

  吳詡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就緩步走上禦台,在屬於她的鳳座上坐下。

  一幹文武見天後娘子升座,紛紛行禮拜見。

  吳詡也不開口叫起,隻一擺手,一旁的小順子就按著她的意思道:“平身,入席……”

  “謝天後……”

  吳詡看看階下殿中多了不少年輕的生麵孔,心情也好了不少。

  “卿等不必拘禮……”

  吳詡雖然這麽說了,可不少官員還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地在天後麵前吃吃喝喝,都有些不知所措。

  吳詡於是讓早已在殿上白浩陣型的皇家樂團奏樂,又命人去了幾十壇禦酒來,讓尚宮局的美貌宮人們下去給一幹青年才俊把盞。

  氣氛頓時熱烈了起來……

  一時,宮人們在大殿之上穿梭如蝶,那些青年才俊們三五一群,喝了幾杯酒壯膽後,就紛紛道禦階上來敬吳詡。

  吳詡這邊喝的是果子釀,所以也不怕這些小子的車輪戰。但這群小子裏麵偏有個不會看眼色的家夥,見天後娘子一副和藹親切的樣子,一時酒壯那啥膽,非要跟吳詡滿飲一杯禦酒。

  吳詡看那小夥子長得高大威猛,聽許敬宗介紹這郭郎君還是名將之後,就有幾分喜歡,再聽說這娃還是顯慶四年的進士,更是十分高興,當下也不責怪這小子的僭越之罪,揚聲讓人去取禦酒來。

  原本要訓斥小郭同誌的李績老爺子見天後娘子並未不喜,頓時把已經到喉頭的話咽了回去。

  這小郭同誌的親爹是當年瓦崗寨大將郭孝恪,跟李績一起守過黎陽,兩人關係很鐵。郭孝恪在李二陛下當政的時候就被解了兵權,一直在外麵做刺史,到死也沒能回長安,李績就把一直留在長安的小郭郎君當做自己兒子一樣在養。

  這小郭郎君也沒辜負李績的期望,不但繼承了他爹的習武天賦,在文學上也天賦異稟,五年前在禦前考試中竟然一舉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成為顯慶朝最年輕的進士。

  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小郎君本該是很快能出頭的,可待他如父的李績卻讓他按例去翰林院混資曆,即使後來帶他參加征伐遼東的幾場大戰,也不許他獨自領兵。

  小郭同學為此鬱鬱不樂了許久,等大唐征討吐蕃的時候,他就沒跟李績商量,多次上書給李小九陛下,要求參加西征,結果被李績給狠狠拍了一頓,被丟到了崇文館……

  好容易這次二聖又把他想來了,還把他提拔到了兵部重用,小郭同學自然是興奮的不能自己,尤其是見到了美得不像凡人的天後娘子後,小郭同學整個人都混沌了,一個沒繃住,就脫口而出要求跟天後娘子單獨喝一杯……

  這是要作死的節奏啊……

  作者有話要說:小吳同學又被人覬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