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7      字數:3569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fonlt;<b></b></font>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br>

  第二十三章 兒女

  原來,之前因為太子李弘忽然薨逝之故,武敏之要求暫緩他跟許氏的婚事。

  許圉師自然沒有異議。

  可是,許圉師的娘子王氏心裏就十分不痛快了。

  這王氏是太原王氏的旁支之女,平日裏頗為傲氣的,她原本就看不上武氏,又頗為疼愛唯一的女兒,對於武敏之三番兩次要求推遲婚事的舉動自然是非常不悅的。

  其實,說起來兩家到現在也還算不上親家。

  因為之前武敏之雖然選了許氏,許圉師也許了婚,可那都還是口頭上的事,至於托媒提親這些基本步驟一件都還沒來得及做就先後發生了武敏之與準太子妃楊氏的緋聞以及太子忽然薨逝事件……

  所有人都焦頭爛額的,哪有心思找什麽媒人,提什麽親呐!

  而且,武敏之那時還想為了李弘的名聲,親自解決那個楊氏……

  這事雖然隻是武敏之口上那麽一說,可也沒刻意隱瞞,長安城的不少貴婦很快就知道了。

  於是,王氏也知道了!

  這可把王氏給氣壞了,扯著他家相公,要他回絕了武氏這樁親事。

  許圉師怎麽可能依她,而且女兒也表示相信周國公的人品,王氏也隻能作罷。

  之後,榮國夫人楊氏親自上許家來致歉,王氏才稍稍平複了一點怨氣。

  可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孝敬皇帝崩逝一周年過去了,民間可以恢複婚嫁之際,又出事了!

  那個曾經跟周國公傳過緋聞的楊氏女居然聲稱已經懷了周國公的骨肉,不讓她嫁進周國公府她就隻好去死了!

  這下不但王氏氣爆了,連武媽媽也勃然大怒,直接衝到楊家去砸場去了。

  楊思儉真不知道自己前世到底是造了什麽孽,居然養了這麽一個坑爹的閨女。

  先前女兒不願進東宮,還跟周國公發生了瓜葛,他就已經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

  好在二聖疼愛太子,也不願周國公的名聲受損,就把這件醜聞強硬地壓了下來,隻是將他家閨女踢出了選妃名單而已……

  原本這件事隻要等風頭過了,也就沒什麽大礙了。

  誰知他家閨女還不消停,幾次私自跑出門去周國公府堵人……

  結果卻聽說周國公已經決定求娶許氏女為妻的消息。

  楊氏回來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總算安靜了。

  本以為這事就這樣了結了,誰知之後太子會忽然薨逝……

  武敏之又因此推遲了與許氏的婚事。

  然後,忽然有一天,楊思儉聽他女兒篤定的告訴他:周國公一定會娶她的!

  楊思儉本來還以為他家二娘又在癡心妄想了,可眼見著女兒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他就知道不對勁了!

  二娘居然懷了武敏之的孩子?!

  這是怎麽回事?!

  所有人都想知道這孩子是怎麽來的,尤其是吳詡和李小九。

  吳詡真的要氣死了。

  武媽媽風風火火衝到楊府想要大鬧的,可看到那個肚子已經大了的楊氏,再聽她說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故事,武媽媽立刻就啞火了。

  回來就跟吳詡哭。

  吳詡原本心情就鬱躁,一聽說自家侄子把人家閨女的肚子都搞大了,氣得立刻把武敏之拎回來不分青紅皂白就先臭罵了一頓。

  武敏之一直沉著臉沒吭聲,也不自在想什麽。

  “阿娘,這裏麵怕是有什麽誤會吧?”跟著武敏之一起回來的李弘兄妹顯然不相信武敏之會是那種始亂終棄的人。

  李弘是因為跟武敏之兄弟多年了,十分篤定他的品性。

  而小三娘根本就覺得她這個表哥完全不像是會跟女人胡亂廝混的人。

  吳詡見李弘還幫著武敏之說話,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她肚子都大了,說出來的時間地點都對得上號,不是大郎做的,還能是誰?”

  根據楊氏女的說法,又有不少人為證,不管武敏之有沒有碰過她,她這肚子裏的孩子都跑不掉要賴在武敏之身上了!

  “你不是說你沒碰過她嗎?!”這是吳詡最疑惑的一點。

  之前聽說楊氏女對武敏之圍追堵截過很多次,搞得武敏之都有些狼狽,有時候還不得不虛與委蛇一番。當時,吳詡還挺佩服這妹子的勇氣的,現在想想,這妹子的膽子也太大了點吧?

  居然敢賴她家武大郎當便宜爸爸!

  不想,武敏之在沉默了好一晌之後,居然道:“那孩子應該是侄兒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震驚地看著他。

  武敏之臉上的神色未變,但眼神卻如千年寒冰一樣冷。

  顯慶八年冬,周國公武敏之在長安大婚,新娘卻不是之前傳說的右相許圉師之女而是司衛少卿楊思儉之女。

  這其中的緣由,長安上下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可久在上層圈子裏的人自然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所以周國公夫人換人這樣的話題竟是一點都沒有鑒於市井。

  所有的報刊都隻簡單的刊登了一下周國公要成婚的消息,連國公夫人的家庭背景都沒提。

  之後的婚禮也比所有人預想的要低調多了。

  榮國夫人僅在周國公府上擺了十幾桌酒席,宴請了一下武敏之的上峰和軍中同僚,連政事堂的相公都沒請。

  倒是太子李賢專程來周國公府上坐了坐,順帶送來了天皇天後和幾位皇子皇女的賀禮。

  還有一個就是不請自來的小李相公。

  不知怎麽的,小李相公這天心情似乎很不錯,笑得比新郎官周國公可開心多了。連有人壯著膽子詢問小李相公什麽時候也請他們喝喜酒這樣的話,他都不以為忤。

  這長安上下誰不知道,小李相公當年出頭重修氏族誌,可把一幹世家大姓都得罪完了,甚至揚言,就算讓家中的小娘子終身不嫁,也不嫁給李三郎。

  小李相公卻毫不在意,也放出話去,他還偏就非一等世家的娘子不娶其他的連公主都免談……

  這下可杠上了。

  於是,這麽多年來,小李相公一直是長安城數一數二的黃金單身漢,但卻沒有哪家官媒敢給他做媒的。

  世家為了爭一口氣,哪肯把閨女嫁給他,而小李相公也不在乎娶不到娘子,倒是跟教坊的不少頭牌娘子打得火熱,平日裏也總住在宮中崇文館的小院子裏,倒是少了許多瑣事。

  今天武大將軍成親,小李相公原本該是在女方那邊吃酒的(因為武敏之同學這邊根本沒請他),卻不知這位相公犯了什麽抽,居然跑男方這邊來了。

  滿大廳的來賓都是五大三粗的軍中漢子,徒然來了個麵若好女的俏相公,喧鬧的氣氛忽然像是沸水之上叫了一瓢涼水一般,忽然安靜了下來。

  迎賓的是武敏之的副將,他一見小李相公來了,慌忙將他請到上座去。

  小李相公也不推辭,拜見了太子殿下之後就直接坐到了貴賓席上,自顧自捏著酒盅喝起酒來。

  不一會兒,一身紅衣的新郎武敏之出現了,看起來是剛剛更衣過的——就算武敏之身為國公,在迎親的時候也逃不了被新娘的親友用秸稈抽打的這一流程。

  眾人見武敏之回來了,就知道新娘子已經接到了國公府外了,原本想打趣新郎官兩句的,可看青年的神色十分冷漠,完全看不出今天是要成親的樣子,眾人也不敢放肆。

  “微臣拜見太子……”武敏之向太子李賢行了一禮,又向代表李績老爺子來喝喜酒的李敬業招呼了一聲,這才看到也是一身緋衣的小李相公。

  武敏之愣了一下,隨即冷著臉對李三郎道:“李相公蒞臨寒舍,敏之不勝榮幸。”

  李三郎卻含笑不語,隻是舉了舉酒盅。

  武敏之目光微微一閃,正要開口,卻聽太子李賢已經插口道:“阿兄,新婦就要倒了,你還不去準備?”

  正說著,就聽司儀在外高聲道:“新婦到————”

  意思鼓樂齊鳴,喝彩之聲宛如雷鳴。

  就見一身大紅的新娘在兩位貴婦的攙扶下緩緩進了大廳……

  李賢看他家表哥也不知在想什麽,根本沒有上前去迎新娘的意思,忙推了他一把,低聲道:“阿兄,你可別忘了你說過什麽!”

  這話,李賢似乎也沒打算避著李三郎說,說完之後他還略帶深意的看了後者一眼。

  李三郎是什麽人呐,哪會跟一個在他眼裏,連毛都沒長齊的少年置氣,他隻是哼笑了一聲,然後看向已經快走到武敏之跟前的新娘子……

  時值隆冬,新娘子穿的喜服十分厚實華麗,一時也看不出這女人已經懷了孕。

  武敏之麵無表情地跟新娘相對而立,行過交拜禮後,就直接掀了新娘子的蓋頭。

  拿著秤杆正要遞給武敏之的喜娘不由愣了:這武郎君怎麽不按規矩出牌啊!

  一幫圍觀群眾那管這些,見新娘子的蓋頭被掀了,立刻喝起彩來。

  而新娘子此時手中還執著一把團扇,扇麵正好遮著自己的臉。

  一時,圍觀的群眾又開始起哄,讓武大郎吟詩。

  賀蘭家也是不小的世家,家學底蘊極厚,武敏之自小聰穎,這吟詩作對之類,於他來說本不是扇麵難事。

  何況今日乃是他小登科之日,要想讓新娘卻扇,必須得拿出十二分才氣來,吟一首好詩才行。

  誰知,年輕的周國公根本無意吟詩,隨手往身後一拉,拉了小李相公上來,道:“久聞李相公善作應詔詩詞,今日還要有勞了……”

  作者有話要說:表哥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