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7      字數:3566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fonlt;<b></b></font>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br>

  第二十二章天下19

  “阿娘可是讓我為你分擔政事的,你這麽拚命做什麽?!”李賢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回事,一聽他兄長這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就氣得要命。

  連小三郎也拖著自家大哥的衣袖,拚命附和自家二哥道:“大兄,阿娘也跟我說過,不用早膳會很……很不好!”小三郎早就忘記了吳詡當初說的不吃早飯的危害了,這回隻能用‘不好’二字來籠統代替。

  太子殿下被兩個弟弟搞得哭笑不得,連連認錯道:“是我不對、是我不對……我再也不敢了……”

  沛王殿下依然黑著臉,指著自己的宮人,讓她立刻去金鑾殿取一份吃食過來。

  原本想著帶兄長和弟弟去金鑾殿的,現在看來還是在這裏等著吃吧,免得他家阿兄餓暈在半路上!

  沛王殿下的侍人快步走出偏殿,結果剛出殿門,迎麵就遇上周國公武敏之。

  “婢子見過周國公~~~~”位高權重有未婚英俊的武郎君,一直是宮中大半宮人們的yy對象,就算是沛王殿下的最得用侍女,乍一見武敏之也不由滿紅心跳,行禮的時候也比平日慢一拍。

  武敏之認得這侍女仿佛是跟在沛王身邊的,便問道:“你是沛王的人?”

  那侍女忙應了一聲‘是’,臉完全紅了,大概是想不到武郎君居然知道她是沛王殿下的侍人。

  “太子和兩位大王都在?”武敏之根本沒注意那侍女的神色,隻是看了看偏殿方向,然後把手中一個食盒遞給那侍女。

  那侍女有些怔愣,呆呆地接過食盒,疑惑地道:“武郎君這是……”

  武敏之看了她一眼,冷冷道:“這是給太子的。”

  得,看來武郎君跟他們家殿下想到一塊去了!

  武敏之見那侍女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就一言不發轉身走了。

  “哎…………”那侍女還想說什麽,可看武郎君走的那樣決絕,隻好趕緊回頭把食盒給偏殿裏的太子殿下送去。

  不說偏殿三位殿下見那侍女這麽迅速就回來了,都驚訝不已,卻說吳詡聽說武敏之已經從西邊回來了,不由十分高興,立刻讓人把他找到紫宸殿來說話。

  這次大唐出兵討伐吐蕃,派出去的其實不隻有李三郎、任雅相和薛仁貴這三支明麵上的兵馬,暗地裏李小九還把自己的暗衛撥了一千人交給武敏之,讓他星夜趕赴西域,配合其他三支兵馬的攻勢。

  武敏之的行蹤連吳詡都不得而知,這一去竟去了兩個多月,一點音訊也沒有,可把武媽媽愁壞了。

  現在人總算回來了,而且聽說還立了大功,楊氏樂得兩眼都眯成了一條縫。

  “咱家大郎果然爭氣,沒有辜負天皇天後的期望啊!”

  吳詡忙附和道:“阿娘說的是,大郎這次回來,憑戰功該能封個金吾衛大將軍了~~~”

  楊氏聞言,笑得越發開心了,口上卻道:“這都是天皇天後的恩典~~~~”

  “說來大郎的年紀也不小了,這官職也升了,老婦就剩一件事放心不下……”

  吳詡一聽楊氏這話,就知道她大概又要提武敏之的婚事了,忙打岔道:“阿娘有大郎這麽個孝順孫子,還有什麽放心不下的?”

  正說話間,小順子過來通報道:“天後,武郎君求見……”

  “快請進來~~~~”吳詡原本是側躺在上麵的軟榻上的,聽說武敏之來了,忙讓阿韋等人扶她坐直了——天後姑姑的形象還是很重要的。

  不一會兒,武大郎就跟著小順子進來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要建吳詡,武敏之已經換了一身緋色官服,看上去端的是俊美不凡。

  青年十分恭謹地向吳詡和楊氏行禮,臉色的神色依然是波瀾不驚的樣子。

  吳詡看著少年俊美挺拔的樣子,不由暗歎歲月如梭,當年那個小男孩已經長這麽大了……

  也難怪楊氏回這麽著急呢,要吃別家的孩子在這個年紀,已經早就妻妾子嗣成群了吧。

  吳詡想到這裏,又想起自家大郎來,聽李小九的意思,過了今年也要給弘兒選妃了……

  按時下的規矩,兄長一般要比弟弟早娶親,所以這樣說來,今年倒是該給武敏之定下來了。

  坐在下首的武大郎見自家姑姑和祖母的目光不斷在他身上掃來掃去,武人的直覺讓他渾身都緊繃了起來。

  還好,吳詡隻是心下稍微yy了一下武大郎未來的媳婦兒就罷了,開口問的卻是如今大唐與吐蕃的交戰情況。

  “我聽說王玄策已經跟任相公拿下了邏些城,那吐蕃讚普到底跑到哪裏去了?”

  兩日前,任雅相和王玄策趁著邏些城大亂,趁火打劫攻破了邏些城的南門,控製了邏些城。

  邏些城中的吐蕃兵馬跟唐軍頑抗了一陣,發現不敵,就保護著各自主家四散逃跑了。

  任雅相和王玄策的兵馬原本就不多,也就沒有追擊那些逃跑的吐蕃貴族,隻是控製了噶爾氏一族,然後就向長安報了捷,等待後續部隊來接管邏些城。

  至於祿東讚父子,毫無懸念地被蘇定方和薛仁貴兩人的兵馬在多瑪城給堵了個正著,祿東讚死在軍中,噶爾欽陵被俘。

  隻有吐蕃的小讚普芒鬆芒讚和政讚藏頓竟然不知所蹤了,這讓留在多瑪城準備再幹一票的蘇大將軍十分鬱悶。

  吳詡目前隻知道武敏之既然已經完成任務回來了,那麽薛仁貴估計也已經進駐邏些城了,就是不知道李三郎能不能趕在中秋之前把芒鬆芒讚抓回來獻俘……

  武敏之顯然對唐軍捕獲芒鬆芒讚非常有信心,隻道:“侄兒返回長安的時候,李相公已經查獲了芒鬆芒讚的去向,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抓到他……”

  吳詡一聽這話不由為吐蕃小讚普默哀了一分鍾:被李三郎惦記上的人,一般都會死得很慘……

  君不見當年人見人怵,連李小九都要讓其三分的褚遂良,先是被貶到湖南,再被貶到嶺南,最後是被貶到了越南吧?

  連死都死不回故土,嘖嘖,想起來也怪可憐的!

  兩人一直說打仗的事,楊氏在旁聽得十分不耐煩,可又不能像前幾次那樣回避道偏殿去,讓大郎在他眼皮子底下溜掉!

  今天,她可是一定要讓天後逼著大郎給她一個準話才行!

  吳詡其實早看到楊氏頻頻向她使眼色了,等問完了吐蕃的情況,她就咳了一聲,對武敏之道:“大郎今年也該有二十五歲了吧……”

  此言一出,武敏之立刻就抬頭看了他家祖母一眼。

  果然看到楊氏一副虎視眈眈的模樣,武敏之的臉色立刻黑了。

  可是,天後的問話怎麽能避而不答呢?

  武敏之隻得點頭道:“回姑母,侄兒今年確實是二十五了……”

  “年紀的確不小了啊……”吳詡歎了一句,這年紀就是放在晚婚晚育的現代,也不小了,難怪楊氏會這麽著急呢!

  “你這孩子,就算要學霍去病,也不不用全盤照學吧?”

  什麽‘胡虜未滅,何以家為’這種扯淡的事,怎麽能發生在武大郎身上呢?

  “等李相他們凱旋班師,姑母就給找個好娘子……”

  此話一出,當事人沒什麽反應,武媽媽可樂壞了,當即對著吳詡連連道謝。

  “有華娘你這句話,阿娘我死而無怨了!”

  吳詡不由滿頭黑線,哭笑不得道:“阿娘你這是什麽話,大郎好歹也是我的侄兒,咱們武氏的香火傳承還不是要靠他?”

  正說話間,殿外有通報說天皇大帝回宮了。

  楊氏和武敏之忙起身迎駕。

  李小九陛下這幾日病情稍好了些,就開始漸漸接管一些朝政,同時指導李弘、李賢兩兄弟理政。

  今天他本來是在含元殿聽政的,結果在朝上受到李三郎傳來的報捷則子,哪還有心思聽那些瑣碎的庶政,當即讓一般文武把要緊則子都交到東宮去,自己則興衝衝地趕回紫宸殿,想跟吳詡分享一下喜悅。

  不想,李小九陛下一進紫宸殿的大門,首先就看到武敏之的那張招牌冷臉,他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

  難道阿武已經知道了芒鬆芒讚被俘的消息了?

  “都是一家人,不必拘禮~~~~”李小九陛下麵上不動聲色,一擺手讓楊氏和武敏之坐回原位,然後大步走到吳詡身邊坐下。

  “你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吳詡對於李小九陛下的出現表示十分不解。

  李治看吳詡似乎還不知道最新消息的樣子,忙道:“我得到消息,吐蕃讚普已經被蘇定方軍捕獲了……”

  “真的?!”吳詡果然十分驚喜,情不自禁抓住李小九的手使勁捏。

  “千真萬確,李三不久就要帶兵回長安獻俘了~~~~”李小九陛下說到這裏,若有所思地瞟了下座的武敏之一眼。

  “說來,這次平吐蕃大郎居功甚偉,朕已經讓政事堂擬詔,升大郎為右金吾衛大將軍……”

  這旨意倒是跟吳詡預想得差不多,楊氏又是一陣感激涕零的謝恩。

  “末將謝主隆恩!”武敏之還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摸樣。

  李小九陛下是最見不得武家小子這副樣子了,可又奈何不了對方,誰讓人是阿武最心疼的侄子呢!

  李小九陛下看看楊氏,忽然眼珠子一轉,露出一個堪稱慈祥的笑容來:“說來,大郎今年也該二十五歲了吧……”

  三人聽到李小九陛下這話,都露出古怪的神色。

  作者有話要說:武表哥要娶妻了,然後就輪到太子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