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7      字數:3843
  第二十一章 二聖20

  吳詡聞言不由一陣眼抖,阿韋這話說得真是……

  話說這個‘又’是怎麽回事?

  怎麽她聽著就這麽不爽呢!

  吳詡忍不住睨了坐在一旁的李小九一眼……

  臥槽!老子的眼睛要瞎了!

  李小九你腫麽了?!

  這種嘴巴都要咧到耳朵邊上的蠢笑是怎麽回事?!

  你丫沒見過老子生娃嗎?

  吳詡帶著濃重的鄙視的目光總算讓已經喜得不知所措的李小九陛下冷靜了下來。

  年輕的天皇握著拳抵在下巴上,咳了好幾聲,才把自己的蠢笑收斂了起來。

  “咳……阿武你如今的身子不方便,隻能在南都多住幾日,等那個……穩了,咱們再去泰山……”

  細算日子,吳詡這一胎應該是剛出洛陽沒多久就懷上了,出巡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虧得她身體底子好,這一路顛簸下來居然啥事都沒有,直到上了龍船才生出妊娠反應來,眾人還以為她是暈船呢!

  一幹伺候吳詡的宮人想到這裏,都是一陣後怕呀,虧得天皇陛下已經樂傻了,竟忘了治她們個守護不周之罪……

  吳詡自己一開始也被李小九這莫名的狂喜給弄懵了,這會兒子才想起來她這娃大概是剛開始南巡那一會兒被李小九弄進去的……

  好像那時候李小九一直念叨著要個女兒呢!

  一向皮厚的小吳同學想起那些天某人那衣冠禽獸樣,也忍不住臉上一熱。

  眾人看帝後二人之間的氣氛如此和諧,都忍不住心下竊笑。

  偏這時,一個童音打破了這粉色的氣氛。

  “阿爹,你說阿娘要給而生個妹妹,妹妹是什麽?”

  開口的正是一直坐在李小九陛□旁的周王小三郎同學。

  小三郎不想他大哥那樣生來就聰穎萬分,也不像他二哥那樣沉默寡言,是個十分活潑的普通孩子。

  自從一歲時開始說話以來,小三郎就十分聒噪地問東問西,搞得他殿上的尚儀宮人們都十分頭痛!

  今天,吳詡在行宮忽然一睡不醒,闔宮的宮人內侍都噤若寒蟬,小三郎還懵懵懂懂的,一直問他爹:阿娘怎麽了?是不是跟他二兄一樣睡死了?

  好容易等陳太醫過來給吳詡診視了一番,眾人乍聽喜訊都欣喜若狂……

  小三郎被嚇到了。

  阿爹的神情好奇怪啊~~~~(>_<)~~~~

  還有,他最喜歡的那些小宮人們,表情也好奇怪啊~~~~(>_<)~~~~

  太可怕了!

  好容易等他阿娘醒了,小三郎才發現大家的表情終於變得正常了,雖然舉止還是有點奇怪……

  不過,他到現在還沒想明白,‘妹妹’是什麽東西,能吃嗎?

  眾人隻顧著天後娘子,竟沒發現一向聒噪的三郎居然安靜了這麽久……

  “阿爹?”見自家阿爹一副語塞的樣子,小三郎忍不住又問了一遍:“妹妹是什麽?是阿娘做的點心嗎?”

  李治:“……”

  吳詡:“……”

  眾人:“……”

  吳詡不由在心裏抹了一把汗,她居然沒看出來他家三郎還有吃貨的潛質。

  殿中詭異的安靜氛圍,以及兒子滿是渴求的目光,讓李小九陛下壓力很大。

  “咳……妹妹啊……就是以後會長成你阿娘那樣的女孩子,是你們兄弟都要保護的孩子……”李小九陛下言簡意賅的解釋道。

  小三郎一聽‘妹妹’這玩意兒不是好吃的東西,小臉上閃過一抹失望,但聽他爹的意思,這‘妹妹’還能變成像阿娘一樣漂亮的女孩兒,他不由又高興起來了,尤其是聽他爹的意思,這個‘妹妹’以後還能陪他玩……

  苦逼的小三郎同學跟他家兩個兄長的年齡差距有點大,思想境界更不在一個頻率上,平時也處不到一塊兒去。

  若是普通的皇子,還可以找別的同齡孩子玩耍,可小三郎偏偏又是天後嫡子,同時也是宮裏最小的孩子,眾尚儀宮人都十分著緊他,不讓李小九陛下的其他子女靠近他。這麽一來,小三郎明天除了自己身邊的侍人,就隻能見到自家阿爹阿娘而已,所以每次見了吳詡和李治,他就會顯得特別活潑聒噪!

  話癆就是這樣被生生逼出來的啊!

  吳詡聽李小九父子倆在那裏一問一答,不覺大囧。

  誰跟你們說這娃一定是個女兒啊?

  不要這麽自以為是好不好?!

  可惜沒人理會天後娘子的意見,天皇陛下既然說是貴主兒,那就一定是貴主兒。

  天後懷孕這一重大喜訊迅速為大唐上下所知,各州各府的大佬都齊刷刷地往南都上賀表,同時送來大批賀禮。

  南都本土的官員更是與有榮焉,一個個跑來行宮拜賀,送了大量小公主用的衣飾。

  連遠在長安的太子殿下也在得到好消息之後,給帝後二人送來了賀表,並帶了兩封家信,和一大堆小姑娘用的衣飾玩意兒。

  兒子這麽懂事,吳詡心裏十分高興,再看大郎些的那封家信,更是感動。

  她都不記得前一世自己像大郎這個年紀的時候在幹些什麽,但是可以肯定,那時的他絕不可能遠離父母,一個人挑起一個國家的重擔!

  大郎在信裏一點也沒提及他聽政、理事的辛苦,倒是一再表示自己不能在父母麵前盡孝,感到十分慚愧。此外就是關於二郎的一些瑣事,太子殿下對自家二弟的工作水平表達了極高的讚賞之意,並希望吳詡和李小九能夠給予二郎一些獎勵!

  畢竟,二郎原本是不用留在長安的,可以像三郎一樣跟在父母身邊一起去公費旅遊。但是,二郎卻為了幫助兄長處理政事而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太子殿下表示十分地過意不去。

  “大郎果然孝悌!”李小九陛下看完太子的家信,果然十分感動,當即讓人準備了二十車江南鮮果、五十車錦繡布料和一百車各色土特產,全部送回長安,賜給太子和潞王。

  第二份家信自然是二郎李賢寫的。

  吳詡看完後,神色變得十分古怪。

  “你也看看吧……”吳詡把薄薄的兩頁信紙丟給李小九,然後整好以暇地觀察起他的表情來。

  李小九陛下狐疑地接過信紙看了起來。

  二郎的信中整篇些的都是他兄長這段時日的監國理政情況,除了公事還是公事,隻在最後一頁的最後兩三行的位置提了一句,他家大郎在某日巡查大明宮建設情況的時候,無意中遇到一個顏色極好的小娘子……

  李小九陛下的神色也變得古怪起來。

  “九郎,你怎麽看?”吳詡看李小九半天不說話,索性屏退了侍人。

  她一向覺得二郎那小子雖然麵癱寡言,可人聰明著呢,他不會無緣無故提及一件沒頭沒腦的事來的!

  “這個……”李小九也有些遲疑,不好判斷他家二郎的意思到底是他家大郎看上人家小娘子了呢,還是那個小娘子對他家大郎有不良企圖呢?

  顯然,吳詡也拿不準她家二郎是什麽意思,兩人大眼瞪小眼默了半天,隻好讓暗衛傳信回長安,問問保護小哥兒倆的親衛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

  除了大朗、二郎的家信,在長安留守的幾位相公也都有書信傳來。

  眾人清一色的都是先恭賀天後娘子懷上貴主兒,之後就是對太子殿下一通稱讚——倒是沒提及潞王如何。幾位相公之後就是講近期朝中的一些重要政務通報了一遍,包括文學集《瑤山玉彩》的編輯工作,醫藥集《千金方》和科學刊物《農工集》的發行工作等,小李相公作為留守長安的眾相公之首,著重表揚了崇文館和六部的大小官員,其中還特別提到一個人,不是潞王李賢也不是周國公武敏之,而是崇文館大學士楊思儉……

  這個人的名字吳詡似乎之前聽到過,此人算起來還是武媽媽楊氏的遠支親戚,屬於清流一派。

  楊思儉在崇文館窩了不少年份了,在編書誌史上頗有兩分才名,這次《瑤山玉彩》的編輯工作也有他的功勞在內。即便如此,楊思儉也算不上崇文館最有名的才士,要不然也不會幹了一輩子老學究,還沒出頭!

  隻是,小李相公特地提到他,總有他的用意……

  吳詡想不明白李三郎的暗示,李小九陛下卻明白了!

  其實吳詡隻要想阿韋等宮人一打聽,就知道這個楊思儉為什麽會這麽被小李相公重視了。

  楊思儉本人是沒什麽好說的,就老學究一個,但他家有個小娘子在長安貴婦圈子裏很出名。

  那小娘子不但容貌美麗,性子溫柔,還是個小有才名的才女,與當年徐賢妃在閨中的聲勢不相上下。

  當初楊氏在給武敏之相親的時候,就十分中意這小楊娘子,隻是那小娘子年紀太小,楊氏又隱隱聽說李小九陛下要留她做太子妃,隻好怏怏放手。

  現在猛然有提到楊思儉來,李小九陛下不得不把這家夥的女兒跟他家二郎在家信最後的幾句話聯係在一起……

  看來,那些人打他的主意不成,開始打他家大郎的主意了!

  楊思儉這書呆子,竟然沒發現有人在暗暗破壞他家小娘子的名聲嗎?!

  今年春天,李小九陛下因平倭一事,大赦天下,文武百官都加官一級,這楊思儉升到了從四品,不但被欽點參加文集修編工作,還兼任了衛尉少卿一職,掌管了禁中儀仗和武庫。

  升官後不久,楊思儉就請了長安一些名士和不少清流到家中,為自家小娘子取了字,舉辦了及笄禮。

  楊氏小娘子今年才十四歲,按當時的習俗,這個年紀及笄算略早了一點,除非楊思儉已經看上了中意的女婿,所以才會這麽著急!

  可是這一舉動,一定會成為日後攻擊楊氏不懂禮數的借口的!

  不說李小九陛下為有人暗暗算計他家大郎和楊氏小娘子的事感到十分惱怒,嚴令留在長安的暗衛嚴密監視長安和洛陽各大世家的動向,一有不妥,立刻回報!

  卻說遠在千裏之外的豫州刺史明恪家,明氏夫婦也在為自家不孝子揚言要出家當道士而焦頭爛額。

  最後,明氏夫婦不得不向兒子妥協,答應那熊孩子暫時不給他說親,讓他去泰山腳下的黃安縣遊學……

  再次用借口逃家的小明同學表示,這次他一定要親眼看看大唐未來的英主到底長啥樣!

  作者有話要說:要封禪了,於是小明同學又跑出來禍害蒼生了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