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7      字數:3760
  第二十一章 二聖

  起初,葛成王為了補償大海人皇子失去儲位,在爵位上對弟弟大肆封賞,還很大方地讓他全麵掌管了大化改革的事務——說白了就是讓大海人皇子去幹得罪人的事。

  卻不知,大海人皇子完全沒有拒絕兄長給予的一切‘恩寵’,不但把改革事務幹得有聲有色,還趁勢籠絡了一批維新派的青壯。至於中臣鐮足這些元老重臣,大海人皇子更是敬重有加,讓原本就擁護兄終弟及製度的老臣們對其更是親近。

  葛成王一子落錯,之前好容易做成的先手優勢全都化為泡影。

  而大海人在鞏固了大化革新的基礎上,又對中央行政方麵提出了更多有利於王權集中的建議,讓他的兄長一時之間也舍不得把他剔除出中樞去……

  原本,這樣微妙的平衡在中臣鐮足的斡旋下一直保持得很好,兄弟倆絕口不提王位繼承有關的事,但是一個女人的忽然出現,卻讓大海人皇子再也按耐不住了!

  原來,在大海人皇子少年的時候曾經與宮中一個巫女相戀,並生下一個私生女,取名為十市皇女(就是許給大友皇子為妃的那位)。因為兩人的身份所限,大海人皇子最終沒能跟那名女巫結成連理。不想在多年之後的宮中偶遇,大海人皇子這才發現他的初戀額田姬竟然已經成了兄長葛成王的後宮了!

  這個發現讓大海人皇子非常憤怒,以至於那天宴會,他在禦前失態,不小心用自己的佩劍劃破了葛成王身後的屏風……

  原本就忌憚弟弟的葛成王當即大怒,要不是中臣鐮足苦苦求情,他幾乎就要命人將大海人皇子拖出去斬首了!

  這次衝突更加深了兄弟兩人的感情裂痕,而一向支持大海人皇子為正統繼承人的中臣鐮足也感到非常為難。

  中臣鐮足之前一直是希望葛成王和大海人皇子能夠盡棄前嫌的,就算葛成王把王女嫁給他,暗示他盡力輔佐大友皇子,他還是抱著能讓葛成王回心轉意的幻想,畢竟大友皇子還在繈褓之中,養不養得大都是個問題呢!

  不想,之後的一次遊獵踏春上發生的事,讓中臣鐮足的希望完全化為了泡影……

  這事件就發生在倭國送百濟人的船隊離開倭國不久。

  葛成王借著送遣唐使的機會,暗中到九州附近微服私行,近江朝廷就留下了大海人皇子和中臣鐮足、蘇我赤兄等人主持政事。

  為了不讓地方豪強起疑,近江朝廷一直作出葛成王在朝的模樣,甚至一葛成王的名義下令群臣和皇室成員前往蒲生野一帶遊獵。

  結果,就是這一次遊獵,大海人皇子再也忍受不了相思之苦,對著嬪妃中的額田姬揮袖……

  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大海人皇子竟敢向身為後的額田姬作出這種示愛的動作,在場的文武大臣、後宮侍衛都驚呆了。

  成為焦點的額田姬卻不慌不忙,隨口吟詩一首道:“紫茜圍獵場,君馬正徜徉。豈不虞人睹,君袖乃爾揚。”暗示大海人皇子,如今兩人的身份有別,不要做出奇怪的舉動引人誤會!

  額田姬出身伊賀大族,天生聰穎,幼年時曾跟從大唐留學歸來的學者學習過詩詞歌賦,十歲時就以才學聞名,被聘為皇室巫女。就在宮中做巫女的那個時期,額田姬跟年少英俊的大海人皇子墜入愛河。但是,巫女是不允許結婚的,所以額田姬隻能忍痛跟大海人皇子分了手。

  結果,在中大兄皇太子撇下孝德王遷都近江的時候,額田姬又意外與中大兄皇太子相遇相識,後者早就仰慕額田姬的才名,又見她生得如此美貌,頓時起了心,暗暗使了法子幫額田姬脫離了巫女身份,並把她納入後宮……

  額田姬對葛成王的心意如何,我們無法探究,但她對大海人皇子明顯還是有情的,所以這次‘春獵示愛’事件,她打算撇清自己跟大海人皇子的關係,把大海人皇子這一揮袖舉動說成是一次‘誤揮’,免得自己的夫君對大海人皇子有什麽誤會。

  誰知,大海人皇子竟然對額田姬的苦心完全置之不理,情緒激蕩之下,竟作了一首火暴*的禦答歌:“紫茜同妹豔,往來圍獵場。何至他人婦,思慕斷我腸。”

  這下,再沒有人會誤會大海人皇子是揮錯袖子了……

  中臣鐮足想死心都有了,雖然這次緋聞事件讓眾人都忽略了葛成王的行蹤問題,可等他的王回來,這兩兄弟怕是又要爆發戰爭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壓力太大,中臣鐮足不等葛成王從九州回來就病倒了。

  葛成王回會近江後,也顧不上自己後宮跟弟弟鬧緋聞的事了,直接跑到中臣鐮足的府上探病。

  中臣鐮足今年也不過四十多歲,卻已曆經四代倭王了,說是倭國朝堂的四朝元老也不為過,可眼見他一直看好的葛成王和大海人皇子兄弟將改變倭國的曆史,兩人卻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發生嫌隙,現在又因為一個女人即將決裂,這讓這位有識之士非常痛苦。

  思慮過重,再加上大唐那邊傳來的救濟糧食不能及時送到這個壞消息,中臣鐮足小病變大病,竟然臥床不起了……

  倭國的饑荒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即使近江這邊因為是王都,一時半會兒感受不到威脅,可中臣鐮足這個內政大臣卻是非常清楚,如果國家再不做出措施,及時解決糧食問題,倭國就麵臨著滅頂之災。

  中臣鐮足在病榻上含淚跟葛成王說了倭國現在麵臨的禍患,再三強調希望葛成王一定要跟大海人皇子和睦相處,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再大的恩怨也等度過了這次危機再說……

  葛成王一向敬愛這位亦師亦友亦兄的心腹愛臣,隻能按捺著怒氣答應了他的請求,並在五日後讓大海人皇子代表他到中臣府上,授予中臣鐮足一等冠位:大織冠及大臣職,並賜姓藤原。

  中臣鐮足勉強從病榻上起來謝了王恩,又留下大海人皇子再囑咐了一遍。

  葛成王這番加官進爵和賜姓的舉動原本是想讓中臣鐮足高興高興,盡快病愈的,不想這衝喜的舉動卻讓中臣鐮足的病情徒然加重,不到兩日就撒手人寰……

  中臣鐮足的逝世不但讓倭國朝堂損失了一員中流砥柱,也讓葛成王和大海人皇子之間失去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緩衝。

  顯慶五年五月,倭國各地爆發j□j,東海道、南海道等地出現了不同規模的佃戶奴婢起義,各地領主紛紛向中央告急。

  葛成王派大皇弟大海人皇子領兵到地方剿滅亂民,卻暗中給軍隊的副手下了密旨,命其領兵到尾張的時候做掉大海人皇子……

  結果,這事被額田姬的姐姐——葛成王的另一個寵妃得知了……

  於是,額田姬星夜溜出大津宮,在美濃國及時追上了大海人皇子,把葛成王的計劃告訴了他。

  大海人皇子當機立斷殺了他哥派給他副手,帶著額田姬逃到自己的領地——大和國的奈良城。

  當葛成王發現額田姬失蹤的時候,就知道他的計劃定然已經敗露了,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直接下令給大和國周圍的伊勢、紀伊等國領主,讓他們起兵攻擊大和國……

  倭國各地的領主在上一次白江村大戰中被葛成王忽悠得損兵折將失去了大量精銳士兵,早就憋得一肚子火氣了,這次見葛成王兄弟倪牆自相殘殺,這幫人幸災樂禍還來不及呢,誰會盡力去攻打大和國?這些地方領主的實力雖然根本無力對抗中央,卻也不會乖乖聽從葛成王的號令,一個個要麽推三阻四表示無人可用,要麽是借口沒有糧草供應,想朝廷索要大把糧草,不一而足,倒讓大海人皇子趁著這喘息時間在奈良站穩了腳跟。

  葛成王那個氣啊,顧不得自己大病初愈,國中政事還亂成一團,把政事丟給還不到三歲的太子大友皇子和左右內政大臣,自己親自掛帥跑大和國去跟兄弟死磕去了……

  正當倭國內部餓殍遍野,國主兄弟在東邊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倭國西邊的對馬島、出雲國和加賀國忽然被唐軍艦隊占領了……

  -----------------------------------------開始揍倭國的分割線---------------------------------------------

  日前,李小九借著在金城行宮的那次刺殺事件,順利得到了‘倭國指使百濟人刺殺天皇天後’的口供,當即扣押了已經尾隨李小九陛下車駕到達新羅遣唐使團,經過一番審問,更落實了‘倭國之王企圖對大唐天皇天後不利’的罪名。

  罪名有了,出兵也就名正言順了。

  李小九幹脆就在金城坐鎮,指揮陳名振、薛仁貴、劉仁軌各領麾下水師準備出征,另命遼東道大總管契苾何力、平壤道大總管蘇定方以及河北道、河南道、京東道等地共同組織籌備、督運糧草事宜。

  因為之前吳詡和李小九早有攻打倭國的打算,所以大唐國中各州府早就開始儲備軍用糧草和軍械船隻。

  這次倭國會發生j□j,並派人來借糧原本就是在吳詡意料之中的事,她起初是計劃借著給倭國送救濟糧的機會,出其不意拿下倭國西邊沿海的幾個國(這裏的‘國’指的是倭國的行政單位,相當於我國的‘省’。),然後再慢慢蠶食倭國全境。

  不想那葛成王自尋死路,居然煽動百濟那些好戰分子來搞刺殺,這下連開戰的借口都不用找了,直接派人打過去就是了=。=

  等所有糧草軍械全部到位後,李小九陛下又命人發下檄文昭告天下,言倭國膽大妄為,竟敢指使刺客加害宗主國的帝後,罪不可恕!

  又有,倭王暴虐,逼殺先王,殘害兄弟,擅開戰端,陷百姓於水火而不顧……

  大唐順應天命,討滅暴君,天下有德之士當共襄此戰……

  一時,吐蕃、渤海、南詔等國紛紛響應如雲。

  顯慶五年五月初五,平倭水師先鋒大元帥劉仁軌帶領戰船百艘從百濟郡出發,當天就拿下了半島與倭國之間的跳板——對馬島,贏得了開門紅。

  此時,近江政府才剛剛收到大唐征伐倭國的檄文,頓時亂成了一團。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碼到滅倭國這塊了,滅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