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7      字數:3466
  第二十章征伐13

  高句麗內部陷入戰亂顯然是大唐政府喜聞樂見的事。

  泉男生不敵兩個弟弟的進攻,當即從平壤逃到邊城,讓自己的兒子泉獻誠就向唐軍求援。

  此時駐守在高句麗邊境的是新任的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此人出身鐵勒可汗世家,貞觀六年的時候率部眾歸唐,一直是李二陛下的愛將。貞觀十六年的時候,契苾何力部下謀反,將其綁架到薛延陀,李二陛下不惜以公主下嫁為條件也要換回契苾何力。因此,契苾何力雖是個外族人,對李唐的卻忠心至極,李二陛下去世時,他竟想要以身相殉,還是李小九極力阻止,才留下了他。

  這次薛仁貴和陳名振從東北出發,穿過高句麗一路打到半島腹地,先前打下來的城池,李小九陛下就全部讓契苾何力鎮守。

  契苾何力是個勇將不錯,卻也不乏智慧。

  他初聽泉男生的求救,根本不相信,因為如今大唐的兵馬正在半島南部攻打膽敢跑來挑釁大唐的倭國水軍呢,高句麗這邊一舉一動都要小心防範。

  契苾何力聽了泉獻誠的一番乞求後,當即派人將泉獻誠送往洛陽,另寫了加急密報送給李小九陛下……

  李小九陛下聽說高句麗起了內訌,還愣了一下。

  隨即,政事堂的幾位相公、兵部尚書任雅相、鴻臚寺卿蕭嗣業等重臣就聯名求見李小九陛下,看來也是聽說了高句麗國中生亂的最新消息了。

  要不要趁火打劫,似乎不是個議題了,那麽這些人應該是來向聖人提供如何消滅高句麗的建議的吧!

  李治不由精神一振,當即對王內侍一擺手,道:“讓眾相公到兩儀殿等朕……”

  “謹遵命。”王內侍應了之後,略一踟躕道:“聖人,娘子那邊傳話過來,請您今天務必道百福殿去用晚膳……”

  李治聞言,頓了一下,隨即應道:“你讓阿崔回覆娘子,就說朕晚膳時候必定過去!”

  這些日子,他都一直忙於半島軍政之事,起居都在兩儀殿,確實有好幾天沒去百福殿看吳詡和兩個兒子了………

  想到了這裏,李小九陛下不由有些慚愧,前些日子為了半島的戰事,吳詡不顧自己的身子沉重,一直陪著他看戰報,出謀劃策,發布各項指令……孽妻重生,娘子輕點疼!

  李治為了不讓吳詡太勞神,隻好搬到兩儀殿工作起居官雄。

  如今,與倭國的戰事已經快到尾聲了,他是該回百福殿跟阿武說說這好消息去……

  李小九陛下理了理思路,就起身往前殿走。

  現在,他該想想如何調兵遣將,以最小的損失,同時拿下高句麗和倭國。

  不說李小九陛下與他的那些肱股之臣如何討論收服高句麗和倭國的問題。

  卻說薛仁貴和陳名振得到劉仁軌的捷報和李小九陛下的殲敵命令後,當即指揮百餘艘戰艦在半島的東南海岸布防,等倭國的後援部隊出現之後,薛仁貴和陳名振兵分兩路忽然出擊,將倭國剩下的幾百隻木船組成的船隊截成數段,二話不說就開火。唐軍這次派出的戰船全是身高壁厚的大戰艦,衝進倭國船隊的時候,不少倭國木船都被碾成了木渣渣了,倭軍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不是掉進海裏淹死,就是被唐軍居高臨下用箭矢射死!

  等倭軍回過神來要反擊的時候,早已無力回天了。

  倭人的武器甲胄落後得可以,除了高級點的將領配有鐵甲鋼刀外,普通士兵穿的不過是夾衣外麵多一次皮革的護甲,用的武器也隻是木杆槍而已……

  不少沒有慘遭碾壓的倭國木船,像是受驚的鴨群一樣,胡亂地四散亂竄,一不小心幾艘本國的船撞成了一團,於是又有不少倭兵慘遭落水的厄運。

  有幾個腦子還算清楚的倭國大將立刻指揮船隻調整隊形,向唐軍的大船射箭還擊。

  可倭國那些純木頭削成的箭矢哪裏射得穿大唐的無敵大戰艦,更可況唐軍在上,倭軍在下,從下往上射出的箭,力道完全不足以在大唐戰艦的船壁上磕個印子,所以起碼有一大半的箭矢落到了海裏,打了水漂。

  而唐軍哪會任由倭軍擺好陣型抵抗或是逃脫,在倭國船隊沒頭蒼蠅似的亂竄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合圍,將數百條倭國木船圍成三團。

  這又是一場一邊倒的戰役,三隊唐軍居高臨下對著圍在中間的百多艘倭軍木船一頓狂射——唐軍的箭矢可不是倭軍那種木頭箭,而是實實在在的精鋼白羽箭——這些可都是李小九和吳詡花了大價錢改良的軍用武器之一。

  一陣箭雨之後,被圍在中間的倭國人都是一片鬼哭狼嚎。

  之後,薛仁貴和陳名振也按照劉仁軌火燒倭軍的方式,讓將士們點燃浸過火油的麻杆箭,射向被包圍的倭國船隊……歡情薄

  倭國人眼見不好,拚了命衝撞包圍他們的唐軍艦隊,然而被火箭射中的木船很快就成了一團火球……

  “列隊,回航!”眼見倭軍的船隻全部被點燃,薛仁貴和陳名振立刻各自下令,命船隊左右調頭,分南北方向離開……

  唐軍的船艦速度極快,主將軍令一下,百多艘戰艦立刻遠離了火海,將企圖拉唐軍戰艦同歸於盡的幾十艘倭人火船甩得遠遠的……

  那些倭人大將隻能望著唐軍的大船尾巴幹瞪眼。

  這一戰僅用了不到八個時辰,就結束了。

  倭人船隊全軍覆沒,而唐軍僅損失了一艘半島出產的中型戰艦,這還是在最後撤退的時候,因為速度較慢,不小心被自己家的大船給追尾的。

  茫茫大海上,沒有了船,隻有死路一條。

  而唐軍也沒打算收降落水的倭人,在後麵清掃戰場的時候,除了撈起了幾個看起來像是將領的倭人外,其他的全部射殺勿論。

  等薛仁貴和陳名振軍拎著幾隻倭將返航凱旋的時候,半島北邊發生了劇變官網爭鋒。

  高句麗的傀儡國王高藏終於受不了泉男建的控製,聯合忠於高氏的文武官員發動了政變。

  泉男建被刺殺致死,其弟泉男產帶著親衛逃到了高句麗南部的漢城,與高氏政府對抗。

  而在北邊的泉男生徹底鬆了一口氣,趁此機會驅走了泉男建圍攻他的軍隊,親自進入大唐境內,向李小九陛下投誠。

  他送給李小九陛下的禮物相當大,就是當年阻攔住李二陛下東征步伐的安市城。

  李小九陛下收下了泉男生的投誠禮物後,當即封了泉男生一個遼東道安撫使的職務,顧名思義就是要讓他作為向導,席卷整個高句麗。

  泉男生想著前不久在白江村帶兵衝殺倭軍的扶餘隆,這前百濟的國主世子都能得到大唐的厚待,他也應該不會例外。

  因此,泉男生心甘情願地做了向導,還收攏了大把他爹泉蓋蘇文留下的勢力,一同投效大唐。

  有了泉男生的幫助,契苾何力輕而易舉就將大唐鐵騎推進到了離平壤不遠的國內城。.白蓮花,給公主跪下!

  在生死存亡麵前,高句麗王高藏與泉男產握手言和,共同調集全國上下約十萬兵馬到馬訾水以南建立堡壘抵抗唐軍。

  而李小九陛下在契苾何力奪取了國內城之後,沒有馬上下令鎮守建安城、遼東城和新城的守將隨同出擊,而是命左驍衛大將軍、涼國公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大總管,左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為平壤道大總管,兵部尚門下三品、樂安縣公任雅相為浿江道大總管,運糧使竇義積、獨孤卿雲、郭待封等水陸諸軍大總管都受李績節度,諸路合擊高句麗。

  此外,李小九陛下還將留在海南的百來隻大軍艦全部往黃海方向調集,準備海陸齊發,一舉消滅高句麗。

  到了顯慶三年十一月,李績趁馬訾水冰封江麵,猝然發動總攻命令,命蘇定方、高侃、龐同善軍威先鋒,首先過江攻破馬訾水以南的五座堡壘。隨後李績率大軍齊出,渡江追奔200餘裏,攻破辱夷城(今朝鮮永柔境),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到了十二月初,大唐軍隊再次圍住了平壤城。

  高句麗王高藏原本還想固守平壤城,等待南部的勤王之師的,結果卻等來了幹掉倭國海軍後,馬不停蹄帶兵背上滅高句麗的薛仁貴大軍。

  原來,薛仁貴剿滅倭國後援的數百艘船隻後,就立刻向在洛陽的李小九陛下報了捷。而當時李小九陛下已經收到了李績在薛賀水大敗泉男產軍的消息,正高興著呢,一時得意忘形,就想禦駕親征,親自指揮大軍踏破平壤城過把癮,這可等人吳詡等人嚇壞了,好說歹說才讓李小九陛下打消了親征的念頭。

  正好薛仁貴的捷報傳到,皇後娘子就禍水東移,讓李小九陛下下旨,命薛仁貴任慰禮道大總管,從南部進宮高句麗,協助李績大軍消滅高句麗殘餘勢力。

  薛仁貴果然不負眾望,火速從百濟趕到高句麗邊境,用了不到十五天時間攻克了高句麗南部的最後一道防線——慰禮城,然後一路北上。

  在李績大軍圍困平壤的二十天後,薛仁貴大軍與李績大軍在平壤城下順利會師。

  高句麗王高藏見大勢已去,當即綁了泉男產,自己白衣素冠帶著九十多個臣子打開平壤門,向李績投降。

  至此,高句麗亡國。

  作者有話要說:高句麗也滅了,接下來是倭國了~~

  ps:打仗部分馬上完了,接下來該是迎接三包子到來,以及吳小詡一家幾口的溫馨故事了=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