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6      字數:3480
  第十九章外戚

  武元慶這一死不要緊,可把廣西的官員都嚇死了。

  這死的人可不是一般人呐,那可是準國舅好不好,

  除了武元慶的身份敏感之外,他的死相也實在難看,負責查案的官員都不知道該怎麽在死亡報告書上描述這個屍體的……慘狀,

  都說十大酷刑裏有個刑罰叫‘淩遲’,是片片割肉,千刀萬剮,可武元慶這個死法也不比淩遲好多少,應該是被人捅了至少一千個窟窿吧=。=

  這得多大的恨,才讓下手的人能堅持戳武元慶那麽多個窟窿啊= =

  偏偏案發地還是在去龍州的途中,一片一看就是會有強人出沒,三不管的密林裏,等官服派人來的時候,凶手早就跑沒影了!

  廣西的官員為了這個案子簡直是焦頭爛額,都不想承擔責任,互相推諉得屍體都要臭了,最後還是李小九的人把事情原委全部報到了長安。

  吳詡聽說武元慶並不是死在任上的,臉色就不怎麽好看了,再聽說武元慶沒有按照吏部公文規定的時間出發上任,帶著一群美妾沿途遊山玩水,順手調#¥戲個把良家妹子,還帶著大批財物,慢悠悠地向龍州進發……

  吳詡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隻給了四字批語:自尋死路。

  一副肥羊樣還敢在民風彪悍的窮山惡水招搖過市,他不死誰死!

  “這事,聖人就按照一般官員死傷辦法處理吧,我還是避嫌比較好。”吳詡看完了廣西那邊關於武元慶之死的兩份調查報告,不由自主打了個哈欠。

  兩份調查報告都遮遮掩掩地表示武元慶是被人故意折騰死的,不過廣西州府的報告表示凶手可能是流盜,而李小九的人則表示凶手可能是武元慶的仇家……

  不管凶手是哪一種,反正是捉不到滴!

  吳詡不由又打了個哈欠。

  像武元慶這樣的人,估計沒幾個人會喜歡的,橫屍街頭根本不足為奇。

  至於不久之後又傳來另一個武家兄弟武元爽的死訊,吳詡已經十分淡定了:富二代紈絝子弟什麽的果然享不了清福,去了那樣山清水秀的地方當官,居然也能掛掉?君不見現代多少白領、金領的,沒事盡往深山老林裏跑,恨不得留下來不走呢!

  嘖嘖嘖……

  這下武老爹這一支還真沒兒子了=。=

  見吳詡懶得管武家兄弟的死亡真相,李治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

  偏這時吳詡忽然問起賀蘭敏之來:“大郎最近在忙什麽?我怎麽覺得好長時間沒看到他了,弘兒昨天晚上還跟我說大兄有好長時間沒上弘文館了……”

  “你說大郎啊……”李治見聞,臉上閃過一道異色,隨即笑道:“他前段時間說是想去各州府遊學,朕就給了他玉牌,讓他……”

  李治的話還沒說完,吳詡就驚詫地打斷他道:“什麽?!你讓他這麽一個小孩子去遊曆?”

  他兩個舅舅剛剛才在窮山僻壤裏掛掉好吧?

  賀蘭小子還沒成年呢,這萬一要是出什麽事……

  擦咧元極破空!

  這事被護犢子的楊氏知道,不會暴走吧?

  李小九陛下見吳詡完全把賀蘭敏之當成少不更事的柔弱少年看待,忍不住落下一滴冷汗:賀蘭大郎都16歲(虛歲)了,哪裏還是小孩子?朕當初這個年紀的時候都已經娶王妃了,呃……打住、打住!

  “阿武,你別擔心,朕給大郎配了不少侍衛呢……”何況那臭小子的劍術相當不錯,假以時日說不定會成為一名頂尖劍客呢!

  “得了吧你……”吳詡有些煩躁地在榻上走來走去,雖說已是快入秋的季節,太極宮還是悶熱得像個大蒸籠,吳詡這一急躁,汗水呼啦啦地就往紗衣裏淌……

  李小九陛下看著某人胸前若隱若現的春光,不由有些心猿意馬……

  “這事你瞞得好緊啊……要是被阿娘知道……唉!”吳詡恨不得把李小九踹上兩腳,把賀蘭小子放出去這件事居然連她也瞞著,要不是楊氏這兩天身體不適沒有時間關注外孫的情況,說不定早露陷了!

  李治忍不住揉揉自己的鼻子,顧左右而言他道:“這些日子悶熱得不行,不如咱們去萬年宮避暑吧?”

  “你確定萬年宮還能住人嗎?”吳詡聞言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當年山洪暴發之後,萬年宮就被毀得差不多了,除了東邊的太子宮沒多大損傷,其他宮殿全部化為瓦礫。

  吳詡一算修繕行宮所需的費用,頓時心疼得哇哇叫,後來又趕上各地都發生洪澇災害、‘文佳皇帝’造反之類天災**,吳詡索性就把修繕行宮這筆費用給挪用了……

  現在想起來,吃虧的還是他們自己=。=

  她跟李小九累死累活,冒著中暑的危險加班幹活,如果底下的人不聽從指揮,估計還得冒出一兩個‘文佳皇帝’、‘武佳皇帝’來!

  果然,要做個吃苦耐勞的好元首不容易啊!

  不等吳詡感慨完,那邊李小九的臉色忽然變得有些微妙起來,然後丟給她一本加急密折。

  “阿武,你看看……”

  吳詡看完那本折子,不由愣了,這他喵的又是一個將軍管不好士兵,結果捅了大簍子的真實案例。

  折子是蔥山道大總管程知節上的,講述了他這幾個月來的軍事行動,事無巨細。

  吳詡隻看到上麵‘兵士劫掠財物’等字眼,就不由眼皮直跳……

  卻說今年年初李小九忽然想起了邊境上還有那麽幾個不服大唐的小蠻夷,於是他就派程知節帥領大軍出擊西突厥。

  結果幾個月過去了,小蠻夷沒有幹掉,原本十拿九穩的軍事行動居然陰溝裏翻船了!

  這下,長孫相公也沒辦法再請病假閉門不出了,心急火燎衝地進宮請罪。

  與先帝戎馬一生,勝負各半的武功不同,李小九陛下自從登基以來,就沒再武力打擊敵人上吃過虧,這次蔥山道行軍雖不算是大敗,卻明明是慘勝。程知節延誤戰機,致使首惡逃竄,雖然拿下了怛篤城,卻沒能約束好手下,造成了j□j,白白損失了大量軍士……

  李小九陛下聞報大怒,當即解除了主帥程知節的職務,將其押解進京候審。

  而作為當初支持程知節掛帥出征的長孫相公和來濟等人都負有連帶責任第一巫妃:高門庶女不打折全文閱讀。

  李小九陛下毫不客氣地削了幾人的官階,暫時保留了幾人的相位,以觀後效。

  最後,在長孫無忌竭力保奏下,程知節免了死罪,被外放岐州。

  不過,明眼人一看就發現了端倪,褚遂良和程知節先後被貶,長孫相公就如同斷了左膀右臂,韓瑗、來濟之流根本無濟於事了!

  聖人可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呐!

  但是,接下來的中秋佳節,李小九陛下又全無芥蒂地在群臣宴會上,又把他舅舅長孫相公的官階給提了回來,還請他總監修編五代史。

  要知道在唐一代,一個臣子能夠被聖人委以 ‘修史’的重任,就標誌著此人極受聖人的信任和重視。而這個時代還有‘拜相’、‘修史’和‘娶四姓女’乃士人們終身為止奮鬥的三大目標的說法。

  除了對長孫舅舅委以重任外,李小九陛下還晉封了十六娘的夫婿長孫詮的官職,讓他從入了中書省,看樣子像是要讓他接長孫舅舅的班似的。

  李小九陛下對長孫氏的示好,讓眾人包括長孫無忌都以為是聖人希望修複甥舅關係,給下的台階。

  長孫無忌不是個迂腐的人,或者說他其實是個十分會把握時機的人。

  隻是多年的養尊處優和權勢在手的優越地位,讓他早已忘記了當初在玄武門之變前夕的那段朝不保夕、緊張刺激的黑暗日子。

  李小九陛下的示好長孫無忌沒有拒絕,可他還是沒有給外甥好臉色看。

  長孫相公在中秋佳節之後,依然繼續稱病不出,而以他馬首是瞻的韓瑗等人也有樣學樣,都請了病假,以示對李小九陛下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

  中書門下少了幾個大佬簽字,皇帝陛下有些詔書就無法下發。

  李小九陛下的心情咱們暫且不論,長孫氏的一些人不免有些動搖。

  十六娘城陽長公主最先去了趙國公府,隻可惜十六娘勸不了她舅舅,隻好跟著進趙國公府後就一直沒有吭聲的丈夫長孫詮離開了。

  李小九陛下聽說了十六娘的舉動,心裏倒也十分感激,隻是他已經打定主意要拋到唯唯諾諾的表皮了,隻要長孫無忌還在朝中掌權一日,他跟阿舅的關係就必定是如同水火,怕是再難和解……

  李治在十六娘夫婦拜訪趙國公府後的第二天,賜了他們娘夫婦一套長安書局新近印刷出來的道家典籍,至此十六娘夫婦再也沒有摻和過李治與長孫無忌這兩甥舅之間的事了。

  中秋之後,就是賀蘭敏之的十六歲生辰。

  已經缺席了中秋團聚的賀蘭大郎踩著點趕在他生辰前一天回到了長安。

  已經快要瞞不住楊氏的吳詡聞訊,差點喜極而泣:這下總算可以為賀蘭小子舉行元服禮了,以及讓他改姓入武氏族譜!

  幾個月不見,賀蘭小子似乎又長高了不少,看起來好像更白皙了呢!

  擦咧!

  她在長安擔心了個半死,這小子過得還蠻滋潤的嘛= =

  小吳同學磨著牙,似笑非笑地盯著越發俊美的少年。

  等過了明天,就再沒有賀蘭大郎,隻剩武大郎了,哼哼……

  作者有話要說:好吧,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