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6      字數:3588
  第十六章改元16

  文佳皇帝陳妹子的農民起義軍雖然聲勢浩大,可是出了睦州就遭到了婺州刺史崔義玄和揚州都督府長史房仁裕的部隊的阻擊,最終以陳碩貞及其重要將領被俘,起義軍土崩瓦解而告終。

  這次農民起義不到三個月就宣告失敗,而此時,朝廷派出的鎮壓軍隊都還沒出雍州地界呢。

  李治和吳詡聽說婺州刺史崔義玄和揚州都督府長史房仁裕主動出兵阻擊起義軍,同時身先士卒上陣殺賊,並能以少勝多,擊潰數倍於己的賊軍,還能活捉主謀陳碩貞和章叔胤等人,李小九陛下表示非常興奮,表示要好好封賞這兩個討逆功臣。

  “這樣的人才,當召回長安委以重任,”李治一邊說著,一邊就要下詔。

  吳詡卻道:“九郎你先別急著下詔……”

  她仔細看了崔、房二人的履曆,對李治道:“這崔義玄出身清河崔氏,原是名列第一的大世家,先帝修氏族譜時被降為三等,我素聞崔氏子弟都文采不俗,不想也有勇武過人之輩,此人可堪大用!”

  吳詡一看到崔義玄的姓氏,心中就有了計較。

  清河崔氏是五姓七望之首,家史之長,各房之中能人輩出,在南北朝時期為官為宦者不計其數。

  李二陛下當年就是嫉恨修氏族譜的官員將李氏放在崔氏之下,於是惱羞成怒將清河崔氏降到了第三等。

  而武德到貞觀之間政權交替中,崔氏也沒有什麽子弟在中樞,於是,崔氏差點被其他四姓給壓倒了,尤其是後來居上的太原王氏,因為與朝中多個顯貴結親,更有一個家族女兒當了皇後,王氏隱隱有五姓之首的架勢了。不過,在民間,崔氏的聲望還是非常高的,而吳詡就是看中了這點。

  她就不信,崔氏子弟會不想舊日的榮光,把王氏給壓下去!

  至於房仁裕,吳詡就不是那麽看好了。

  “房仁裕是先梁公房玄齡的遠房族兄,才學是不錯的,但先前高陽公主謀逆一案中,阿舅力主株連,房仁裕正好丁憂逃過一劫,若聖人此時提拔他回京,阿舅麵子上難免不好看,倒不如賞他一個六部主事,繼續在地方效力!”

  李治聽了吳詡的分析,不由點點頭。

  其實,他看到崔義玄的時候,心裏首先也想到了五姓之中的清河崔氏,不過清河崔氏素以文采學識見長,出的多是名士、隱士,倒少有武略過人之輩,想不到這個崔義玄還有統兵打仗的本事,確實是個不可放過的人才啊!

  “那這樣吧……”李治想了想,道:“朕先召這兩位卿家入京獻俘,再授崔義玄一個禦史大夫的銜,留在長安聽用,至於房仁裕麽……要不讓他掛個戶部尚書,遷婺州刺史吧。”

  李治說完,就征詢這看著吳詡。

  “如此甚好。”吳詡很自然地點點頭,笑道:“聖人,你倒是會偷懶,調走了崔義玄,就給他補了個房仁裕……”

  李小九陛下笑道:“還不是娘子你提醒得好,不然朕豈不是要再找一個合適的人出鎮婺州了?這下可不用費力氣了~~~~”

  吳詡聞言忍不住拍了李小九一記,然後正色道:“既然亂軍已平,咱們可得趕緊回長安了,須好好調查一下這‘文佳皇帝’造反的緣故……”

  吳詡可不相信農民伯伯們好好的安生日子不過會去起義。

  說來,李小九自登基以來就沒幹過什麽禍害百姓的事,而且還因為各種天災**減免了不少稅賦,以至於他們小兩口到現在還為國庫裏沒錢而發愁呢末日之滅絕最新章節!

  再說,睦州可是江南大州啊,魚米之鄉說的就是那一帶好吧,最近幾年都沒有發生什麽大規模洪澇旱災的,不至於因為饑荒就造反了!

  那麽,原因隻可能是一個:官逼民反!

  作為p民出身的小吳同學,對某些官吏的行為實在是深痛惡絕,所以即使她如今已經成了封建社會最大頭頭的賢內助了,她也並沒有一點點想要作威作福的念頭。

  而李治這個腹黑小白包子在李二陛下的熏陶下,熟讀《帝範》十二本,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懵懂無知的小青年了,他其實也很疑惑睦州地界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居然逼得一個女子起兵造反。

  不過,眼下這些疑問還得等崔義玄和房仁裕二人把‘文佳皇帝’陳碩貞押解進京審問過了才能知道。

  “崔、房二人從婺州入京謁見獻俘,少說也要一個月時間,到時候正趕上新年,也是一件大喜事……”李治略一盤算,決定趁著這段時間,他們就在溫泉宮好好休養一下,然後去昭陵拜祭先帝、先皇後,再回長安,正好能趕上獻俘。

  吳詡聽了李小九的計劃,也覺得十分妥當,算算她的肚子差不多有八個月了,下個月回長安,正好可以把孩子生在宮裏。

  兩人計劃地挺好,可有一句話叫計劃趕不上變化。

  吳詡這一次懷孕一直十分平和,即使上次因為中毒昏迷了一夜,也沒有損傷到肚子裏的寶寶。

  相比第一次懷兩個小屁孩時吐得昏天黑地的,這一次她不但沒有一點激烈的妊娠反應,反而能吃能睡、能跑能跳,要不是武媽媽攔著,她都想去跑馬來著!

  這次到溫泉行宮,李小九陛下又是一個旁的嬪妃都沒帶,打定主意要跟吳詡過兩人世界。

  吳詡有時看李小九可憐,也會容他得逞一兩次。

  孕中的身體比較敏感,吳詡對大肚子歡*愛是又害怕又覺得刺激……

  有時候她還會故意去撩撥李小九一下,然後故作不舒服,看對方抓耳撓腮的蠢相……

  不過,每次到了最後,求饒的總是小吳同學就是了……

  這樣荒淫無道的日子過得極快。

  很快,聖駕就啟程發往昭陵。

  吳詡依然跟著李小九在極寬敞的龍輦裏起居。

  楊氏則跟著小五郎另坐一車。

  因為要照顧吳詡的身體,聖駕一行前進的速度極為緩慢。

  吳詡在溫泉幾天,每天都跟李小九胡天胡地瞎鬧,精力耗損得厲害,再坐在這種速度緩慢的輦車裏,立刻就哈欠連天……

  在一旁看則子的李治看她這眼淚漣漣的樣子,不由笑道:“阿武,你想睡就睡吧,別逞強了~~~~ ”

  吳詡聞言,忙坐直了身子,斬釘截鐵道:“不要!”

  她現在要是睡了,晚上可就睡不成了!

  別以為她不清楚李小九那點邪惡心思=。=

  “阿韋,你去請周國夫人來……”吳詡把立在一旁裝木偶的貼身侍女召了過來,吩咐道:“就說我想見見小五郎,並跟夫人聊聊家常……”

  說來,她家小五郎自從那次中毒事件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以前是憨癡憨睡,誰逗他都樂嗬嗬的,一點也不怕生,就是被他妹子小三娘欺負了,他也不生氣,整一個憨厚小胖包子邪妻勾火,上校把持住全文閱讀。

  自從解完毒醒來以後,小胖包子不胖了,小圓臉都瘦出了尖,而且整個人都怏怏的沒啥神采。

  此外,王媽媽她們這些乳母保姆算是徹底失業了,因為現在的小五郎變得特別怕生,除了吳詡和楊氏,誰也不給抱,連李小九陛下都挨了這貨的小巴掌呢!

  起初幾天,小五郎連奶也不肯吃,隻肯吃粟米糊糊,王媽媽等人一給他喝奶,他就哭。吳詡和楊氏急得沒辦法,就試探著喂他吃讓禦膳房做得小小的白麵饃饃,結果這貨吃得十分香甜。

  於是,兩個奶娘被吳詡賞了大筆金帛,打發回家養老了。

  經過兩個月左右的細糧糕點+水果蔬菜糊糊+牛奶羊奶喂養,小五郎總算又開始有變回白胖小包子的趨勢了。

  吳詡和楊氏心裏才鬆了一口氣。

  隻是,李小九陛下還是覺得非常不舒服。

  因為,大郎(指李弘)自從中毒蘇醒以後,就特別黏吳詡,每當吃飯睡覺就哭著喊著要‘阿娘’,每每引得吳詡心疼不已,而通常此時滿心期待被投喂的李小九陛下就會被小吳同學無情地無視了……

  李小九陛下心裏鬱悶,偏還不能宣之於口,誰讓那個小屁孩十分識時務呢,他跟媚娘在商議軍國大事的時候,這貨從來不會來打攪,隻有當兩人都有閑暇,準備幹點夫妻之間私密事的時候,這娃就開始作怪了!

  而吳詡每每到了這種時候自然是比較關注小弘兒的情況,把李小九陛下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旖旎氣氛給無視到底了……

  這娃果斷是跟他犯衝的吧?

  果然還是女兒比較好,可是……

  李小九陛下一想到他家可愛的小三娘,就不由歎了一口氣,心裏想著當時孫老爺子帶著小三娘離開長安時跟他說的那句話:‘這孩子與皇室無緣,聖人和娘子就當沒有養過這個女兒吧……’

  老爺子也沒有把握說一定能救回小三娘的性命,李治覺得與其讓阿武抱著飄渺無著的希望,倒不如一開始就讓她以為小三娘已經死了,不再患得患失……

  而現在……

  他是不是該祈望阿武這一胎給他生個女兒呢?

  李小九陛下暗暗禱告,不想小吳同學肚子裏那個娃感應到他爹一心想要個女兒,就不高興了,也不等爹媽回到長安,半路上就哭著喊著要出來了!

  吳詡也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先前兩個娃雖然生的驚心動魄,但以小吳同學這種‘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性子,還真沒放在心上。

  可這次生育,差點讓吳詡有了終身陰影!

  他喵的又是早產就不說了,這娃的腦袋咋就長這麽大啊?!

  作者有話要說:二胖終於出來了,撒花~

  下麵該按順序終結王皇後、蕭貴妃和武大姐了=。=

  另外,阿武傳說中的大寵臣也該出現了……

  ps:小三妞兒不會死滴,後麵會出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