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6      字數:4066
  第十二章蟄伏05

  對於避君諱這件事,李治非常重視,還準備專門下詔討論了一下先帝時是怎麽個做法……

  先帝名諱是兩個字的,而‘世民’二字都是十分常見的字,實在不好避諱,所以當初的做法是避雙不避單的。

  而李治是單名,他的名諱是必然要避諱的。

  這事既然提到了先帝,老臣們都有些激動,紛紛回憶起李二陛下當年的英姿來,趁勢暗示了一堆要新帝學習先帝虛心納諫之類的廢話。

  李治想要打斷話題都不能,隻能給輔臣們使眼色……

  可惜長孫舅舅似乎正在走神,沒能受到小外甥的眼波……

  而剛回京拜相的英國公李世勣到底是武將出身,十分敏銳地接收到了聖人的求助信息,立刻跳出來表示為了紀念英明的先帝,同時為了報答新帝的知遇之恩,他決定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李績(勣)。

  此話一出,眾人一陣嘩然,再也沒心思提進諫的事了……

  英國公的這一手示好,等同是表明了軍方對新帝的態度,讓朝中大部分還在觀望局勢的老臣都紛紛倒向新帝。

  李治十分高興。

  作為回報,李治在低調的萬壽節之後,加封了舅舅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的同時,又把李績封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成為朝中除長孫相公以外權勢最重的第二人……

  而原東宮一幹臣屬也借著這次東風進了中樞,原太子少師於誌寧晉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書左丞張行成為兼侍中、檢校刑部尚書,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攝戶部尚書高季輔為兼中書令、檢校吏部尚書,太子左庶子、高陽縣男許敬宗兼禮部尚書……

  自從李二陛下留給李治的這套工作班子進了中樞後,李治頓感辦起事來的掣肘感少了許多英雄無敵之亡靈暴君最新章節。

  但是好景不長,很快就有人開始向李治上彈劾則子。

  做官做到中樞的,有幾個手上不粘點違法亂紀的事的?!

  就算是德高望重於誌寧老爺子,家裏也是烏七八糟,出了不少齷齪事……

  這是大世家大家族的通病,就算是自身潔白無瑕,有時也會被親族所拖累。

  但於老爺子畢竟隻屬於清流,針對他的人不多,把他弄下來也沒多大用處。

  而張行成、高季輔之流,跟隨李治的時間都比較短,說實話這些人其實是更傾向於中立的,他們身後牽扯也太多,那些人也不好太得罪這些中立官員。所以,這些人所受到的衝擊也跟與老爺子差不多。

  至於李小九陛下最倚重的長孫無忌和李績,都是不好惹的人物,找他們的麻煩跟找死差不多。

  但還是有不怕死的人敢捋虎須,居然上書狀告兩人有謀反之心,來試探李治。

  李小九陛下可不是吃素的,收到彈劾奏本連看也不看一眼,就立刻把膽敢試水的家夥給哢嚓了,以示對舅舅和重要輔臣的信任之心。

  一擊不成,那些人又把彈劾方向對向了長孫無忌手下的小先鋒褚遂良和東宮舊臣許敬宗。

  兩人的把柄不少,真的全部落實的話,那不死也要重傷了。

  李治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一堆彈劾則子壓下去,最後隻揀了兩樁較小的罪責,將褚遂良和許敬宗二人貶出京做刺史去了……

  李治雖然不待見褚遂良,可不得不承認老褚是個執政經驗豐富,很有治國能力的臣子,少了他一個,他舅舅幫他幹活的時候確實吃力了不少……

  而且這貨敢於放炮,有他在朝中,打口水戰總能站在道德製高點秒殺別人!

  而許敬宗雖然不如褚遂良有能力,賣弄口舌上也有一套,屬於溫柔一刀。而且他在禮部也是很有作用的,至少在某些問題上還可以幫他這個聖人出頭,說些聖人不可宣之於口的話……

  兩人的被貶給李治和長孫無忌帶來了一些麻煩,但更大的麻煩接踵而來……

  貞觀二十三年八月,就在吵鬧了好幾個月的大臣們擬好了李二陛下的諡號、廟號,也選好了靈柩入葬昭陵的日子,晉州地區卻發生了大地震,死傷人數上萬,房屋倒塌更是不計其數……

  地震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朝野俱驚。

  在李二陛下當政的時候,全國各地也不乏天災**,可這麽大的地震卻是全所未有的。

  李治畢竟執政不久,對於這種突發事件的應對經驗不足,乍逢天災也有些慌了手腳,還好長孫無忌和李績還壓得住陣腳,立刻召集各部商議救災事宜。得詢當天就派了特別使者前往晉州察看災情,同時派遣軍隊押送物資準備賑濟。此外,李治親自下旨免除晉州地區兩年的稅賦苛捐,並開了私庫給每一戶受災百姓三匹絹以示撫慰……

  但是,地震後第三天,晉州再次發生強烈的餘震,這次死亡的人數不比最初報上來的少,連朝廷派去的特使隊伍也有不少人受傷……

  李治在長安每收到一份晉州來的急報,就焦躁一分,不過十幾天時間竟生生瘦了一圈。

  長孫無忌比李治也好不了多少,他幾乎是沒日沒夜盯著政事堂的人,加班加點處理救災的事……

  李績也不輕鬆,他從李二陛下當政起就一直在外帶兵戍邊,直到李治當上了太子才回長安,那時也隻是掛個兵部尚書的名,根本沒進中樞新戰神傳記全文閱讀。

  如今他驟然拜相,行事作風又與長安的上層權貴格格不入,做起事來難免力不從心,事半功倍……

  但不管怎麽說,經過眾人的努力,地震的事總算妥善處理掉了,長孫相公甚至提前買通欽天監的人,對於這次地震做了合理解釋,免得又被有心人借口生事……

  八月末,李二陛下的靈柩終於被送進昭陵地宮,與已經在裏麵等候了十幾年的長孫皇後合葬了。

  李治又扶棺慟哭了一回,勉強支撐了兩天,終於病倒了……

  他從小體質就弱,自從李二陛下重病以來就沒過上一天放鬆的日子,每天不是悲痛、憤怒就是焦慮、緊張……

  這近一百多天的時間裏,他愣是把出生以來沒吃過的苦都吃了一遍!

  聖人這一倒下,朝上某些人的心思又開始活絡了……

  當長孫相公收到好幾封圍毆藩王請封的則子時,他就知道,引蛇出洞的時機到了……

  -----------------------------------------------感業寺的分割線------------------------------------------------------

  自從杖斃事件後,感業寺裏的小尼姑們都變得異常乖順。

  沒有人再浪費糧食,也沒有人再哭泣了——即使要哭,也會趁著夜深人靜沒人聽見的時候,再偷偷地哭。因為在這裏,沒有人會因為你柔弱就對你起憐惜之心……

  對吳詡來說,不用天天聽妹子哭泣也許是件好事。

  而那天杖斃三個妹子之後,金美人私底下不知跟主持師太說了什麽,結果從第二天起眾人的夥食有了很大的改善,從定量分配變成了自助餐……

  小吳同學終於可以把飯舀得冒尖為止了!

  餓肚子的日子一去不複返咯~~~~~~~

  另外還有一件事也值得一說。

  就是她們這幫被迫出家為先帝守節的小尼姑們終於有法號了……

  這雖然不是什麽值得高興的事,可總比每次叫妹子們在宮裏時的封號,徒惹人傷心好些。

  如果除開某些不良因素,吳詡覺得在感業寺的生活還算過得去,真的比當初她去過的冷宮強多了……

  當然這些不良因素似乎隻針對她一個人而已,其他妹子倒沒有這方麵的困擾!

  難道是她這張臉惹得禍?

  真是要了卿命了!

  --------------------------------------------------------騷擾分割線----------------------------------------------------

  “水鏡、水鏡……啊呀!你等等我啊……”

  一大早就可以看到壯碩的靜心師太雙手各拎著一個巨大的木桶,健步如飛地追著一個小尼姑跑幕府風雲。

  兩人所經之處,雞犬不寧,人&*獸退散……

  那個被喚作‘水鏡’的小尼姑,不用說正是小吳同學。

  她手上也拎著一個小木桶,跑得飛快。

  但是,很快小短腿吳小詡就被靜心師太給追上了……

  “水鏡啊,今天又是你負責挑水吧?我來幫你好不好,嘿嘿……”靜心師太一臉諂笑,攔住了小吳同學。

  尼瑪又來了=___=

  吳詡撫額,無奈道:“不用勞煩您了……”

  她隻是不會挑水而已,又不是拎不動水!

  而接受眼前這位的幫忙,可不是什麽好事!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她這種不哭不鬧吃得了粗茶淡飯幹得了重活累活的耐操品質,吳小詡甚得寺中師太們的青睞,有事沒事總叫她跑腿。

  而那位靜心師太,但有時間就緊盯著她,那熱切粘稠的視線,每每看得吳詡起一身雞皮疙瘩……

  不過,這位師太也沒對她做什麽奇怪的事,甚至每次都能幫上不少忙……

  “哎哎哎……我來我來……”一看吳詡開始費力地搖水井邊上的木軲轆,靜心就急忙丟下水桶跑去幫吳詡拉井繩。

  有了一個強有力的勞動力幫忙,吳詡很快就完成這天‘把水缸裝滿水’的任務。

  也許是看在師太幫忙的份上,小吳同學這天也沒有向人甩臉子。

  休息的間隙,靜心就開始嘮嘮叨叨請教吳詡宮裏麵的事。

  吳詡想不到著她也這麽八卦,倒是有些好笑,看來隻要是女人,就沒有不八卦的!

  隻是她在後宮待的日子實在少得可憐,基本上沒有什麽新鮮八卦可聊,隻是把當年她在掖庭宮的日常起居之事簡略地向靜心說了一些……

  靜心顯然不太滿意,皺眉道:“宮中的生活居然這樣寡淡?我怎麽聽說……”

  “停停停……”吳詡連忙打斷靜心的話,沒有好氣地道:“我說的隻是我個人的生活……”

  “至於其他小娘子的……那倒是相當精彩的……你想聽什麽跌宕起伏的劇情,不如找水月聊聊吧……”水月是金美人的法號,這名兒起的,吳詡都不知道該怎麽吐槽=。=

  聽到這話,靜心居然露出一抹稱得上是淫邪的笑容,死死盯著吳詡道:“不對啊……有一件事你肯定知道的,但你沒說……”

  吳詡莫名其妙:“什麽事?”

  “侍寢呀~~~~~~~~~~~~”

  作者有話要說:前麵看到有親說蟄伏03不見了……

  好像是蔥標錯=。=

  不是漏掉了一章,內容木有問題,請放心收看-。-

  ps:話說,為啥很多親喜歡打零分呢?

  手滑嗎?

  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