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6      字數:3503
  第十章天命

  李世民班師到定州之際,皇太子李治率領文武百官郊迎二十裏。

  李治看到他爹的時候,就忍不住哭了……

  因為李二陛下走的時候是高頭大馬全副甲胄威風凜凜地走的,回來卻是坐著輦車病怏怏地回來的……

  “阿爹,你瘦了……”李治爬上輦車,就淚眼汪汪地拉著李二陛下的手。“都是兒不孝,累阿爹受此苦楚,兒恨不得以身相代……”

  李二陛下也內牛滿麵,“雉奴,為了你,阿爹吃什麽苦都願意……你看你送來的衣服阿爹都有穿哦……”

  父子倆執手相看淚眼,跪在地上迎接的文武大臣們都不知如何是好,是跪著呢還是跪著呢還是繼續跪著……

  最後還是長孫舅舅上前,提醒李二陛下天色不早了,該回程了……

  回到定州行宮中,李二陛下再一次受百官的朝拜,開了席麵嘉獎了一番留守人員。之後,就留了皇太子和長孫無忌、馬周等幾個心腹重臣議事。

  首先要說的自然是這次東征高句麗的總結。

  “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李二陛下的總結就這麽一句話,說完之後就嗚嗚開哭。

  眾人不禁一抖,知道聖人又抽了,誰也不敢接口。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兩人更是有種直接中槍的感覺= =

  李治無奈,隻得離席跪在他爹跟前,請求他保重身體,好說歹說總算把李二陛下勸住了。

  接下來就是各種戰後收拾工作,仗是沒打贏,可高句麗還是被大唐虐得很慘,外交上再恐嚇幾句還是必須要有的……

  與先前監國那段時間相比,李治現在更忙了。

  他爹因為要養病,就把政事全權交給他處理,人手卻沒有多派幾個給他。

  要知道先前他手下至少有四個隸屬東宮的幹將頂著,誰知馬周和劉洎去探了一次病,他爹就把劉洎弄進大牢了,馬周一回來就請了病假,剩下的張行成、高季輔還有許敬宗等人都是初入中樞,幹起活了不免有些掣肘。

  好容易撐到他爹下床,李治已經馬不停蹄處理完大半這次征伐高句麗的後續問題。有功的要賞都賞了,有過的要罰也都罰了,將士們要撫恤,大臣們要撫慰,他也都一一學著做了……

  李二陛下這一場病養了一個多月才勉強算是痊愈了,隻是精神頭大不如前了,脾氣也暴躁了許多,如今連長孫無忌跟他說話也變得分外小心。

  而且這次大戰失敗,讓朝野士氣民心都有了相當大的打擊,已經有不少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地方打出了‘天命所歸’、‘帝王之氣’之類有造反先兆的流言……

  李二陛下素來是製造輿論控製輿論的先行者,連起居注都敢看的□者,怎麽能容得這樣不利於李唐統治的流言出現,得知消息後當即下令剿滅了疑似十幾處反賊,順手發配了好幾個看著不順眼的大臣。

  他這一生氣,原本愈合的創口又裂了……

  回京的車駕不得不在並州停頓。

  李治連夜派人去洛陽把留守的孫老爺子召了來。

  孫老爺子給李世民看了一回,也是皺眉不語琴戰天下,傲世邪妃全文閱讀。

  李二陛下年輕時的身體很是強健,但多年征戰也留下不少暗疾,而他登基多年養尊處優,不忌酒色,如今的身體狀況早已經外強中幹,隨著年紀漸長,隨時可能誘發風疾……

  這次患上癰疽,他的身體健康更是雪上加霜,日後在食色方麵都要特別注意才行……

  李治聽孫老爺子這番話,很是憂愁了一陣子。但他回去伺候他爹時,臉上一點都沒露出來,隻暗中囑咐禦膳房,日後給聖人的膳食中多多加些水果蔬菜,肉食也盡量不要做得太油膩。

  其實,這吃食上的事,還有吳詡看著,李治倒也不用太擔心。

  吳詡好歹也是個本科畢業生,雖然不是醫科專業的,也知道對付中風和心血管硬化之類的病症,最好是吃得清淡,保持心態平和……

  如今再添癰疽這個病,李二陛下是更不能隨便發脾氣了!

  吳詡在李世民回到定州的第一天就搬回來侍疾了。

  李二陛下征戰在外,一切從簡,吳詡免不了要親自端湯遞藥,與李治見麵的機會反而比李世民不再的時候還要多了。

  李治時常私下約見吳詡詢問親爹身體狀況。

  原本這種私下泄露聖人身體狀況的行為是殺頭大罪,尤其是透露的對象還是太子這個下任繼承人,一般人即使想要趁機投靠抱大腿,還是明哲保身的,都隻會語焉不詳,誰也不得罪。

  可吳詡相信李治絕不是那種盼著親爹快點死然後上位奪權的人,所以她不但向李治詳細告知李二陛下的病情變化,還讓他好好勸著他爹別在亂發脾氣了,有空就給他爹找點樂子轉移一下注意力。

  然後,兩人不免要說一說李二陛下對什麽事比較感興趣,寶馬豪宅什麽的在外麵也不好弄,字帖書畫倒是可以有,話說並州也有不少古籍碑文的……

  說著說著就兩人歪樓歪到不知什麽地方去了……

  於是,太子殿下每天兢兢業業攝政之餘,都恭恭順順地伺候他爹,然後跟武才人聊個小天,接著精神抖擻出宮四處搜羅字帖……

  吳詡哲遵照孫太醫囑咐,監督李二陛下靜養。

  但李世民這貨一向是不遵醫囑的,在並州還沒歇上幾天,就爬起來親自提審被他丟在大牢裏快兩個月的劉洎,然後隻憑褚遂良的一麵之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令劉洎自裁了……

  李治當時恰好不再行宮,回來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原本病情剛有些好轉的馬周又躺平了,病中上令一職,卻被李二陛下駁回了……

  至此,原魏王係的中樞官員基本消亡殆盡。

  朝中原先與魏王交好的官員都惶恐不安起來,還沒等李二陛下再出手,薛延陀方麵傳來好消息……

  一直跟大唐作對,前段時間還想趁著李世民攻打高句麗趁火打劫的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掛掉了!

  李二陛下一高興,就沒再找臣下們的茬了,眾人總算鬆了一口氣,安心過了一個好年。

  貞觀二十年春節,李二陛下因病不能起駕,就跟太子李治在並州過了。

  過完年,李二陛下就下詔,令大理卿孫伏伽、褚遂良等22人以六條巡察四方,開始折騰地方基層官員去了。

  這年三月,春暖花開,皇帝陛下總算回到了長安強歡,狼性總裁馴嬌妻最新章節。

  不巧的是,這個月發生了日蝕。

  然後欽天監的李淳風秘密求見李二陛下,表示獲得一本《秘記》,有不利於大唐帝國的讖語出現了……

  這次召見,隻有王內侍、崔內侍等極少數李世民的心腹侍人知道,連吳詡都蒙在鼓裏,更勿論朝中諸臣。

  誰也不知道當時李淳風跟李二陛下說了些什麽,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次秘密召見之後,李世民對朝中重臣起了猜忌之心,朝堂之上再不複貞觀之初的主明臣直的狀態……

  日蝕發生後不久,征伐高句麗的兩路主帥之一刑部尚書、鄭國公張亮被人以謀反罪告發。

  回京後還是繼續監國的李治,收到舉報的則子時,根本不敢相信像張亮這樣的元老功勳會謀反。

  這種事就是政事堂也不敢隨便處理,李治隻得請他爹定奪。

  結果,李世民出人意料地派了馬周去調查此案。

  馬周大病初愈,接到命令後也不敢推脫,當即趕到張亮家鄉實地調查,結果還真給他查出了張亮不少忤逆犯上的事情來。

  張亮此人早年在瓦崗寨起事,與李世勣交好,後來說服李世勣降唐,並投靠了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後來李世民與建成、元吉明爭暗鬥,張亮一直作為一支伏兵潛伏在洛陽,使得李世民有了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倚仗。跟老上司李世勣相比,張亮此人算是典型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代表,雖有幾分豪傑義氣,卻極容易受人蠱惑。

  馬周到了張亮的封地,很快就查出他結交江湖術士,豢養五百義子的事。

  李世民得到馬周的調查結果,根本不給張亮再次麵君的機會,直接讓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出麵送他上路。

  張亮一案後,朝野俱惶恐不安。

  不久,太子太師、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保、宋國公蕭瑀各自上書辭去調護之職,李二陛下連假惺惺挽留一下都沒有,直接準了。

  這場官場風波唯一沒有受到波及的是還帶兵在外收拾薛延陀的李世勣。

  貞觀二十年八月,老將李世勣大破薛延陀,先後斬首五千餘級,俘虜三萬餘人。

  李世民聞報大喜,下旨大饗諸軍,並在太極殿設宴犒賞長安各軍眾將。

  吳詡那天正好當值,有幸目睹了一群威風凜凜的甲胄將軍。

  李二陛下當天性質極高,令諸將開懷暢飲不必拘禮,又讓吳詡取來令牌,命眾人行酒令取樂。

  一幫漢子哪裏會玩這麽文藝的遊戲,紛紛告饒。

  於是,李二陛下就命吳詡擊鼓傳花,得花者自飲一杯,並說說自己的小名及來曆。

  吳詡聽到這話,倒是大感興趣,她還不知道李二陛下的小名是啥呢……

  而且,李小九的小名‘雉奴’,來曆也值得探究~~~~~

  結果,第一個中招的是個虎背熊腰,滿臉胡子的雄壯大漢。

  這漢子很扭捏地表示他滴小名叫“五娘”……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李五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