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6      字數:3969
  第九章亂鬥

  一開始,不知就裏的吳詡還念過幾次最後幾頁信給李治聽,可到了後來死都不肯念了,說是不想窺看他們父子之間的情話(原話)…………

  李治拿她沒辦法,但想著現在還沒到讓對方明白自己心意的時候,他也不想自作自受,也就罷了。

  接下來長安傳來的一件事,讓李治也無心再想這些有的沒的了。

  原來,李世民留房玄齡在長安坐鎮,令其便宜行事。

  這可是吧整個長安都放在了房玄齡手上啊…………

  一些人難免羨慕嫉妒恨,更有些心理陰暗的,就想找點茬…………

  於是,上密折狀告房玄齡行為不軌的,上密折狀告房玄齡他家人違法的,甚至上密折狀告房玄齡謀反的都有……

  不論什麽人,做官做到宰相,或多或少總會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

  老房雖然一生謹慎,也免不了違點兒小法,亂把小紀……

  再說,就算他自己清廉如水,奉公守法,可他的兒子、媳婦、下人甚至遠房親戚可不見得就是乖乖守法的良民,總有些小把柄落在別人手裏…………

  若是往常,被人查出這些小事,老房頂多就是被李二陛下說上兩句罰點錢了事。

  可如今房玄齡身居要位,手掌京師,李二父子的後路可都捏在他手裏呢,在這種微妙的時刻,出現像狀告他謀反這樣的則子,又不能不處理,可怎麽個處理法,實在不好說……

  留守輔佐太子的五人中,高士廉資曆最老,可他也沒敢輕易開口。

  倒是性子爽直的劉洎首先表態,不相信房老會有反心……

  其他如馬周等人都持保留態度。

  李治不敢擅專,就命人快馬加鞭把密折連同幾個大臣的意見一起送到了軍前……

  結果,則子送去軍中數日,也不見李二陛下有隻字片語回複此事,眾人不免惴惴不安。

  李治反倒放心了,因為他還記得阿娘去世前曾經特別跟他爹提過房玄齡,讓他爹無論聽到什麽謠言都不要隨便罷黜他……

  如今他爹雖然沒有反饋意見,說明是不想理這則子,就當沒看見過。

  可李二陛下不理,別人心裏還是要犯嘀咕啊……

  李治於是向他爹建議,派個人回長安安撫一下房老,告訴他:組織相信你朱仙!

  李世民回信表示同意,並且很欣慰兒子能考慮得這麽周全……

  這廂裏,太子殿下已經著手安排慰問留守長安的老同誌事宜,長安那邊,老同誌卻病倒了。

  所謂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說的就是老房同誌。

  房玄齡足智多謀,當年跟好基友杜如晦兩人,並稱李世民麾下第一謀士。

  可他就是過於謹慎小心,每次獻計都準備了n個參考方案,並且猶豫不決,最後總是讓他的好基友杜如晦來決定。

  貞觀四年,他的好基友杜如晦不幸去世,老房就開始形單影隻,每次跟李二陛下一起回憶老杜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本以為,他們君臣三人的關係會一直延續到死……

  誰知臨老了,他還被人誣告要謀反!

  這個罪名讓他情何以堪?!

  老爺子一時想不開就躺倒了,可把定州的李治給急壞了……

  上次岑文本的死已經讓他爹傷心欲絕,抽風了一回,要是再讓他知道,留守在家的房老爺子也倒下了,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

  到時候要是抽起風來,不止高句麗要倒黴,隨軍的將士們也會很慘很慘很慘(回聲一萬遍)…………

  李治當機立斷,不許眾人把房老爺子病倒的消息傳到前線,令回京慰問的人即刻出發,另加派了高士廉隨同,爭取在他爹得到消息前,把老爺子穩住了……

  高舅舅對李治的安排完全沒有異議,反正他在定州的作用就是穩定後方,真正幹活的還是下麵那四個小子。

  如今,既然太子殿下已經能壓得住場了,他回長安也沒什麽不放心的。

  高舅舅走後,李治的注意力就放了很大部分到庶務上去了。

  大唐疆域遼闊,總有一些地方是政府照顧不到的,天災**,或者少數民族兄弟作一下亂,都讓當政者頭疼不已。偏偏此時在長安坐鎮的房老爺子又病倒了,一堆政事就壓到了定州這邊。

  禍不單行的是,薛延陀聽說大唐在攻打高句麗,就想趁火打劫一下,赫然派兵騷擾大唐邊境,燒殺搶掠了一番。

  李治聞報大怒,將消息送往前線的同時,命守邊將領隨時準備反擊,給那些偷襲者一點顏色看看……

  李治這一怒不要緊,竟然誘發了他的頭風病,當夜就頭痛難忍,驚動了整個行宮上下。

  吳詡住的院落離李治的最近,聽到騷動,立刻帶著小玉和另一個叫阿秀的小宮人出來查看。

  “發生什麽事了?”吳詡見太子住的含微殿裏人進人出,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焦慮的神色,不由擔心起來。

  難道是李二陛下吃敗仗了?

  不會、不會……

  李二陛下要是戰敗,李小九這會兒肯定去議政殿了,也不會在含微殿吵吵吵的……

  那麽……

  就是李小九出事了極品聖醫最新章節!

  吳詡想到這裏,不由臉色一變。

  也不怪她會這麽緊張。

  吳詡知道曆史上的李治是最後奪得儲位登基為君的,可是她也知道,她的到來好像還是改變了一些曆史事件……

  比如,太子承乾最後的結果……

  比如,小徐妹子順利生了一個女兒……

  ……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李小九雖然對她有些黏糊,可在她極力控製下,兩人的關係沒有超越任何不同尋常的部分,也看不出有什麽會發展jq的可能……

  所以……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蝴蝶效應影響到李小九的命運了呢?

  吳詡想到這裏,心裏不免有些惶恐起來……

  對於李治,吳詡一直不知道該怎麽看待。

  如果沒有相處過,她大概會聽到這個名字就跑得遠遠的。

  可是,她沒有機會避開他們……

  是的,他們。

  李明達和李治是一體的。

  吳詡真心很疼愛李明達,同時也是相當喜歡李治的。

  這兩兄妹都是很乖的孩子,又聰明又勤奮,長得還很可愛,她怎麽可能不喜歡?

  可是,她感到十分矛盾。

  就怕命運的軌跡不可改變,擔心那個家夥很可能會因為她的親近而沿著曆史的軌跡愛上她……

  吳詡每每想到這點,就不免對李治冷淡起來。

  可是,每次看到小男孩落寞的神色,她又心軟了……

  這樣反反複複,連她自己都開始厭惡自己了!

  幸好李小九是個很溫柔寬容的孩子,對她忽冷忽熱的態度從來沒有表示過不滿,倒讓吳詡有些不好意思。

  後來,李治成了親,又陸陸續續納了幾個侍妾,生了娃,性子日漸穩重,越來越像個合格的儲君了……

  吳詡對他的戒備態度才略微放鬆。

  即使青年近來跟她開了不少擦邊的小玩笑,她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妥。

  畢竟做太子什麽的壓力太大,跟親近的好友宣泄一下,無傷大雅就好……

  可吳詡沒想過,李小九這貨會出事啊!

  “回稟才人,是太子頭風症發了,太醫們正在診療……”去打探消息的小宮人回來稟報道。

  “頭風?!”吳詡聞言就懵了。

  她一直知道李治和李明達兄妹的身子不好,這些年她也一直為李明達的病困擾,可從沒想過一向看起來還健康的李小九也會犯病!

  “怎麽會這麽突然……”那天在溫泉,她明明看到青年的身體應該很結實的呀……

  “太醫說,太子是急怒攻心,誘發了宿疾……”小宮人說著說著就降低了音量火炬號,!最新章節。

  行宮留守的太醫不多,可醫術也算是太醫院頂尖的。但遇上李治這病,還真的是有些不知所措啊!

  吳詡聽完小宮人的話後,臉上陰晴不定,看了一眼前麵的含微殿,忽然轉頭回了自己的小院子。

  跟在她身後的小玉臉上閃過一絲訝然,不過她很快收斂了情緒,默默跟著吳詡回小院。

  吳詡走得很快,像是在小跑一般,跟在後麵的宮人們都被她這舉動嚇到了,一句話也不敢說……

  ----------------------------深夜來訪的分割線-------------------------------------------------------------------------------------------------------------------

  李治醒來時,腦袋還是刺痛得厲害,耳朵也嗡嗡直響,依稀聽到小順子在跟什麽人說話……

  “這是孫翁留給妾的藥丸,最是對風疾之症的……”說話的女子身披鬥篷,頭戴幃帽,讓人無法看清她的容貌,不過她的嗓音嬌軟,甚是動聽,讓人聽過難忘。

  “還有這張方子,是孫翁當年開給太………庶人承乾用過的,你最好讓太醫看看,如果可行,就讓他們立刻煎了給太子喝……”

  “多謝貴人!!”小順子倒是認出來人的身份,卻也沒叫破,隻對女子千恩萬謝就差沒跪地磕頭了。

  “好了,我要走了,你好好照顧太子……”女子說完,就頭也不回離開了。

  女子出了含微殿,就見兩個打著燈籠的小宮人迎了上來。

  “才人……”

  那女子隨手摘了幃帽,笑道:“都說不用你們來接了,這麽幾步路,我還不認得嗎?”

  小玉卻板著臉道:“宮中規矩如此,婢子們不敢違逆!以後才人出行,也要記得帶上婢子們,可不能這樣一個人隨意……”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吳詡忙擺手打斷小玉的話,真怕她繼續blabla下去……

  原以為這個小玉妹子是個悶葫蘆,誰知竟是個挾周尚儀’啊!

  她算是怕了她了!

  不過,該辦的事都辦好了,希望李小九能夠早點好起來……

  含微殿。

  “是武才人?”太子殿下半靠在胡床上,曲著一抬腿,一手托著下顎,一手端著一碗湯藥,臉上的神色有些莫測。

  “是。”跪在地上的小順子頭也不敢抬,隻覺如芒刺在背。

  “你說……孤要是不肯吃藥,她會不會來……呢?”

  這下,小順子不吭聲了,直接趴在地上裝死。

  作者有話要說:可憐的小九啊,都憋出病來了╮(╯_╰)╭

  所以親媽蔥表示,下章給他吃嫩豆腐=。=

  表現好的話,還可以有攜美出遊,趁機表白啥的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