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6      字數:3908
  第九章亂鬥

  並州之行隻是李二陛下整個巡幸計劃的一部分。

  並州是李唐的龍興之地,李世民此來也是為了視察他老李家的祖宗產業,同時祭告祖先一些大事,譬如他家小兒子當太子當得不錯,希望祖宗保佑,讓他兒子繼續健康純正地長大;譬如,過不了多久他老人家就要上陣砍人去了,希望祖先保佑,得勝而歸;再譬如,前段時間出現的‘熒惑守心’事件,希望祖宗保佑,不要影響到大唐江山的穩定和平雲雲……

  新年來臨,李世民又帶著大隊人馬經洛陽回到了長安。

  小蘿莉李明達依然沒能跟隨,繼續留在洛陽行宮療養。

  於是,沒了大腿可抱的吳詡隻能留在皇帝陛□邊繼續充當機要秘書。

  吳詡原本還戰戰兢兢的,生怕李世民那貨對她還有什麽想法。

  但事實證明,一個成功的男人最關注的事絕對是事業。

  李世民回到長安後,繼續保持對備戰工作的高度熱情,經常傳召長孫相公在甘露殿議事直到深夜,然後讓人留宿……

  掖庭局已經好久沒有出動輦車送妹子了……

  後宮妹子們固然哀怨,但在韋貴妃的鎮壓下,一點花樣也不敢使,君不見去年還風光無限的某些人,現在已經在掖庭宮長蘑菇了嗎?

  吳詡抽空去看了小徐妹子兩回,發現小徐妹子康複得還不錯,就放心了新闖王全文閱讀。

  而二十二娘那個小魔頭,看到吳詡依然是流著口水求抱抱,然後祭出抓x龍爪手,再次把小吳同學嚇得落荒而逃……

  在長安過完年,宮裏宮外就已經準備好了皇帝陛下親征的行頭。因為早在幾年前就有所準備,所以宮中幾個局都不算太慌亂,就是在最後製定隨駕人員名單上稍微扯了一會皮。

  巡幸是可以帶個把嬪妾的,可是去打仗呢?明顯不行!

  可李二陛下到戰場前還要巡幸洛陽、定州和幽州等地,不帶嬪妃去也不現實!

  最後還是王內侍擬了一份比較比較合乎李世民心意的名單上去,這才罷了。

  吳詡由於前一次並州隨駕表現良好,被默認繼續跟隨。

  而這次出行,太子要送他爹一直到定州才行,所以東宮也是一片忙碌。

  東宮目前的人口還算簡單,後院隻有太子妃一枚,良娣兩枚,侍妾兩枚,包子兩隻——李小九家的二郎是在他去年到洛陽溫泉旅行的時候,鄭氏在長安生下的,又是早產,但養了這些時日,看起來也白白胖胖了。年初李二陛下給小二郎賜名‘孝’。

  哥哥是‘忠’,弟弟是‘孝’,李二陛下用心良苦啊!

  李治此去原本是不打算帶妻妾隨行,結果很快被李二陛下知道了。

  可憐的李小九立時被他爹召到了甘露殿好一頓搓揉。

  “阿爹…………”李治可憐巴巴地摸著被他爹揉成草窩的腦袋,身子往後挪了一大截,繼續重申他也想做點實事的想法。

  李世民聞言撫掌大笑,“吾家雉奴長大了……”

  “可是……遼東苦寒,朕不想讓你受委屈,這次你就好好為阿爹守住後方,朕要在中元之前拿下平壤……”說著,李二陛下又開始調*戲兒子腦袋上那幾根呆毛,心裏還暗暗遺憾,兒子長大了,不可以再摟在懷裏隨便玩兒了╮(╯_╰)╭

  李治白皙的臉上飛起兩團紅霞,窘迫萬分卻又不敢反抗。

  “兒聞行軍之道,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不知阿爹使何人督糧?先行的兩位大總管可有消息傳來……”正麵反抗不得,李小九就迂回出擊,顧左右而言他……

  李世民一聽正事,果然就正經起來,對李治道:“此去遼東,朕擬以舟載運糧草……河運海事至關重要……崔人師、韋挺二人有才幹,可當大任……”絮絮叨叨又說起這次遠征的人事安排,然後又十分得意地誇了已經按期到達幽州的李世勣和張亮兩人。

  太子殿下奸計得逞,正要鬆一口氣,不想他爹話鋒一轉,又轉到他身上來了。

  “天色不早了,吾兒也該回東宮了……”一向恨不得兒子常駐太極宮的李二陛下居然揮揮手趕起人來了。

  這下不但隨侍眾人愣了,連李治也傻乎乎地瞪著他爹。

  “阿爹?”

  “再過幾日你就要北上了,還是回去好好安撫一下吧……”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了兒子的腰腹一眼,拍著他的肩膀道:“朕實在希望這次遼東回來能聽到好消息啊……”

  這是要讓李小九去交公糧的意思麽?

  或者說是舍身飼虎更為確切些……

  吳詡在旁唏噓不已了足球萬歲。

  哥們兒,你辛苦了……

  李治的臉漲得通紅,半天才悶悶道:“謹遵命。”

  “記住朕跟你說過的話……”李二陛下收起不正經的樣子,肅然道。

  李治聞言,臉上閃過一絲隱忍之色,俯身再拜,道:“兒一定不辜負阿爹的期望……”

  別看太子殿下繃著臉像是那麽一回事,吳詡分明看見他離開時差點被台階給絆了一跤。

  越來越有儲君範兒的李小九,也隻有在他爹麵前會被打回原形,會狼狽不堪,最後落荒而逃……

  實在是……太有趣了!

  不厚道的武才人無情地嘲笑了太子殿下一番,然後投入繁忙的工作中去了,一直陪著李二陛下到就寢為止。

  經過一段日子的相處,吳詡發現李世民完全把她當秘書在用,她也就放心了,做起事來也專注用心多了。

  她這種不亢不卑、一心為公的態度深受李二陛下的心腹崔內侍、王內侍等人的好評。

  於是,這些人私底下也會經常提點她兩句。

  說來,上次的手卷被毀事件其實王內侍和崔內侍兩人早就知道了,本來還打算著觀望一番。結果吳詡重寫了一卷字給李治蒙混過關,李世民居然沒發現破綻,兩人都為她捏了一把汗。

  後來,吳詡在為李世民作抄寫工作的時候,王內侍就特地提醒她,書寫要謹慎,字體神馬的最好不要跟聖人的太相似……

  吳詡被嚇出了一身冷汗,當即謝了王內侍不少金銀。

  此後每每寫字都刻意不用飛白體,而用比較適合女孩子的簪花小楷。

  這是後話,

  ---------------------------奔赴戰場的分割線----------------------------------

  貞觀十九年二月,李二陛下在長安誓師出兵,親自帶領大軍再赴洛陽。

  李二陛下走的那天,李治一直送他爹送到長安之外百裏,李二陛下拉著兒子的手,淚眼汪汪的,黏黏糊糊說了一大通話,生離死別似的,看得隨行大臣直抽搐。

  “阿爹,你放心吧……”李治哭笑不得,不斷地保證他會處理好政務,很快趕到洛陽跟他爹匯合的。

  “雉奴啊……”李二陛下還欲在說說老房的問題,終於有人忍不住策馬過來催促了。

  “聖人,兵貴神速……”最後還是長孫舅舅出馬,把兩人分開,大軍才順利上路。

  李治這才鬆了口氣。

  三日之後,太子護送宮眷和部分文臣也從長安出發。

  此去定州,後宮跟來的人口很簡單,不過幾個才人、寶林而已。東宮則隻有蕭良娣和楊氏、李氏隨駕——李治以太子妃王氏需要留守東宮打理內務,教養孩子為由,沒讓她同行。

  李治到達洛陽行宮時,正趕上多年前遠去印度求經的玄奘**師回國了風雲大陸之神魂殿。

  李二陛下十分高興,在洛陽儀鸞殿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並讓玄奘大師親自挑選優秀人才一起修撰《大唐西域記》。

  吳詡作為李二陛下的機要秘書,圍觀了整個儀式。

  不過,乍見一個又黑又瘦的老和尚,自稱是玄奘的時候,她的麵癱臉裂了……

  三藏法師你腫麽了?!

  你不是應該長得唇紅齒白,白白胖胖,人人妖妖都想咬一口的嗎?

  尼瑪老子腦海中二十多年的唐僧形象坍塌了,嚶嚶嚶……

  還好接下來選出來的九個幫助玄奘大師撰寫書籍的大師們長得還不錯,尤其是一個來自大總持寺青年大師,據說才26歲!

  實在是年輕有為啊!

  不過,當她打聽出那個大師就是大名鼎鼎的辯機大師時,吳詡真的很想跟大師提個醒:珍愛生命,遠離公主…………

  這個不太小的插曲之後,李二陛下繼續帶領大軍往東北跑,到定州停下。

  李世民在定州隻逗留了幾日,安排高士廉、劉洎、馬周、張行成、高季輔五人留在定州輔佐太子李治監國,自己又帶著長孫無忌、岑文本、楊師道、褚遂良等人出發幽州。

  臨行前,李世民特地把高士廉等五人分別召來密談。

  高舅舅年紀已經很大了,這次親自出馬,也是為了坐鎮大局,隻要守著一個‘穩’字就可以了。其他四人才是實際幹活的打手,李二陛下特地詳細囑咐他們:我馬上要遠征了,你們好好輔佐太子啊……國家大事太子有不懂的,你們要手把手教他;太子病了痛了,你們要好好照顧他;有人不聽話輕慢了我兒子,你們要好好教訓他……太子一舉一動你們都要天天上報……對了,別忘了督促他天天給我寫信blabla……

  這話李二陛下對每個人都說了一遍,馬周等人都恭恭敬敬地應了,再三保證會兢兢業業守護太子殿下,不叫他受委屈。

  劉洎這貨還拍著胸脯表示,如果有誰敢跟太子作對,自作主張東搞西搞,他就哢嚓了誰!

  這話當年長孫相公在推舉李小九為太子的時候也說過。

  可說的人不同了,李二陛下聽的心情也不同了……

  遠行之際,小兒子不能帶在身邊,李二陛下本來就不怎麽放心,偏劉洎這貨還要說這樣殺氣騰騰的話,他不免心頭不爽。

  不過,劉洎的性子素來爽直,李世民隻能認為這是他一時狂妄之言,也沒有太怪罪他,隻是告誡他:“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卿性疏而太健,恐怕因此遭禍,需慎重戒備,以保終身平安。”

  這話是李二陛下難得的忠言了,隻可惜劉洎並沒有被忠告放在心上,後來終因失言而喪命,這是後話。

  貞觀十九年三月,李世勣大軍逼近玄繭,而其副手遼東道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也帶兵到了新城。

  高句麗聞信,嚇得屁滾尿流,緊急調兵到前線抵抗……

  貞觀十九年四月,李世民在幽州誓師,發兵遼東。

  大戰即將開始……

  作者有話要說:遼東一戰後,李二也快領飯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