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蒹葭02
作者:鬱鬱蔥蔥2010      更新:2020-04-17 13:26      字數:2949
  不管怎麽說,吳詡還是在徐惠的憂心中,李明達的算計中,李治的嫉恨中,沒心沒肺地小過著自己的日子。

  轉眼,貞觀十四年到來了。

  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吳詡所能探聽到的最大事件,大概就是李世民終於許了吐蕃鬆讚幹布的求婚,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定到西藏和親去了。

  要說這位西藏讚普也夠有心的,從貞觀八年開始就每年派人來長安一次,內容萬年不變都是,請唐皇賜一個公主給他做老婆吧!

  作為一個仰慕中原文化的地方土皇帝,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很合理的。

  一般情況下,天朝的偉大君主們都會勉為其難答應收對方為女婿的。

  但李世民就是不答應。

  李世民後宮如雲,兒子很多,女兒更是不少,光長孫皇後就生了四個女兒,其他的是九嬪以上的嬪妃所出的就占八成,身份都十分尊貴。

  李二陛下可是資深子控人士,對親閨女更是好得沒話說,每天都挖空心思想辦法,要把她們通通嫁到世家勳貴家裏享福去,怎麽舍得便宜個西藏來的土鱉,讓她們去高原上受苦。

  更何況目前他身邊正適婚齡的女兒就隻有城陽公主和高陽公主兩個,前一個是長孫皇後的親女,光是這嫡出的身份,就不可能去和親。後一個公主雖然不是長孫皇後養的,卻也是他十分寵愛的孩子之一,當然也舍不得把她嫁到高原去!

  其實,李世民心裏早就把她們兩人分別定給了杜如晦和房玄齡兩家了。

  雖說這兩樁婚事還沒跟那兩個老頭提及,但他們君臣多年,早有默契,二人隻怕也已經看出來了,沒事就提溜著自家兒子上崇文館露露臉,顯然是早有心理準備靈異記事最新章節。

  除了城陽和高陽這兩位公主,下麵的幾個女孩子都還不到八歲,嫁人的話得再等上五六年。

  而這西藏使者偏偏在這個時候來求親,意圖昭然若揭!

  但是……

  誰說大唐公主就一定是朕滴親閨女?

  李世民獰笑著在三張聖旨上‘啪’‘啪’‘啪’蓋上章。

  前兩張聖旨是關於城陽公主和高陽公主即將下降杜、房兩家的。

  第三張聖旨分明寫著同意某宗室女自請入藏和親的請求,皇帝陛下感念她為兩國和平做出突出貢獻,還解決了屬國首領的結婚老大難問題,特下旨冊封此宗室女為文成公主,由國家配發嫁妝,過了年就由大唐衛隊護送進藏完婚。

  這下皇帝陛下不用自家閨女去和親了,鬆讚幹布娶大唐公主的心願得到了滿足,西藏來的使者的任務也算圓滿完成,回去不用挨罵了,皆大歡喜。

  這次代鬆讚幹布來長安求親的使者祿東讚是個能人,光看他年紀輕輕就能坐上吐蕃首相的位子,前幾年派來的使者到了長安,四處奔走費盡口舌都沒能拐到大唐公主,而他一出手就成功了,就知道此人不簡單了。

  更不簡單的是,此人要求文成公主的嫁妝能夠多多帶上書籍字畫、勞動工具,金銀珠寶可以沒有,穀物蔬菜藥草的種子卻不能少,如果可以,陪嫁幾個工匠去就更好了~~~~

  李世民保住了自家親閨女,心情正好,也不會吝嗇這點小土產,所以祿東讚的要求他都大手一揮答應了。

  好吧,李二陛下這一揮手,又是一筆曆史功績,流芳百世,這都是後話。

  現在宮裏最要緊的事是,要給兩位公主備嫁了。

  作為目前宮中位份最高的韋貴妃,自然當仁不讓要挑頭主持操辦兩個公主的婚事。

  韋貴妃的女兒臨川公主李孟薑前些年剛剛出嫁,所以她對操辦公主下降的流程相當熟悉。

  婚禮的一切禮儀用品都有宮闈局和禮部籌備,韋貴妃頂多也就主要是坐鎮後方檢視兩位公主的陪嫁情況。必要的時候,還要給兩位公主科普一下調%教駙馬時所需知道的各種技巧。

  隋唐時期的公主都是彪悍的,隻有她們欺負別人,可沒有被人欺負了去的道理!

  韋貴妃雖不是兩人的親娘,卻也是看著兩個姑娘長大的,心裏總歸是不願意兩人受委屈的。

  皇帝陛下就更不要說,雖然給兩個女兒定下了婚約,卻遲遲不肯決定婚期。

  兩個女兒都是嬌生慣養長大的,李世民是一絲委屈都舍不得讓她們受,連婆家也是千挑萬選,一直選到兩個宰相家。

  在李世民看來,城陽溫柔稍顯孱弱,高陽活潑略失驕縱,而杜如晦機敏,房玄齡謹慎,兩人教出來的孩子應該也不會跟他們親爹差太遠,正適合兩個女兒的性子,達到互補的效果。

  李二陛下想的是不錯,卻沒料到兩個女兒未來夫婿的性子完全是過猶不及。

  杜荷機敏是機敏,膽子未免太大,竟想學他老子那樣創下從龍之功,摻和到太子與魏王的儲位之爭裏。結果承乾被廢,李泰也沒撈到儲位,杜荷同學竹籃打水一場空,還因為蹦躂得太厲害,被遷怒的老丈人給哢嚓了黃金穗。可憐的城陽公主剛嫁過去還不到五年就守了寡。好在大唐公主不愁嫁,城陽公主後來又找了個新駙馬,還生了兩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就是鼎鼎大名的太平公主駙馬薛紹!

  這是後話。

  至於高陽公主的準駙馬房遺愛就更不必說了,他那性子說好聽是恭順,說難聽就是懦弱!

  高陽公主到了他們家,那真是成了脫了籠頭的野馬,別人養麵首勾搭小白臉,她幹脆包養起高僧來了,禦賜的東西都當成定情信物送人了。最後鬧得整個長安都知道了,可把李世民這個好麵子的家夥給氣死了!

  高陽公主是他親閨女,他舍不得殺,奸*夫辯機大師可就沒那麽幸運,被判了一刀兩斷的腰斬之刑,一刀下去,腸子內髒血水流了一地還死不了,要痛上兩個時辰才會掛,那個慘絕人寰啊!

  整個事件中,房遺愛連個屁都不敢放!

  估計房玄齡就是被他這個熊孩子給鬱悶死的。

  這些通通都是後話了,總之這段時間宮裏所有人興奮緊張地籌備著公主的婚事。

  有個吹毛求疵的皇帝爹盯著,眾人也不敢不上心!

  但這些事都跟我們的吳詡同學都沒有關係。

  她雖然好奇文成公主長什麽樣,但被關在掖庭宮裏,也隻能東一耳朵西一耳朵聽別的妹子胡亂八卦了。

  當聽了滿耳朵各種版本文成公主的時候,貞觀十四年也很快過去了。

  春節期間,皇帝陛下依例晉升了不少妹子的位份,其中徐惠就跳過美人直接升到了婕妤,改稱徐婕妤了,住房也從掖庭宮的單人宿舍遷到了太極宮的彩絲院,離李世民住的甘露殿的直線距離比淑景殿的還短。

  可見李世民對她還是很看重的。

  吳詡雖然沒升級,卻收到了不少貴重賞賜,以及一張皇帝手諭,說是讓她開春後就遷出掖庭,到晉陽公主身邊侍候去……

  這是什麽意思?

  是指要她陪公主讀書嗎?

  吳詡還懵懂著呢,掖庭宮裏大大小小的妹子都爭先恐後跑來恭喜她,簡直比別人升了九嬪還熱鬧!

  徐惠更是一臉欣慰,拉著她的手嘮叨了半天。

  吳詡還從沒見過徐惠這樣話癆的,完全不像平日裏那樣溫婉嫻靜。

  這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到底是怎麽了?

  最後,吳詡把徐惠的話用最簡潔的語言翻譯過來就是:你這妞兒總算是混出頭了,不容易啊不容易~~~~以後還要更加上進才行!

  上進?

  上神馬進??

  子啊,哥不是去陪公主讀書而已嗎?

  難道還有什麽她所不知道的事情發生了?!

  作者有話要說:親,你要走大運了,親!

  ps:俺想說,李二陛下的女兒雖多,最後結局好的真沒幾個,尤其是長孫皇後生的那四個,老大長樂早逝,老二城陽改嫁後又被政治鬥爭牽連,和後來老公死在流放地,老三晉陽也是早夭,最小的新城最慘,不僅集成了前三個姐姐的不幸(改嫁,早逝),她最後一任老公還對她家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