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中央命令
作者:心要飛      更新:2020-04-14 04:15      字數:2209
  陣地三百米處的觸發式地雷剛才被衝在前麵的士兵,已經是踩掉不少了,馬軍派士兵趕來的羊群也借著炮火壓製,來到了我們埋地雷的地方。

  丁偉問道:“雲龍,要不要開槍打死羊群。”

  我搖了搖頭說道:“意義不大,打死羊群反倒是讓敵人更加小心翼翼了,讓他用羊群趟雷去吧,踩掉那些雷,他們自然會放下一下警惕性,等剩下的羊群過了我們引線式的地雷,等馬軍的士兵過來的時候,我們在引爆地雷。”

  敵人的羊群接二連三的將我們埋設的地雷踩掉,還剩下老多的地雷一起和羊群報銷了,馬軍看效果不錯,又趕出了一群羊,並且加派了不少士兵跟在羊群後麵,馬軍的士兵們各個都將刺刀上好了。

  按照計劃我們放過這群羊過去,等羊群後麵的士兵的來到我們埋設引線式地雷的地方後,丁偉命令戰士們拉響了地雷,這一下可是讓馬軍損失慘重了,最起碼幹掉了敵人一百多人。

  剩下的敵軍紛紛向後撤退,我讓丁偉命令部隊開火,又將敵人幹掉了幾十人,要不是馬軍迅速做出反應,讓炮兵陣地抓緊開炮,掩護衝鋒的士兵撤退,我們最起碼還能幹掉不少敵人。

  這場衝鋒結束後,馬軍撤回了所有人,回去想應對方法去了。

  擺平了這裏的事,我正準備和丁偉坐著兩個人小喝一下,結果還沒等我倆喝,徐總指揮的警衛員就來了,他說他奉徐總指揮的命令,讓我速速趕過去開會。

  坐在會議桌上,徐總指揮說道:“根據最新情報,蔣介石已經從廣西那邊抽調了五萬人馬來支援湖北,黨中央得知後,連夜發起攻擊,已經從廣西方向突破了敵人的封鎖,黨中央決定向貴州方向撤退,從貴州入川與我們在川西匯合,現在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所有人都做好撤退準備,已經與敵人交過火的部隊,交替撤退,今晚兩點鍾,我們向四川方向原路撤回,所有人都去準備吧。”

  回去後我把鄭強,丁偉,孔捷,喊來開會,向他們傳達了徐總指揮的命令,並讓他們回去準備。

  還好馬軍被我們打退後,也沒再做出攻擊,晚上兩點鍾,我們無驚無險的撤退了出去,騎上快馬向川北地區趕回去,趕來支援的紅一軍和紅二軍,此時才急行軍了三分一的路程,還好徐總指揮早就派通訊兵通知他們往回撤退了。

  經過這中間的一段插曲,和之前我們對李有誌的部隊有力的打擊下,劉湘撤軍了,我們和劉湘的大決戰也就這樣煙消雲散了,後來我才知道,劉湘撤軍和李有誌被殲滅沒有什麽多大的關係,而是他接到了蔣介石的命令,在四川堵截已經撤退到貴州的中央紅軍,也就是長征中的中央紅軍。

  粉碎了敵人的六路圍剿軍後,川北,川東,川南基本上都有了我們的根據地,在鞏固了我們現有的根據地,紅四方麵軍的領導決定發展擴大根據地,準備向甘肅地帶進軍。

  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再次接到中央紅軍的命令,中央紅軍被蔣介石在長征路上,圍追堵截損失慘重,再加上川西地區有劉湘的重兵把守,中央紅軍在前有狼後有虎的情況下,命令我們迅速從川西向劉湘發動攻擊,策應中央紅軍向川西的撤退行動。

  徐總指揮召喚我們團級以上的幹部,來總指揮部召開作戰會議,會議上徐總指揮決定從嘉陵江方向發起強渡攻擊,打出一片供中央紅軍安全通過的通道。

  根據情報員發來的情報,劉湘在嘉陵江附近已經布置了五十多個團,強攻下對我們十分不利。

  徐總指揮決定先發起陝南戰役,帶領部隊先打陝西,將劉湘的部隊吸引一部分過來。

  作戰計劃指定後,徐總指揮帶領十二個團的人馬向陝西進發,我們首個攻擊目標是從四川到陝西的門戶寧強縣城。

  同樣得到中央命令的鄂豫皖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也進入到陝西,與我們相策應,對陝西發動攻擊。

  戰役打響後,很快我們便占領了寧強縣城,並趁勝追擊,一連攻克克敵人四五座縣城,直逼敵人的軍事重地,漢中。

  漢中一破,我們就會逼近西安,西安對於蔣介石是十分重要的,西安不容有失,蔣介石迅速派部隊來支援,並且再次組建了川陝圍剿軍,讓劉湘派部隊從四川發動攻擊,讓楊虎城從西安帶部隊發動攻擊,準備對我們前後夾擊,一舉殲滅我們。

  劉湘的支援部隊一出發,我們的戰略目的就達到了,此次進攻陝西,發動陝南戰役當然不是蔣介石想的那樣了。

  圍困漢中一個星期後,徐總指揮下達撤退命令,避過劉湘的支援部隊,向嘉陵江方向進發,為奪取渡江作戰的勝利,紅四方麵軍各部進行了充分準備,並攻克了儀隴、蒼溪,掃清了渡江障礙。

  戰役開始後,我們先頭部隊開始在蒼溪城南塔子山附近秘密渡江,迫近對岸時被守軍發現,突擊部隊在炮火支援下登岸,全殲守軍一個營,攻占灘頭陣地。我們紅軍主力相繼渡江投入戰鬥,攻占西岸飛虎山、高城山、萬年山等製高點,並擊退援軍一個旅。與此同時,紅一軍在蒼溪城北鴛溪口強渡成功,一舉攻占對岸險要陣地火燒寺,擊潰守軍一個旅,直插劍門關。

  紅二軍一部在閬中城北澗溪口順利渡江,攻占閬中。占領西岸要點後,迅速向守軍縱深及兩翼發動攻擊。

  劉湘的川軍遭此打擊後,第二十九退守射洪、鹽亭、三台,第二十八軍主力退縮廣元及其以北地區,另以一部布防梓潼、江油、中壩等地。

  據此,紅四方麵軍決定集中主力殲滅梓潼、江油地區之敵,並伺機向川甘邊發展攻勢。不久以後,紅四方麵軍主力攻占梓潼,包圍江油縣城(今武都鎮),前鋒直逼戰略要地中壩。

  嘉陵江戰役曆時二十四天,共殲國民黨軍十二個團約一萬人,攻克縣城八座,控製了東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邊界縱橫各一百餘公裏的廣大地區,為紅四方麵軍向川甘邊發展創造了有和條件,並從戰略上配合了中央紅軍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