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打下自己的烙印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28 02:06      字數:1451
  威武鎮是破虜軍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涉及到威武鎮的人事變動,李逸瀾當然是慎之又慎。當初蔡政想要將三百名之前船隊的水手也塞進威武鎮中,李逸瀾寧願將這些漢人士卒分別安排在其餘各鎮之中,也不想一下子都將這些原先的水手吸納進來。

  一方麵,李逸瀾是擔心這些原先的水手們沒有辦法適應戰場,屆時將會把威武鎮在破虜軍中的地位給弄垮,另一方麵,李逸瀾其實還擔心這些水手的親人都還在東寧,屆時破虜軍和延平藩勢力交惡,這些人都將會成為定時炸彈。

  其實林寅觀和曾勝等人的親人此時也在東寧,隻是李逸瀾和林寅觀、曾勝這些漂流人一起同甘共苦了這麽長時日,對他們已經相對信任,這才能將軍中的要職托付。

  盡管如此,李逸瀾仍然不能百分百的放心,威武鎮的作用至關重要,即使不能做到完全地掌握,也要適當減少林寅觀在威武鎮中的地位才行。

  李逸瀾原本的想法是通過定期選拔優秀士卒加入的方法,逐漸削弱威武鎮中的船隊氣息,一點一點循序漸進地完成威武鎮中的改革。

  隻不過,令李逸瀾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計劃正在逐步實施,隻不過現在反倒是林寅觀主動來請辭,這讓李逸瀾一時間有些驚訝。

  讓曾勝和林寅觀兩人先離開,李逸瀾獨自一人認真思考林寅觀的這個提議。

  ........

  林寅觀提出辭職的根本動機到底是不是如他自己所說的一樣,因為自覺不適合指揮作戰而請辭,還是為了試探李逸瀾的態度而提出來的這個方案,李逸瀾現在沒有辦法判斷,但是有一點李逸瀾是可以肯定的——隻要這個時候李逸瀾點頭同意,威武鎮的正統領就會換人。

  這個提議,對於正在構想威武鎮改製的李逸瀾來說,無疑是十分具有誘惑力的。

  隻不過,點頭同意很簡單,同意之後可能帶來的一係列問題,這才是李逸瀾擔心的重點——威武鎮內部是否會強烈反對、曾勝接任之後能否順利指揮、蔡政以及他背後的延平藩會不會有異動等等,這些問題都在李逸瀾心頭縈繞。

  即使同意了林寅觀的提議,具體的處理方式也有技巧,連續喝了三杯水,李逸瀾最終做出了決定。

  長痛不如短痛,現在威武鎮的改革就已經讓李逸瀾如此頭疼了,如果再拖延下去,威武鎮的問題將會更加更加嚴重。

  改變,勢在必行。這不僅是威武鎮的一次改革,也是李逸瀾處理破虜軍以及整個濟州島治理的一次嚐試。

  現在的破虜軍和濟州島勢力,其實是不同派別之間的聯合——林寅觀等人代表的商隊漂流人、樸治勇等人代表的當地軍隊、宋時烈和李璌代表的山黨激進派,還有就是柳馨遠、李德山和金耽仁為代表的“個體戶”。

  絕大部分勢力發展到一定的體量,都會產生不同派別,李逸瀾無意將這些派別之間的差異抹除,但是他必須要確保派別之間的共同目標是一致的——共同發展壯大破虜軍。

  這將是李逸瀾接下來一係列計劃的出發點。

  .........

  想法確定下來之後,李逸瀾很快就開始了他的計劃。

  林寅觀的請辭得到了批準,與此同時,李逸瀾給林寅觀恢複了他原先的身份——大明官商。隻不過,現在林寅觀不再是延平藩麾下的大明官商,而是破虜軍麾下的大明官商。

  李逸瀾讓林寅觀放開手幹,爭取重新拉起來一支商隊,等到破虜軍的商貿體係真正發展起來之後,再交由林寅觀來管理,這其實也是李逸瀾對於林寅觀辭去威武鎮正統領職務的一個補償。

  現在的林寅觀,其實更多地是充當一個開拓者的工作,和之前在延平藩時相比,或許一段時間內獲得的收益還要偏少,但是區別在於,林寅觀之前隻是大大小小官商中的其中之一,而現在的林寅觀身後直接是一把手李逸瀾。

  (還有一部分沒寫完,請各位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