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三千因果花,我為優曇華
作者:冬馬      更新:2020-10-20 01:44      字數:3044
  兩次經曆,讓李長安領悟踏入紅塵大道的真意。

  三千因果花,就是正確路!

  雖然如今李長安僅有三朵,但隻要知曉了其中方法,那往後的速度,必然會快上許多。

  盡管如此,但三千之數,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

  在李長安有意的控製下,每次都選擇了帶著幾分‘危險’的身份,隻為能夠盡早醒轉。

  眨眼間,十二年過去了。

  十二年時間,李長安化身無數模樣,男女老幼皆有之,天才庸才皆有之。

  他曾被新婚嬌妻一杯毒酒賜死在喜宴上,亦曾當過惡女,指桑罵槐,十裏長街盡是李寡婦之名。

  以耄耋之年的視角看過人間百態,亦以黃口小兒的身份體驗過悲歡離合,人間疾苦。

  紅塵,紅塵,無處不紅塵。

  ……

  西漠,慧空寺。

  與另外四域的爭鬥不休相比,西漠顯得更加祥和一些。

  在西漠,佛門盛行,隨意走到一處,皆可聞佛聲,聆聽高僧教誨。

  是以,這更像是一個世外之地,爭鬥有,但遠沒有另外四域千百分之一。

  慧空寺中去年來了一小和尚,癡癡傻傻的,連正常與人交談都有障礙。

  非是這小和尚真傻,隻不過每次與他說話總是言不對題,答非所問。

  小和尚無名,方丈苦玄大師為了方便,給他起了個悟通的法號。

  整個慧空寺中,除了方丈,也幾乎沒人能和悟通聊上十個來回。

  每次與他說話,要麽不答,要麽就會反問,或是牛頭對馬嘴,饒是以出家之人,也有些受不了這種折磨。

  這一日,慧空寺空前熱鬧,因為發生了一件大事。

  大佛寺佛子六戒在西漠各寺講經,今天終於輪到了這較為偏遠的慧空寺。

  同為佛門之地,亦有規格之說,慧空寺與大佛寺相比,就如同偏遠小山村與王都之間的差別。

  六戒佛子前來講經,哪怕是苦玄大師這個‘村長’也得認真對待。

  “悟通,稍會切記,多思多悟少說話。”苦玄大師提醒道。

  心裏也沒太過擔憂,悟通雖無法正常與人交流,但隻要沒人跟他說話,大部分時間悟通都是在冥思苦想,無人知曉他整天在想些什麽。

  聞言,眉清目秀的小和尚悟通回道:“師父,今朝何年又何月?”

  對小和尚奇奇怪怪的作答,苦玄大師已經習慣了,整個慧空寺中,也隻有他能與悟通靜心交流。

  在苦玄大師心中,悟通並不傻,相反天資卓絕,隻不過蒙塵了而已,隻需要靜心剛塵埃拂去,放得見其中珍寶。

  一個擅思擅想之人,又怎麽可能會傻?

  非是悟通迥異,隻是常人無法跟上他的四維跳躍罷了。

  “今夕已是武極六千九百萬又七十年了。”

  “師父,什麽是人?”

  “一撇一捺即為人。”

  “師父,我為什麽會來這裏?”

  “緣分使然。”

  “……”

  一眾和尚們見方丈與悟通聊得起勁,也見怪不怪了。

  從悟通進入慧空寺起,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發生,甚至他們還能感覺到,苦玄大師對這個呆呆傻傻的悟通,比對其餘所有僧眾都還要更上心。

  念叨幾句阿彌陀佛,眾僧退去,為迎接佛子六戒做準備,出家人無需多麽隆重,但佛壇得有一個。

  不出意外,中午時分佛子六戒到了。

  獨身赤腳,手持禪杖,有佛光纏繞周身,似有佛音嫋嫋。

  “阿彌陀佛!”慧空寺眾僧念道。

  “阿彌陀佛!”六戒亦是回禮。

  眾僧皆在行禮,使得其中某個眉清目秀卻毫無動作的小和尚異常顯眼。

  看清小和尚麵目,六戒心中大震。

  萬沒想到,當日遠古遺跡一別,今朝還能再見。

  且是以這種方式見麵。

  深深的看了悟通小和尚一眼,六戒登上慧空寺準備的淨壇,開始講經。

  在其餘地方,六戒講經,為時最長的也就三天三夜罷了。

  可此次在慧空寺中,卻是一連停留了一個月有餘。

  每天都會有不少僧眾發問,六戒俱都一一而答,佛法高深,其造詣,遠在苦玄大師之上。

  但讓眾僧不解的是,六戒佛子每日都會問悟通小和尚一個問題。

  悟通眼中,沒有什麽佛子方丈,眾生皆是一樣,回答也一如既往的奇怪。

  對此,六戒絲毫不惱,反而顯得很高興,每日都要與悟通小和尚暢聊許久。

  一個月過去,終是有僧眾按捺不住好奇了。

  苦玄大師如此,佛子六戒亦是如此,所說這悟通小和尚沒有奇異之處,他們說什麽都不信。

  心中猜測著,這莫不是釋迦摩尼轉世之身?

  聞得眾僧所惑,六戒低念佛號,道:“非也非也,悟通為遠方客,我佛門自當以禮待之。”

  難道他不是佛門中人?

  僧眾有些迷惘,悟通已入慧空寺,為何稱之為遠方客呢?

  可能唯一比較理解的就隻有苦玄大師了,他早已看出,小和尚悟通非是池中魚,不知緣由會降臨慧空寺,但等他悟通之日,便是離去之時。

  給他取法號悟通,亦是表達了苦玄大師的祝福之意。

  願他,心想事成。

  “悟通,聽經一月,可有所得?”六戒和尚笑問道。

  下方正神遊天地的小和尚驀然回神,愣愣的環視著四周。

  對他這幅模樣,眾僧見怪不怪。

  悟通沒聽清六戒所問,但毫無影響,他向來不會在乎這些。

  雙手合十行禮道:“佛子,凡塵弱嗎?”

  一如既往地答非所問。

  六戒和尚也很熟悉他的風格了,雖然每次都是他主動詢問,可到頭來卻都是在為悟通小和尚解惑,一次兩次或是出於禮貌,但能連續堅持一月。

  說明,六戒甘之如飴。

  聽聞悟通問題,六戒沉思道:“非也,強無敵!”

  聞言,讓眾僧吃驚的事情出現了。

  悟通小和尚竟然沒在答不對題,竟是破天荒的就這問題開始討論起來。

  這本該是正常發展,可落在一個從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身上,突然正常了,反倒覺得處處奇怪。

  悟通似有所悟,道:“何解?”

  “阿彌陀佛,凡塵一葉,亦可遮天,安能以弱論之?”

  說著,從淨壇上走下,到樹下拾起一片枯葉,返身回到小和尚身邊,將這一片枯葉放在了小和尚眼鏡上。

  刹那間,一眼盡是黑暗。

  雖是另類,但確實遮天!

  悟通小和尚取下枯葉,夾在指尖陷入沉思,久久不再語。

  六戒回到淨壇坐下,長歎一聲,道:“時也命也,今日小僧,甘為優曇華,以助故人一臂之力,功德圓滿。”

  眾僧不解,但知曉肯定與悟通有關。

  佛子,與悟通有故?

  “佛子,何謂優曇華?”

  “佛前有花,名優曇華,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開花,彈指即謝,刹那芳華。”

  以六戒如今造詣,已然能看出,此方故人背負大量因果花,足有兩千九百九十九種。

  三千即為圓滿,恰合優曇華三千年一輪回之數,是他的機緣,亦是悟通的機緣。

  眾僧半知半解,卻是不曉得佛子該如何化身優曇華,紛紛凝神聆聽。

  卻見六戒佛光大放,凝一佛指,殺氣騰騰的對著下方小和尚眉心點去。

  莫說是在場僧眾了,便是方丈苦玄大師,麵對如此一指,亦是麵色大變,有心而無力。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小和尚除了灰飛煙滅再無他路的時候。

  異變突生!

  隻見那佛指點在悟通眉心,卻再無法深入一絲一毫。

  眉清目秀的小和尚,眨眼間模樣大變!

  亮得反光的頭頂,黑發叢生,一瞬已披肩。

  眼中再無迷惘,精光大放,似有一抹驚豔時間之劍意閃過。

  再度凝望時,卻隻覺無限滄桑,如曆經了歲月,見證了世間滄海桑田。

  有三千繁花盛開於身後,簇擁著少年。

  每一朵,皆是一人生!

  在最後一朵優曇華現在時,眾僧在其中,赫然感應到了悟通的氣息,亦有佛子六戒之氣息。

  三千因果花綻放一瞬,少年心念一動即盡數收斂,目視六戒,幽幽一歎。

  六戒雙手合十,念道:“阿彌陀佛,李施主,別來無恙。”

  少年拱手回禮,道:“多謝!”

  言罷,騰身而起,直入蒼穹。

  一入紅塵十二載,今朝,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