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南下貴州龍場(恭喜@一生永慧成為本書運營官)
作者:炳哥198      更新:2020-04-10 20:28      字數:2456
  待辭別皇帝出了豹房,後麵三寶太監追了上來,說道:“宗師請留步。”

  王浩回頭一看見是此人,心中一動,想到劉謹所說的三寶太監私人找自己有事,停了下來,對三寶拱手道:“三寶公叫住在下有何貴幹?”

  鄭和爽朗一笑,說道:“宗師閣下,鄭某想請閣下去陋室作客,有些武道上的難題想請教閣下,還望閣下不吝賜教。”

  王浩一想,左右無事,加上也有些好奇這個老太監這麽多年的經曆,是以點了點頭管應下來。

  是以回道:“請教不敢當,互相交流。”

  鄭和哈哈大笑,一點也不像太監那種尖銳的笑聲,道:“宗師閣下,請上馬車。”招了招手,外麵就有人趕來了一輛馬車。

  王浩也客氣地說道:“三寶公不用閣下閣下的稱呼,叫我王浩就好。”

  鄭和也不推辭,以他的年齡,當王浩的祖祖爺爺都綽綽有餘,要不是武道之路,達者為師;便是直呼王浩的姓名又如何。

  二人上了馬車一路趕往鄭和在宮裏的住所,沿途關卡未有阻攔,顯然都認識這輛馬車,知道馬車裏坐著的人是誰。

  直來到宮裏的一處偏殿,馬車才停了下來,王浩下了馬車,打量了起來。

  鄭和見狀說道:“蒙曆代先皇看重,賜了老朽一座宮殿,簡陋之所,還請見諒;請進”

  王浩點點頭,也不說話,跟著三寶太監進了宮殿,來到前廳,二人坐下後,就有小太監送上了茶水,行了一禮後自行退下。

  兩人拉起了家常閑聊了許久後,鄭和耐不住性子,問道:“王小兄弟,請問怎麽突破先天境?”

  王浩沉吟一下,說道:“突破先天,需要心靈境界達到一定層次。

  前宋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了自己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我當初是達到了第二層次的境界才嚐試突破,先天境界,首重心性,心靈駕馭不了力量,終究隻是莽夫。

  先天境界,是生命進化的初始,也是為以後突破更高層次打基礎。

  我觀三寶公,身體機能已退化,年齡已到大限,加上當年進宮,身體殘缺,想要突破先天,難……難……難!”

  鄭和聞言,失魂落魄,雖然早有預料,還是難以接受,人也仿佛蒼老了許多。

  王浩見狀,想了想,還是給他一個機會,將之前記錄下來寫有自己的修行功法和經驗的秘籍留了下來,他也想看看,能否有奇跡出現。

  ……………………………………

  之後半月,王浩都是在書海中度過,幸好先天境界思維、精神得以提高,幾乎可以過目不忘,且精氣神初步三合一,不用擔心腦力枯竭。

  所以,這半個月來,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每日閉目回神一個時辰,其餘時間都用來看書。

  包括後世有名卻遭到焚毀的《永樂大典》等,選擇性挑了其中一些感興趣的看。

  雖然不是為了考狀元,但是未雨綢繆,多看古代一些著作,吸收其中的著作者思想精華,對於以後悟道,總有一些幫助。

  而且皇室私藏也有不少收獲,其中除了些大路貨,也有高深武功秘籍,如輕功《踏雪無痕》、《一葦渡江》等,內功心法《易筋經》、《九陽神功》、《九陰真經》等。

  可惜,除了輕功之外,其他的秘籍,對王浩幫助已經不大了,最多借鑒一下思路。

  王府

  正是月前,正德皇帝一並贈予的一棟宅子。

  這本是一位王爺在京都的府邸,卻是不知正德做了什麽補償,讓那位王爺騰了出來。

  此府邸占地數十畝,其建築布局規整,工藝精良,樓閣交錯,充分體現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範和民間清致素雅的別致。

  王府的門樓5間,正殿7間,後殿5間,後寢7間,左右各有副殿。

  隨之贈送的還有上百仆從。

  王浩在當初接手宅子時,裏裏外外轉了一圈。

  雖然,對於前世普通的生活來說,這棟宅子是他不敢奢望的,是努力奮鬥一百輩也買不起的。

  如今得之不費吹灰之力,卻是半點也開心不起來。

  這麽大的宅子,一個人住,空蕩蕩的。

  就像他的心一樣,也是空蕩蕩的。父母不在,這裏就不是他的家,有家人,才叫家。

  這裏隻是一個臨時住所。

  藏書基本上都看完了,王浩回到了這棟空蕩的、浩大的宅子住了兩天。

  雖然正德皇帝時不時的過來探望,拉拉家常,侃天說地,禮物送了幾車。

  但是,心裏越發感覺失落!

  想家了!可能贛地的人都戀家吧。

  前世活到二十好幾歲,從未出過贛地,由此可見一斑。

  這天,思慮良久:

  我得出去,去外麵轉轉。

  王浩如是想道。

  想到就做!

  吩咐管家打包行李,同時派人去通知正德皇帝一聲。

  過了一會兒,衣服、幹糧、飲水、錢銀收拾好了,肖兵背起包袱,吩咐管家守好宅子。

  轉身就走。

  剛行到府門口,正好遇到輕裝而來的正德皇帝。

  “先生,可是我招待不周?這說走就走?”

  “陛下,呆在這京師,我怕這榮華富貴遮了眼,於我求道之心蒙塵,再說,我還想念我的美食美景呢,我心意已訣,就此告辭!”王浩說完就轉身。

  “先生且慢,我送你一樣臨別禮物。”

  “不用了,我帶足了銀兩,之前人皇贈予的,夠用了。”

  “不不不,不是銀錢,是這個東西。”說完從兜裏掏出一塊金牌,遞了過來。

  王浩接過一看,金牌巴掌大小,一麵書曰“如朕親臨”一麵曰“大明皇帝正德”。

  同時正德皇帝解釋道:“朕知道先生宗師境界天下無敵,可有時一些雞毛蒜皮小事免得髒了先生的手,拿著這塊令牌,見官大一級。

  先生以欽差名義行走天下,需要人手到當地官府招呼一聲,無敢不從。

  持此令,可調動我大明境內所有錦衣衛千戶所緹騎。”

  王浩聞言,大是感動,這皇帝做到這份上,看來以後還要想個法報答他。

  想了想,也就沒推辭,收了令牌。

  再次辭別道:“青山不改,綠水常流,告辭!”

  “先生一路好走。”

  此行目的地,貴州龍場。

  一路南下,遊山玩水,好不快活。

  隻是,走到湖北漢口境內,聽到客棧內有人議論,劉三爺金盆洗手,可惜了什麽的。

  恍然大悟,是了,算算時間,原劇情中第二幕大戲《金盆洗手》也快上演。

  去龍場不急於一時,反正湖南、貴州相距不遠,可以先去湖南看戲吃瓜,正好了了之前一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