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大唐世界,中千世界
作者:騎豬的老道      更新:2020-04-04 23:23      字數:2433
  一方不知名的小千世界中,泰山之巔,有兩位道人在此布下棋局。

  棋盤之中,黑白縱橫,如星空滿布,無盡星辰在其中運轉,如花似華,現出一方棋盤世界。

  一人手執黑子,一人手執白子。或攔,或截,或堵,或殺。就這一瞬間,無數光華湧出,隻聽到一聲龍吟之聲,一條黃龍攜帶了著一團世界本源,從棋盤中瘋狂衝出,俯視四周,不可一世!

  “咦,這條小龍還算機靈,不錯不錯”,其中一位身披山嶽道袍、日月霞帔的大帝,撫須而笑,流露出讚許之色,將這條黃龍直接收入袖中。

  “很好,如今這陰間世界,融合了這諸多恒沙世界的本源,也是時候借助世界升格之機,跨出那一步了!”

  另一位道人哈哈一笑,直接拍手棄子,棋盤世界之中,仿佛迎來了末日,太陽寂滅,月桂枯萎,星隕如雨,化為虛無,歸於混沌。

  “如今隻差那一步了”

  “吾等靜觀即可”

  “善!”

  ……

  降魔世界之中,泰山之巔。帝王乘五攆,登泰山而祭祀天地。

  唐王自擊敗隨帝之後,建國稱帝,立國號為“唐”。是因為他聽易雲道長說過,在另外一方世界,曾經有過一位李姓帝王,他的大唐帝國,是整個世界的中心,乃是無上天國,萬國來朝!

  如此巧合,他細思之後,沒有顧忌李氏族老的提議,使用“唐”為國號。

  現在的大唐帝王,在一幫道家宿老的進言下,決定效仿另一個世界的古之聖皇,泰山封禪!

  然而,這方世界並沒有泰山,於是諸位道長便根據地形和海拔,選擇了一處巍峨山脈,布下大陣,勾連地脈,施展大法力,硬生生將地勢拔高,群山拱衛,如同山中帝君,諸人將這座大山命名為泰山,供大唐帝王祭祀天地之用。

  今日,風和日麗,碧空萬裏,一輪紅日當空,灑下暖和的陽光。大地之上,萬物回春,鮮花綻放,樹木舒展。

  唐王站在這被稱為“泰山”的山頂之上,一眼望去,浮雲遍布,萬裏河山,盡收眼底,讓其不由得生出一種,“天下之大,盡在我手”的感覺。

  這個被命名為泰山之上,無數人影攢動,衣著各不相同的軍士、宮女、侍衛、禮官在這裏行走不斷,更有一些道士不時的在這裏出現。

  他們這裏正在為那位混一天下,破滅舊朝,掃清亂世,活人無數,功在千秋的唐皇陛下,第一次泰山封禪作著各種準備。

  取山石,築祭壇,修禮器,奏禮樂,祭祀,祭禮,統統準備就緒!更是有精通風水之人,勘測地脈,探知天勢,統合人運,仔細對比,反複研究。

  舉朝之力,何其恐怖,就算這裏是荒無人煙的泰山之巔,就算這裏的氣候環境十分惡劣,但是在無數真修和道人們的操作下,不斷運足靈力,施展法術,不過短短三日之內,這裏的祭典儀式,祭壇儀軌都是已經開始建立完成了。

  “真沒想到,如今已經天下一統,這方世界中,我們道門也算是開枝散葉了。”

  站立在這祭台的不遠處,張道無、張道為和易雲就站那方巨石邊上,目望著那位龍盤虎踞、神態威嚴的大唐之主,還要身穿法衣的老天師華清真人,在祭壇上準備開始法儀。

  “說起來,你們龍虎山算是撿到大便宜了,華清真人被任命為當朝國師,借助一國的資源、氣運、香火,開啟修行之道,如今都已經快凝結金丹了。”

  一旁的武當山吳道明道長瞟了幾眼張道為,心裏總是有些酸溜溜的,

  “哎呀,你這老小子敢調侃我師傅,上次你死皮賴臉的從我這打秋風,順走了我的兩隻妖物,本來我還想讓我三師兄給我煉製一爐長壽靈丹呢”

  張道為一聽就炸毛了,自己那天從一個小山村裏收服那兩隻作亂的小妖,這老小子看到自己降服的妖物就走不動道了,硬要說是他的機緣。

  “老吳,你說你上次收服石妖的時候,有一道意識從天外降臨到玄武虛影中,還傳給你一點玄武真靈,這事情也太玄乎了吧”

  吳通明看了看四周,見無人注意到這邊,他就悄悄說到:

  “這事情我也覺得很玄乎,如果不是我的玄龜、靈蛇二將現在已經產生了神智,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可能正是真武大帝顯靈了!”

  他頓時喜笑顏開,繼續說到:“這就是我們武當的機緣,如今我們也至於不落後於你們太多了。”

  “哈哈,都是自己人,注意團結,咳咳”

  張道為輕咳一聲,和吳通明開始嘀嘀咕咕了起來。

  ……

  另一邊,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日出前七刻,時辰一到,禮官鳴鍾,無數樂師敲擊著編磬、編鍾、鎛鍾等十六種,六十多件樂器組成的中和韶樂,鍾聲肅穆蒼茫。

  鍾聲止,鼓樂聲起,大典正式開始。此時,祭壇之處,東南燔牛犢,西南懸天燈,煙雲縹緲,燭影劇烈搖曳,給人以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

  唐王站立於高台之上,無數氣運、國運、香火、民願籠罩其身,若是靈眼一看,就能看到一條炎龍再起周身飛舞,讓其萬法不侵,諸邪避讓。此時的他手捧玉璽,抬頭望天,運轉真氣,大聲說到:

  “於昔,世界之初,混沌鴻蒙,五行未運,兩曜未明,其中挺立,有無容聲,昊天出禦,始判濁清,圓覆方載,辟陰陽,張造化,立天地,蘊生靈,萬物生!”

  “吾李唐,承天應命,肅清寰宇,如今大地之上,再無妖鬼肆虐,人世之間,百姓得以修養生息。故在此稟報天地,天下已安,萬靈已安,吾心已安!”

  “今日吾立上國,號大唐,當掃清妖鬼,鏟除魔怪,庇佑萬靈,請天地見證!”

  其語悠揚,傳遍天地,此時,泰山之上,天空中漸漸開始有紫氣沸騰、青雲徘徊,無數的紫氣漸漸落下,演化為一尊道宮之影,無數天女、仙童在這道宮中飛行穿梭、行走來往,若隱若現。

  道宮之中,大門漸漸打開,無數神光仙樂從中傳出。有一點神秘光輝在此不斷凝聚,一位道人仿佛從世界歸墟、時空盡頭的概念中緩緩走出。

  這位道人周身有無數恒沙世界環繞,一呼一吸之間,無數青紫之氣從世界中溢出,被其吸入體內。其身後更是有一輪紫日照耀諸天,紫日每一次耀斑爆發,無數恒沙世界的太陽都被衝擊熄滅,世界末日,天人劫難,仿佛萬物都將被帶入歸墟之中,化為混沌。

  悠然之間,青雲起伏,祭壇上的那柄聖劍不斷抖動,遽然發出一道紫光,卷起各種概念,或為神聖,或為征戰,或為庇佑,或為生養,等等不一。刹那間,紫光明耀,直入道宮,化為道簪,斜插在道人發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