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舉薦人選
作者:楊枝甘露甜嗎      更新:2023-04-06 15:57      字數:2237
  第44章 舉薦人選

    除了謝忱這邊,晨起大理寺門口拋屍的事情像長了翅膀一樣已經傳到了皇宮裏。

    禦書房中,皇上在顧珩煜的暗示下,遣走身旁眾人,看著麵前從早朝後大臣們就源源不斷的向他這裏遞孫侍郎被劫一事的折子,問顧珩煜說:“孫侍郎在大理寺這事別人是如何得知的?”

    顧珩煜上前一步,回答道:“稟皇上,臣認為你身邊有人出了問題。”

    他倆謀劃那天,殿中留著的就隻有一個李公公,但想起李公公皇上又覺得不可能,對顧珩煜說道:“李公公在朕身旁了二十多年,對朕從來沒起過異心,怎麽可能是他?不會的。”

    顧珩煜沒有急著反駁皇上的話,他自然知道皇上信任李公公,便說:“臣想問皇上一個問題。”

    皇上點點頭,示意顧珩煜問下去。

    “昨日去謝府宣旨時,既不是李公公去,那李公公當時是否在皇上身邊服侍?”

    昨日孫侍郎被劫的時間就是謝府宴會快結束那會兒,李公公那時如果伺候在皇上身邊便算了,可如果沒有那可能性便大了起來。

    皇上聽到後像是想起來了什麽,眉頭緊鎖,昨日他本想讓李公公去宣旨,但從午膳後李公公就稱抱恙,他便讓李公公回去歇著了。

    看到皇上的表情,顧珩煜就明白了昨日李公公並沒有不在場證明,行為上也有異。

    “皇上不用著急,李公公身上雖有蹊蹺,可現在並不能馬上確認是他,皇上隻需要注意一下他的行為即可。”顧珩煜覺得事情不可能這麽簡單,一切矛頭如今都明晃晃的指向了李公公,這一點更可疑。

    即便是到了現在,皇上也不想去懷疑李公公,可人心隔肚皮,尤其是在這風波詭譎的皇宮裏,誰又清白呢?

    皇上歎了口氣,對著顧珩煜說:“孫侍郎這事就到這裏斷了嗎?”

    顧珩煜看著宮殿外一個不容易注意到的死角處的影子,對著皇上說:“當然沒有,孫侍郎在之前,想必料到了自己的結局,他死訊傳開之後,有人給臣傳了封信,皇上請看。”

    顧珩煜說著,朝上麵走去,把信交給了皇上。

    皇上展開看,發現隻是一張白紙,疑惑地抬頭看向顧珩煜,隨後順著顧珩煜的眼神看向這邊宮殿那個死角,分明是外麵有個人在偷聽,像是個宮女。

    顧珩煜搖搖頭,示意皇上繼續說下去。

    皇上沉默了一會兒,製造出看信的假象,接著開心的大笑起來,站起來拍拍顧珩煜的肩膀:“好!好!這下他們就等著吧。”

    顧珩煜也是回以一笑,隻是嘴上小聲說道:“皇上,您的戲未免太假了些。”

    看著死角處的陰影漸漸消失,皇上笑僵了的臉終於停了下來,轉身坐回去才得空回顧珩煜的話:“胡說。”

    說完,看著麵前的奏折,臉上又是憂慮,“孫侍郎一死,禮部的空缺朝中眾人虎視眈眈,朕該如何去辦?”

    顧珩煜現在雖然不在朝堂但他知道如今朝中黨爭激烈,禮部作為六部之一,倘若這個位子讓誰那邊的人坐上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以太子為首的太子黨,剩下的大部分則以五皇子為首,而隻忠於皇上的少之又少。

    太子心善且為正統,但太子不謀劃,他手下的人會為之謀劃,如今是舉薦了之前孫侍郎手下的一個小官來做這個位置,美其名曰了解禮部事宜,能快速上手禮部之事,不至於侍郎之位懸空。

    而五皇子黨舉薦的人,則是如今大理寺寺卿肖定山,雖說大理寺寺卿與禮部侍郎品級一樣,但禮部的位置到底更接近中樞,更何況如今大理寺實則是由刑部管著,肖定山當然願意為之一爭。

    看著皇上為此事憂思,顧珩煜開口說:“不如臣向皇上舉薦一個人?”

    “你那裏有好的人選?快些說來聽聽。”皇上聽到後,像是看到了救星,迫不及待的等著顧珩煜開口。

    “如今的大理寺少卿潘澤垣,臣以為他堪當禮部侍郎一職。”顧珩煜開口說道。

    “潘澤垣?朕對他有印象,人是不錯,隻是他有什麽過人之處能得到你的欣賞?”皇上聽到後仔細回想了一下,朝中是有這號人物,但並沒有什麽特別的。

    顧珩煜見狀,開口說:“潘澤垣出身貧寒,十年苦讀才通過科舉有入朝為官的資格,他比朝中更多大臣懂得考慮民間百姓的需求,就這一點,臣就覺得很難得。”

    接著,顧珩煜沒有繼續說潘澤垣這個人,而是向皇上抱拳行禮,說:“臣這裏還有大理寺寺卿肖定山在其位卻不謀其政,剝削百姓來討好上級的證據,還請皇上罷免肖定山官職,按律法將其流放。”

    皇上聽後,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可倘若朕將肖定山定罪,朝中一切就要亂了。”

    顧珩煜聽到後,沒多說話,隻是從懷裏拿出一早就準備好的證據,遞了上去。

    皇上拿著後看了顧珩煜一眼,才低頭看手上的東西。

    越往下看,皇上的眉頭就皺的越緊,一顆心也涼的越厲害,看完後他將這羅列著肖定山罪名的信狠狠往桌子上一拍。

    “朕以為肖定山頂多就是不謀其政,巴結上級,沒想到他竟私開妓院賄賂官員,剝削百姓私占田地到如此地步,朕現在就下旨,朕要抄他全家!”皇上怒火攻心朝著麵前顧珩煜大喊道,完全忘了思考要製衡朝中勢力的事。

    顧珩煜看著眼前大怒的皇上,還是一副冷靜的表情,將桌子上放的茶拿起來遞給皇上,說:“皇上不必如此動怒,肖定山的罪他自己擔著,牽連家人怕是不好。”

    皇上喝著茶,氣還沒順好,指著桌子上的證據,對顧珩煜說:“朕看了這些怎麽不動怒?”又想到了朝中勢力,他一時竟想不出萬全之策。

    “如今朝中黨爭嚴重,臣認為按律法處置肖定山,給予其他臣子警示,而剩下的則徐徐圖之,多任用寒門子弟,借此打擊京城中貴族之間相互抱團取暖的關係。”顧珩煜趁著皇上順氣的時候,將自己心中真實所想說出。

    “寒門子弟?說起來容易,可僅就是動一個肖定山就讓朕如此為難,打擊貴族勢力要怎麽展開?”也不怪皇上不作為,隻是朝中腐敗堆積已久,想要連根拔起太過艱難,單是平衡朝局就已經讓他勞心勞力。